第343章 計劃和特效
  《木乃伊3:龍帝之墓》,就是李聯傑演始皇帝那部,也是李聯傑片酬最高的一部電影,十幾分鐘的戲份拿了1500萬美元。
  實際上吳念祖也覺得這片很爛,整個故事漏洞百出,情節十分生硬與粗糙,缺乏細節鋪墊。劇情的邏輯性和合理性都扔完了,說其是打著《木乃伊》招牌胡編濫造圈錢毫不為過。
  有句話說得好,一部電影成功不成功,從大反派的塑造就能看出來。
  比如《木乃伊》前兩部的大祭司伊莫頓,他雖然是大反派,但是並不讓人討厭,對愛情忠貞不二,始終都以復活自己的愛人為目標。
  但是你看看李聯傑扮演的秦始皇呢?
  被塑造的殘暴瘋狂又無腦,除了有力量外一無是處。而且他變身的怪物不是東方式的神龍,竟然是西方神話的三頭噴火龍。拜托,觀眾本來就是想看當地獨特的神話生物,你整個西方噴火龍誰喜歡?
  後來這皇帝還被戀愛腦長生巫女和手下的將軍聯合給封印了,這都什麼玩意?
  不是說不能把始皇帝塑造成反派,完全可以。秦始皇雖然雄才大略,但是其大一統過程中流過的血,其鎮壓程度,說一句殘暴也不為過。
  你拍始皇帝殘暴、求長生、野心大這都沒問題,但拜托能不能別把他拍得那麼蠢,劇本和劇情能不能用心點?
  戰勝強大的反派敵人才能顯得主角團牛逼啊!
  其實木乃伊三部曲的大致套路都一樣,某人變成木乃伊,木乃伊復活就會禍害人間,然後他真的復活了,主角團為了拯救世界,與其對抗並戰勝封印他。
  嗯,故事就是這麼俗套,但是商業電影的套路早就已經拍完了,關鍵還是看你拍的好不好,你當觀眾不知道故事套路嗎?
  其實商業大片隻要製作用心,劇情沒漏洞,邏輯通順,人物能夠塑造稍微出彩些,就能夠說是一部不錯的商業電影。
  但《木乃伊3》遠遠不到及格線,就是因為那幾年掀起的華夏熱,尤其是《功夫熊貓》的成功,讓製片方看中了華夏元素,所以才把戰場從埃及換到了華夏。
  可惜劇本太不用心了,亦或者說毫無誠意。
  說實話就這種爛劇本,蕾切爾薇茲這個原版女主角都推了,結果李聯傑為了錢巴巴地跑過來演,你說他看不懂什麼叫劇本好壞麼?
  真是太敗好感了!
  這次《木乃伊》係列落到了吳念祖手上,第三部肯定不能那麼拍,劇本也要好好打磨一番,省得到時候說這電影除了特效一無是處。
  到時候就算拍秦始皇,吳念祖也不打算找李聯傑來演了。
  完全沒必要,片酬又高,效果也不一定好。
  費翔就很不錯嘛,他這皇帝演的就頗有野心的氣質,帝王威嚴和狠辣很到位。而且他的片酬可能隻有李聯傑的零頭都不到,這麼好的人選乾嘛不用?
  至於第三部《木乃伊》的劇情,吳念祖也大概有了點想法。
  第二部中有了女主角伊芙琳在埃及的前世,那到了第三部回到了華夏,吳念祖這個本來就是華夏血統的男主角也可以整出個前世嘛!
  比如說就可以是大將軍蒙毅,說不定以後還能再外展出來一個叫《神話》的愛情電影,到時候蹭著《木乃伊》的熱度,票房絕對比前世高不少。
  讓第三部的伊芙琳因為吳念祖多出來前世情人而吃醋,也能出喜劇效果,套路不顯老,好用就行。
  當然,這目前隻是個模糊的想法,也可以是荊軻,可以是太子丹,具體到時候還要看劇本打磨得如何,反正如果反派是秦始皇,吳念祖的前世角色肯定就得和他扯上關係,劇情才能聯動起來。
  這一下主角團從埃及回到華夏的理由也有了,完全不像原版那麼生硬,一個華夏軍閥請幾個歪果仁來給翻譯華夏古文化?!
  其實電影真的沒必要非按照歷史拍,很多電影都有大量的改編,但是劇情和邏輯必須通暢,做到前後呼應。
  就像電影《封神》,不也改了不少設定?但是它能把故事講好,邏輯是通的,不會有人非嚷嚷著“改編不是亂編,戲說不是胡說”這樣的話。
  有吳念祖這個前世設定在,就能把整串都連起來,編劇們也好發揮很多。隻要劇情通順,再搭配上特效,那絕對比前世版本強得多!
  想到了特效,吳念祖便問道:
  “詹姆斯,斯蒂芬,你們有和維塔數碼的人聯係了嗎?”
  詹姆斯和斯蒂芬對視了一眼,然後問道:
  “吳,你確定我們不找工業光魔,而去找這個名不見經傳,還在新西蘭的維塔數碼?
  要知道,特效可是我們電影的關鍵,說其是靈魂也不為過,萬一製作出了問題,影響到的是整部電影的效果,到時候再重做費用就高了!”
  現在好萊塢,亦或者說放眼全世界,提到特效公司,那首屈一指的就是喬治盧卡斯的工業光魔。
  它因《星球大戰》而開啟了電影特效時代,還參與了《奪寶奇兵》《終結者》《侏羅紀公園》《泰坦尼克號》《變相怪傑》等多部經典影片的特效製作。
  說工業光魔是現在特效製作界的大哥大毫不為過。
  吳念祖點頭道:“工業光魔是很棒,但是它很貴!”
  “但是這方麵的錢是不能省的!”斯蒂芬立馬道。
  吳念祖伸手示意他別急:
  “我當然知道一分價錢一分貨的道理。
  但是特效公司不隻是工業光魔一家,相信我,這家維塔數碼絕對是物美價廉的代表!
  別看它隻是一家小公司,但它的技術和製作效果絕對一頂一的好!
  知道嗎,如果不是他們老板答應了我,現在你想找他們給我們做,他們也不會接!
  他們現在已經拿下了一筆三億美元的大項目!
  《指環王》我想你們一定知道。”
  說到《指環王》,在西方太有名了,就和《西遊記》在華夏一樣,被公認為近代奇幻文化的始祖,現在流行文化中看到但凡是關於西方魔幻的故事,或多或少都會有《指環王》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