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回 蜀山歲月(1 / 1)

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檄。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這是春秋時期,道教創始人老子寫的《道德經》開頭的一段話。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春秋末期人。   傳說老子騎著青牛,白日飛升成仙而去。   民間傳說,世間是有仙的,仙有許多種,既有大羅金仙,又有天仙,地仙,屍解仙等。   在遙遠的唐朝,曾經出現過一些“神仙”。   在老子寫出道德經,飛升成仙,一千年之後,李淵建立唐朝。   唐朝皇帝姓李,認為自己是李耳後人,所以李唐尊崇道教玄門。   唐朝武德九年(626年),長安,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事變。   秦王李世民親手射殺太子李建成,太子時年三十八歲。   李建成五子一並遇害。   李世民對太子,李元吉族人進行了殘酷的政治清洗。   李建成,李元吉的後代男子幾乎被殺光。   李建成三子河東王李承德,育有一子,名為李乾。幼時即被送往終南山無極道觀,秘密的出家做了道士。   知道此事的人,隻有李建成的王妃鄭觀音。   鄭王妃擔心自己唯一幸存的孫子遭毒手,對此事絕口不提,因而逃過了李世民的誅殺。   無極觀觀主無極上人,把李建成唯一的孫子撫養長大。教給他一身武功,和滿腹詩書學識。   在李乾十七歲那年,無極上人告訴他原名是李乾,並把身世告訴李乾。   李乾知道了自己的身世,非常震驚。   知道自己祖父與父親,都在玄武門之變中,死於大唐皇帝,也是自己的叔祖父,李世民之手。心中自然對李世民恨之入骨,但現在李世民已死,他的兒子李治貴為皇帝,高高在上。自己一介庶民,相差實在天差地遠,如何能撼動現在朝廷。   如果自己能練就絕世武功,潛入皇宮刺殺李治,也許有可能。   但是皇宮高手眾多,守衛森嚴,去皇宮行刺九死一生,多半有去無回。   以自己現在的武功,進宮行刺,必死無疑。   隻能忍辱偷生,終此一生,血海深仇難再報!   想到這兒,李乾不禁流下淚來,痛徹心扉!   無極上人說:“李乾,你本是唐朝皇族血統,現在皇帝是高宗李治,是你的堂叔,你要隱姓埋名,如果被人知道,必定遭遇殺身之禍!”   李乾心想:師傅說得對,從此對自己的身世不與外人說,隻說自己出身西域碎葉,父親是去西域碎葉經商的商人。   次年李乾,出觀雲遊四方,仗劍走天涯。   於終南山遊歷。   觀龍門石窟於舟上。   登嵩山以尋仙,訪名山大川的佛寺道觀。   後又西遊,歷經蜀山的千山萬水。   期間遇到了蜀中一大戶人家的小姐公孫氏,兩人結為夫妻。   因妻子是大戶人家千金,婚後生活很是富裕。   後來生子,取名為李世賢。   公孫氏後來又生了兩個女兒。   李乾心想,生逢亂世,盜匪橫行,應該讓李世賢像自己一樣學武,承受錘煉,和風雨的洗禮。   因而在李世賢很小的時候,就把他送到蜀山道德宮,拜軒轅上人為師。   在李世賢十八歲生日時,李乾親自去蜀山,在蜀山的絕頂懸崖,將這些往事,與唐朝皇帝的血海深仇,原原本本告訴了李世賢。   李世賢聽父親李乾講完後,心中充滿驚愕與悲憤,一時之間,無法相信和接受。   知道此事後一夜之間,李世賢心理遭到巨大沖擊,好像變成了另外一個人。有時顯得少言寡語,鬱鬱寡歡,常常一個人冥思苦想。   李世賢更加努力的鉆研武學,勤學苦練,冬練三九,夏練三伏,在蜀山二代弟子中,漸漸成為德才兼備的佼佼者。   李世賢從不向別人講自己的身世,在心底深深藏起了這個秘密。誰也想不到外表豪爽,俊朗瀟灑的他有這樣的秘密。   日月輪轉,歲月如梭。   蜀山青翠的山川綿延千裡,奇峰突兀,峽穀深邃,山中許多溪流瀑布,奇花異果,珍禽異獸,景色綺麗,如同仙界!   其中有一座雄偉的大山,矗立在群山之中。在半山腰,有一片宏偉的道教建築群,這就是蜀山派。蜀山派前山正殿!道德宮!   大殿裡麵供奉著三清天尊。   三清分別是:玉清元始天尊,代表古界形成之前’天地未形,萬物為生’的宇宙混沌狀態,道教謂之元始階段…元始的意思為本源,開始。元者本也,始者初也,天尊是對幾位最高神的尊稱。   元始天尊作為道教的第一尊神,確有其高高在上,超凡入聖的風度,在所有神仙中元始實行著清凈無為的統治,形同精神上的偶像,但在民間他的影響並不很大。   上清靈寶天尊,也稱為太上道君…元始階段分出陰陽想象的過渡,道教謂之混元或太極。他的主要職責是:廣度天任,慈心於萬劫,薄及於眾生。   道教中有關她的文字記載不多,僅有的一點記載也不很清楚,顯得靈寶天尊來歷有些身份不明,相對受到冷落。   三清中知名度最高,影響最大的是太清道德天尊,也是大家比較熟悉的老子,太上老君。   他手拿一把畫有陰陽鏡的扇子象征著世界的最初形成,陰陽的互相作用變化分出天地,萬物由此出現,道教謂之由:太極而分出,兩儀,即太極階段。作為中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他提出道的哲學概念,其著作道德經,為道教理論奠定了基礎,出於對道的信仰,信徒們將老子神話,尊其為祖師。   殿前有一個廣場,廣場寬闊。   平時蜀山眾弟子常在此練劍!   廣場盡頭,臺階在山石上開鑿出來,以較陡的角度向山下而去!   繞過一個巨大的幾十丈高的山崖,道路轉入山崖之後。   道德宮一側幽靜的小樹林中,有一條石階小路。   經過一段幽靜的林間小道,曲折蜿蜒。   經過鐵索橋,跨越深不見底的山穀,險惡的懸崖峭壁,就到了另一座山。   向後山高處行去,在山林掩映之中,透過鬆柏樹林的縫隙。   看到山峰的較高之處,雲遮霧繞的石階盡頭,有一座古樸雅致的,方圓十幾丈的小道觀,那就是玉虛觀!   玉虛觀紅墻綠瓦,有幾進院落,院墻不高,正對石階是帶雨簷的黑漆院門。   常常藏在雲霧中,而隱去她的存在!   玉虛觀三大仙子分別是:大師姐淩波仙子,二師姐逍遙仙子,小師妹北冥仙子,三人從小在玉虛觀一起習武。   她們的師傅是掌門玉虛真人!   玉虛真人是道教真人,道法高深,武功通玄,據說年輕時就已在蜀山中修煉,傳說她的武功出神入化。   已經七十多歲,但外貌卻像五十歲的樣子!真是駐顏有術!   她常去四海雲遊,又不知何時就會出觀,來無影去無蹤,神秘莫測。   一年裡倒有大半年不在觀中!玉虛真人不在時,觀中事務都交由淩波仙子處理。   淩波仙子身為大師姐,為人謙和,對大家管束不嚴。   眾女弟子青春年華,活潑好動,三三兩兩的結伴在蜀山中四處遊玩!   於果林中采摘果實,於山間竹林中漫步,夏天在瀑布下水潭中戲水,洗衣,遊泳。   玉虛觀與蜀山近門近枝,同氣連枝,是江湖正派的中流砥柱。   江湖中,蜀山與玉虛觀的聯盟,在名頭與實力上,都壓過了擁有多位玄功精深名僧,實力雄厚的少林寺。   被眾多江湖人士視為習武修仙的神聖之地!   從玉虛觀順魚腸小道下來,走過跨越峽穀的鐵索橋,和兩邊都是無底深淵的山脊,穿過茂密的樹林,不很遠就到了蜀山道德宮。   她們常會與蜀山的男女弟子來往。   蜀山弟子有幾十人,有男有女,男弟子較多。   大師兄李世賢,二師兄李人傑,還有雲中六子等。   李人傑是軒轅上人自小收養的孤兒,因而入門時間僅次於大師兄。   淩波仙子,逍遙仙子,北冥仙子與李世賢,李人傑自幼相熟。青梅竹馬,一起長大,一起在山間練劍,一起在學堂讀書。一起在蜀山的山巖溪流間玩耍。   時光飛逝,大家都漸漸長大。   李世賢儀表堂堂,一表人才,眉目俊朗,被認為是蜀山派第二代弟子裡,最有才華,最有可能繼承掌門位置的人。   淩波仙子,逍遙仙子,北冥仙子也由清純的女孩,變作亭亭玉立,風姿綽約的美女。   其中猶以逍遙仙子,北冥仙子二女花容月貌,是公認的兩大美人。   兩人都傾慕李世賢的才華,偉岸的身材,瀟灑的容貌。   逍遙仙子率先與李世賢表白愛意,李世賢對這美貌師妹頗有好感。兩人於山間溪流邊徜徉,於竹林小徑中約會。   情到深處時,逍遙仙子一往情深的說道:“世賢,我與你,可用一首詩比喻。”   李世賢說道:“不知是哪一首詩?”   逍遙仙子說道:“上邪,我欲與君相知,長命無絕衰。山無陵,江水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與君絕。”   這是一首由漢朝時候,流傳下來的情詩。   隨後逍遙仙子滿麵通紅的撲在李世賢懷裡。   情竇初開的逍遙仙子深陷情網,難以自拔。兩人之間的感情穩步發展。   軒轅上人,玉虛真人,和兩派的門人弟子都認為,逍遙仙子和李世賢非常般配,是才貌雙全的一對,進而定下了兩人拜堂成親的日子。   也使兩個門派親密關係進一步加深,共同對抗外域邪魔外道的入侵。   二師兄李人傑喜歡逍遙仙子,但逍遙仙子對李世賢一往情深,拒絕了李人傑,李人傑嫉恨不已,暗自籌劃陰謀。   李世賢與逍遙仙子感情穩定,小師妹北冥仙子,卻也喜歡李世賢。   北冥仙子出身北海的“北冥家族”,是武林有名的名門望族,長得高鼻秀目,雙眼皮大眼睛,相貌美艷動人,氣質高貴,神情幽雅。   在拜堂成親的當夜。   北冥仙子把李人傑給自己的迷心散放在酒裡,誘使李世賢喝下,李世賢便渾渾噩噩的跟北冥仙子離開了蜀山!   逍遙仙子,穿著結婚的大紅禮服,被拋棄在禮堂中。   在兩派師傅,和眾多同門師兄,師弟,師姐,師妹眾目睽睽之下。感覺顏麵盡失,痛不欲生。   逍遙仙子當即扯掉鳳冠,拋在地上,她烏黑的長發披散下來,映襯著她雪白的毫無血色的臉,顯得有些瘮人。   她神情悲傷痛苦,無法接受這殘酷的現實。   她看著大紅的囍字,臉上漸漸變色,神情淒慘,眼中流出兩行淚水,嘴唇也被她咬破,流下血來,滴在自己大紅的嫁衣上!   突然間,逍遙仙子聲音淒厲的笑了起來,又像是哭聲,哭聲與笑聲難以分清,那聲音如此哀痛,如此淒絕。   堂中眾人聽到這可怕的笑聲,都暗自心驚!   隻聽她嘴中喃喃念道:“李世賢,你竟如此負我!李世賢,你這天下第一負心漢!”   玉虛真人關切地說道:“勿愁,你……你要想開些啊!”   逍遙仙子神情淒慘的,說道:“恩師,請你原諒徒兒不孝!”   隨即她轉身,穿著那身血紅色的嫁衣,紅的仿佛要滴出血來。血紅色的繡鞋,鞋麵上用金線繡著兩隻鴛鴦。   她如瘋若狂般,沖出道德宮大殿。   她淒厲哀怨的笑聲,在山道上遠遠飄來,那聲音隱隱約約,時斷時續,眾人油然而生一種悲傷的心境,氣息恐怖而詭異!   玉虛真人讓淩波仙子幾個女弟子,出去照看逍遙仙子。   當淩波仙子等幾個女弟子追出去時。   已不見了逍遙仙子的影蹤。   從山中遠遠的飄來,逍遙仙子怨毒的聲音:“上邪,我欲與君相知,長命無絕衰。山無棱,江水為竭……”   淩波仙子等返回堂中,對玉虛真人稟道:“師尊,師妹她使用禦空飛行之術已經去遠了。”   玉虛真人點了點頭,心想:事已至此,逍遙仙子傷心,仇恨是難免了,時間久了,希望她能夠放下!   逍遙仙子當夜就離開蜀山,下落不明。   沒有人知道,那時逍遙仙子已經有孕在身,她不得不離開蜀山!   幾年後,江湖上出現了一個,穿著一身血紅道袍,腳穿血紅緞鞋,手拿拂塵的道姑。那道姑美若天仙,卻心如蛇蠍,出手狠辣,專殺負心薄幸之人。   蜀山掌門軒轅上人,勃然大怒。認為李世賢背棄婚約,私自叛逃師門,不忠不孝,應當嚴厲處理。立即派弟子四處追擊,決意要將這個逆徒抓住。按門規處理應廢去武功,道法,再逐出蜀山。   蜀山眾多劍俠對李世賢和北冥仙子窮追不舍。   雖曾發現他倆蹤跡,但最後被他二人逃脫。   兩人亡命天涯,不知所蹤。   後來兩人在草原住了下來,在挨著一條小溪的,向陽背風處搭建了一個氈帳,屬於他們的家。   北冥仙子自幼在北方生活,家境優越,拿出錢,買了兩匹馬,和一群羊,兩人像牧民一樣,開始了逐水草而居的遊牧生活。   玉虛真人在三個徒弟中,對小徒兒北冥仙子最為疼愛。   發生這種叛逆的事,先是痛心,痛心之後,又轉變成對李世賢,北冥仙子的憤恨。   多次派門人尋找都沒有找到,二弟子逍遙仙子,三弟子北冥仙子的下落。   當天晚上,軒轅上人,玉虛真人在內堂密談。   玉虛真人說道:“我們兩派是武林名門正派,江湖泰鬥,發生這種事情,必定被江湖中人恥笑。”說著長嘆一聲!   軒轅上人滿臉怒容,說道:“李世賢是我的大弟子,我對他寄與厚望,原本想讓他將來做蜀山掌門,沒想到他會這麼做,我對他真的非常失望。”   隔了一會,軒轅上人繼續說:“發生這種事情,你我難免被江湖各門派所恥笑,為今之計,隻能將李世賢,北冥仙子逐出門墻,以正視聽!”   玉虛真人說:“隻能這樣了,這樣天下人就會認為,我們對門人弟子管教嚴格,有錯必罰,也算是亡羊補牢,為時未晚了。”   軒轅上人說道:“那我們就各自,寫個文書,通告天下各門各派,因李世賢,與北冥仙子,私自背叛師門,根據門規處理,經過掌門同意,現將李世賢逐出蜀山門墻,將北冥仙子逐出玉虛觀,以後兩人再不是蜀山,玉虛觀弟子,他二人以後是死是活,做什麼事情,都再與蜀山,玉虛觀無關!”   玉虛真人說:“就這樣吧!”   兩人沉默了一會。   玉虛真人嘆道:“逍遙仙子命運多揣,當年我外出雲遊之時,將遭遇大難的她帶回道觀,沒想到逍遙仙子,今又遭此感情上的磨難。”   軒轅上人說道:“嗷,逍遙仙子原來是你撿回來的!”   玉虛真人說道:“那是在二十年前,在西嶽華山山路上,我看到路中躺著,一個中年男人,一個瀕死的婦人。”   在玉虛真人的敘述下,軒轅上人知道了當時的狀況。   那男人錦衣華服,手裡握著一根鐵鞭,雖然死了,仍睜著眼睛。   那婦人衣著華貴,樣貌美麗,一個五六歲大的小女孩,趴在她身上痛哭流涕,不斷喊道:“阿娘,阿娘。”   我上前扶起那婦人,見她胸口被利器刺穿,血浸透了胸前的衣服。   我發現這婦人心脈受傷極重,已經無力回天。   婦人睜開眼睛,看見我,嘴唇顫動,說道:“我與夫君路遇……路遇匪人,那匪人和我丈夫搏鬥一陣,我丈夫武功不及他,被他所殺。”   我又問道:“是誰打傷了你?”   那婦人說:“是一個身材高大的男人,用黑布包著頭,黑巾蒙著臉,隻露出一雙炯炯發光的眼睛。他手裡提著一把劍刃很窄,而長的劍。   他劍法極快,我丈夫用鐵鞭與他搏鬥,拆了幾十招,就被那人用劍刺穿喉嚨。   他用劍在我胸口刺了一劍,我幾乎未看清他的動作,他就已還劍入鞘。   他看了勿愁幾眼,卻沒有動手傷她。   我問他是誰,為什麼傷我夫婦?   他說:他行不更名,坐不改姓,江南大俠皇甫嵩是也!”   說到這裡,軒轅上人,“咦”了一聲。   玉虛真人問:“怎麼了?”   軒轅上人說道:“江南大俠皇甫嵩,是江南一帶著名的儒學大家,同時又是武林大俠,劍術內功,儒學修為極高,人稱書劍雙絕!門生弟子眾多,他怎麼可能乾這種事,事後還自報姓名,此事甚是可疑!”   玉虛真人點了點頭,說:“我也懷疑此事,另有隱情!”   軒轅上人點了點頭,說:“有點道理,那女人後來又怎樣了?”   玉虛真人說:“我問,這女孩叫什麼名字,她父親是誰?”   婦人說:“我女兒叫……叫楊勿愁,她父親是,鐵鞭將楊越。”   說到這兒,婦人從懷裡掏出一個錦帕,錦帕上繡著一片翠綠草地,幾朵紅花嬌艷欲滴,幾隻小羊在吃草,錦帕右上方,用紅線繡著,一個楊字。   婦人把錦帕交給玉虛真人,說:“我丈夫是華陰楊家人!求你拿著錦帕,去華陰鏢局找楊超,說明此事,為我夫妻報仇!”   那婦人後來聲音越來越小,氣息越微弱,斷斷續續的說道:“這位道……道姑,我……我就要死……死了,求你照……照顧我女兒,我下一世做……做牛做馬,也會報……報答你!”   我說:“你放心,我會照顧你女兒的。”   此時,那婦人傷勢過重,雙眼一翻,一命嗚呼了。   軒轅上人說:“鐵鞭將楊越是什麼人?”   玉虛真人說:“當時我也不知,他是什麼人!”   軒轅上人說:“師妹,你後來有沒有,去探查這個事情?”   玉虛真人說:“後來我去潼關一帶打聽,原來鐵鞭將楊越,與羅漢棍楊超,是兩兄弟,都住在華陰,合夥開了一個華陰鏢局。”   軒轅上人說道:“原來如此,死去的鐵鞭將楊越是鏢局的二當家。逍遙仙子父母被蒙麵人殺死,這蒙麵人使一把窄而長的劍,劍招極快,應該是快劍的一種,自稱是江南大俠皇甫嵩。那江南大俠,是否是擅長快劍?那江南大俠身為俠客,為什麼下此毒手?”   玉虛真人說:“除非有深仇大恨,殺了仇人,報仇雪恨,自報姓名,不怕別人尋仇。否則哪有人會這麼做!”   軒轅上人說:“是啊,個中有許多疑點!”   玉虛真人說道:“你有所不知,羅漢棍楊超,鐵鞭將楊越,是少林寺俗家弟子!”   軒轅上人說:“呃,原來如此,那他二人是,少林哪位高僧的徒弟?”   玉虛真人說:“是少林寺羅漢堂首座,天龍大師的弟子。”   軒轅上人說:“如果少林派,知道此事,必定會找江南大俠一派尋仇!”   玉虛真人微微一笑,繼續說道:“江南大俠,確實使用窄而長的劍,屬於快劍一路。”   軒轅上人說道:“江南大俠遠居江南,怎麼會來到華山,殺死兩個少林派的俗家弟子?還放過了五六歲的逍遙仙子!公然與少林派,結下這種深仇大恨!”   玉虛真人說:“江南大俠在江南名頭甚響,根深蒂固,江湖中人多贊他行俠仗義,義薄雲天。所謂樹大招風,自然有一些競爭對手,所以很有可能是栽贓陷害!”   軒轅上人說:“栽贓陷害?通過這件事讓少林派,與江南大俠拚個你死我活,栽贓者就可以坐山觀虎鬥,漁翁得利了,這招實在陰毒!”   玉虛真人點了點頭,說:“我也認為是栽贓陷害,為了避免江湖上,掀起新的血雨腥風,我沒有拿著錦帕,去找羅漢棍楊超說明此事。而是將逍遙仙子的父母,在遇害地點,旁邊的小樹林裡安葬,並在墓前立一石碑,碑上寫著鐵鞭將楊越夫婦之墓。我將此事隱瞞下來,逍遙仙子在道觀長大,我暗中追查真正的兇手。”   軒轅上人說道:“有沒有查到兇手的線索?”   玉虛真人搖頭,說:“從那以後,兇手銷聲匿跡,再未做過類似兇殺,人海茫茫,此事成為一大疑案。當逍遙仙子問起父母的事,我隻說,她父母在她小時候,被奸人所害。為師將他們葬於華山山路旁。她問我奸人是誰?我說,為師至今也未查出,那奸人的身份!”   逍遙仙子聽後,很是悲痛,說:“那自己的大仇,豈不是無法報了!”   軒轅上人說道:“師妹,如今,玉虛觀,蜀山發生這種,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沒有想到的事,你我把李世賢,北冥仙子逐出門派。我們蜀山,玉虛觀一下子,失去三個二代弟子,說實話我們兩派實力大減。江湖中那些意圖爭奪,武林泰鬥地位的門派,以少林派為首。我們現在如果,利用這件事,把此事傳出去,很可能會引起,少林派與江南大俠間的紛爭。那不就遏止了,少林派企圖與,我們蜀山聯盟爭,武林霸主的意圖!”   說到這兒,軒轅上人,目光狡黠的看著玉虛真人!   玉虛真人,聽完想了想,說:“確實有可能,導致少林與江南大俠起沖突!就會使少林多一個勁敵,而我們多一個朋友,此計甚妙!我明天就派人去找,羅漢棍楊超的鏢局,與他說明他弟弟,弟妹,當年的死因!”   主意已定,軒轅上人,與玉虛真人相視而笑!   隨後幾天,蜀山,玉虛觀公告天下,將李世賢從蜀山逐出,將北冥仙子逐出玉虛觀,以後兩人再與蜀山,玉虛觀無關。   江湖中各門派在震驚的同時,有的扼腕嘆息,有的暗中竊喜,有的幸災樂禍,有的蠢蠢欲動,還有很多門派,背後裡大肆造謠,一時間謠言四起,紛紛擾擾。   很多江湖中人認為蜀山,玉虛觀就此沒落,武林北鬥的地位將要不保,少林派即將脫穎而出,成為新的武林北鬥!   少林派廣收門徒,壯大門戶,大有與蜀山,玉虛觀一較高下的意思!   但沒過多久,少林派就與,江南大俠發生了沖突,雙方因為某事結下了仇,十多年來紛爭不斷!   蜀山聯盟的武林霸主地位,無人能夠撼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