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東晉的開端(1 / 1)

加入皇帝聊天群 i念雪 3413 字 2024-03-22

晉宣帝司馬懿:“你也不想想一個智力有問題的孩子,若非有人幫他,怎麼可能答的出來題目?”   晉武帝司馬炎:“我不是想著萬一他隻是資質平庸呢,我是真不知道有人幫他作答啊,對了皇太孫呢?”   蘇染:“司馬遹早被賈南風殺害了”   晉武帝司馬炎:“罷了,剛才曹奐說我司馬家現在內憂外患是怎麼回事?”   蘇染:“就是他說的那樣,司馬家的某個王爺為一己之私勾結異族,導致中原被異族統治了三百多年,這也是歷史上最黑暗的一段時期。對了提前劇透一下,這段黑暗時期被叫做五胡十六國,民不聊生,苦不堪言。”   公元313年,晉懷帝司馬織進入群聊。   公元318年,晉湣帝司馬鄴進入群聊。   蘇染:“晉懷帝、晉湣帝陸續被匈奴劉聰所俘,自此西晉滅亡,共歷四帝。”   漢武帝劉徹:“想當初我在位期間好歹也是把匈奴打得落花流水,到了這時中原竟被外族入侵,奇恥大辱!”   晉宣帝司馬懿:“莫急,群主不是隻說了西晉滅亡嗎?說不定我大晉又卷土重來了呢?”   漢武帝劉徹:“但願如此!”   公元318年,昭武帝劉聰進入群聊。   晉武帝司馬炎:“聽說你滅亡了我大晉?”   昭武帝劉聰:“準確來說,晉朝並沒有完全滅亡。”   蘇染:提前劇透一下,經過八王之亂後,西晉搖搖欲墜,五胡趁虛而入,晉惠帝死後,繼位的晉懷帝、晉湣帝相繼被俘,西晉滅亡,西晉宗室為了避亂遷到南方,史稱衣冠南渡,不久晉元帝司馬睿在南方稱帝,建立東晉,北方進入五胡十六國時期,與東晉對持,史稱五胡亂華,五胡主要指匈奴、鮮卑、羯、羌、氐五個部落,但不止五個,隻是選了五個具有代表性的部落。十六國也是指十六個較大的割據政權,分別指,前涼、成漢、前趙、後趙、北涼、西涼、後涼、南涼、前燕、後燕、南燕、北燕、夏、前秦、西秦、後秦,直到後來北魏統一-北方,五胡亂華才結束,歷時100多年。   晉武帝司馬炎:“也就是說我司馬家還是有可能卷土重來的對嗎?”   魏武帝曹操:“想多了,以你後代的能力,能夠偏安一隅就不錯了。”   蘇染:“劉聰最出名的事是他設了4位皇後,還有7人佩戴皇後璽綬。”   魏武帝曹操:“你當皇後是大白菜呢?說封就封。”   劉聰:“反正我覺得沒什麼!”   蘇染:“對了,再給你們講個事情,劉聰的父親劉淵雖然是匈奴人,但自稱是漢朝皇帝的後代,家廟裡總是供奉著漢朝開國皇帝劉邦和漢昭烈帝劉備的牌位。”   漢太祖劉邦:“我呸,不要臉”   漢昭烈帝劉備:“呸,厚顏無恥之徒!”   同年九月,漢隱帝劉粲進入群聊。   劉聰:“兒子,你怎麼這麼快就下來了?”   漢隱帝劉粲:“我被嶽父宰了唄”   蘇染:@劉聰你死後,劉粲一登基就繼承了你的四位皇後,後來就沉迷女色,把國家大事都交給了他的嶽父靳準。靳準覺得他不靠譜,沒多久就宰了他,並殺了所有在平陽的宗室。   劉聰:“這小兔崽子,算了,現在是誰繼位?”   蘇染:後來你的族子劉曜就在長安稱帝,又宰了靳準全族。覺得一個匈奴人叫漢不太好,於是改了國號叫趙,為了區分,史書上稱漢趙或者前趙。   劉聰:“也罷,沒亡就行。”   漢太祖劉邦:“哎呀,終於不用趁我大漢的熱度了。”   公元323年,晉元帝司馬睿進入群聊。   晉武帝司馬炎:“我大晉又復活了?”   晉元帝司馬睿:“活了又沒完全活”   晉武帝司馬炎:“什麼意思?”   晉元帝司馬睿:“我是由瑯琊王氏扶持上來的,當時朝廷中流傳著一句話,王與馬共天下。”   蘇染:“提前劇透一下,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魏晉南北朝時,有四大名門望族,分別是:瑯琊王氏、陳郡謝氏、陳郡袁氏、蘭陵蕭氏。   瑯邪王氏興起於漢朝,到了東晉時期已經發展為最高的門閥世族,瑯琊王氏與陳郡謝氏在當時並稱“王謝”。衣冠南渡時,瑯琊王氏為東晉司馬氏的政權建立和穩固立下了不可磨滅的功勞,被稱為“第一望族”,當時的人皆稱“王與馬,共天下”。代表人物:王導、東晉大將軍王敦、大書法家王羲之、王獻之等。   陳郡謝氏:謝氏家族真正有史可考的第一人是曹魏齊王芳時長安典農中郎將謝纘。雖然他當時所任的官職不高,但由於掌握有人力和物力,任職的地點又是曹魏的中心之一,仍為謝氏家族的興起奠定了基礎。從此,謝纘子衡、衡子鯤、鯤弟裒等相繼在魏晉時期進入仕途,不同程度地為家族贏得了聲譽,並使自己的家族從—般的官宦之家演變為世代為官的世族之家。但是謝氏一族在東晉中葉以前,謝氏像以後那樣與瑯邪王氏齊名的一流世族地位還沒有形成,家族成員被人輕視的事情還時有發生。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有人說過:“謝氏雖為江左高門,而實自萬、安兄弟其名始盛。謝褒父衡雖以儒素稱,而官止國子祭酒,功業無聞。……後來太傅名德,冠絕當時,封胡、羯未,爭榮竟秀,由是王、謝齊名。”東晉中期,謝氏家族傳到謝安、謝萬、謝石和謝尚、謝玄、謝琰等人,亦即謝纘的曾孫和玄孫輩,是謝氏家族最為輝煌和最為榮耀的時期。當時,謝安由於過人的聲譽和出色的政治才能被推上了宰相的位置,謝尚、謝萬、謝石、謝玄、謝琰等人也各領強兵遍布方鎮,謝氏家族的人幾乎壟斷了東晉王朝的軍政大權,形成了與皇族司馬氏不相上下的局麵。特別是公元383年,由謝安坐鎮京師任總指揮、謝石任征討大都督、謝玄任前鋒都督、謝琰任輔國將軍,4人聯合導演了一場震古爍今的“淝水之戰”,創造了8萬人大勝前秦25萬入侵者的以少勝多的戰例,更使謝氏家族添了無限榮光。事後,謝安等4人同日封公,不僅獲得了應有的獎賞,而且還使家族的一流門閥地位得以確立。隻可惜沒有幾個能挨過百年的名門望族,南朝梁武帝時,發生了著名的侯景之亂,因瑯琊王氏與陳郡謝氏,因拒絕聯姻而被侯景一起大肆屠殺,瑯琊王氏與陳郡謝氏自此徹底敗落。   陳郡袁氏和汝南袁氏是袁氏的兩大望族。東漢時期,從陳郡分出的汝南袁氏在歷史大放異彩,成為東漢著名的氏族,代表人物是袁紹和袁術。袁紹曾說過他家“四世三公”,因為汝南袁氏四代人中先後有五人擔任三公的職務。但是袁紹敗亡後,汝南袁氏就輝煌不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