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532年,東海王元曄、魏節閔帝元恭、魏廢帝元朗進入群聊。 蘇染:“這幾位都是傀儡,先後被立為帝,又在同一年被殺。” 公元535年,北魏孝武帝元修進入群聊。 蘇染:“這也是一個傀儡,最終被宇文泰一杯毒酒送走。” 蘇染:“公元534年,宇文泰毒殺元修之後立南陽王元寶炬為帝,再加上高歡擁立元善見為帝,從此魏國分裂為東西兩部分,不過也全是傀儡了,就不報事跡了。” 公元550年,北齊神武帝高歡和北齊文襄帝高澄進入群聊。 蘇染:“歷史上最亂的朝代來了,北齊因為皇帝過於變態,被後世稱為禽獸王朝。” 北齊神武帝高歡:“我活著的時候可沒稱帝,我這是子孫追封。” 漢獻帝劉協:“這不是和曹賊一樣性質,除了沒稱帝,其餘該有的都有了。” 北齊文襄帝高澄:“我倒是想稱帝來著,但是在稱席的前一天,我被廚子殺了。” 蘇染:“其實這個人不是真的廚子,這個人叫做蘭京,他的父親是梁國大將蘭欽,蘭京與東魏交戰兵敗被俘到了晉陽。蘭欽曾多次寫信給你,希望你能放他回梁國,但你不許,並且每寄一次信你就毒打蘭京一次,這天,你正與心腹密謀篡位之事,蘭京進來送菜,你就說我昨天夢裡夢見這狗奴才要刺殺我,今天就逮捕殺了他。蘭京在外麵聽到之後就迅速進入屋內,亮出匕首殺了你,後來他被你弟弟高洋殺了,半年後高洋稱帝,建立了北齊。” 公元549年,梁武帝蕭衍進入群聊。 梁武帝蕭衍:“如果不是侯景造反,我能活到一百歲,而不是止步於85歲。” 秦始皇:“汝聽人言否,活了80歲還嫌自己壽命短。” 蘇染:“你們要是知道他怎麼死的,就不會羨慕他的壽命了。” 漢景帝劉啟:“我很好奇這個侯景是誰? 蘇染:“侯景本為降將,被梁武帝收留,初入梁時,想娶王謝兩家的名門貴女,,請梁武帝做媒,梁武帝嫌其門第不夠,說道王謝門高非偶,可於朱張之下訪之。侯景因此心懷怨念。引發侯景之亂的更重要的契機則是南梁與東魏通好。東魏趕走侯景及梁軍以後不久,就向梁朝拋出橄欖枝,讓俘虜蕭淵明寫信給梁武帝,聲稱若兩國重歸於好,便可放還蕭淵明。梁武帝一向重視宗室團結,看到蕭淵明信函後竟然流淚;同時他已透過寒山之戰認識到梁軍戰鬥力之差,不堪再戰,所以偏向通好,近臣朱異、張綰等也主和。但傅岐和侯景堅決反對,尤其是侯景,他害怕自己會被梁朝作為交換蕭淵明的籌碼,因此多次上書梁武帝,陳述不可與高澄通好的理由,並請纓北伐,均遭梁武帝駁回。又寫信送錢給朱異,請他改變主意,朱異收了錢卻不辦事。侯景又偽造了東魏要求以侯景交換蕭淵明的書信來試探梁武帝,梁武帝看了該偽信以後竟然接受,復書說:“貞陽侯(蕭淵明)早上回來,侯景晚上就可以給你們送過去。”侯景看了之後怒不可遏,說:“我就知道這糟老頭子沒安好心”其心腹王偉也勸他造反。於是侯景以壽陽為基地,密謀叛亂。” 秦始皇:“然後呢?” 蘇染:“然後侯景矯詔解散了援軍,斷絕了蕭衍的糧食供應,就這樣被活活餓死了。” 漢景帝劉啟:“這大概是歷史上第一個被活活餓死的開國之君了!” 蘇染:“他還有一個著名的故事,梁武帝晚年信奉佛教,曾三次剃度出家,然後再讓大臣拿錢去贖他,第一次是在大通元年,舍身三天;第二次是在中大通元年(529),舍身十六天;第三次是在太清元年,舍身四十七天,其中後兩次均被“公卿等以錢一億萬奉贖。” 漢景帝劉啟:“6,這波寺廟賺番了。” 漢宣帝劉詢:“一個皇帝老是跑去出家,再叫大臣給寺廟送錢,沒人造反就怪了。” 公元551年,西魏文帝元寶炬進入群聊,南梁簡文帝蕭綱進入群聊。 梁簡文帝蕭綱:“我被侯景宰了,我就是一個傀儡,侯景逼我封他為宇宙大將軍。” 公元552年,東魏孝靜帝元善見進入群聊。 蘇染:“這也是一個傀儡,結局也很慘。” 西魏文帝元寶矩:“自古無不亡之國,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朕亦何用此話?” 北齊文襄帝高澄:“朕朕朕,狗腳朕!”高歡死後其子高澄密謀篡位。 蘇染:“某日,高澄勸帝喝酒:“臣澄勸陛下酒!”帝不悅,沖口出言道:“自古無不亡之國,朕亦何用此話?”我這皇帝遲早要被你取而代之,何必為了活命喝你的酒!高澄聽出弦外之音,觸痛心病,勃然大怒,罵道:“朕,朕,狗腳朕!”不解氣,又叫崔季舒揍了元寶矩三拳。次日,高澄打發崔季舒入宮慰問,元寶矩不敢發火,不光忍氣吞聲,還表示歉意,賜絹當作挨打賞錢。” 漢武帝劉徹:“這皇帝當的真夠憋屈的,挨打都不敢發火。” 公元552年,蕭棟進入群聊。 蕭棟:“我是侯景的傀儡,沒死在侯景手裡,死在了蕭繹的手裡。” 梁武帝蕭衍:“侯景之亂平定了?” 蕭棟:“是啊,蕭繹在荊州稱帝,派了王僧辯擊敗殺了侯景。” 公元554年,西魏廢帝元欽進入群聊。 公元555年,梁元帝蕭繹進入群聊。 梁元帝蕭繹:“宇文泰大軍攻打我江陵,江陵城陷,我就被人用土袋子悶死了。” 蘇染:“蕭繹與皇後徐昭佩也不和,蕭繹少一目,是個“獨眼龍”,於是她在皇帝麵前隻打扮半邊,名曰“半麵妝”,她的理由是一隻眼睛隻能看一半。她嗜酒,常常喝醉,嘔吐在皇帝的龍袍上。蕭繹吃不消她,於是開始疏遠她,移情於其他三宮六院。而徐昭佩年過三十獨守空房,徐娘半老這個典故就是這麼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