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鄉村學堂裡,書本是個稀罕物,並不像城裡每個學生都能配齊四書五經的,可能一個班裡就幾個人有,還都是殘缺不齊的,畢竟大多數父母送孩子來讀書,隻想著能讓他識字算賬,以後去城裡找個好點的活計,不用在和自己一樣每天麵朝黃土背朝天,所以撿些家裡的餘錢,托人從城裡買上一本二本的先用著,有的買的對的上課就能用上,有的買不對的隻好和別人一樣,幾個人共同觀看一本,等著學子能夠書寫之時,相互借閱抄書。 林潮清也深知此事,所以他每次都將今天要說的內容先用紙張寫好,然後貼在堂前事先備好的木板上,好在這一開始隻是教習他們認字寫字及一些淺顯的道理,所以工作量也不算大。林潮清見眾人已然落座,全都眼巴巴的看著自己,於是清了清嗓子說道:“前日帶爾等於南山坡春遊,意欲告訴爾等勞逸結合之理,今日,為師再告訴爾等一個道理就是‘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何解?意為…”林潮清在臺上滔滔不絕的講訴著,側目偷偷往下臺下,見大多孩童都在走神,那個想欺負自己的小胖子,一直在狠狠的看著自己,絲毫沒聽見去林潮清的講話內容。李元易見了不禁心裡一笑,這和前世每次放假回來後,老師說的不都一樣啊,什麼假放完了,收收心啊什麼什麼的,果然放假之後,不能立馬專心上學是自古遺留問題。 待得林潮清講完,端起茶杯喝了口茶說道:“前些日子,我教了爾等寫字的技巧,後發現仍有不少學子姿勢不對,今日便再將此要領說一遍,爾等且聽好。”李元易聽聞知道這是老師找個由頭為自己開小灶了,所以立馬端坐認真聽講。林潮清將桌上的毛筆拿了起來說道:“現如今,我朝文人以‘五字執筆法’居多,即擫(yè)、押、鉤、格、抵。”說完邊用所說姿勢握住毛筆,繼而說道:“這五個字說白了就是用大拇指指端內側按住筆管左側。然後用食指第一節或第二節關節處由外向內壓住筆桿右側。中指的第一節彎曲如鉤,鉤住筆管外側。無名指指甲根部緊貼筆管內側,與中指相對頂住筆管,起到穩定作用。小指自然附於無名指下,輔助無名指推頂筆管。”說完便起身走至學子之前,將自己的握筆姿勢向他們展示了一遍。隨後說道:“爾等照著我的姿勢和剛剛說的方法,自己試上一試。”於是,下麵的學童們紛紛拿起自己的毛筆,按照林潮清說的方法嘗試,林潮清也耐心的為做錯的學童們一一指點。李元易上輩子雖說毛筆字寫的不太好,但最起碼的筆法還是會的,經過林潮清這麼一解釋,執筆的手法也更加的標準。 林潮清看學生執筆的手法都差不多學會了,接著說道:“握筆學會了之後,我們接著說寫字。寫字之時,坐姿要端正,兩臂自然舒展,不要為了寫字而寫字,這樣會使身體緊繃,寫出的字就會筆墨不勻。執筆時要求指實、掌虛、掌豎、腕平、管直。手腕與關節使力,身體不動,不驕不躁,泰山崩於前而麵色不改,這樣寫出的字才能端正平和。”說完,便走至臺前,將手裡的毛筆輕輕的在硯臺裡舔了舔,在紙上寫下了一個“人”字,而後將紙張拿起掛在墻上。李元易定睛一看,雖說字很簡單,那股力量卻透過紙張撲麵而來,由此可見,林潮清寫字功底的紮實。林潮清放下毛筆,對著學童們說道:“你們自己試一試,就寫這個‘人’字。”李元易聽完也拿起了手裡的毛筆,按照林潮清說的方法試了下,果然字體比之前進步了許多,看來學東西還得有人專門教,不然自己瞎搗鼓的話,怕是連門都進不去。李元易手握毛筆繼續書寫,忽覺身後被人一拍,回首一看,正是林潮清站在自己身後,林潮清看了看李元易的字說道:“字寫的還行,你這個年紀字能寫成這樣子已經很好了。但是筆力依舊不夠,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平時一定要多寫多練,寫字這件事情,沒有捷徑,勤能補拙而已。”李元易聽聞林潮清說的話立馬點頭說道:“緊遵老師吩咐。”林潮清見狀滿意的點點頭說道:“從今日起,每日下學後,都來為師住處,你年紀小,有些東西為師給你在細致的說一說。”這不就開小灶嗎,到底還得是親身徒弟啊,李元易心裡想著。 就這樣,李元易在林潮生每天的“小灶”指導下,再加上本身對這教的東西就有自己的理解,有時候提出的問題都讓林潮清覺得自己不是在教一個孩子一樣。但是一看這個隻有蘿卜丁大的孩子,隻能歸咎於這孩子天資聰穎,於是教得更加的認真,在教學的同時,也將各種自己珍藏的字帖碑文拿出來供李元易參考臨摹。李元易在學習的過程中也發現,自己穿越後,記憶力變得特別好,往往林潮清說完一篇文章,李元易不僅能把文章上的內容記住,連林潮清說的每一句話都記憶猶新,簡直是個智能復讀機。就這樣,師徒二人在學習的過程中,互相之間的感情也慢慢的升溫。李元易的父母也感念林潮清對李元易的耐心教導,每日裡的三餐飲食都由李沈氏負責做好,送至學堂供林潮清與張叔二人,逢年過節也是邀至家中一起把酒言歡。起初林潮清也是不願如此,後李軾每日天不亮就在學堂門口等待林潮清醒來,也不問林潮清願不願意,就把放在食盒裡保溫好的的飯菜端至後堂桌上,站在一旁,不言不語,就等著林潮清享用,不吃我就不走。在這幾番之後,林潮清見李軾態度堅決,便不再拒絕,接受了李軾一家的好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