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公孫麗蘭(1 / 1)

逆流之殿 人度生新 5287 字 2024-03-22

第二日,朝會伊始,寧新端坐於龍椅之上,目光如炬,審視著下方群臣。他的聲音沉穩有力,透著一股不容置疑的威嚴:   “諸位愛卿,今日可有奏本呈上?”   朝堂之上,一片寂靜,無人敢輕易出聲。眾臣皆知,皇帝今日心情似乎頗為平和,但誰也不敢輕易觸其逆鱗。   寧新見無人應答,微微頷首,嘴角勾起一抹淡淡的笑意。他深知朝中事務繁多,但今日似乎並無特別緊急之事。於是,他輕輕揮了揮手,道:   “既然今日無事可奏,那便早些退朝吧。退朝!”   “萬歲萬歲萬萬歲!”   群臣齊聲高呼,隨後紛紛起身,各自散去。然而,就在眾人即將離開之際,寧新的聲音再次響起:   “齊王留步。”   齊玄之聞言,心中微微一動,麵上卻不動聲色。他轉身看向寧新,隻見皇帝已走下龍椅,向他走來。那一刻,齊玄之的心中湧起一股暖流,他知道,這是多年未見的兄弟情誼在悄然流淌。   “玄之,你隨朕來。”   寧新的語氣中透著一絲親切與信任,讓齊玄之不禁感到一絲暖意。他點頭應允,隨即跟在寧新的身後,一同離開了朝堂。   不一會兒,兩人便來到了守衛森嚴的禦書房前。禦書房是大寧帝國最高權力的象征,也是皇帝處理朝政、批閱奏折的地方。禦林軍守衛森嚴,無人敢擅闖。   寧新在門口停下腳步,對守衛的禦林軍嚴肅地吩咐道:   “沒有朕的命令,任何人不得擅入。”   “遵旨!”   禦林軍齊聲應答,神情肅然。他們深知禦書房的重要性,更知道眼前的皇帝是他們必須絕對服從的君主。   進入禦書房後,寧新親自搬來一把椅子,放在自己批閱奏折的案桌旁。他微笑著對齊玄之說:   “玄之,你我之間無需多禮,坐這吧。”   齊玄之點頭致謝,目光落在桌上堆積如山的奏折上,眼中閃過一絲心疼。他知道,這些奏折都是寧新日夜辛勞的結果。他隨即坐下,與寧新並肩而坐,兩人之間的兄弟情誼在這一刻顯得愈發深厚。   寧新輕輕拍了拍齊玄之的肩膀,感慨道:   “玄之啊,咱們真的已經好久不見了。若不是恰逢母後60生辰,我們還不知道什麼時候可以相見呢。這些年你在東境,歷練得越發壯實了。”   他哈哈大笑,聲音中透著欣慰與驕傲。齊玄之也笑著回應,笑聲中透露出一絲豪氣與灑脫。   寧新輕輕嘆了口氣,眼中閃過一絲愧疚:   “你在東胡那邊,一定吃了不少苦吧。朕每每想到你,都會心生不舍。本來早就該召見你來敘敘舊了,無奈朝政實在太過繁忙。如今好不容易抽出點空來,朕就迫不及待地把你喊過來了。”   齊玄之聽後,心中湧起一股暖流。他知道,寧新雖然身為皇帝,但始終記得他們之間的兄弟情誼。他微微一笑,說道:   “臣在東境並未吃苦,倒是皇上你,每日為國事操勞,龍體才是最重要的。”   他又看了一眼那堆滿的奏折,繼續說道:   “皇上每日需要處理這麼多奏折,實在是辛苦了。”   寧新擺了擺手,笑道:   “這些都是朕的職責所在,談不上辛苦。倒是玄之你,此次回京,可要好好陪陪朕,咱們兄弟二人好好敘敘舊。”   齊玄之點頭應允,心中滿是期待。他知道,這次回京,不僅是為了參加太後的生辰慶典,更是為了與寧新這位多年未見的兄弟相聚。   就在這時,門外突然響起一個女人的聲音:   “玄之弟弟!玄之弟弟”   聲音中透著一股不容置疑的威嚴。齊玄之和寧新對視一眼,都知道是公孫麗蘭來了。   公孫麗蘭是寧新的皇後,也是大寧帝國的國母。她出身名門望族,美貌與智慧並存,深受寧新的寵愛。然而,她的脾氣卻有些火爆,常常讓人難以捉摸。   “皇後娘娘,皇上有旨,不讓放入進去。”   禦林軍在門口阻攔道。他們知道公孫麗蘭的脾氣,更知道禦書房的規矩,因此不敢輕易放行。   “放肆!別攔著本宮,否則格殺勿論!”   公孫麗蘭雙手插著腰,對著門口的禦林軍吼道。她的聲音中透著一股不容置疑的威嚴,讓人不敢直視。   禦林軍們麵麵相覷,無人敢動。他們知道,皇後娘娘的脾氣一旦發作,可不是他們能夠輕易承受的。但皇帝的旨意他們也不敢違背,隻能硬著頭皮繼續阻攔。   就在氣氛即將變得緊張起來時,房內的寧新開口了:   “放皇後娘娘進來吧。”   他的聲音雖然不大,但卻透著一股不容置疑的威嚴。禦林軍們聞言,連忙讓開道路,讓公孫麗蘭走了進來。   公孫麗蘭輕步踏入禦書房,目光所及,隻見寧新與齊玄之並肩坐於案桌旁,兩人正專注地商討著什麼。她的臉上瞬間漾起一絲淺笑,如同初綻的春花,明媚而動人。然而,這笑容轉瞬即逝,取而代之的是她一貫的沉穩與莊重。   她緩緩走到寧新麵前,微微欠身,行了一禮,舉止間流露出作為皇後的尊貴與優雅。隨後,她輕盈地坐在了寧新的另一邊,舉止間透露出幾分親切與隨和。   “臣妾參見皇上。”   她的聲音溫婉而柔和,仿佛春風拂過湖麵,泛起層層漣漪。   寧新抬起頭,眼中閃過一絲笑意,他輕聲道:   “平身吧。你看看你,身為一國之母,這麼莽莽撞撞的,成何體統啊?”雖是責備,但語氣中卻滿是寵溺與無奈。   公孫麗蘭聞言,輕輕一笑,宛如綻放的夏花,絢爛而迷人。她嬌嗔道:   “臣妾這不是聽說玄之弟弟來了,一時之間有些激動,亂了方寸嘛!玄之弟弟,好久不見啊。長壯實了不少嘛。”   齊玄之聞言,也展臂一笑,他站起身來,向著公孫麗蘭行了一禮,說道:   “確實是好久不見了,麗蘭姐姐又美麗了不少啊,哈哈哈。”他的笑聲爽朗而明快,為這禦書房增添了幾分歡樂與輕鬆。   公孫麗蘭聽著齊玄之的話,心中甚是歡喜。她拉起寧新的手臂,輕聲道:   “皇上,今天中午別走啊,去我宮裡,咱們三個好好喝一杯!”她的語氣中充滿了期待與喜悅。   寧新看著公孫麗蘭那充滿期待的眼神,心中一動,點了點頭道:   “好吧,既然皇後都如此邀請了,朕豈能拂了你的意?”   公孫麗蘭聞言,頓時喜笑顏開,她拉著寧新的手臂,就往外走。齊玄之也緊隨其後,三人一同向公孫麗蘭的宮中走去。一路上,他們的笑聲和談話聲不斷傳來,為這寂靜的皇宮增添了幾分生機與活力。   酒過三巡,酒香在宮廷的空氣中彌漫,三人圍坐,臉上都帶著些許醉意,眼中閃爍著迷離的光芒。   “玄之啊,這些年來,東境那邊真的是多虧了你的堅守和付出啊。”   寧新輕輕拍了拍齊玄之的肩膀,聲音中帶著幾分感慨和贊許。   “皇上言重了。”齊玄之微笑著回應,他的眼神中流露出一種堅定和自豪,   “能夠替皇上分憂,守護大寧帝國的安寧,是我齊玄之的榮幸。先皇以及大寧皇室對我的大恩,玄之沒齒難忘。”   公孫麗蘭在一旁聽著,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她輕輕說道:“玄之,這次回來,就多住一段時間吧。我們都很想念你。”   “是,娘娘。”齊玄之恭敬地回答道。   就在此時,一名宮女急匆匆地跑進來,打斷了三人的談話。她氣喘籲籲地說道:“皇上,皇後娘娘,太子前來拜訪皇後娘娘了。”   寧新微微點頭,說道:“讓他進來吧。”   不一會兒,一名少年走了進來。他身穿華貴的太子服飾,臉上還帶著些許稚氣,但眼中卻已經透露出一種沉穩和睿智。他走到三人麵前,恭敬地行了一個禮:“兒臣參見父皇,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母後。”   公孫麗蘭看著眼前的少年,眼中滿是慈愛和驕傲。她微笑著說道:“起來吧,完兒。”   隨後,她又轉頭對齊玄之說:“玄之,這就是你的寧完侄兒。你看看,是不是已經長得你都快不認識了?”   齊玄之仔細打量著眼前的少年,心中不禁感嘆時光的流逝。他微笑著說道:“是啊,確實已經長得這麼大了。我記得他小時候還是個調皮搗蛋的小家夥呢,現在卻已經是一副少年英才的模樣了。”   “完兒,還不快快上前,拜見你的齊皇叔。”   公孫麗蘭微笑著,輕輕地將身旁的寧完拉至齊玄之的麵前。   少年寧完立刻恭敬地行了一個大禮,聲音清脆而有力:“寧完見過齊皇叔,皇叔萬福。”   齊玄之見狀,連忙擺手,臉上洋溢著和煦的笑容:   “侄兒不必如此多禮,我們都是一家人,無需這些繁文縟節。”   公孫麗蘭看著這一幕,眼中閃爍著滿足和欣慰的光芒,她輕聲笑道:“玄之,你看這完兒,如今已經長成了這般英俊瀟灑的少年,真是時光不等人啊。”   寧新也點頭附和道:   “是啊,完兒如今已經能夠獨當一麵,將來必定是我大寧帝國的棟梁之才。”   三人的對話在宮廷中回蕩,伴隨著宮女的輕聲細語和遠處傳來的絲竹之聲,整個宮廷仿佛都被一種溫暖而和諧的氣氛所包圍。在這一刻,無論是高高在上的帝王,還是遠道而來的皇叔,亦或是風華正茂的太子,都沉浸在了這份難得的親情與溫馨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