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顧軒北上幽州已行駛過大半。 由於是代天北巡,一路之上路過各州府郡,均有接待官員。 顧軒雖然不喜歡這些阿諛奉承之輩。 但是他們所獻之禮,卻是照單全收。 每過一地,都會將其變賣換成所需之物。 而且在臨行之前,顧軒便讓親衛將從顧承那裡坑來的銀子,全部換成了糧食。 在戰亂時期,錢的價值遠遠比不上糧食。 如今這三千人所攜帶的物資足夠再訓練出三千新兵。 不過這等好事,也隻限於經過那些不受戰亂影響的州郡。 幽州位於大盛與北莽交界之處。 乃大盛九州之中麵積最大的州。 下轄九郡,二十七縣。 顧軒就藩幽州,並不是說幽州境內都歸其管轄。 其有實權管轄的地方也隻限於幽州府城之內。 但如今北境連年戰亂,幽州境內很多郡縣已無官員鎮守。 幽州線上唯一還在堅守城池的郡縣不足原先半數。 如今顧軒一行,距離幽州境內越來越近。 落日餘暉,夕陽如血, 放眼望去,大地一片荒蕪, 此季正應是農忙時節。 但如今所過之處,田地裡滿是雜草。 並非天災所禍,顯而是無人耕種。 這還未行至幽州境內,便是如此景象。 可想而知,如今那邊境之地,怕是更如煉獄一般。 ....... 又行數日,這官道之上,已可見大批流民。 各個麵黃肌瘦,步履蹣跚,眼神空洞。 仔細觀瞧,每個人的身上或多或少都有些傷痕。 顯然這些流民大多來自邊境,深受戰火肆虐,被迫南下尋求一線生機。 顧軒本想詢問一些關於邊境的情況。 但竟無一人止步,甚至連頭都懶得抬一下,比作行屍也毫不誇張。 顧軒前世飽經戰爭滄桑,他了然於心,人僅有在走投無路、萬念俱灰之時,方會如此。 望著這些如行屍般的流民,顧軒勒住韁繩。 “就地整頓,埋鍋造飯。” 飯字一出,原本已無意識行走的流民,好像觸動了什麼開關一樣。 當時就定在了原地。 “子良,傳講下去,讓將士們將飯熬的稀一些,這些百姓已多日未食,他們的身體虛弱,飯稀則易消化。” “再詢問一下,他們都是哪裡來的百姓。” “好” 半個時辰之後,不知是因為飯香,還是因為進入幽州境內流民眾多。 在顧軒修整之地,又來了數批的流民,加在一起足有百人。 每批的流民的狀態都大致相同。 唯有一點讓顧軒不甚理解。 這近百人中竟有半數以上是青年男子。 而老幼者居少。 而那些青年男子在顧軒看向他們之時,都有意躲閃,就連領了口糧之後也會找一偏僻之處食之。 就在顧軒疑惑之時,詢問過的林子良帶來幾名年輕人來到近前 “殿下,已經打探過了,這些人大部分都是上穀郡的百姓。” 此時一直跟在顧軒身旁的王長史出聲道 “上穀郡?此地距離上穀郡約有四五百裡的路程,就算騎馬也許六七日,這些流民竟然靠步行行至此處.....” 王慶跟隨顧軒一路北上,已經熟悉了顧軒的脾氣,隻要不做出格之事。 平日裡的這位燕王殿下還是很好相處的。 至於他的那位隨從,從北上那日起,便一句話沒有我說過。 閑時便一人坐在地上,擦拭著腰間的一對雙刀。 “我觀這些百姓,年輕者居多,老少婦甚少,不符常理啊。” 聽到顧軒如此發問,林子良突然雙拳緊握,顯然知道其原因。 對身後的幾名年輕人說道 “還不快將剛才你們所說之事,稟報給燕王殿下。” 幾名男子一聽到顧軒的身份,直接就跪在了地上。 “參見燕王殿下。” “說說,到底怎麼回事!” 數月前北莽三十萬鐵騎兵臨居庸關城下,守將劉成武向朝廷多次請援,都沒有得到回復。 再加上已經拖欠了半年的糧餉,城內士兵早就無米可食,就更不要說出關抵抗了。 要不是北莽並無入關之意,恐怕居庸關早就被攻下了。 月初之時,守將劉成武棄關而逃,守城將士多數也向南逃竄。 就算被抓住,也比餓死強。 已經知道此事的林子良,再一次聽這些人講了一遍之後。 眼神中透露出無法抑製的怒火。 顯然身為武將,對這種不戰而逃的將領感到痛心疾首。 顧軒也甚是憤恨。 他知道北境戰事吃緊,糧餉短缺,但是沒想到竟然嚴重到這種程度。 連居庸關守將都其關而逃。 要知道一旦居庸關失守,那幽州全境便任由北莽鐵騎踐踏了。 之所以北莽一直圍而不攻,應該是在等他們那個太師的消息。 算一算時間,那北莽太師此時應該就在京城吧。 看著此時越聚越多的流民。 顧軒此時心中已有了新的謀劃。 再次看向這幾名年輕人。 “你們既然知道了我們的身份,為何還敢暴露自己,難道就不怕本王將你們明正典刑嗎!” “王長史,以大盛律他們該如何處置。” “回殿下,按照大盛律法,逃兵者,處以重刑,連帶家屬貶為奴。” 隨著王慶的話音落下,那幾名逃兵渾身一顫 “燕王殿下,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我輩豈會怕死!隻是窩囊地等死,實非我等所願。我等寧可血灑疆場,也不甘被困死城中!。” 可能是吃了些東西,身體恢復了些生機,此時這幾人說話的聲音也大了一些。 “哼!竟然還敢強詞奪理!若真不怕死,何以南下逃竄?身為戍邊將士,不想著破敵守關之法,卻跟隨百姓逃亡,還如此大言不慚,你們的廉恥何在!” “回頭看看,這些老幼為何會顛沛流離、淪落至此!” “倘若你們當時真的視死如歸,為何不執起兵刃出城殺敵?” 顧軒話音甫落,如洪鐘鳴響,回蕩耳畔。 其雙目如電,掃視眾人,威嚴之勢磅礴如嶽,令人不敢直視。 而那幾名曾經的戍邊將士,滿麵羞慚,俯首靜默,內心滿溢懊悔。 根本不敢對上顧軒的眼神。 最終其中一人率先開口,聲音低沉而堅定:“懇請燕王殿下賜我等一個戴罪立功的機會。” 隨著他的話音落下,越來越多的人聚集過來。 剛剛顧軒的話足以讓在場的所有人聽見。 此時顧軒凝視眾人,語勢漸緩: “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 “現今國之危殆,正需吾輩挺身之際。” “今日本王暫且寬恕爾等,但爾等須銘記此辱。真壯士,非但要勇,更須有責。” “願誓死追隨殿下”剛剛那名率先響應之人此時抬頭,目光堅定, “吾等願誓死追隨殿下,再不退縮!” 餘者皆呼應,環聲震九霄。
第八章 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50州(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