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1 / 1)

盛唐挽歌 攜劍遠行 3621 字 8個月前

中國古代,自從有史書這種東西開始,無論是官方修正史,還是非官方修野史,編撰史書者,無一不是社會精英,無一不是以筆為鞭,以史為鏡。   史官們滿滿的都是自豪感,以至於有司馬遷之輩修史之人,書毀人不毀,失敗再從頭。   當時的人或許不覺,而千年之後,人們才知道這些史官們的厲害。   前朝的事情,幾乎是他們說什麼就是什麼!帝王管現在,他們管千古!   可是現在,時代變了。   一個學富五車的歷史係大學教授,他的知識傳播受眾人數,遠不如一個稍有名氣的歷史網文寫手。   至於社會影響力,那就更不如了。   哪怕那個網文寫手是在胡說八道,把編造當成正史,但隻要故事寫得好,就必然有人吹捧。   聽的人多了,傳的人多了,胡說便成為了“正史”,真正的歷史,反而沒人去關心應該是什麼麵貌了。   從這個角度看,每一個歷史網文的作者,都可以當英雄,也可以做奸賊。可以是弘揚歷史精華的使者,也可以是歷史虛無主義的幫兇。傳播的可以是低俗的樂子,也可以是深度的歷史脈絡。   我深感惶恐,惴惴不安。   又怕書寫得太深沒人看,又怕書太過娛樂化寫成了樂子。   歷史小說的邏輯,和歷史的邏輯,有些時候是重合的,但很多時候,則是矛盾的,甚至是你死我活的。   兩者常常無法調和,必須選一個。   大家公認的壞人,居然情有可原,那怎麼可以呢?   大家公認的好人,私生活居然如此糜爛,那又怎麼行呢?   安史之亂中胡人就應該是反派,怎麼能讓造反的鐵桿都是漢人呢?   反正最後錯的都是那些臉譜化的壞人,好像沒了安祿山,唐朝就會千秋萬代,再也不會有契丹蒙古崛起一般。   不會有太多的人問:為什麼會這樣。   推動歷史前進的是民,單個穿越者,無法改變大勢。哪怕一時得勢,歷史的強大慣性,會讓它回到原本的軌道上。   小說裡麵需要的是英雄與反派,唯獨不需要在意的,就是歷史事實究竟是怎樣的。   不無諷刺的說“才子佳人,帝王將相”,可大部分的書裡麵,什麼都有,唯獨沒有人民。   於是我陷入了矛盾之中。   一方麵我要生活,不可能為愛發電,單純寫我自己想寫的。   另外一方麵,我不可能寫出讓我自己看了都覺得惡心的文章。   歷史小說的套路,如果不寫套皮都市文,如果不去給統治者當舔狗,那麼必然要造反,要爭權奪利。   屠龍勇士變成惡龍,或者先變成惡龍,再來殺另外一隻惡龍。   左手一個爛蘋果,右手一個爛蘋果,我究竟應該表達怎樣的世界觀?   還是說大家笑一笑,就過去了?   穿越者空降古代,改變政局容易,改變歷史生態卻很難,大家捏著鼻子看書,也就罷了,不可深究,不能細想。   細想,全身都會戰栗。   世家不可能被消滅,生產力也不能被拔高,皇權也不可能下鄉。現在絕大多數的歷史小說,全都是在胡編啊,沒有哪個是經得起史實拷問的!站出來挨打,一個個全部都會遍體鱗傷。   能與民休息,帶來幾十年的太平日子,就已經到了極限。更多的,還是請係統幫忙吧,凡人是做不到的,哪怕你帶著百度去古代,哪怕全知全能也一樣。   在規劃這本書的時候,曾經好幾次,我都想跪著去賺錢,去寫李淵怎麼玩轉隋末,去寫李家怎麼父辭子笑。我知道很多讀者買賬,很多讀者喜歡這些調調。   我捏著鼻子寫,有人肯掏錢看,我的錢包會很潤,會讓我和我的家人過得很好,這樣……其實也不錯。   不過我最終還是選擇了另外一條路。   安史之亂,是中國古代史的分界線,甚至是中華文明史的分界線。其大勢的變化,一直影響至今,能稍稍挖掘一些深層次的內容,並廣而告之,都足以讓我含笑九泉。   那時候,我就做到了很多歷史係教授都沒做到的事情,確實可以拿來吹一吹。   錢沒有了,還可以再賺。如果理想沒有了,那就真的變成了一條鹹魚了。   一個人的時間與精力是有限的,可以寫的書,也是有限的。或許某一天寫著寫著,我就再也寫不出讓我自己滿意的文字了,那時候便是寫手生涯的終結。生命是生生不息的,但具體到每個人,卻總有曲終人散的時候。   這本書,將挖掘盛唐時深層次的一些東西,獻給你們。   讓大家都知道:   其實長安是大唐的明珠,但大唐不僅僅是長安。無數的城池沒有坊也沒有市,更不是四四方方,卻依然活力依舊。   其實盛唐的衰亡早已注定,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無論有沒有安祿山,甚至一道天雷把那些叛軍將領全都帶走,該發生的事情依舊會發生。   其實唐詩的盛世美好都是世家子弟的,普通人家依舊過著越來越差的日子,開元末年就已經有亂世之相。   其實正是有安史之亂,才讓中國的核心基本盤穩固,使得各地深度融合,彼此不可分離。福禍相依,沒有這場動亂,歷史後續會如何難以預料。   其實中國封建時代後期河北幽州的分裂都是定局,東漢以後就埋下了禍根,安史之亂後,唐庭就在有意的主動放棄河北。   其實太宗在製度建設方麵乏善可陳,給子孫後代留下了無數後患,開元時期眾多賢相都是在修修補補吃老本摸魚,隻有背負罵名的李林甫才是國之柱石,真正有能力延遲盛唐的崩潰。   其實中晚唐節度使大多數都是忠君愛國,反倒是李唐皇室不當人的比比皆是,過河拆橋數不勝數。   其實安史之亂後衰弱的隻有唐庭,真正的社會變革,反倒是如火如荼,經濟文化齊頭並進。   其實大唐滅亡了不可惜,盛世破滅了也不可惜,沒有什麼東西值得留戀,後人自有後人福,人總要朝前看。   你以為的大唐是真的,還是我告訴你的是真的?其實我也不確定,甚至不排除這本書大概率撲街。   我隻是想從這個“千古未有之大變局”的巨浪中,掏一瓢水,看看水清水濁,聞一聞水香水臭。   請各位看官們,跟隨著我的筆尖,來到那大唐盛世的頂點:   開元二十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