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題聲明順便疊甲,我不評論別人的書本身如何,不說好也不說不好,而是評論這種社會文化現象。 近年來文化圈的盛唐風盛行,可以說是這部作品帶起來的。 《長安十二時辰》一共68萬字,這是最不起眼的一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任何關於這本書的其他東西,都沒有全書“隻有”68萬字來得重要。 少了寫不夠,多了要崩塌,這個篇幅已經決定了書一切。 回歸正題。 看到這篇書評的讀者,不知道你們有沒有初戀,有沒有新婚過。我時常都跟別人說,真誠的婚姻和真誠的感情,當說出“天長地久”的那一刻時,正在說話的那個人,我相信他此時此刻的感情絕對是真實的,發自內心的。 甚至那時候讓他下一秒就因為愛情死掉,他也會無怨無悔。 這些都是真的,我也相信是真的,沒有欺騙沒有套路。 雖然這不代表一個月以後,他們就不能換伴侶。或許那個時候他們換了伴侶,同樣感覺幸福。 假如,寫一本小說,或者拍一部電影,讓這個時刻聚焦在初戀情侶第一次說出“我愛你”或者希望天長地久那個時刻,讓所有劇情都圍繞著這一刻,我相信所有觀眾的思想都會被升華。 相信愛情是世界上最美好的東西,一切其他的都沒有愛情重要。 接下來的問題是,然後呢? 然後發生了什麼。屌絲跟女神親過嘴以後,甚至床上打過撲克以後,然後呢?然後做什麼? 新婚夫妻甜蜜度蜜月回來以後,他們要麵對什麼? 假如三十歲才結婚,他們活到七十歲,這剩下的四十年,他們要麵對的是什麼? 這個問題,值得每一個讀者思考。 你可以不喜歡任何小說,也可以一輩子不結婚不談戀愛,但多少對這些還是有些想法的吧? 好吧,類比的例子說完,回到《長安十二時辰》這本書。 書裡麵反映了很多大唐風貌,雖然其中很多據我考證,都是編出來的,但不可否認編的很像。更重要的是,觀眾幾乎啥也不懂,大量小白甚至認為唐代也是用銀子當貨幣。 最最重要的是,跟大量編考據的作者比起來,讀者與觀眾對於盛唐的了解,也快要退化到連外國人都不如的地步了。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能力與段位都是比較出來的。 《長安十二時辰》編了不少至今尚未被公開拆穿的考據,但它確實向觀眾讀者反映了盛唐時的長安風貌,瑕不掩瑜。 假如,我是說假如我現在想續寫《長安十二時辰》,要怎麼寫呢? 答案是沒法寫,因為小說是一個完整的體係,情節都是為了整體服務的。 這個問題,其實也反過來說明了一點,長篇唐代歷史文的開頭,沒辦法“借鑒”《長安十二時辰》。 如果續寫《長安十二時辰》,讀者會看到什麼呢? 楊玉環越來越“婊”,歷史的關鍵時刻昏招頻出,楊氏的人借著她受寵胡作非為,楊玉瑤甚至乾涉皇子公主嫁娶,要向她行賄才能婚嫁,讓所有不甘心盛唐墜落的讀者,想直接捅死楊玉環這個“婊子”! 李泌這個無所不能的謀士,後來長期處於避禍狀態,安史之亂爆發後才出來救場。而以他後續的作為看,更像是神仙人設,隻是把大唐當棋局,人世當修行。 他在乎的是國家,而非百姓死活。 張小敬應該參與了馬嵬驛兵變,大概率也參與了斬殺楊玉環與楊玉瑤全家的行動。當然了,從軍隊背景看,如果他活得夠久,大概還能參加德宗初年的涇原兵變,從功勛戰士變成反賊。 裡麵一個個色彩鮮明(雖然不一定真實)的人物,會迎來自己的悲劇結局,悲到觀眾沒法看。 而前期的種種考據,讀者看多了已經波瀾不驚,再描述純屬多餘。甚至好多無聊的讀者還會學我一樣,上網仔細去查一查其中的古怪。然後會發現大量現編的“歷史背景”。 一天之內發生的事情濃縮起來是精華,把時間跨度放到十年以上,就會沒什麼東西好寫,劇情節奏鬆弛到不能看,比老太太的裹腳布還不如。 小說就跟拍電影類似,所有的一切,都要放在“相框”裡麵,而不能讓讀者看到相框外麵的東西。 電視,話劇,魔術,小品等等,同樣遵循這個規律。 這時候,問題就來了。 對於長篇盛唐文來說,“相框”裡的東西,需要轉場麼? “轉場”的說法,也就是換地圖,走出長安。不換地圖,就一定還是在長安,所有的劇情就必定限定死了在長安。那麼,在盛唐的時候,怎樣的一個故事,可以局限在長安呢? 《長安十二時辰》便巧妙回答了這個問題。 一如少男少女的第一次戀愛說“我愛你”那個時候。 拍一個人得了癌癥的電影,要怎麼反映他得了癌癥,又不讓觀眾看到他生命最後時刻,形如枯槁的猙獰模樣呢? 當然不能排除科技在一個月內發展了一千年這種“帶係統”的情況,所以便將鏡頭放在某個風景優美又詩情畫意的下午即可。不必展示出主角在與癌癥鬥爭的最後一刻,是怎樣痛苦的哀嚎。 那如同惡鬼一般醜陋的身軀,不是讀者和觀眾老爺們想看的。 觀眾老爺們心善,見不得血,打死的時候要拖遠一點! 讀者與觀眾,其實就是晚唐五代的牙兵,而作者不過是類似無權無勢的節度使罷了。節度使不能滿足牙兵們日益旺盛的需求,牙兵們就要造反。 好,繼續回到小說的問題上。 大部分讀者,其實對於盛唐完全沒什麼概念,他們當中甚至好多人都不知道新疆最大的山脈叫什麼名字。 如果作者要寫盛唐風貌,那麼何為盛唐風貌?連這個答案都不知道,又怎麼表述呢? 就好比有個人問:什麼是現代中國的風貌? 是上海浦東的高樓大廈,還是湘西的竹樓?寫這麼一本書,要不要“轉場”? 答案我不說,但是每個人心裡應該都有答案。 大唐的風貌是長安城裡那點事?還是司馬光在《資治通鑒》裡麵說的“大唐驛道發達,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每隔30裡有一驛站”這樣稍有邏輯的人都能看出的胡說八道? 大唐的東北、西北、江南、兩京,都各有特色,都是大唐風貌,怎麼就長安是大唐了?其他地方就沒風貌?還是不值得去寫? 《長安30k裡》拍出來為什麼有人罵?其實這裡頭都是些樸素的情感在宣泄,該講的故事沒講好,還不許觀眾罵一下? 說到這裡,問題又回到《長安十二時辰》這裡,這本書聰明的地方在於,隻把場景聚焦在長安,它也不用寫三四百萬字,當然可以不轉場,那麼其他盛唐文要不要轉場? 要轉場的話,轉到新的地方,城池長什麼樣?當地有什麼特色,什麼背景?山川地理,人文風貌如何?需要花多少筆墨? 讀者老爺們對此都是不知道的,可能連那個地點在唐代叫什麼名字都不知道! 作者當然可以亂編一個,可是……編的就是編的啊,它和歷史上的真正模樣,一定是天差地別。讀者雖然不一定能知道你是編的,但他們一定能感覺出不對勁不對味。 這是歷史文作者,所逃不出的“攝像框詛咒”。 不轉場,劇情和篇幅不夠;轉場,背景描寫與劇情沖突的比例不好協調。 換做是你,怎麼寫? 昨天有讀者跟我說起《長安十二時辰》這本書,這篇就是我給他的回答: 任何人都可以讓自己一輩子都沉浸在初戀的快樂之中,但是…… (更新下午送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