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賓天的噩耗如一陣狂風,席卷了整個皇宮。宮廷內彌漫著一片哀嚎之聲,仿佛天空也為之黯然失色。然而,在這悲痛的氛圍中,誰是真哭,誰是假哭,卻難以分辨。 東宮太子府中,太子陸石濤聽聞司禮監大總管羅忠先傳來的皇帝賓天的消息,心中不由得湧起復雜的情感。悲痛如潮水般湧上心頭,他為父皇的離世而哀傷。然而,與悲痛交織在一起的,還有難以抑製的驚喜。陸石濤意識到,自己即將登上皇位,成為這片江山的主宰。這是他一直渴望的權力和地位,是他一生追求的目標。皇位的誘惑如同一團熾熱的火焰,燃燒著他的內心。 “老奴恭喜皇上榮登寶座!”司禮監大總管羅忠先跪地叩頭,臉上洋溢著諂媚的笑容。 陸石濤微微一笑,眼中閃過一絲興奮,“起來吧,快去傳葉太師來。” 不一會兒,葉太師匆匆趕來。他的步伐顯得有些急切,臉上帶著凝重的神情。進入東宮後,他跪地行禮,聲音中帶著一絲惶恐:“老臣參見太子殿下。” 太子連忙扶起葉太師,賜座後說道:“太師,父皇突然離世,朕心中悲痛萬分。如今朕即位在即,還望太師能多多輔佐朕,穩固這大楚江山。”太子的語氣中透露出對未來的擔憂和對葉太師的期望。 葉太師微微點頭,眼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得意。他心中暗自歡喜,太子的沉迷酒色讓他看到了大權獨攬的機會。然而,他迅速收斂起情緒,定了定神,答道:“殿下放心,臣定當竭盡全力,為殿下分憂。” 葉太師葉如薈相貌堂堂,額下長須飄飄,年輕時是標準的美男子,他琴棋書畫樣樣精通,可謂才華橫溢。然而,如今的他在朝堂上結黨營私、貪贓枉法,排除異己,私下更是濫使職權、魚肉百姓,將大楚江山搞得烏煙瘴氣、滿目瘡痍。 太子滿意地點頭,目光中透露出一絲狠戾,他壓低聲音對葉如薈說道:“明日的登基大典就有勞太師了,務必盯緊朕的那幾個好兄弟,若有任何異常,即刻處置。”太子的話語中透露出對潛在威脅的警惕和果斷。 葉如薈稍作猶豫,然後輕聲說道:“殿下,有一件事情不知當講不當講。”太子眉頭一皺,催促道:“講!” 葉如薈急忙道:“今日剛剛得到玄甲營都督消息,秦王下落不明!”太子聽到這個消息,臉色瞬間變得陰沉,他不由得憤吼道:“什麼?真是一群無用的東西!”他的聲音中充滿了失望和憤怒。 然而,太子很快意識到自己的失態,他深吸一口氣,盡量讓自己冷靜下來,溫聲安慰葉如薈道:“太師,此事至關重要,你立刻加派人手尋找秦王下落,生要見人,死要見屍!”太子的眼神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 葉如薈恭順低頭應道:“遵旨!”他的心中卻在暗暗咒罵著這個“昏君”。 第二天,大楚新皇帝的登基典禮如預期般舉行,太子陸石濤正式成為了大楚的第二十位皇帝。隨著年號改為“平順”,新皇帝的統治拉開了帷幕。 大規模的宮殿修繕和先皇陵墓修建工程啟動。與此同時,為了滿足皇帝的私欲,廣納秀女的活動也轟轟烈烈地展開。為了支撐這些龐大的工程和活動,百姓們被逼迫多交稅收,民眾怨聲載道。 尋找秦王的聖旨如疾風般傳達到各個部門,西京城瞬間被緊張的氛圍所籠罩。大理寺的官員們如黑色旋風般迅速行動,他們的神情嚴肅,穿梭於街巷之間,維護著城市的秩序,不放過任何一絲異常。 玄甲營的士兵們身披重甲,手持寒光利刃,如鋼鐵長城般嚴密守衛著各大城門。他們的身影在月光下威武雄壯,令人心生敬畏。 與此同時,皇家金衣衛如鬼魅般悄然出動。他們身如幻影,行動迅捷如風,無聲無息地在城市的每個角落展開縝密偵查,不放過任何一絲可疑的線索。西京城的百姓們紛紛緊閉門戶,街道上空無一人,唯有巡邏的士兵和清脆的馬蹄聲在寂靜的夜空中回蕩。 然而,盡管搜索嚴密,秦王卻如同憑空消失一般,杳無蹤跡。秦王府的官員們盡數被抓入金衣衛的天牢,每天痛苦的嚎叫聲充斥著整個牢獄,令人毛骨悚然。其餘各京都官員戰戰兢兢,生怕自己也成為下一個被牽連的對象。 宰相府,葉如薈麵前跪著幾位紫衣官員,那幾位紫衣官員低頭沉默不語。 “怎麼,都啞巴了?”葉如薈怒罵道。找書苑www.zhaoshuyuan.com 葉如薈看著眼前的紫衣官員,心中的怒火愈發旺盛。他用力拍了一下桌子,站了起來。 “你們都是我一手培養的,如今卻連一個秦王的下落都查不出來!我要你們有何用!” 紫衣官員們紛紛低頭,不敢言語。 這時,一個年輕的官員站了出來,此人乃是玄甲營都督晉無命,他拱手說道:“宰相大人息怒。我們已經盡力在追查秦王的下落,但目前確實沒有什麼線索。不過,我有一個想法……” 葉如薈看了他一眼,說道:“有話就說!” 晉無命深吸一口氣,說道:“我認為,我們可以從秦王的各地親信官員入手。也許他們會知道一些秦王的下落。” 葉如薈沉思片刻,點了點頭:“這倒是個辦法。你們立刻去調查秦王的親信,一定要把秦王找出來!” 紫衣官員們領命而去。西京玄甲營鐵騎紛紛出動,前往大楚各地,大肆抓捕秦王親信官員。 在這緊張的局勢下,暗中的勢力也在蠢蠢欲動。謠言四起,人心惶惶,各種猜測和陰謀論彌漫在西京城的每一個角落。有人懷疑秦王已經逃離京城,有人則認為他隱藏在某個秘密的地方等待時機。 而在這個敏感的時刻,新皇帝登基的消息卻已經通過各種渠道傳到了大楚各地及周邊各國。大楚國的各方勢力開始蠢蠢欲動,他們各懷心思,有的試圖趁亂謀取權力,有的則靜觀其變,等待時機。各國的野心家們也嗅到了機會的味道,他們暗中策劃,企圖在這場政治風暴中謀取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