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澤元年八月甘五,日出東升而起,陽光慢慢籠罩整座皇城,新皇登基已過數日。 朝臣諫言擇選後妃,今日便是新帝登基初次選秀,自先後逝去,後宮便由吳氏掌權。 吳氏身為外戚,前朝有越國公,後宮有貴妃吳氏掌權,朝野上下虎視眈眈,隻怕此次新秀風波不斷。 因後宮暫無皇後/太後,陛下便有請湯和大長公主,陛下的親姑姑統管此次選秀,林氏女官從旁協助一二。 卯時三刻,馬車絡繹不絕進入皇宮,林氏帶領宮女在宮門,迎接各家小姐入內擇選。 這位女官林氏,出自護國公府林家,乃先後叔伯之女。 奉先後遺旨入內庭,掌管內務府四司六局,與吳氏分庭抗禮。 選秀之地,便選了長樂宮延安殿內,秀女已在偏殿等候 女子眾多的地方自然議論多,世家小姐們眾說紛紜心懷各異! 延安殿內宮女內侍灑掃殿堂,殿外一道宏亮的聲響傳出 “湯和大長公主駕到!” 宮婢內侍放下手中事物,跪於兩側叩拜 “參見大長公主,大長公主萬福金安” 蕭鉬黯身著水墨花紋紋理,附於墨綠色長衫之上,顯得格外莊嚴肅穆,到不似五六十歲的婦人 蕭鉬黯由婢女攙扶,步於高處主位落座,林氏進殿將新秀名冊交予蕭鉬黯,翻開名冊麵色淡然毫無變化。 殿內諸位不由揣測這位公主的心思,蕭鉬黯能坐上這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大長公主。 蕭鉬黯乃桀按帝胞姐,本就出身尊貴無比,更因當年謀逆案中舍身援助霖帝。 眾人皆知蕭鉬黯的性子,行事果決更嚴於律己,從未行差踏錯落人話柄。 蕭鉬黯將名冊合上,放於案上,見時辰不早 “林尚官,可喚眾秀女入內” 林氏命人傳喚,打開名冊宣召各家秀女入內覲見。 “通政司通政使,上官鶴之女,上官律凝,年十七” “吏部尚書李銨泰之女,李氏明眸,年十六” “驍騎營都尉,熊霆之妹,熊氏薑鋅,年十六” “戶部尚書沈毅之女,沈氏枝意,年十七” “前鋒營百戶,魏煒之女,魏氏漫瀅,年十七” 五位秀女由內侍帶領,逐一入內向蕭鉬黯行參 李明眸手握顫抖,初入宮闈不慎惶恐,此行卻落入蕭鉬黯眼中,放下手中茶碗 “李小姐,為何如此慌張,可是對皇家有所懼怕!” 李明眸慌不擇亂,當庭跪下求恕 “臣女…並…並無…惶恐……” “望大…長公主…明鑒……” 蕭鉬黯還未曾開言,便有一女子為其辯解,上前向蕭鉬黯行參 “臣女沈枝意,參見大長公主!” “望大長公主見諒,李家小姐自幼身處外祖家” “初入皇城不免慌墜之心,但並無對皇室不敬之意” “還望大長公主明鑒!” 蕭鉬黯見此女子非比尋常,倒是頗為贊賞 “你倒是能言善辯,你是哪一家秀女!” 林氏正要向蕭鉬黯稟告,沈氏便先行回話 “回大長公主,臣女沈枝意,家父乃戶部尚書沈毅!” 蕭鉬黯聽到“沈毅”二字,臉色微變但未曾讓人發覺 “原來是沈大人之女” “沈毅倒是教養了一個好女兒,你可知未曾宣召,直言可是重罪!” “臣女知曉,但大長公主仁慈,定會恩威並用,不會因此等小事遷怒於臣女!” “既然沈小姐如此說,便回府好生教養一番” 此話一出,眾人皆知這沈家小姐怕是入宮無望,且一兩年間,絕無媒人敢上門提親。 沈氏卻鎮定自若,並未因蕭鉬黯之言有所求情,讓人有些琢磨不透。 秀女之選也因此了結,入選名單也以上乘霖帝,宮內也安排內侍,帶著聖旨前往中選秀女家而去。 今日延安殿所發生之事,也已傳遍京城各處 沈尚書府內,聽到京城傳聞聚集於內堂,沈毅坐懷不亂,家中子女卻慌亂不已。 “老爺,如今可怎麼辦啊!” “意兒現如今被大長公主駁回,隻怕意兒將來……” 沈夫人為女著急,淚落雨下為沈枝意惋惜。 沈毅見妻子行色慌亂,便讓堂中眾人全數退下,唯留下沈枝意 “意兒,此事可是你有意而為之!” 沈氏明白,何事都瞞不過自家父親,便直言相告 “正如父親所言,京中傳聞乃女兒刻意而為之!” “為何如此,你可知曉那位,可是大長公主!” 沈父與大長公主之間,必有事端否則怎會如此 “女兒自是知曉,但女兒不願似他人一般庸庸碌碌被選中!” “經此一事,陛下絕不好視若無睹!” “可是當今陛下聖心難測,為父為官幾十載,見過先帝爺行事之狠辣!” “可卻看不破如今的陛下!” 沈氏敢賭,沈父卻不敢拿全家的性命作賭 “女兒明白,但女兒想要的,絕不是區區貴人/常在之位!” 父女二人談心之論,卻不知此時宮內,又是怎樣的一場風雨言論。 長春宮內,吳氏身著華服,懷中躺著一隻雪絨的波斯貓,眾嬪妃處於下座。 “各位妹妹,對今日之事,可有何看法!” “這位沈小姐,真是不知天高地厚” “大長公主是何許人也,那可是先帝爺最尊敬的姐姐” 嬪妃有意挑唆此事,將沈氏放於風口浪尖之上 “誰人不知,就是連陛下都要給三分薄麵” “這位沈家小姐也是到頭了!” 此話便是出自趙婕妤趙婼之言,趙婼乃禮部尚書趙坰之女。 禮部與戶部向來不對付,趙婼自然不會為沈枝意分辯一二,反而落井下石。 “趙姐姐說的對,得罪大長公主,可是得不償失啊!” 江美人江虞(中山侯堂係侄女,江家舉世聞名墻頭草,風往那吹往那倒) “本宮倒是覺得,這位沈家小姐快人快語,別有一番心思” “貴妃娘娘,您怎麼看呢!” 胡德妃胡鈺(先太師之女,與陛下幼年相識,因先朝謀逆案,老太師為護住霖帝太子之位而死,霖帝為護住胡氏榮光,便讓胡鈺入宮為妃) 吳氏聽著眾人分說不斷,胡氏卻有意將話遞到跟前,一笑泯之 “沈家小姐無論如何,都與我等不相乾,何必言論!” “好了,時辰也不早了,本宮累了,諸位都先行退下吧” 吳氏如此說,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眾人也不好在此久留,便拜別各自離去 吳氏見眾人都已散去,步出殿外,看著月光灑地,卻滿臉惆悵。 勤政殿內,霖帝得知今日之事,便派了洪公公連夜出宮,前往沈尚書府中。 腹內小廝見到洪絎,讓人傳告眾人,起身前往大堂迎接聖旨 “奉天承運,皇帝昭曰” “戶部沈卿之女,沈氏枝意柔佳天成,淑惠端華,特封沈氏為正六品沈嬪,擇日入於後庭,欽此!” “臣女沈枝意,謝陛下龍恩”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沈氏雙手接過聖旨,跪謝皇恩。 沈夫人從袖口取出錦袋遞於洪絎,洪絎接過錦袋表示感謝,宣完旨意洪絎也不便久留,便離府回宮。 沈府眾人都在揣測霖帝心思,唯有父女二人相視而對。 擇日入選秀女,逐一奉命入宮而去,此次中選秀女同共有四名 “正二品都統宋淮長姐,宋氏扶蘇,封正七品:貴人,居翊坤宮” “正五品內閣中書,池昌之女,池氏妗,封正八品:常在,居永和宮” “正四品禦前侍衛統領,溫捷之女,溫氏逢湘,封從八品:常在,居儲秀宮” “正五品工部侍郎,魏輝之女,魏氏瓊宜,封正九品:答應,居永和宮” 而沈氏作為秀女中,唯一一位冊封為貴人之上,六品之嬪入主承乾宮。 如今沈氏成為朝野上下,虎視眈眈之人,朝臣等人都皆盯著這位沈嬪娘娘! 隻怕此次大選後,皇宮大內將有大事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