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氏之死隱瞞七日才傳出,為掩藏事實如何,宣稱宋氏體弱而亡 霖帝明白是蕭鉬黯出手,怪就怪小宋氏動到了蕭鉬黯的禁忌,為安撫宋淮,追封了宋氏 “奉天承運,皇帝昭曰” “宋氏扶蘇,身居嬪位,多年來克嫻內則,行性溫良,勤勉柔順,特追封宋嬪為溫敏貴妃,欽此!” 翊坤宮白綢七日,卻未曾有人前來哀悼,紙錢焚燒,小宋氏跪於靈前為宋氏守林哀悼 宋淮得知宋氏已逝,求了旨意帶著崔嬅前來,見小宋氏假惺惺守靈,將火盆踢翻 “如今你倒是在此假惺惺,啊姊不需要你守靈!” 小宋氏沒有理會,收拾物品繼續焚燒,宋淮一直辱罵小宋氏,初黎見宋淮行事前來阻止 “大人,如今娘娘已去,你難道不想她死後安寧嘛!” 初黎不知真相如何,但不願任何人使宋氏死後不得安寧,宋淮重跪膝下為宋氏叩頭跪拜 “本郡主還有事,你行完事,便來關雎宮尋我” “你若離開,明日我便請旨與你和離!” “宋淮,你在威脅本郡主!” 因宋氏之死,宋淮對崔嬅十分冷淡,本就因君恩賜婚,二人之間本無任何情感 “臣不敢,不過郡主既嫁了臣,便要與臣共進退!” “她不過一階嬪妃,本郡主乃皇親宗室怎能跪她!” “全看郡主如何抉擇!” 崔嬅明白宋淮言外之意,為了家族榮辱皇室顏麵,便向宋氏行彎禮,並未跪拜,維護宗室之尊 崔嬅禮已畢憤恨離去,小宋氏也屏退眾人,唯留姊弟二人在內,小宋氏點燃香燭遞於宋淮 “你想知道啊姊死因為何!” “你會告訴我!” 宋淮接過香燭向棺木叩拜,將香插於案上 “湯和大長公主!” “你說什麼!” “宋淮你如今也是大將軍,如此之事,你會想不透!” 宋淮明白了,為何自己與崔嬅的婚事會如此定下,為何大長公主並未追查流言蜚語 原來是想要拉攏宋氏,但也要除去在後宮的勢力,隻能為崔府所用。 “你為何要告訴我,你不是很恨阿姊!” “說來也是可笑,原本死的該死我!” “宋淮你與郡主的流言,是我放出去的,我也是為了宋家著想” 小宋氏不敢將霖帝命自己所為告知宋淮,隻能禍水東引嫁禍到大長公主頭上。 “其實阿姊並非昨日之死,而是在你大婚那一日,大長公主來翊坤宮賜了毒酒” “為何死的不是你!” “你放心,我的命會賠給她” “宋淮我會幫你成為權臣,你要籠絡住崔嬅的心” “將崔家的勢力拉攏而來,到那時大長公主又如何!” 宋淮不可思議的看著小宋氏,從前的她隻懂任性,今日的小宋氏卻有所不同 “她是君,我等隻是臣,君要臣死,臣又能如何!” “宋淮等到那一日,誰還會提君為臣死,命隻能握在自己的手中” 宋淮看著棺木,心中也十分悲痛,宋氏對於自己來說如姊如母,便答應了小宋氏之意 “好,從今往後,臣定助娘娘恩鸞鳳位” 這一刻宋氏姊弟二人和睦共處,同為了一個目的 宋淮此刻便想著如何哄崔嬅,這第一步,便是要獲取崔嬅的喜愛 關雎宮 “你說那個宋淮什麼意思,我堂堂郡主對他恭敬有禮,他竟敢如此待我!” “郡主,您分明就是愛慕大人,為何要如此針鋒相對” “本郡主才沒有!” 崔嬅在宋淮救下自己那一刻,便傾心相許,但不知為何宋淮老是冷冷淡淡的 “其實我就是看不透他,他那一日明明救了我” “可是大婚那一日,他看我的神情不大對” “那郡主可以向林大人討教一二!” “女傅又未曾婚嫁,則會知曉兒女之情這等小事” 琴棋看不懂自家郡主為何如此憂慮,見到殿外宋淮入內 “郡主,大人來了” “別煩我,有些困了” 早起崔嬅有些困了,趴在桌子未曾聽清琴棋說些什麼 琴棋正打算繼續喚崔嬅,卻被宋淮攔住,將披風取下為崔嬅披上,抱起崔嬅走出關雎宮 “郡主不是說大人不太熱絡!” 琴棋看著宋淮將崔嬅抱走,到時十分不解,繼續在關雎宮整理 (崔嬅身旁兩位侍女,琴棋留於關雎宮內,書棋跟隨嫁入宋府) 後宮諸人見宋淮抱著崔嬅離宮,十分羨慕,為崔嬅感到歡喜 “這宋大人真關懷郡主” “是啊,我要是郡主,我肯定要高興壞了!” “你看看宋大人多貼心,還怕郡主著涼” 馬車離宮而去,宋淮看著熟睡的崔嬅,不知為何有些觸動 “別怪我,要怪就怪你母親心狠” 夜半時分,崔嬅睡醒發現自己竟回到了宋府 “書棋!書棋” “郡主怎麼了!” “我不是在宮裡,怎麼回的宋府” 書棋將宋淮抱崔嬅回府,講述給崔嬅聽,崔嬅覺得宋淮是有意侮辱自己 前腳羞辱自己,後腳又抱自己回府,氣憤起身準備回宮 “你這是要去哪!” “怎的,宋大人竟管上我來了!” 宋淮從袖口取出錦盒遞於崔嬅,崔嬅打開盒子,盒子內放著一枚玉墜 “你這是什麼意思” “臣自然是向郡主表示歉意” “在宮內先羞辱我一番,後腳便送我禮物,宋淮你到底在想些什麼!” “臣要想什麼,郡主不如隨臣去看看” “看就看,本郡主害怕看!” 話未言盡,宋淮便拉著崔嬅的手出府而去,二人來到禦街之上,鬧市繁華似錦,百姓安於享樂 “這夜晚的宮外,竟然如此熱鬧” “誒,這是什麼,真好吃” 老婦人見崔嬅十分喜歡也是高興,崔嬅也未曾嘗過 “老婆婆這是什麼,竟如此香甜軟糯” “這是重陽糕,快到重陽佳節,所以老婦我便做些重陽糕來賣一些” “那老婆婆給我包一些,他結賬” 崔嬅拿走糕點,留下宋淮結賬,見到前麵一群人聚集到一塊 領頭人敲著鑼鼓,眾人紛紛上前觀看 “今日再下準備了一些比試,以菊為題,兩兩成對” 眾人蜂擁而上,崔嬅不見宋淮,便想隨意拉一人組隊 “誒,我給你十兩,你跟我組一隊,可好” “小生樂意相伴,不過不收姑娘銀錢” 二人正欲上前,崔嬅便被宋淮拉入懷中 “不勞著位公子,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我夫人自然由我相伴” 公子見到宋淮也實相離開,崔嬅倒是傲嬌的走上臺 “誰是你夫人” 比賽開始一共四組,以搶答多數者為勝,詩句一句句出現於眾人耳旁 “階蘭凝暑霜,岸菊照晨光”出自唐太宗的《賦得殘菊》 “雨荒深院菊,霜倒半池蓮”出自少陵野老杜甫的《宿贊公房》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出自陶淵明的《飲酒》 “淡巷濃街香滿地,案頭九月菊花肥”出自王如亭的《菊城吟》 四組皆說出帶菊之詩,管事便在出了一題 “各位屬實熟讀詩文,但再下還想再出一題” “要既有菊花,還有重陽二字的詩句” 眾人也皆犯難,畢竟詩中帶一題容易,但帶兩題也著實犯難 “無限枝頭好顏色,可憐開不為重陽”出自丘陵的《詠菊》 “這句詩雖詩名有菊,詩句有重陽,但並非詩句之中,算再下不能算” 沒想到詩名有了也不行,一旁崔嬅更是犯難,自己本身詩句就不通 “菊花何太苦,遭此兩重陽”出自李白的《九月十日即事》 此詩雖對上了,不知為何覺得宋淮心中有些悲涼 “這位公子當真厲害,這獎品便歸公子所有” 管事便將一座琉璃燈盞贈予宋淮二人,崔嬅自幼便喜歡琉璃物件,見此物如此精妙甚是歡喜 遠處煙花綻放,眾人全數望向,崔嬅看著煙花十個歡愉,眼中帶著真實的高興,宋淮則看著崔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