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分工與基礎(1 / 1)

相比於簡單場景,那些大項目在拆解劇本時,需要考慮的東西就更多了。   時間、地點、人物、特技、特效、道具、車輛、動物、音效、服裝,乃至是天氣。   這些信息,都要記錄在一張張場景卡片上,分門別類標上數字。   也隻有分解出所有的場景後,製片組才能把各種變量都整合到一起,製定出一張合適的總製片表,把拍攝計劃安排好。   否則的話,沒有總製片表,沒有詳細的計劃,製片人又如何才能製作出詳細的預算方案呢?   道具要采購哪一些?采購多少?   外景場地有哪些?需要租多少天?   群演需要多少人?主要演員有幾個?要滿足什麼要求?   拍攝的設備需要借幾臺?用多久?   如此林林總總的問題,都能在總製片表和製片計劃中找到答案。   了解清楚了這些,做好了項目預算,王皓和張揚他們才好分頭行動,做道具的做道具,弄置景的弄置景,該去借機器的借機器。   至於畫分鏡頭腳本這件事情,那還得等到勘景之後才能進行。   老實來說,如果是依照正常的製片流程來推進項目,王皓他們之前先畫出分鏡頭腳本的行為,其實是錯誤且不專業的。   因為在畫分鏡頭腳本之前,除了需要拆解劇本以外,還有一個極為重要的工作,那就是堪景。   王皓他們之所以錯了,就是因為如果這一步沒做就先寫分鏡頭腳本,那麼當導演到達現場後,就會發現。   那些分鏡頭腳本上所給出的機位,有些根本就取不到,因為是在懸崖之外。   那些想象得很完美的場景,實際上卻是卻並沒有那麼驚艷,因為季節沒到。   那些你設計的角度,演員站在那裡,結果卻沒有光亮……   最終,畫得再好的分鏡頭腳本也都有可能成為一堆垃圾,所有的工作又得從頭再來。   由此可見,勘景這一道工序是多麼的重要,隻有勘景完成了以後,導演才能開始寫分鏡頭腳本,畫故事板。   當然,王皓他們的這部《活埋》屬於特事特辦。   一方麵是因為他們的電影場景十分簡單,簡單到了極致,就隻有一口棺材,屬於室內造景,機位角度任意可選,不會受到任何影響,堪景的重要性可以說是大大降低。   另一方麵,則是因為王皓那堪稱變態的記憶回溯能力。   正是因為擁有了這個金手指,他才能在腦海裡將《活埋》原片一幀一幀的反復播放,參考著做出自己的分鏡頭腳本。   光是這一點,就為他們節省了不少的時間。   如今他們的分鏡頭腳本基本已經製作完畢,王皓在檢查過一遍,發現沒什麼大的問題後,立刻就借此開始反推著製作總製片表和製片計劃,順帶著也把項目預算給做出來。   本來這個工作應該是由掌管錢袋子的製片人負責的,然而《活埋》的製片人正是陸國濤。   王皓隻是心中一想,就猜到這工作即便是遞上去,最終也還是會落到自己身上,與其這樣,倒不如一起完成算了。   當然,他在忙著,另外兩位舍友同樣也沒閑下來。   “喂,阿樂啊,在忙呢?找你個事,最近有活沒?   沒啥,就是我這邊有個項目……   有事要忙呢?   那你同學裡麵有技術好點的燈光師沒,要聽話的,最好是能長久乾的,我這有兄弟要大乾一場,起碼是三個項目……   哎呀,你放心,到時候絕對會想到你。   好的,好的,我記一下,到時候和他聯係。”   “喂,牛哥,是我,魁子,有個事想麻煩你……”   “喂,是馮笑笑是吧,我是馬老師介紹的……”   李魁的電話接連不斷,電話那頭,則是他關係網裡或許能夠加入到《活埋》劇組裡的人員。   在這方麵,雖然青影廠裡各個門類齊全,無論是燈光還是攝影,都有現成的,且經驗豐富十分豐富,但王皓還是想趁此機會,再組建一套屬於自己的製片團隊。   畢竟“千裡之行,始於足下;九層之臺,起於累土。”   “科幻電影宇宙”的計劃那麼宏大,其中更是涉及到了電影工業體係中的方方麵麵,這不是一個人,一點錢能夠解決的。   如今,甚至是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的華夏電影圈,在科幻電影這方麵的人才,依舊都是極其稀缺。   王皓甚至記得,前世郭導在拍攝《流浪地球1》的時候,已經是2017年了,結果卻還是需要從頭開始一點一點組建團隊,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在拍攝中學習進步,根本就沒有成熟的經驗和項目可以參考、借鑒。   由此可以相像,未來“科幻電影宇宙”若是發展到了大片階段,由低成本的軟科幻轉到高成本的硬科幻,到時候又得多麼困難。   所以與其到時候焦頭爛額,不如現在就開始未雨綢繆,早早培養人才,利用軟科幻電影、輕科幻電影積累經驗,未來才會有更多與他誌同道合的電影工作者。   至於這件事究竟能不能成,王皓心裡其實也不怎麼清楚。   不過目前來看,效果還是有一點的,至少他目前就收獲了一名有利於科幻電影的人才。   “老大,這是我根據你的描述所設計出來的‘未來’手機,您給看看行不行。”   張揚將自己手中的製圖本遞到了王皓眼前,被打斷了思路的他也並未生氣,反倒是接過本子認真看了起來。   在那製圖本上,是一臺比巴掌略大一點的奇特手機,各種角度的視圖都有,看上去有些像大號的MP4,外表四四方方,邊角弧線圓潤。   手機的正麵,是一個5.8英寸,除了上麵有一小塊“劉海”,幾乎占據了所有空間的液晶屏幕。   而在屏幕的下方,細小的橢圓形按鍵顯得格外秀氣。   當然,和按鍵同樣秀氣的,還有背麵那位於左上方同樣橢圓形的兩個攝像頭。   所有的這些組合到一起,就有了一種簡潔中透露著少許科幻氣息的奇特美感。   對的,沒錯,就是當今華夏電影中極為欠缺的“科幻氣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