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娘子(1 / 1)

無兵刃在手,葉凡自知難及武鬆之勇,故而選擇退避,避免紛爭。夜幕下,唯恐火光引來麻煩,他不得不擇樹而棲,以此作為暫時的棲身之所。   然而,依樹而眠與擁佳人入懷,感受截然不同。他心中忐忑,時刻警惕著不讓自己失足跌落,這般體驗實難言舒適。   然而,更為關鍵的,乃是時光與氣候的變遷。   時值農歷八月,會寧府所在的東北黑省鬆花江畔,秋風已帶上了涼意。尤其是夜幕低垂,寒意愈發逼人,眼看再過一兩個月,便是白雪皚皚、冰封大地的時節。   屆時,數月時光都將在冰雪覆蓋中度過,零下數十度的酷寒,屆時又將如何求生?   對於這位逃離的宮女與奴隸而言,在金國的土地上多留一日,便多一分生命的威脅。因此,他們必須盡快在山林被冰雪封鎖之前,離開這個充滿危險的地方。   南歸之路,刻不容緩!   畢竟,他們所有的努力,都是為了回到那片——   中原故土,江南水鄉!   小宮女雖然心生訝異,但卻未流露出反對與遲疑。葉凡的言辭懇切,邏輯嚴密,讓人難以反駁。   她深知,若無葉凡在旁,自己恐怕難以存活。數日相伴,她已將葉凡視作依靠,心中充滿信任,不自覺地依附著他。   當葉凡提出繼續前行,她毫不猶豫地緊隨其後。   對於前路可能遭遇的艱難與危險,她早已有所準備。   逃亡之路固然艱辛且危機四伏,然而,這又能如何?與當初北上時被金兵如牛羊般驅趕,遭受無盡欺淩的日子相比,這些艱辛又算得了什麼?   能夠僥幸逃離會寧府,未曾像其他姐妹那樣遭受女真人的侮辱,已是上天賜予的莫大恩澤。而如今,有了逃離的希望,更成為她前行的強大動力,讓她勇敢地麵對一切艱難險阻。   在即將踏上新的逃亡之旅時,葉凡將捕獲的獵物精心烤製成肉乾,以備不時之需。他還攜帶著一對鹿茸,打算出山後換取一些錢財,以備不時之需。   千裡迢迢,從會寧府赴往南方,僅憑雙足,何時能至,真乃令人費解之事!   “嫣然姑娘,有一事欲與爾商議。”   “葉壯士,有何事但說無妨。”   葉凡微微笑道:“便是此間之困擾。”   “啊……是何困擾?”嫣然眨著那雙明亮如水的眸子,似乎有些不解。   “稱謂……或是說,你我之間之關係。”   葉凡續道:“一男一女,共行於途,若我二人仍如先前那般相稱,恐招人之猜疑,惹人注目。”   “哦……明白了!”小宮女略一思索,隨即領悟其意。   盡管金國禮教不興,一對陌生的男女同行,無論情或理,都難免惹人猜疑。   “那該如何是好?”嫣然蹙眉問道。   葉凡沉思片刻,緩緩道:“我思忖著,或許我們可以扮作至親之人。”   “那……我們就以兄妹相稱?”嫣然小娘子反應迅速。   “呃……隻怕不妥。”葉凡微微搖頭,“世間兄妹,豈有姓氏不同之理?”他又問:“請問嫣然姑娘,您貴姓?”   “我……”嫣然略一遲疑,隨即搖頭,“我已然忘卻,自幼入宮,便隻有柔兒這個小名……不如我暫且隨徐公子之姓,如何?”   葉凡聞言,心中了然,稍作思忖後,微笑道:“姓氏並非關鍵,隻是這口音……兄妹之間,怎會有口音之差?”   “哎……”小宮女臉色一暗,自幼養成的東京官話,想要改變委實不易,且極易泄露身份。   “如此說來……”葉凡思索片刻,提議道:“我們或許可以扮作一對夫妻。”   他微笑著繼續道:“依北地之風俗,我喚你為娘子,你看如何?”   葉凡給他們偽造的身份是渤海人或者北地漢人,一對私奔的小情侶。   女真建都會寧府,為了興旺人氣,從整個北方遷來不少人口,其中有不少原來的渤海人和生活在遼國的漢人。   其實金軍之中已然有不少漢人將領和兵卒,無論扮渤海人還是漢人都可以。這些人講漢話,也保持著很多漢家風俗,隻需本色出演,隨機應變即可。   唯獨一口東京口音是個問題,葉凡索性讓嫣然小娘子直接扮成個啞女,平常不輕易開口。   葉凡則是做苦工的仆人,與啞巴小娘子私定終身,一起私奔想要逃回燕京老家。   妥妥一部家仆拐走大小姐私奔的戲碼!   劇情倒是基本契合二人身份,隻要演技臺詞不出問題,基本能掩人耳目。   嫣然卻不禁在想,有必要如此復雜嗎?   金兵未必會盤查的如此仔細。   何況,既然自己扮啞女,不開口也就不會有口音問題,扮作兄妹有何不可?   嫣然心想,這徐壯士喚自己“娘子”,分明是想占些口頭便宜。然而,回想起森林中的日子,他們孤男寡女獨處,葉凡始終保持著君子之禮。即便是食用鹿肉、鹿血的那個夜晚,鹿血有極強的滋補效果,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男子飲後往往難以自持,她卻見葉凡整夜輾轉反側,硬是忍了下來。對於一個血氣方剛的少年來說,這樣的自製力實在難得。   想到此處,嫣然覺得,葉凡既然在行為上如此有禮,口頭上的稱謂或許真的不那麼重要。不就是幾聲“媳婦兒”嗎?除了剛開始時有些害羞,似乎也沒什麼大不了的。   於是,兩人就這樣達成共識,踏上了前往家鄉的旅程。一路上,他們雖以夫妻相稱,但相處之間依然保持著應有的尊重和禮貌。   七日後,他們終於走出了森林,來到了會寧府城南數十裡的一處江邊。這裡,才算是真正回到了人世間的懷抱。   當地人將這條江河稱為混同江,葉凡經過深思熟慮,認為它很可能就是後世聞名遐邇的鬆花江。女真民族歷史上以漁獵為生,混同江畔的漁民數量眾多,逐漸發展成為一個繁忙的魚港。   由於此段混同江水流平緩,舟船貨運往來頻繁,久而久之形成了一個碼頭集鎮。這裡貨物豐富,貿易繁榮,人潮湧動,消息流通極為迅速。   葉凡意識到,這樣的地方必定能獲取到大量的外界信息。他已經在森林中藏匿了七天,對外界的情況一無所知,這成為了他目前最大的劣勢。   至於安全問題,葉凡認為應該不必過於擔心。七天的時間,想必追捕的風頭已經有所減弱。而且,一般的盤查往往集中在路口,像這樣魚龍混雜的集市,執行盤查並不那麼方便。   因此,葉凡決定前往集鎮上走一趟,以了解外界的最新情況,彌補自己的信息短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