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黃泉山上拜吳老,竹林屋內見恩師(1 / 1)

隱君 萬裡尋伊 3209 字 2024-03-16

待丁隱走近,定睛一看,隻見這老者雖須發略白,卻自有一身正氣,身高八尺,麵色剛毅,目如朗星,鼻直口闊,依稀看得出年輕時的英武模樣。   老者也是看清了來者的容貌,認出了這是村裡鐵匠鋪的丁鐵山,於是笑道:“是丁師傅啊,怎麼有空老朽這邊來坐坐了?”   丁鐵山也是急忙滿臉堆笑地答道:“吳老,這不是過年嘛,特地帶我這不成器的兒子過來給您老拜個年。”   丁隱自打進了學堂以來,對尋常禮數也是基本知曉,當下不待丁鐵山多言便走上前去微微躬身拜道:“小生見過吳老,先前早有拜訪之意,無奈偏逢大雨,故有所推遲。今日特來給您拜年,祝吳老萬事如意,歲歲平安。”   吳老聽了此話,心中已是了然,便笑著將丁隱扶起道:“誒誒,不必多禮,令郎真是俊才啊,請丁師傅和小公子入敝舍詳談。”   茅屋內一眼望去十分簡樸,盡是生活必需之物,卻又收拾地極為妥當。茅屋內有客座,三人各自分賓主坐下,吳老不緩不慢地為二人倒上茶水,又拿出不少糖果點心供二人食用。   “丁師傅,今日前來,怕不隻是為了給老頭子我拜個年吧。”   丁鐵山聞言倒是有些不好意思,不過好在他臉入黑炭,倒也並不明顯,隻是撓撓頭說道:“不瞞吳老,今日前來一是為了給您拜年,二來則是想請老先生教我這不成器的兒子一些武功招式,看看他是不是學武的材料。”   吳老輕撫胡須,看著一旁坐著的丁隱,見他長的俊俏而不失英氣,心中也是有所喜愛,不過還是如實說道:“我觀令郎麵貌,有文曲之象,若讀書則必有前程,學武反倒怕有所耽誤啊。”   未等丁鐵山回話,丁隱便徑自下座於吳老麵前一拜,道:“小子早聞老先生本領高強,早有拜師之意,隻是上次前來風雨交加致使病重,故今日方來。丁隱已入學堂,每日自當讀書,隻是習武一事亦是丁隱平生所願,還望吳老成全。”   吳老撫著胡須沉吟片刻,隨即笑道:“難得你有如此誌向,若是文武全才自然更好,上可為國家掃除奸佞,安定黎民,下可保家衛國,建功立業,妙哉妙哉。不過眼下尚不知你是否有學武之姿,且隨我一段時日,檢驗成效。若不效,便好好用功讀書,不可再有習武之念。”   丁隱聽及此言,心中歡喜之至,急忙跪於吳老麵前,磕頭道:“弟子丁隱,拜見師父。”   吳老笑嗬嗬地將他扶了起來,道:“先不急著行拜師禮,待考核完畢,再拜不遲。”   丁鐵山亦是心中一塊石頭落了地,急忙感謝了半天,而後二人又閑聊了一陣,便要帶著丁隱歸家去了。吳老的意思是丁隱既然平日裡上午要去學堂上課,便下午來此習武,晚上歸家,丁鐵山對此自然是無不應允。   待歸家後,丁隱急忙帶了些禮物獨自前往了竹林小屋去拜見王先生。王先生似乎也早已料到了他會前來,早早便在院中等候了。   見丁隱進了院子,王先生也是頗為高興,便帶著他要進內屋。走至門前,丁隱見木屋的兩扇門上各掛著兩道桃符,均刻有字,一曰“神荼”,一曰“鬱壘”。   丁隱心中十分好奇,便向王先生問道:“師父,這‘神荼’、‘鬱壘’是什麼意思啊?為何今日要特意掛在門上?”   王先生應道:“這‘神荼’、‘鬱壘’乃是兩位神人,傳說他們二人乃是管理百鬼之神,猶如“百鬼之王”,故以此二神之名刻於桃符之上,可祈福避禍,壓邪驅鬼。此法古已有之,不過如今人們都改用春聯了,為師好古,便保留了下來。”   “今日過年,便不討論儒道之事了,你且嘗嘗為師家中的點心吧。”   “好嘞師父,我娘家裡都不讓我多吃,師父這兒我可得多吃點。”   王先生無奈笑罵道:“你娘不讓你多吃是為你身體著想,自然不能多吃。”   頓時丁隱高興的臉就垮了下來,隻得不甘願地“噢”了一聲。   “不過今日既然是大年初一,也不必在乎這些了,多吃些就是了。”   丁隱頓時又高興起來,在一旁邊與先生閑聊家常邊吃著點心,十分愜意。   一直待到接近午時,丁隱便向王先生辭行歸家,臨走之際,王先生拿了一幅畫和一個荷包給他,吩咐道:“這畫是為師所畫的歲朝清供圖,你且帶回給父母,就當是新春賀禮,聊表為師心意,荷包裡是給你的壓歲錢,回去自行去看吧。”   出了竹林,村裡四處環繞著略有些刺鼻的火藥味,今天家家戶戶都要放些鞭炮,以此來驅邪逐惡,趕走一年的晦氣。   丁隱一一和見到的長輩打招呼,有些較為親近的長輩也會給丁隱些壓歲錢,走了一陣,路過醫館,見裡麵有人,便徑直走了進去。   醫館的主人是位白發蒼蒼,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麵容和藹的老爺爺,姓楊,晚輩都叫他楊爺爺,同輩都叫他老楊頭。   他是二十年前搬到北木村的,以前是個江湖郎中,立誌要遊歷世間,治病救人。後來覺得身體不行了,正巧那段時間遊歷至北木村,見此地民風淳樸,便在此地長久定居了。   老楊頭醫術算不上有多高明,不過給村裡這些人看點小病倒是沒什麼問題,比較厲害的也就是會不少偏方,多少疑難雜癥總有點法子治一治,至於能不能治好那就得看這人的運道了。   有次丁隱去田地裡瞎玩,正好看見老楊頭靠在一棵樹邊昏昏沉沉,丁隱急忙過去詢問情況,後又趕緊去叫自己老爹過來將老楊頭扶到了醫館。   原來那日老楊頭前去采藥,結果不慎被一毒蟲所傷,因此渾身乏力動彈不得,那時又無人經過,幸有丁隱,不然隻怕那時便要一命嗚呼了。   自那之後,老楊頭對丁隱也是十分關愛,時常叫他來醫館,給他買些點心吃。老楊頭一生無子,又無傳人,便將丁隱當親孫子看待。   丁隱也看得出老楊頭對他的好,經常來醫館幫老楊頭的忙,也經常跟他去采藥,生怕他再出點什麼事。   丁隱爺爺與外公均早已亡故,故丁隱心裡將老楊頭當親爺爺看待,其餘孩子都稱呼老楊頭為楊爺爺,唯獨丁隱直接叫他爺爺,老楊頭每每想起此事,心裡都樂個不停。   後來丁隱在黃泉山上淋雨昏迷,老楊頭更是心急如焚,親自煎藥照顧丁隱,好在隻是受了風寒,待丁隱情況好轉,老楊頭這才放下心來,安心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