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男兒到死心如鐵(二合一)
  金色的河,靜靜流淌。
  在這片蕭瑟的冬日大地上,它是唯一的色彩。
  高約數丈的城墻拔地而起,跟著河水一同向遠處延伸。金光折射在青褐色的墻麵、緊閉的城門上,有數名披甲持槍的士兵立於箭垛。
  因為這道耀眼的光線,他們不得不瞇起眼睛,略帶審視的冷冽目光,高高在上的俯視著對岸的營地。
  近十萬災民搭建的營地,星星點點的木屋,混雜在更多的帳篷中,可它們還是少數。更多的人,隻是帶著妻兒蹲坐在地上,等待著粥鋪敲動鐘聲。
  一河之隔,兩個世界,氣氛卻同樣低沉。
  裴懷貞的帳篷,就在粥鋪的不遠處。
  說是帳篷,就是幾張竹席掛在木梁下,且作遮風之用。陳恒來此時,能聽到裡麵傳來激烈的討論聲。
  “在這裡等我。”陳恒對跟隨的信達輕聲說,後者點頭示意,一言不發的站在原地,看著自家兄長輕咳出聲:“裴師,學生陳恒有事求見。”
  帳篷內的討論稍作停頓,山長的聲音很快傳來,“進來吧。”
  陳恒掀起竹簾,走近後才發現揚州各大書院的山長,都在此處聚集。
  他們當中有一個小烤爐,裡麵的炭火正在燃燒,時而有紅色的火光騰起。
  陳恒注意到這些師長臉上的激色,顯然剛剛討論的東西很不順利。他並沒多管此事,俯身行禮道:“山長。”
  見到對方的學生來此,幾名書院的山長紛紛起身告辭,隻剩下最中間的裴懷貞,裹著一條被單坐在木椅上。
  山長拍拍自己身邊空出的位置,“過來烤烤火。”
  “是。”陳恒沒有拒絕老師的好意。
  師生倆一起圍在炭火前,裴懷貞的聊興似乎很濃,一雙手朝著炭火伸出取暖時,他問道,“你有聽到,我們剛剛爭論的東西嗎?”
  見學生搖頭,裴懷貞就把剛剛的問題再給陳恒復述一遍。
  寒冬將至,有一部分人認為要將災民接進城裡,不然誰知道會凍死多少人,到時候隻會鬧出更大的亂子。
  可一下子放這麼多人進城,怎麼管理和安置,他們身上是否帶著利器,萬一在城裡作亂惹出騷亂,難道讓知府來擔這個罪責?這也是反對者所秉持的觀點。
  “你覺得哪一方說的更有道理。”裴懷貞轉動著雙手,冷風吹起竹席一角,盆中火光搖曳。
  “學生覺得都有道理。”陳恒說話的時候,很是嚴肅沉著。
  注意到學生的一反常態,裴懷貞點點頭,正因為這些人的話,聽上去都有理,所以才會爭執不休。
  “你覺得現在救災的方法怎麼樣?”
  “事無巨細,無可挑剔。”陳恒坦誠道。
  韋應宏是個負責任的好官,這是揚州人的幸運。
  知府的身邊有林如海、黃維中這樣的能人誌士,更是災民的幸運。
  大家都在竭盡全力的救災,想盡一切辦法讓災民們過好這個冬天。
  城內的那些大戶,別說是捐出衣物,連園中的竹林、樹木都給官差砍伐下來運出城外。
  “既然如此,伱還要說嗎?”裴懷貞果然猜到陳恒的來意。
  不過也是,這幾日他已經見過太多熱血之士,抱著苦思冥想的救國安邦之策前來。裡麵有他的學生,也有其他書院的師生。
  每個人都很焦慮,每個人都想做點什麼,這份樸素的心意藏在那些隻言片語裡。
  所以哪怕他們的想法,也許很幼稚淺薄。或是當麵爭吵不休,裴懷貞都隻默默聽著。
  他是當朝大學士,還領著朝廷的俸祿。他知道,這是自己該接受的。
  “是。”陳恒重重應聲,他從懷中拿出自己寫好的冊子,雙手遞到師長麵前,誠懇道,“請山長過目。”
  “看來是有備而來啊。”裴懷貞笑過一聲,抬起手接過文冊,在打開之前,他還對學生故意開起玩笑,“緊張否?”
  陳恒無聲的點點頭,這裡麵寫的都是自己最近整理的思路,幾經修改,自覺拿不出更好的辦法。
  壓下砰砰作響的心跳聲,陳恒對著山長再次道:“請山長斧正。”
  成功也好,失敗也罷。人活一世,求個問心無愧就好。
  陳恒自己都沒注意,當裴懷貞的手指翻開冊子的第一頁,他的呼吸聲都忍不住放輕。
  “兵法有雲,百戰而勝者,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兵法又言: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裴懷貞的視線落在第一段。
  哦?是從兵法上來解釋災情嗎。這孩子的想法倒是少見,氣度也很是不凡嘛。裴懷貞藏下嘴角的笑意,繼續往下看。
  “今揚、旱之禍,非敵也,乃治也。恒料之,揚有三強,旱有三弱。府衙有五勝,流民有五敗。其一勝,乃天時。此謂:政通人和,上下一心……”
  看到這一句,裴懷貞的雙眉就已經皺起。陳恒不知道自己是否寫錯,隻能焦急等待。
  一口氣讀完陳恒關於天時的見解,裴懷貞突然將冊子放在膝蓋上,默默的抬起雙手擦了擦臉,然後捧著冊子從位置上站起,在帳篷內一邊踱步一邊繼續往下看。
  實話說陳恒的思路和視角,是當下許多人所不具備的。
  時下的大多數人,都是將災民當成一個難題。總擔心處理不好,就會發生流民聚眾鬧事的事情,與其說是安民,不如說是在防賊。
  如此心態之下,自然造就城內外日益緊張的氣氛。
  可這份小冊子,卻用樸素又真實的語句,講述了一個隻屬於揚州的機遇。
  裡麵的想法鞭辟入裡,設計環環相扣,麵麵俱到。讓人讀之,不能不感嘆作者的驚天胸懷。一下子恍然回神,原來事情還能這樣辦。
  看完冊子,“哈哈哈哈。”裴懷貞突然停步大笑,他揚了揚手中物,向陳恒詢問,“這裡的東西,都是你自己寫的?”
  “是。”陳恒點點頭,因為過於緊張激動,兩耳已經微微泛紅。
  “走。”裴懷貞沒再說太多。
  陳恒呆了呆,他還沒聽懂山長的意思。已經開始收拾東西的裴懷貞,看到學生的傻樣,不禁道:“你這猴子,還愣著作甚,快跟我去見知府。”
  當陳恒被裴懷貞牽著走過粥鋪時,正在給災民準備午飯的薛蝌跟錢大有等人都有些吃驚,江元白狠狠揉了幾下眼睛,見到山長他們遠去,才古怪道:“山長牽著的人,是不是我們恒弟。”
  “我還以為自己看錯了呢。”錢大有也很難置信,“恒弟,不會是犯什麼事了吧。”
  “我看山長臉色不錯。”薛蝌搖搖頭,以他對陳恒的了解,以及對方最近時常寫寫畫畫,知道陳恒肯定是忙要緊事,“且等著吧,等恒弟回來問一問,不就都知道了。”
  …………
  …………
  師生二人一路抵達府衙公堂,在此處久違的見到林如海,以及一身官服神色黯然的知府大人。
  裴懷貞道明來意,就將陳恒的小冊子交給韋應宏,自己拉著學生坐在一旁喝起茶來。
  韋應宏按下心中的奇怪,拉上林如海一道,看起冊上的東西。
  許久,兩人看完後,韋應宏情不自禁贊嘆,“真是濟世安民之文。”隻是,他還有些猶豫道,“這個方法真的可行嗎?”他的目光落在好友跟恩師身上,畢竟書上的內容聞所未聞,他雖十分認同,可心中還是有些舉棋不定。
  “眼下有更好的辦法嗎?”裴懷貞很直接的反問。
  收回打量陳恒的目光,林伯父的回答最簡單,“可堪一試。”
  作為揚州知府,也是整個揚州實際的決策人。韋應宏仔細思索之後,最終還是在災民跟利弊之間,選擇了前者。
  “好。”韋應宏點點頭,朝著堂下的學生發問,“需要本官給你派個幫手嗎?”
  陳恒搖搖頭,起身作揖,“學生隻想求一道文書,準許學生在城外便宜行事。”
  你這孩子,怎麼這麼傻。這要是處理不好,可是要在朝廷和府誌上留下一筆的程度。林如海當場皺眉,是看在眼裡,急在心裡,忍不住頻頻給陳恒使眼色。
  他自己願意出來揮灑一腔熱血,可輪到自家的晚輩一起冒險,心中的擔憂還是放不下。
  陳恒默不作聲的站著,也不知是不是沒瞧見。
  “好,本官依你。”一旦做出決斷,韋應宏的行事頗有些雷厲風行。
  提起筆,唰唰幾下寫好一道文書,蓋過自己的官印,在交給陳恒之前,他又叮嚀道,“放開手去做。”
  “學生領命。”陳恒上前,義無反顧的接過。
  做完此事,陳恒就跟著山長走出府衙。
  正要跨出大門之際,林伯父卻追上來,將陳恒拉至角落,說著自己的擔憂。
  陳恒停在原地,感受著林如海關懷之意,卻沒有改變主意的想法。
  “趁現在還來得及,你現在回去找韋兄,讓他給你派個人來。”
  聽出伯父的關懷提點之意,陳恒卻搖搖頭,笑道:“伯父,還請容我拒絕。”
  “你這孩子,凡事不思成,先慮敗。你就這麼有把握能做成?”林如海急道。
  陳恒偏頭思索,臉上突然浮現少年特有的意氣笑容。
  “伯父,就是因為可能會失敗,我才更不能把此事推給別人啊。”
  自己的計劃,自然是自己做起來最有把握。如果隻考慮安危,那他躲在粥鋪不出來,不是更好?
  天底下,上哪再找一個兩世為人的穿越者?陳恒知道,要辦成這件事,還真的隻有自己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