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天將降大任(2 / 2)

紅樓讀書郎 商狄 5106 字 2024-03-24

  眼見知府大人到了,負責儀式的禮官,趕忙朝著兩側的差役點頭。隨著林如海舉香三拜,鞭炮聲也開始轟鳴,一束束白日煙火也在半空綻放。

  “好。”

  老百姓愛看的就是這個,四周的叫好聲絡繹不絕。大家一邊看,一邊講著林如海參拜的禮節。比如什麼禮是給土地公,什麼禮是給財神爺的,老人家就愛賣弄這種學問。

  林如海將香插入香爐後,就帶著下屬們退居一旁。聽著爆竹聲結束,才等著禮官的下一步口令。

  此時剛好日冕儀上的光影走到位置,禮官當即喝道:“吉時到。”

  又是一輪新的鞭炮聲,身著官袍的林如海獨自上前,站在牌坊的彩帶下。牌坊有三個鬥門,彩帶沿中間橫立,遮住牌坊上的字。兩處尾帶垂下,迎風飄舞。

  林如海站在一處,抬手輕輕一拉。紅綢帶被晨風輕輕吹落,早就好奇許久的揚州人,這才得見牌坊的真麵目。

  “秋浦街。”

  有人輕聲念出三個大字,這個字跡自然是林如海親筆手書。又有人看向一旁的小字,“文和六年,春,揚州府衙立。”

  這可就有意思了,前來觀禮的府衙官吏們,也沒想到知府大人會把這個青史留名的機會,均分給他們眾人。

  大家臉上都是喜不自勝,往後的百年裡,不論揚州城如何變幻。他們這批人,連同這座牌坊一起,都會被寫進府誌裡。

  一想到這個,本還有些抱怨麵子工程的眾人,都忍不住開始交頭接耳。有討論著‘秋浦’的來歷,有誇著‘知府大人仁厚’。

  李卞的位置,在這批官員的前列。他身前就是知州張尚賢,瞧著對方臉上的得意樣,又聽到身後的人不停誇著林如海。他心中也是暗暗氣結,覺得眼前的情況糟心的很。

  林如海沒有在意下屬們的反應,他沖著四周叫好的百姓微微點頭。又帶著官吏們穿過牌坊的門洞,朝著裡麵的街道走去。

  牌坊後的大街旁,尚有一處蓋著紅布的石碑,等著他上去揭下。等林如海將其掀開,緊緊跟隨的眾人,又念出石碑上的字。

  “匹練坊。”

  “好啊。”有博聞廣記者,已經知道這兩個名字的出處。但要把此事道個原委,還需要留給身份合適者。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這個出風頭的機會,還是被李學政搶了過去。

  “李太白有首詩,名叫‘秋浦歌’,其中有句‘水如一匹練,此地既平天’。想來就是出自此處。”李卞摸著胡須,不住為自己的本家點頭,“用此詩倒是應景,隻是我倒更喜歡那句‘遙傳一掬淚,為我達揚州’。諸位呢?”

  說完,他看看四周,想看看眾人的反應。結果,自然不出所料。誰也不願意在公眾場合為其搖旗吶喊。

  李卞見此,心中亦是暗自焦慮。若一直如此下去,豈不是有負相爺所托,揚州這些官吏真是油鹽不進啊。

  林如海不知下屬之間發生的事,他隻是繼續邁步,沿著筆直的街道朝裡走去。此處的建築比之城內其他民宅,風格又有不同。

  揚州人大體都喜歡精致小巧的風格。可匹練坊為了趕工期,在風格上反倒追求北方的大開大合,真叫人別具一格。

  除了標誌性的白墻黑瓦,其宅屋建設,都跟揚州一貫的風氣不同。林如海看在眼裡,暗自點頭。他不要求多好看,隻要實用就行。

  等知府大人帶著整齊的隊列走近,街上兩側林立的女繡工,在幾個老師傅的帶領下,一起朝著林如海俯身行禮,“民婦謝青天大老爺。”

  這一出,倒沒有任何人安排。陳恒跟報鋪,隻做了宣傳的工作,道明了府衙建設織坊街的用意。

  隻是這裡的民婦,大多都是城外的流民。她們大概也沒想到,去年不顧千辛萬苦趕來揚州,竟然還能被本地的府衙如此對待。想到家鄉那些不作為的縣官老爺,再看看揚州知府,她們的感恩之情不以言表。

  人心都是肉長的,找書苑www.zhaoshuyuan.com 詩經有雲: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此句最能說明人在情感上的樸素心理。

  饒是林如海見過太多世麵,見此,也被她們的行為所震顫。他原先隻想著給揚州再謀一條財路出來,以助陛下成事。可看著眼前一張張誠摯期盼的臉,他心中又怎麼可能不動容?

  所謂的天將降大任與斯人也,說的就是此時的心情吧。

  林如海在原地呆愣片刻,才拱手還禮道:“諸位無需如此,為民請命,為民做主,為民安生。本就是本府讀書時的誌向。”

  麵色稍稍有些激動的林知府,轉頭看向身後的官吏,點了一位猛將出來,“辛指揮使。”

  “在!”

  辛耿今日也在受邀的行列,戴甲臥刀的猛將一步出列,抱拳行了個半禮。

  “派些兵馬,在此街日夜巡視,護她們安寧。”林如海指了指四周的婦孺。

  從視野裡看去,居住此地的婦孺實在有些多。林如海也是擔心她們日後會受到騷擾,才在差役的基礎上,又加派了官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