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第1次練弓(1 / 1)

王家村一共有兩口井,一口在村子的中心,一口在T字形路口一顆樹的旁邊。   來到T字形路口那口井邊,陳言青把繩子的一端卷在手上,把綁著繩子的水桶扔進井中,熟練的動手,手一抖,晃動繩子,水桶在井中躺平。   “咕嘟嘟。”   水灌進去一大半,跨步,他雙手拽著繩子用力,把水桶拎了上來。   連著來回十來趟,大水缸裡的水差不多裝滿了。   陳言青放下水桶,抹了一把額頭上微微出的汗,對於這身體的體力有些吃驚:“才一個半大小子,也不太壯,一桶水起碼幾十斤,這麼些來回,竟然才微微出汗,這體力是真好。”   這要是在地球上那具三十多歲的身體,估計一桶水拎個來回,都要滿頭大汗,氣喘籲籲了。”   “吃飯了。”   正當他拎完水坐在院中,稍作休息的時候,母親董小香喊吃飯的聲音響起。   陳言青來到堂前,二妹王小玲此時睡眼惺忪,坐在方桌旁邊的長椅上,小口喝著金黃色的小米粥。   小米是母親特意用家裡的小麥去村裡富裕的人家換來的,是他穿越過來,生病躺在炕上期間的主食,口感細膩滑爽,有一絲甜味。   陳言青去側邊的廚房盛了碗小米粥,坐在桌前,喝了一口小米粥,問了個問題:“娘,父親是在哪當的兵,都沒聽你們說過。”   正喝著小米粥的二妹王小玲聽到後,停下喝粥的動作,豎起耳朵。   母親董小香思索了會,臉上浮現出復雜的神情,語氣低沉:“是在邊境的大城——蘭城,算是離我們這最近的大城市了,不過,好點遠。”   “娘,你有沒有去過?”   “沒去過,路途中間有許多大山,路難走,加上山中還有野獸,十分危險。要去的話,得先去上百裡外的縣城,給錢給商隊,就可以跟著一起去蘭城。商隊有雇傭強大的的武人護送,安全的多。”   “武人?這是什麼?”   “聽你父親說過,身形魁梧,兇狠著咧,縣城裡每年收好糧食後,護送去蘭城的時候,可以看到。”   “這次給你父親買棺材和你生了這麼一場病,找大夫,吃藥,你父親當兵這一年送回家的軍餉都用了一大半,也不知道撫恤金什麼時候,縣裡能發下來。”   ……   母親董小香說著說著露出了傷心難過的表情。   無法分辨是沒了丈夫的難受,還是沒錢了的難受,亦或者兩者都有。   陳言青看到母親董小香傷心的樣子,果斷停止了詢問,低著頭默默地喝著小米粥。   母親董小香念叨完,獨自平復好情緒,吃完早飯,叮囑二妹王小玲照看好弟弟王草,就準備去田裡看看。   陳言青跟著一起出了門。   出了院子右拐,一路往前。   小溪對麵田裡種下的小麥剛有月餘,長了約有十多厘米高,遠處的山峰巒疊嶂,山連著山,一山比一山高,真是欲與天公試比高。   萬物生長的季節,已經有勤勞的村民在地裡乾活,手中拿著農具,處理著長出來的野草。   母親董小香時不時打著招呼,往前走。   田裡乾著活的村民看著跟著出門的王二家大兒子,詢問著病是不是好了。   “好的差不多了。”母親董小香高興的回應著。   陳言青照著王木記憶中遇到這種情況是怎麼樣的,做著類似的反應。   往前走了幾百米,走過一座簡單實用的小木橋,來到自家的田邊。   母親董小香看著地裡又冒出頭的野草,嘆了口氣:“昨天才剛拔過,又長出來了。   你父親去當兵前,家裡五方地都種了糧,這一去當了兵,加上你弟弟剛出生不久,我要照顧他,你那時還小,乾不了太多的活,這一年下來,都荒下來三方地了,長滿了野草。   還好你慢慢長大了,荒下來的三方地以後肯定能種回來。”   陳言青看了一眼旁邊荒下來的地,野草都比這邊種植的小麥高多了,瞬間滿頭黑線,心中嘀咕著:“這麼大的地,種的過來?”   母親董小香繼續說道:“還好,家裡有人去當兵,能免掉這幾方地,不用交糧,不然就這2方地,一旦交了糧,吃的都沒著落。   現在你父親沒了,種著糧的兩方地和荒下來的三方地,三年後得重新交糧了,不過到時候你也長大了,應該沒什麼問題。”   陳言青聽著母親董小香說的話,看著自家種植著小麥的兩方地,暗暗比較:“這邊一方地得有家鄉兩畝地那麼大,加上長滿雜草的3方地,家中有十畝地。”   “這土看著就肥,不錯,家有良田。”   他內心感嘆完,跟著母親董小香沿著田埂走了一圈,並沒有發現太大的問題。   回到家,母親董小香囑咐道:“廚房裡熱著昨天的饅頭,中午吃,娘去王榮富家乾點活,賺點錢。”   王榮富的父親是王家村以前的村長,也是村中最好的獵人,家中地多錢多,但到了王榮富這一代,隻有他這一獨苗。   他的父親在一次深入嘎旯子山後麵的山後,就再也沒有出來,家中的財富全留給了王榮富,由於田太多,經常雇傭村中其他村民去乾活。   母親董小香出門後,陳言青看了一眼父親王二以前打獵留下的大弓和刀,憑著記憶找到木王以前練箭用的靶子,拿著那把小了一號的弓,把箭囊綁在背後,來到屋後稀疏的小樹林裡。   這地方是木王以前平時練箭的地方,他把靶子掛在樹上,隨後用步子大概丈量了二十米,怕距離不夠二十米,又多走了幾步。   左手舉起弓,右手從箭囊裡取出一支箭,搭在了弓弦上。   一股熟悉感湧上心頭。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這是在父親王二沒去當兵前,在他的教導下,形成的肌肉記憶。   嗖。   姿勢還算標準,但準度就差了許多。   箭矢飛射而出,偏離了大樹,掉在地上。   記憶中父親王二特意做了把適合王木的小弓,教導了一段時間,結果發現兒子王木的射箭天賦很差。   陳言青看著這情況搖了搖頭,又試了幾箭,不用說上靶了,連掛著靶子的樹都沒射中,全飄地上去了。   他一看這情況,對木王射箭天賦很差有了相當大的了解。   陳言青把掉落在地的箭撿了回來,放回背後的箭囊裡,一屁股坐在地上,思考著:“這樣不行,王木這天賦,從父親王二教導到現在都快三年了,還是這水平,自己在地球上也沒接觸過射箭這一運動。   除非自己在射箭方麵有無與倫比的天賦,要是天賦也差,硬練下去,條件1估計都要好久才能達到。   這還是固定的靶子,條件2的雞肯定是移動靶,那更加難,進階初級射手I要等到什麼時候,得想個辦法。”   陳言青思索了一陣,想到:“條件2的雞沒規定死活,隻是說射中10米外的雞。條件一是20米外的靶子,靶子沒有規定多大的。   做大點的靶子有點難,這個靶子還是父親王二以前做的,自己沒這方麵手藝。”   他撓著頭想了許久,想出個辦法:“找個長點的,空心圓筒,把空心圓筒放在架子上,固定好,然後把箭往空心圓筒裡射,到時候肯定能上靶。就是不知道這取巧的方法算不算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