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下還有兩件灰色品質的道具。 一件是魚缸。 【小型魚缸:130*50*40規格,可短期暫養魚、蝦、蟹等水產(僅限淡水)。鮮活度+】 另一件是個小的直筒形塑料瓶,打開後裡麵裝著五片白色的泡騰片。 【富氧泡騰片:僅需一片即可使小型魚缸或水族缸內富含氧氣,可持續揮發72h。鮮活度+】 很好理解的兩件道具,主要功能無非是讓店裡的水產品能活得更久一點,使品質得到保障。 而“鮮活度”本身的意思,或許能提升水產商品的口感? 又或者本來三更就得死的水產,放進去之後能拖到三更一刻再死? 暫時沒有辦法得出結論,而且隻有一個加號,說明效果很一般。不過有總比沒有好,趁著店裡沒客人,李正直接把小型魚缸找個位置放了出來。 魚缸占地不算太大,平放在地上隻有0.65個平方,李正直接選擇放在幾臺飲料機邊上,那裡剛好有一小塊空地,他本來準備用於堆貨的,此時剛好放下一口魚缸。 放下後,李正過去看了一眼,小型魚缸外表就是普普通通的玻璃魚缸,沒什麼明顯的特殊之處。 對李正而言,沒什麼特殊之處反而是個優點,他就怕App裡提取出來的東西奇形怪狀的,到時候放在店裡把店裡弄得不倫不類。 小型魚缸此時還是空的,李正沒有急著往裡麵放水,反正店裡今天沒有水產需要養著,等方女士把水桶還回來之後再去隔壁飯店提幾桶水回來也不遲。 抽完獎,商業幣又被他揮霍一空,隻剩下8點。 關鍵是這次抽獎又沒拿到類似“門庭若市卡”那樣立竿見影提升營業額的道具,都是些長效的玩意兒或者是泡騰片這種消耗品。 從長遠的眼光看來,這些東西的價值其實比“門庭若市卡”更高,隻不過對於如今負債狀態的李正而言,作用便顯得有些局限了。 “隻能以後再說,反正我現在還能再撐兩個月,兩個月的時間應該足夠我通過抽獎積累出足夠的人氣和熱度屬性了。” 回到收銀臺,準備把最後的標語也一並拿出來。 點擊使用,手機上跳出個輸入框,讓他自定義標語的文字信息。 也不知道為啥,李正腦子裡一閃而過一位老藝術家在節目中的題字,下意識便打了出來:貨真價實! “好像不夠個性?” 看著這四個字,李正總覺得在當下梗文化風靡的大環境下,他要是使用這麼一張標語,會給人一種老土的感覺。 沒看網上那些ins風、小資風的餐廳門口玻璃門上都貼著什麼: “曾經,我也想靠臉吃飯,最後差點餓死。” “別去麻煩我的同行們,他們很累。來我這裡,我能吃苦。” 之類的輕鬆搞笑的標語吸引眼球麼? 誰家現在還往店裡或者門上貼“貨真價實”這種老掉牙的東西啊?! 但局限於八個字的限製,李正一時間也想不到什麼有梗的標語來,頂多再加上一句:童叟無欺。 這不是更老掉牙麼! “算逑,就這麼著吧!” 李正在魔都工作久了,接觸的同事來自天南海北,什麼地方的方言都不知不覺學了兩句,偶爾會下意識地用出來。 標語隻能貼在墻上或者貨架上,李正也沒多想,隨便在手機上點擊了一下,貼在收銀臺正對著的墻麵上。 隻聽piaji一聲,再抬頭時自己對麵已經多了一張白色宣紙質地的短橫幅,上麵龍飛鳳舞寫著四個毛筆字:貨真價實! “噫!” 李正端詳片刻,隻覺得這四個字是他一輩子都寫不出來的那種好看,忍不住挑起大拇指贊嘆一聲:“管!” 標語也貼完,他這下徹底沒事了。 剛才明明聽見招財貓叫了一聲,可現在都過去快半小時了,依然沒有大額消費的顧客上門。 對此,李正不再抱有希望,老老實實去店後麵的裡間搗鼓一會兒,搬出來幾瓶紅酒。 昨天紅酒被買了不少,此時貨架上還空著位置呢,剛好有時間先把貨補上。 後麵的裡間空間不大,隻有幾個平方,被李正當做倉庫用了。 剛開業時李正的心很大,覺得憑自己的本事,開一家小小的便利店還不是手到擒來,隻需幾天生意就能紅紅火火。 所以他一開始進貨就多進了不少,把小倉庫堆了個滿滿當當。 結果過去一個禮拜,他今天是第三次去小倉庫裡往外拿貨,第一次是拿了一箱啤酒出來,第二次就是昨天依然拿的酒水,隻不過多搬了幾箱啤酒還額外拿了幾瓶牛欄山。 把貨架上空著的地方補上貨,稍微整理一下確保酒標全部朝外,以便於讓顧客一眼就能看見。 端詳幾秒,李正才心滿意足地回頭鉆進收銀臺後麵,繼續刷起短視頻。順便把早上就買好的燒餅油條給吃了。 放了這麼久,燒餅吃在嘴裡乾巴巴的掉渣,油條也變得軟趴趴沒有口感。 混著熱水一點一點吃完,李正覺得自己中午用不著吃午飯了,這點東西足夠他撐到下午。 等下午再餓上個兩三小時都到晚飯時間了。 吃完“早”飯,想了想又打電話給酒水供貨商,訂了一批酒水回來補充庫存,但考慮到紅酒燉牛腩的熱度已經過去,李正也沒敢訂太多,數量甚至還不到他前兩天賣掉的那些。 反倒是啤酒,他多訂了一些,因為早上要去市場采購,所以他特意叮囑對方最好中午以後再送來。 打完電話看看時間,竟然已經十一點出頭,隔壁飯店已經開始上客。 老樣子,隻要那邊上客,李正就跟著沾光。 今天來買酒的人特別多,有好些都是生麵孔,抄著一口李正隻能聽個大概的方言,似乎是外地人。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這可是一件稀奇事兒,要知道阜城縣這種小地方,隻有往外地跑,很少有外地人往這裡跑的說法。 而且從李正聽來的隻言片語,這些人似乎都是附近某家工廠招來的員工? 打聽了一下才知道,附近做磁片零件加工的工廠最近剛剛改建了廠房,多增加兩條生產線從魯東地區一家同類工廠淘換來一整套設備,這些工人就是過來指導工作的。 據說呆不久,最多在廠子裡呆半年,幫忙帶出一批熟練工以及機修工就會回去魯東。 “你呀,別想太多。”被李正打聽消息的這位顧客也是那家工廠的員工,今天家裡人出門沒有做飯,就在隔壁對付一口順便趁著老婆不在偷偷喝兩杯。 他手裡攥著剛買的江小黑,提點道:“我們廠子裡有食堂的,雖然夥食也就那樣,但這些外地來的怎麼可能天天下館子。也就是今天剛到這,以後估計大部分人還是會在食堂吃飯。所以別看今天來你這買酒的人多,也就這一陣。” 說著,他又湊近幾分,悄聲告訴李正:“但是聽說廠子裡給他們在小區安排了幾間宿舍,我估摸著最遲今晚,這幫侉子就要買被子枕頭、牙膏牙刷這些日常用品。” 李正聽了笑著道謝,實則心裡卻沒當回事。 小區附近的小賣部不止他這一家,甚至在他的店出門後往右邊走大概八百多米還開了一家小型超市,想在這麼多同行的環伺之下搶到生意? 那些魯東人最後會在哪家購買日用品,主要還得看他們工廠給安排的宿舍離哪家商店更近。
第一十一章:貨真價實(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