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日裡就算是賜座,也是賜給年歲極大的德高望重的老臣,可就算如此也沒有見過一次性全部賜座的啊! 坐下論事,那是古時的規矩,而今可不同了,能夠站著議事便不錯了。 “是啊,皇上,老臣等人受之有愧啊……” “還望皇上收回成命!” 群臣齊聲拜道,紛紛推辭。 哪怕自己想坐,也不能直接了當的坐。 “你們這些人就是文縐縐的,煩的很!” 朱元璋嫌棄的皺起來眉頭,朝著幾人不耐煩的擺了擺手,“咱讓你們坐,你們就坐,婆婆媽媽的作甚?” 幾人麵部一陣抽搐,雖然習慣了皇上的言語,但在這種場合還是有些不太舒服。 他們之間互相張望,誰也不知道到底是坐好還是不坐好,一時間居然僵持在了原地。 “都給咱坐!別逼咱發火!讓你們坐,你們還這麼多事!” 朱元璋見到幾人推諉,冷聲嗬道。 “臣遵旨!!!” 見到老朱發火,幾人嚇得連忙一屁股坐了上去,再不坐,那輕則訓斥,重則挨頓板子都是常事。 看到幾人終於坐了上去,老朱臉上這才緩和了不少,和氣道:“諸位愛卿啊,咱今日請你們來不是為了別的事,是為了商討一下立皇儲的事情。” 立皇儲!!! 瞬間,讓原本還有些迷糊的眾臣互相對視起來,心中一陣思索,皇上此時說這話,到底意味著什麼。 立皇儲這種事可不是小事,既然是先找到他們,那自然就是想要跟他們商討了。 看著幾人不言不語,朱元璋輕描淡寫的說道:“燕王英明神武,戍邊有功,屢次大破北元,有咱當年的風采,立他為太子,你們覺得怎麼樣?” 這些人絕大部分都是太子黨,一聽到這話,一個個臉色狂變。 然而眾人皆不敢當麵反駁朱元璋的話,一時間是心中焦急,但誰也不願意當這個出頭鳥。 翰林學士兼中書舍人劉三吾見到幾位大人都沒有說話,當即憤憤起身拜道:“回皇上的話,臣認為萬萬不可!” 他的聲音洪亮厚重,擲地有聲,讓眾人為之一震。 這家夥,居然敢硬懟老朱? 雖然文人以懟皇帝為職,以被打板子為榮,可麵前這位殺神不打板子,那是直接要命,倘若隻是要命也不是沒有不怕死的。可那是動不動就抄家問斬,狠一點甚至於大肆株連,連在家中安享晚年的諸公之首韓國公都沒有放過,這件事可是猶在眼前! “皇上,皇孫年富力強,乃世嫡之子,正所謂子歿孫承,適統禮也。更何況立嫡立長,乃人倫綱常,倘若皇上您非要立燕王為太子的話,那將秦王、晉王置於何地?”劉三吾說的頭頭是道,忍不住搖頭晃腦起來。 朱元璋聞言心中大為滿意,可卻並不言語,隻是將目光在其餘眾臣的身上來回掃視。 被他盯到的臣子紛紛低下頭來,不敢與其對視。 詹徽被朱元璋盯得受不了了,跟著起身一拜,“皇上,臣也覺得劉翰林說的對,倘若皇孫年幼,改立諸王未嘗不可,而今太子嫡子皆已長成,皇上您又身強體壯,當立皇太孫!” 朱元璋滿意的看了一眼,接著沉聲問道:“你們呢,都沒有什麼話要說的嗎?” 眾人聞言心中大喜,猜到了朱元璋的意思,連忙起身拜道:“臣等贊同立皇太孫!” “好!既然你們都這麼說了,那咱也不是死不聽勸的皇帝。”朱元璋頗為滿意的點了點頭,露出一抹笑容道:“咱知道唐太宗時常聽從魏征的諫言,從而開創了貞觀之治,咱這一次便也聽從你們的諫言,冊立太孫之位。” 嘶~ 果然,他們猜對了,皇上就是有意要立太孫的! 前麵之所以說要立燕王,便是害怕說立秦王他們贊同了! 所以才說立燕王,讓他們反駁,而他們失了先機,並未反駁,反倒是讓一個劉三吾給搶了先了。 這一下,不少臣子都在暗暗懊悔,倘若自己能夠猜到聖意,便不會失了先機了。 不過這樣也好,他們終歸是度過了這一劫。 立儲君之位,那可是事關國家大事,朝廷根本,一個沒弄好被老朱一刀哢嚓了都算小的。 “皇上效仿唐太宗,有過之而無不及,古之明君亦不過如此啊,吾皇堪稱堯舜禹湯,古之賢君!”禮部侍郎張智不慌不忙的封上了一記彩虹屁,吹捧的老朱心中頗為得意。 妹子啊妹子,你看到了嗎,這老家夥說咱是古之明君也不能比,堯舜禹湯,哈哈! 朱元璋心中極為得意,高興的看著麵前這個禮部侍郎張智,暗暗想到,原禮部尚書李原名辭官後,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禮部尚書位便一直有缺,倒是不如讓這個張智補上去。 隻是,現在不能補,現在補豈不是在告訴世人自己喜歡聽吹捧之聲嗎? 那不行,以後朝堂上盡是這種人,那亡國就不遠了。 得找個時機,再讓這老家夥補上去。 反正現在實際上禮部也是張智在當家,隻不過是官職再進一步罷了。 “今日之事便議到此處,至於太孫人選,今後再議,切記,此地談論之事不可告知外人!”朱元璋大手一揮,霸氣側漏,雙目猶如虎目一般威懾著眾人。 他知道,這個消息瞞不了多久,遲早會散布出去,但是身為君王該說的他也要說。 今後想整這些人,便可以利用今日泄密之事再行整治。 “臣等遵旨!” 眾人再度一拜,低頭緩步退去。 “劉三吾,你留下,咱有事還要與你說!” 看著眾人退去,朱元璋連忙喊停了劉三吾。 劉三吾聞言一愣,連忙答道:“是,皇上。” 群臣投來一陣羨慕的目光,這便是站隊對了的好處,皇上肯定是要與其單獨討論皇太孫的人選了。 詹徽心中徹底鬆了口氣,這關過了就好,得不到聖寵也無所謂,他如今已經到了吏部尚書的位置,可謂是天官了,再進一步也都是虛職了。 隻是,這皇太孫人選真有討論的必要? 無論是立嫡還是立長朱允炆都是當之無愧的人選啊!倘若以賢明論,那更應該是朱允炆啊!怎麼著也輪不到太子其他的子嗣。 莫非……
第一十章:子歿孫承,適統禮也!(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