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1 / 1)

經這麼一樁意外,林丘源受傷,掌門接任儀式也不了了之。當日傷者數十人,其中更包括少林、武當兩位掌門,眾人從石蘭長坡退下,人心潰散,眾皆沉鬱,一時匯聚武林豪傑的熱鬧之所也隻剩一片狼藉。   之後陸續有人下山,他們祈願掌門林丘源的傷病早日痊愈之後,就轉身啟程,各回鄉門,其他事宜並不再提。普玄方丈和守清道長多住了幾日,傷勢也並無大礙,他們關照了一番林丘源,也要動身回山。林丘源此時並不能下地,祝玲囑托石磊相送各門派貴客和江湖人士,同時也防範再有人鬧事。普玄和守清兩人曾為林丘源看過傷勢,病情其實並不嚴重,隻恐那心病難除。林丘源幾日前還與兩位前輩言談無礙,他們下山後不過數日,病情又突然加重,竟一時昏迷,不省人事。   祝玲接連幾日守坐在師兄床前,日夜陪護,所幸林丘源最終醒轉。可此時又傳來林遠道失蹤的消息。夏雨雪前幾日同華山門人一同整理廳堂、劍場,並無暇顧及師弟,如今山上各位遠客皆盡數離去,才得空閑,可四處找過竟都尋不見林遠道的身影,才不得已從師父病房中支出師娘,匯報此事。祝玲幾日未好好休息,如今心力交瘁,因眼前是夏雨雪才不再忍淚,終於掩麵痛哭,夏雨雪輕聲安慰,同時自責不已。她本想自己下山尋回小師弟,而祝玲卻另有安排。她命夏雨雪叫來薛雲青,薛本傷勢不重,修養幾天後便痊愈。祝玲一見那薛雲青便怒不可遏,立刻當頭痛罵:   “你恩師收你做入室弟子五年,悉心栽培,本想你武功精進,光耀華山,以報師恩。如今師父付你重托,你卻在第一日就於天下武林人麵前落敗,狼狽不堪,辱沒師門顏麵。如今華山人心潰散,你小師弟也不知所蹤,現在我再將此事托付於你,命你將小師弟尋回,若再不達使命,就不要再回華山見我!”   薛雲青聽言並無神色變化,他隻覺頹然無奈,也不知該有何想法,答了一聲“是”就退身出來。門外的夏雨雪連忙撫慰,說那少林方丈、武當道長也落敗不敵、師娘隻是氣頭上雲雲,不一時又自己頓住,滿麵悲涼。薛雲青振作精神,扶住師姐的肩膀,說自己一定會把小師弟尋回,請她放心,自己不在的這些日子,華山和師父師娘就全靠師姐和石師弟了,夏雨雪點頭答應一聲,完後薛雲青即刻啟程下山。   不過數日,夏雨雪欲恢復華山此前每日的練劍規程,可是這日的清晨,在臨風閣又不見師弟石磊的身影。石磊這幾周被師娘安排護送各位華山訪客下山,行蹤飄忽不定,而今事務已畢,卻依然尋不見其蹤影,不免令人擔心。現在師父病情逐漸穩定,師娘也一心照顧師父養傷。夏雨雪告知師娘此事,師娘倒並不吃驚,平靜的說石磊可能不會再回華山,不必為他擔心。祝玲心想,華山最糟糕的日子她都見過,現在又算得了什麼?最差不過一切重演罷了。最後她從師父的病床前起身,無言卻鄭重的抱住夏雨雪,像自己的親生女兒一般,最後牽起她的雙手,仔細看清她的麵龐,才放她離去。夏雨雪並不明白什麼意思。   之後的一兩周,華山內流言四起,如今掌門染病臥床,不能下地,隨後其子林遠道失蹤,師兄薛雲青下山尋其蹤跡又一時沒有消息,現在另一得意門徒石磊也不見蹤跡,各門人弟子的士氣簡直不能再傾頹低沉。而掌門接任儀式在天下武林麵前的落敗,更令那些趨炎附勢、盼隨華山之勢崛起而得利的門徒憤恨的放出華山派將亡的預言,他們紛紛出走華山,又引得不少門人跟隨。如今華山派又從最盛時的近一百人縮減至隻有十幾二十人。   而自華山盛會、三大掌門落敗、曹淩逃走之後,江湖武林也逐漸變得不再太平。近日中原多地下起十多年不見的連綿大雨,持續了近半個月,好幾地爆發洪災,淹死不少鄉民。莊稼被淹,糧食受潮發黴,好幾處餓殍遍野。好在華山此前為準備儀式、款待英豪而預備了不少糧食,如今門人散去,一同分食存糧之口也減了不少。而天災之後又起人禍,朝廷治理調劑不周,山賊劫案蜂起,各地盜搶奪糧之事不絕,官府一時也壓製不住。夏雨雪下山幾次聽聞此狀,又不免擔心起五裡鎮的父母。隻是此刻華山人材凋零,她也一時不忍提起,離師父師娘而去。最後實在擔憂不過,才向師娘說明心中憂慮。   師娘祝玲聽後完全相信夏雨雪的坦誠,她絕不是那種會棄華山於不顧的忘義之徒,當初從小收養的弟子如今長大成人,也是該放下山遊走歷練,再說,現在留守華山又有何事可做呢?現在山賊四起,“為民除害”不正是掌門林丘源“武林正道”習武之所為嗎?祝玲勸夏雨雪隻管放心,華山無事可憂,當下世道漸亂,江湖正缺我們這些仗劍女俠,如此也不負辛苦得來得一身武藝。最終,在一個天晴的日子,夏雨雪含淚獨自下山,朝她的故鄉五裡鎮進發。   薛雲青那邊,他一路追蹤,四處打聽詢問小師弟林遠道的下落。一時有遇到幾個曾在華山當場的看客,他們一見薛雲青就不免一番嘲諷,還冷言相譏華山派和那華山掌門林丘源。薛雲青並不同他們爭辯,他隻想盡快找到師弟,帶他回華山復命。最終,那波看客中的一人實在看不過這四處碰壁的青年人,便提供了一個線索,他前幾日聽說在一處鄉村有人武鬥鬧事,挑事者年紀輕輕,他正是為了維護華山而與人相鬥,最終遭一群人圍攻慘敗,被狠狠教訓了一頓,但應該性命無憂,可能是被附近的村民郎中收留相救。薛雲青聞言欣喜不已,道謝一聲就即刻追蹤而去。   可半路上不日突逢大雨,沿路更是洪水蔓延,他隻得爬上土丘山坡避災,一時遇到幾人漂浮水中,他先是引劍撈救回幾人,最後直接隨身備了一桿長木,一連幾天竟從水中撈救回十數人。之後雨勢居然漸漸加強,眼前平原坡地全是望不到頭的流水,偶爾有幾個山丘和房簷露尖,完全不能趕路。薛雲青與一些鄉民輾轉流落到一座山上,他們幾人找到幾根樹枝殘木,同搜尋到的茅草碩葉搭起了一個臨時避雨的棚屋,無事時就攀談閑聊。有人聽說過華山派,有人完全不知,大多數人隻是鄉民百姓。後來救起的一人竟認得薛雲青,一見他就笑起來,也不說緣故。當晚無話,那人就說起華山召開大會、比武落敗的故事來。有人跟著一起發笑,而大多數人卻隻保持沉默,偶有嘆息幾聲,隨後又有幾人好言安慰薛雲青。是夜大雨連連,不少人有家無歸,更有人愁起家中的農田莊稼,也有不少人與親人失散,所有人都愁緒飄飛,雨聲淅淅瀝瀝,不知何時能停,根本無法入眠。幾人為了消遣又重新拿華山說事,薛雲青終於忍耐不住,正欲過去教訓他們一番,找書苑www.zhaoshuyuan.com 哪知竟有人搶在他前麵,直言那幾人是忘恩負義之徒,被人救了性命不去言謝,反倒整日嘲諷、戳人痛處,隨後他又轉向薛雲青,說道,隻要薛恩公一聲令下,他就將那幾人趕出,讓他們淋雨去。薛雲青麵對這突如其來的仗義不知該如何反應,意外又感動不已,連日見過的那些口口聲聲江湖正道之人才最是卑鄙無恥,反而不如那些不懂武術、不涉江湖的鄉裡百姓更淳樸而富有正義。那幾人欲針鋒相對,哪知有更多人一同站起、將他們團團圍住,隻是見那薛雲青沒有反應,此事才不了了之。   兩日之後,大雨依舊不停,由於饑餓難忍,於是不得不有幾人出去冒雨尋找食物。因洪水爆發,農人圈養的雞鴨魚羊全部蒙災,那天生不識水性的也隻有被淹死的命運。薛雲青同幾人在山腳冒雨蹲守了幾個時辰,終於從迎麵湧來的水流中抓住兩隻鴨子。返回草棚,見另一夥人得了兩條魚,雖然眾人分食完全不夠,也聊勝於無。將它們草草處理之後,又好不容易生起火來,一番折騰之後才終於能夠吃上一頓熱飯。那曾對薛雲青冷眼的幾人本無收獲,現在聞到香氣又想來分一杯羹,終於在一夥人的責令之下,向薛雲青鄭重的賠禮道歉之後,才讓他們加入進來同食。幸好最終洪水退去,雖然當天依舊陰雨綿綿,道路泥濘,卻終於能勉強行路。眾人經此一番巧合相遇,洪災之中患難與共,如今分別竟有些不舍,幾人約好數月後一定再見,才終於分別。薛雲青被大雨耽誤了五日,又不知小師弟是否在洪災中遭遇不測,現在他隻能更加急切的奔走趕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