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顯然,比拉克給自己塑造了一個“劍灣守護者”的形象,無論是抗擊鼠潮,對付盜匪還是安置流民,比拉克光芒萬丈,竭盡所能地以博德人的身份戰鬥在第一線,至少附近的區域已經在流傳塔克世的傳說。
看來,這次我們的原初惡魔王子學聰明了。
亞倫忍不住皺眉,或許正如帝皇所說,比拉克實際上非常地聰明,非常地狡詐,就連帝皇也沒有絕對的把握能夠擊敗比拉克。
比拉克全盛之時已經摸到了成神的邊緣,而帝皇全盛之時已經有資格成神,但人類之主拒絕了,這樣比較,人類之主並無十足的把握能擊敗比拉克並不難理解。
幸好,正如帝皇所說,比拉克每一次都敗在了自己的傲慢之上。
這次,卷土重來的比拉克已經玩明白了國度信仰的本質,它遠比上次單純地在摩安德之路搞事,企圖吸收布耶爾的神性本質的比拉克要更難對付。
納垢,納垢,胖爺爺的大愛到底是什麼啊?
亞倫繼續順著幽深狹窄的甬道前進。
這一類博德之門的地下隧道從來都十分幽閉狹窄,因為一不小心就會挖通其他的區域。
穿過甬道,亞倫麵前的景色豁然開朗,空氣中彌漫著鮮血和腐爛的氣息,兩條長椅之後,一個小型的集會地點出現在亞倫的麵前,簡單的石桌被擺在高臺上方,下方排列著十四條石頭長椅,長椅上掛滿了斯卡文鼠人的屍體。
奴隸鼠,氏族鼠,風暴鼠!
鼠鼠在這裡遭遇了重大打擊!
亞倫趕緊檢查著這裡到底發生了什麼。
黯蝕攻擊,幽影能量。
每個死去的斯卡文鼠人身上都攜帶著這種能量,它們全部死於類似的傷害。
幽影?黯蝕?!
亞倫檢查了一會兒就明白了什麼,他快步在集會所中翻來翻去,於鼠人的屍體中尋找著線索,很快,一枚斷開的聖徽出現在亞倫的視野中。
見到聖徽的一瞬間,亞倫的臉色馬上變得很難看。
莎爾。
他沒有猜錯,殺死了這群斯卡文鼠人的,是黑夜女士的信徒!
雖然狗咬狗挺令人高興的,但是……不是說月出之塔是索姆家族的領地麼?
為什麼這裡會出現莎爾信徒的集會所?!
亞倫覺得等自己調查完了,有必要去找找凱瑟裡克將軍了。
你一個世代尊奉蘇倫麻麻(凱瑟裡克信仰的是蘇倫月之少女麵相)的虔誠家族領地裡出現了莎爾集會所,這像話麼?
果然,隨著亞倫的調查,一尊莎爾的神像顯露於亞倫麵前,這尊神像高兩米五左右,身穿著華麗的緊身舞娘衣,手持雙刀赤裸雙足,麵部被半圓形的頭冠覆蓋。
雙刀之上各挑著一頭斯卡文刺客的遺骸,在莎爾的神像麵前祭祀著一個斯卡文灰先知的鼠人骨麵具。
莎爾!
亞倫神色復雜地看著麻麻妹妹的神像,兩位最古女神從混沌初開一直戰鬥到了現在,雖然薩利安家族自古以來尊奉白銀聖母,從來都是告訴亞倫莎爾是最邪惡最變態最狠毒最無恥的存在,但實際上亞倫知道,相比起性格有些柔弱聖母,實力也更弱的蘇倫麻麻,他前世看過的許多電你蛋網文中都明顯要更推崇、更喜歡莎爾。
而且就算是最極端的蘇倫信徒也都不會否認莎爾的強大,相比起衰落日久,曾經一度跌到弱等神力的蘇倫,莎爾始終保有核心神職和對墮影冥界的控製,妹妹一向是吊打姐姐的。
亞倫沒有多看莎爾的神像,他的目光在神像一隻套著黃金足鏈一隻套著黃金腳環的雙足上停留了一會兒,心裡有些失望。
怎麼這些莎爾信徒都沒有給自己的女神上點其他貢品的啊!
不然看我偷吃一波莎爾的貢品,狠狠地給蘇倫麻麻出一口惡氣?
贏!
亞倫在莎爾神像麵前於內心中贏大贏特大贏了一會兒,繼續檢查著其他的跡象。
看起來這裡原來是個黑夜女士的地下秘密組織集會所,之後斯卡文鼠人占據了此處,在這裡安放了次元石鉆頭飛彈,之後豎琴手們找到了這裡,斯卡文鼠人發射了導彈卻是一個啞彈,鼠人撤退,豎琴手們回收了次元石鉆頭飛彈。
無法確定的是之後發生了什麼,可能是莎爾信徒回來消滅了鼠人,也有可能是鼠人的這波作死引起了莎爾信徒的注意從而將鼠人祭祀給黑夜女士,總之附近的鼠人被殺光了,兩個斯卡文刺客,一個灰先知成為了獻給莎爾的祭品。
自己來遲了。
亞倫嘆了口氣,他繼續尋找了一會兒,看看還有沒有其他線索,或者有價值的物品。
還真有!
就在莎爾神像下方的抽屜裡,亞倫找到了一本《耐色瑞爾的回歸》。
這似乎是莎爾教會的劇本,舞臺劇分為四幕。
分別是《七個漁村的聯盟,大小耐色王的崛起》。
《人類的奇跡法師之國,莎爾的決定預兆》。
《卡爾薩斯的愚行,耐色瑞爾的隕落》。
第四幕的故事引起了亞倫的注意。
第四幕的名字叫做《黑夜女士的大計劃,偉大的回歸——陰魂城降臨》。
“當黑暗復歸之年到來,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莎爾將主宰世界!”
陰魂城!
亞倫翻著劇本,他的腦海中自動浮現了自稱陰魂城公主蜜絲緹-坦舒爾的音容笑貌。
看來這位陰魂城姐姐所言非虛,黑夜女士確實打算在一個合適的時機讓陰魂城回歸。
腦海中正在想著神秘的蜜絲緹,不知不覺中,一雙修長的玉手就從身後摟住了亞倫的脖子,就在不知不覺之中。
熟悉的夜蘭花香味、紫色的長發紫色的瞳孔。
陰魂城公主蜜絲緹在沒有觸發亞倫任何防備的情況下從身後摟住了他的脖子,詭笑著在他的耳邊低語道:“你來錯地方了,月之少女的選民!”
“既然來了,就別想走了哦~!”
更新了,求票票鴨~
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掌上閱讀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