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章:驚變!徹底撕裂!皇帝雷擊!(1 / 1)

最新網址: 這一戰,洋人二十七艘大型戰艦,被擊沉七艘,擊傷十六艘,俘虜兩艘蒸汽戰艦。 人員方麵,聯軍士兵,傷亡一千七百餘人。 而歷史上這一戰,洋人被擊沉了四艘,重傷六艘,俘虜兩艘,聯軍士兵傷亡五百人。 清軍這邊,在歷史上這一戰僅僅傷亡幾十人,但是直隸提督史榮椿、大沽協副將龍汝元陣亡。 而在這個世界,因為洋人兵力比歷史上多了好幾倍,尤其最後時刻,洋人海軍陸戰隊依舊沖上了陸地,造成了巨大的傷亡,達到兩千多人。 這兩千多人幾乎全部是榮祿的天津新軍,看上去隻占總數的三分之一。但這部分人頂在最前麵,幾乎是最精銳的那一部分了。 最早一批天津新軍,幾乎全拚完了。 但不管如何,清廷都獲得巨大的勝利。 甚至是輝煌之勝利。 盡管沒有歷史位麵上這般順利,但是他們不知道啊,在所有人看來,這是幾十年來清廷對外戰爭的最大勝利。 僧格林沁也因為是這一場大仗的主帥,聲望達到了巔峰。 此時,整個大沽口大營,張燈結彩,都在慶祝這一場大勝。 蘇曳的官職盡管隻是江西團練,但卻也在主桌之上。 榮祿,奕劻,僧格林沁,伯彥訥謨祜都在這一桌。 高級將領,紛紛向蘇曳敬酒。 這架勢當然很明白,要把蘇曳灌醉了。 因為皇帝的旨意還沒有來,但所有人都知道,皇帝是肯定想要把蘇曳拿進京的。 所以,直隸總督恒福帶頭向蘇曳灌酒,幾個人心照不宣,一定要把蘇曳留下,一直等到皇帝的旨意。 蘇曳也完全來者不拒,他沒有喝趴下,反而把一堆人喝趴下了。 喝完之後,就直接來到海邊放水。 榮祿和伯彥訥謨祜陪著蘇曳一起來到海邊放水。 而此時,卻見到海麵上停著四艘炮艦,還有幾十艘各種戰船。 而蘇曳帶來的五百名精銳,已經整整齊齊在海邊列隊了。 榮祿一愕道:“這,這何意?” 蘇曳道:“南方戰局危險,十萬大軍正在攻打常州,軍情如火,我需要立刻南下。” 伯彥訥謨祜道:“可是,皇上的旨意還沒有來啊。” 此時,僧格林沁和直隸總督恒福也追了出來。 他的中軍,也直接沖了出來。 “蘇曳大人,這麼急著走嗎?”直隸總督恒福道。 僧格林沁道:“蘇曳,等皇上旨意來了再走,否則我不好向皇上交代,不好向朝廷交代。” “很快,最多再過幾個時辰,皇上的旨意就到了。” 蘇曳道:“僧王,南方戰局你不是不知道。危急如火,常州戰場上,我們雙方的主力都在,超過了十五萬大軍,安慶戰場近二十萬戰場。” “這兩戰,關乎整個江山社稷的安危,我必須立刻南下支援。” “僧王,諸位大人,後會有期!” 僧格林沁道:“蘇曳,皇上旨意不到,你就要走?這傳到有些人耳朵裡麵,會說你藐視朝廷的。” 然後,他的一個眼色。身後幾千名軍隊,就緩緩靠攏過來。 蘇曳寒聲道:“僧王,你這是要強行扣留我嗎?” 僧格林沁道:“蘇曳,你要抗旨嗎?” 蘇曳道:“抗旨?!” 蘇曳怒吼道:“朝廷罷免了我江西巡撫之職,我僅僅隻是一個團練。南方戰場危在旦夕,我是不是可以不來?” “我若不來,天下人可能指責我嗎?” “但我蘇曳依舊不顧南方戰場安危,皇上一道旨意,我沒有任何耽擱,直接率領大軍北上支援。” “我收復了煙臺,收復了大連,最後的決戰,我的軍隊有頂在最危險的位置。” “最緊要關頭,我炮擊洋人的旗艦,我擊傷了洋人軍隊的主帥。至此洋人才真正退兵,我們才打贏了這一戰。” “現在,常州戰場等著我去救,南方戰場危如壘卵,你們竟然不許我走?” “怎麼?你們是要用武力強行扣留我嗎?” “我北上支援,還支援出錯來了?” “我蘇曳在朝廷眼中是叛逆嗎?連來去自由都沒有了嗎?” “你說我抗旨?那皇上的旨意呢?朝廷的旨意呢?在哪裡?” 蘇曳的聲音響徹在整個大沽口。 接著,他望著天津新軍的幾千人,望著直隸的幾千人,怒吼道:“剛才還並肩作戰,莫非現在要對我開火嗎?” 閩浙總督田雨公,率領八千人,就靜靜地停在海麵上。 蘇曳拍打著胸脯道:“伱們如果要對著同袍開火,就朝這裡打,朝這裡打!” 在場天津新軍,直隸的軍隊,全部低下頭,不敢對視。 蘇曳一聲令下道:“登船!” 隨著他一聲令下,五百名精銳士兵,開始快速登船。 僧格林沁此時真是心急如焚。 皇上的聖旨怎麼還不來?還來不來? 有聖旨,他就能把蘇曳扣押下來了。 但是從京城往返大沽口,整整六七百裡,就算飛也沒有那麼快。 就算有那麼快,欽使也趕不到的。 他真的是有心直接下令軍隊包圍蘇曳的軍隊,進行強行扣押。 但是……沒有人敢這樣做。 一直到現在為止,朝廷都和沒有蘇曳公開鬧翻。 朝廷下旨讓蘇曳去上海談判,他就去談判。 讓他停止談判,離開上海,他就離開上海。 這等十萬火急的時刻,朝廷下旨讓他北上支援,他就率軍近萬,北上支援。 還要怎麼樣?這難道還不是忠臣嗎? 這個時候,你讓天津新軍、讓直隸的軍隊對蘇曳動用武力? 這些人,怎麼也過不了心理這一關。 但是,如果把蘇曳放走,那皇帝和朝廷肯定會責怪僧格林沁。 “蘇曳大人,這一戰打贏了,你立下如此大功,皇上肯定要封賞,你就這麼走了,皇上不會饒過我等的。”僧格林沁高呼道:“來人啊,把蘇曳大人留下來。” 僧格林沁決定,要喜笑顏開,用嬉鬧的方式,把蘇曳留下來。 “蘇曳,南方軍情如火,你的軍隊就讓他們回去,你自己留下來,等皇上封賞的旨意到了之後再走。” 說罷,僧格林沁猛地一揮手。 伯彥訥謨祜,榮祿,還有他們身邊的幾十名親兵,就要直接過來,強行用留客的方式,把蘇曳拿住。 絕對不能讓他離開! 一定要趁機,把他帶回京城,交給皇上。 免得放虎歸山。 伯彥等人臉上帶著笑意,目光卻充滿冰冷,幾十人猛撲上來。 而就在這個時候! “砰!” 猛地一聲槍響! 不知道誰開的槍,但肯定是從清軍那個方向開的。 所有人驚駭。 蘇曳低頭一看,胸口一道血跡,猛地映染開來。 有人暗殺蘇曳?! 頓時,蘇曳的幾百名新軍眼眶欲裂。 全部拿起槍口,瞄準了僧格林沁的方向。 閩浙總督田雨公憤慨欲狂,直接下令調轉槍口。 可怕的內訌,一觸即發。 僧格林沁驚呆了,伯彥也驚呆了,榮祿更是魂飛魄散。 因為這個時候,是距離死亡最近的時刻。 這個時候,稍一不小心,他們就會被蘇曳的軍隊打成篩子。 蘇曳望向僧格林沁,沙啞道:“僧王,何以如此對我?” “我蘇曳在你們眼中,難道真的是亂臣賊子嗎?” 頓時間,蘇曳新軍大吼道:“跟他們拚了!” 閩浙總督背後的團聯軍大吼道:“跟他們拚了!” 雙方,真的要開戰了。 蘇曳用盡最後的力氣道:“走,走,走……” “不要開火,不要開火,不要開火……” 幾十名士兵沖上來,直接把蘇曳搶走,抬上了戰船。 這個時候,沒有任何人敢阻擋了。 一旦阻擋,雙方上萬人,直接開戰。 一旦開戰,後果不堪設想。 就這樣,僧格林沁眼睜睜看著蘇曳一行人離開。 “抓住了,抓住兇手了!” 僧格林沁一驚,竟然真有兇手? 稍稍審訊之後,這個兇手竟然依舊曾經鑲藍旗都統德興阿的兒子,而且此時喝得醉醺醺,雙眼通紅。 他已經對蘇曳家發動過一次暗殺了。 而這一次,竟然趁機混入軍中,再一次對蘇曳進行了暗殺。 “我去偷了一支最好的洋槍,找了一個最好的位置,我要殺了蘇曳,為父親報仇。” 剎那間,僧格林沁、榮祿、直隸總督恒福全部噤若寒蟬。 這……這竟然是真的刺殺? 不,不是蘇曳自導自演? ………………………… 當然是自導自演。 隻不過提前部署很久,甚至德興阿之子這條仇恨線養了一年多了,甚至他身邊幾個人,也都是蘇曳某種意義上的“仇人”,大家共情。 提前半年,一年就布局,誰扛得住?所以一切看上去都是真的。 伯彥道:“父王,這……這是不是自導自演?” 榮祿道:“德興阿之子,是你招募進入新軍做軍官的,八個月之前招進來的。” “半年之前,誰知道這一戰會爆發?誰知道這一戰會贏?誰知道蘇曳會出現在這裡?” “這等情形,如何自導自演?” 伯彥又興奮,又微微惶恐道:“那蘇曳死了沒有?” 榮祿道:“距離太遠了,超過了六十丈。可能會死,也可能不會死!” 僧格林沁道:“立刻,立刻進京匯報!” 這件事情,一定會引發軒然大波的。 …………………… 船上! 軍醫從蘇曳身上取出了彈頭。 所有人都看到了這一幕。 要演就要極度的真。 德興阿之子偷取的那支最先進的步槍沒有問題,但子彈有問題,而且檢查不出來。 甚至他開槍的時候,身邊都有超過五名蘇曳的臥底在邊上盯著。 那子彈能成功射擊,可是一旦射出槍膛,彈頭會在空中直接碎裂。 閩浙總督田雨公怒吼道:“朝廷一定要給一個交代!” “朝廷如此對待功臣,天大的恥辱!” 全軍震怒! …………………… 大義最難。 尤其是對於蘇曳要謀權篡位之人,時刻都要站在道德最高處。 這一戰,洋夷來襲。 皇上下旨,蘇曳就要北上支援。 否則,在天下萬民眼中,你對江山社稷就不夠熱愛和忠誠。 所以蘇曳來了,哪怕南方戰場十萬火急,他也幾千裡迢迢北上支援,而且立下了赫赫戰功。 這是因為蘇曳知道此戰必勝。 那下一戰呢? 失敗後的英法兩國,接下來要集結幾萬大軍,殺入京城。 蘇曳要坐視天翻地覆,才在最後時刻,力挽狂瀾。 下一戰很長時間,蘇曳都不能出兵支援。 而且那個時候出兵支援,也就是送死。兩三萬英法聯軍,誰打得過? 這段時間,蘇曳依舊要把握道德製高點。 這一槍,能夠解決八成的政治問題。 關鍵是,這一場刺殺99%都是真的。 甚至,對方對蘇曳家庭,已經進行過一次刺殺了。 更過分的是朝廷都已經將他們抓捕,之後又無罪釋放了。 所以接下來! 可怕的輿論,會再一次引爆。 ……………………………… 常州戰場! 石達開真的要過時了。 瘋狂地激戰了幾天幾夜之後。 常州戰場,陳玉成一個人對戰徐有壬和左宗棠,打成了平手。 李秀成在無錫城戰場,哪怕有蘇曳艦隊在運河上支援,張國梁依舊不是對手,李秀成漸漸占據了上風。 唯獨在丹陽戰場,石達開漸漸落入了下風。 他的三萬大軍,傷亡越來越多。 而蘇曳的新軍,越戰越猛。 雖然沒有人說出口,但是石達開仿佛覺得,背後有無數人在嘲笑他。 三個主帥,他資歷最老,地位最高,軍隊最多,卻打得最爛。 這一戰,石達開無論如何都不能輸,越難看,他就越焦急,就越是拚命往上堆。 太平軍已經算是非常勇敢的了,但麵對這樣的傷亡,還是充滿了怨懟。 無計可施下,石達開一次又一次向天京求援。 而此時天京的洪秀全,也完全焦頭爛額。 因為常州戰場焦灼之極,近十萬大軍牽扯在那裡了。 西邊安慶來報,曾國藩幾萬大軍襲擊安慶。 頓時之間,整個天京局勢變得岌岌可危了。 林紹章借機攻擊洪仁玕道:“乾王,你決議發動東征的時候,可有想到今日嗎?” 洪仁玕道:“當時蘇曳主力在舟山,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誰會錯過?隻要攻下蘇州,就能出兵浙江,天國的整盤棋就活了。” 林紹章道:“那蘇曳大軍急速返回之後,明明有機會停戰,為何還堅持要打?” 洪仁玕道:“他出兵拿下常州、無錫、丹陽,不宣而戰,難道還不打嗎?” 林紹章道:“是我們毀約在先。” 洪仁玕道:“你這是在替蘇曳說話嗎?” 林紹章道:“乾王,你當時為何堅持要東征,你怎麼就相信蘇曳在舟山會和洋人大戰?” 洪仁玕頓時沉默下來。 林紹章怒道:“因為你被洋人蠱惑了!” “洋人說什麼,你就信什麼。結果洋人根本沒有和蘇曳大戰,你這是在為洋人火中取栗,這些年你在香港,長期和洋人打交道,洋人究竟答應了你什麼?” 這話一出,洪秀全臉色一變。 之前的話,他都不在意,唯獨這一句話,刺中了洪秀全的逆鱗。 洪仁達道:“天王,之前洋人本來是要扶持您的。但是他卻想把我們當成豬狗,所以天王言辭拒絕了。洋人覺得天王您固執,無法掌握。所以大概想要換一個能掌握的人上位了。” 洪仁發道:“洪仁玕,洋人答應什麼時候扶你上位啊?你打算什麼時候發動下一場天京事變,到時候希望手下留情啊,殺了我們幾個人也就罷了,但千萬不要對天王動手啊。” 洪仁達道:“到那個時候,洋人所謂的天兵天將沿著長江直接殺到天京,我們的生死就全部掌握到乾王手中了。” 洪仁發道:“天王,現在安慶大戰,常州大戰,我天國的幾十萬大軍都在外麵,天京正空虛呢,這個時候發動兵變,再合適不過了。” 這些話,說得天王洪秀全滿臉色變,目光驚懼。 洪仁玕氣得渾身發抖,道:“你們血口噴人,血口噴人。” 天王洪秀全盡管心中有所害怕,但對洪仁玕這點信任還是有的。 一聲大吼道:“好了,不要再說了,大敵當前,就不要內訌了。” “下旨石達開、陳玉成、李秀成他們,趕緊打贏常州之戰,然後立刻率軍北上支援安慶。” 在這個時候,石達開派來信使趕到了。 隻有一件事情,求援! 而且一開口,就是兩萬人。 洪秀全心中一哆嗦,兩萬人? 開什麼玩笑?現在天京還剩下多少守軍?你直接要走兩萬人,天京就空下來了。 洪秀全最大的特點,就是怕死,而且他對石達開本來就很不滿,之前還能強忍情緒,此時心焦之下有些破防。 “天京不要守了?” “沒有兩萬人,沒有!” “之前開戰之前,不是口口聲聲說我天國大軍兩三倍於清妖嗎?常州戰場上唯一能打的隻有蘇曳的軍隊,僅僅四千多人而已嗎?” “就是你們吹得天花亂墜,朕才答應你們發動常州之戰,怎麼現在打成這個樣子了?” 乾王洪仁玕跪下道:“天王,常州戰場,翼王之所以最被動,因為他麵對的是蘇曳主力。現在整個戰場陷入了平衡,一旦丹陽我們戰敗,就會引發一係列反應,會導致常州戰敗,無錫戰敗。所以這個關鍵時刻,反而要幫助翼王撐住常州戰場啊。” “我知道現在局勢如同水火,安慶那邊,湘軍咄咄逼人。但是在安慶我們經營了許多年,防禦工事,軍隊部署也眾多,曾國藩一年半載想要攻破,也是不可能的。” “現在湘軍,蘇曳軍隊,浙江、江蘇的軍隊,都被牽扯住了,唯一對天京造成威脅的就隻有揚州的托明阿了,幾個月前勝保離開揚州後,江北大營對我們也沒有絲毫威脅了。” “就托明阿那個廢物,我們不去打他都算好的,他哪裡敢來打我們?” “天京高枕無憂的,安慶也很穩當,唯有常州戰場岌岌可危,請天王派援軍。”洪仁玕叩首道:“翼王那邊,一定要撐住啊,否則一崩全崩啊!” 洪秀全道:“他一開口,就是要兩萬人,我哪裡擠得出來這麼多軍隊?” 洪仁玕道:“沒有兩萬,一萬也可以啊。” 洪秀全咬牙切齒道:“一萬也沒有,給他七千!” 最終,洪秀全強忍著不舍,派出七千援軍前去支援石達開的丹陽戰場。 天王府這邊散了之後,在天京的街道上,洪仁玕對林啟榮道:“勤王,你就這樣一直冷眼旁觀嗎?” 林啟榮道:“當日我想要阻止你們東征,結果阻止不了,又能有什麼辦法?” 接著,林啟榮道:“我倒是想要問一下乾王,且不說常州之戰可能戰敗,就算打贏了又如何?常州,丹陽、無錫本來就是我們的。若我們沒有毀約,他們根本不會來奪這三城。現在就算打贏了,奪回了這三城,要死多少人?接下來還有力氣去打蘇州嗎?” “如此徒勞無功,損兵折將,又是為何?” 洪仁玕臉色難堪道:“勤王,你這是馬後炮,當時那個千載難逢的戰機,誰舍得放過?” 林啟榮道:“不,恰恰相反,當時老練的人一眼就能看出,洋人和蘇曳在舟山根本不可能打。蘇曳和王有齡等人在舟山部署了三四萬大軍,就是為了止戰。洋人這一次總共才多少軍隊?他們的主要目的就是擊敗清廷,逼迫狗皇帝承認履行天津條約。額爾金伯爵瘋了才會在這舟山和蘇曳大打出手,毫無利益可言。” 接著,林啟榮冷笑道:“偏偏洋人過來和你一談,說他們會在舟山和蘇曳大打,你就相信了。為何洋人一說你就信?洋人的話對你而言,是聖旨嗎?” 這話一出,洪仁玕微微臉色一變。 因為林啟榮這句話,確實很誅心,直接命中他內心深處。 但不管如何,局麵發展到這個地步,也有進無退了。 天京這邊,隨著洪秀全一聲令下,七千援軍用最快速度,趕赴丹陽戰場支持石達開。 但是,浙江巡撫王有齡,在確定洋人和朝廷打得不可開交之後,甚至還沒有等到大沽口之戰結束,他立刻就率領一萬多人,離開舟山,沿著錢塘江,北進江南運河,殺向常州戰場了。 擁有強大的盟友,就是這般爽快。 他們根本不需要你的命令,尋找戰機,主動出擊。 隻要構建一個框架,他們就能在能力範圍內做到最好。 ………………………… 京城! 這段時間,不僅僅是皇帝,還有整個朝堂,都完全寢食難安。 做出了開戰的決定之後,果然朝野振奮,收獲了大義。 但是在那之後,就是徹底的不安了。 怕輸啊! 去年的大沽口之戰,一開始也打得很好,後來忽然之間就崩了。 萬一這次,重蹈覆轍,該如何是好啊。 緊接著,大沽口那邊沒有傳來大捷,反而是蘇曳傳來大捷。 蘇曳收復煙臺,收復大連。 在朝堂上,皇帝公開當然要說好,再怎麼也是戰功。 但是私底下,皇帝卻譏諷說蘇曳就隻會投機取巧,趁著煙臺和大連空虛,偷取了二城。 有膽子,你率軍來大沽口和洋人主力作戰啊? 朝廷這邊也對民間放風,說蘇曳收復煙臺和大連就是投機,是表演給天下人看的。 結果,當僧格林沁又傳來了消息,說蘇曳真的率軍來大沽口了。 而且跟隨著僧格林沁信使一起進京的,還有民間的消息。 民間幾乎和朝廷,同一時間知道這個消息的,要知道僧格林沁那邊可是六百裡加急。 在那一瞬間,皇帝和杜翰等人,都有些發蒙。 蘇曳,你,你還真敢來啊? 內心佩服的同時,皇帝狂喜。 蘇曳,你這次來了,那就不要想走了。 朕去給你下旨,本來也就是一種政治攻擊而已,沒有想到你還真來了。 那就休要怪朕了。 於是,皇帝立刻派出欽使給僧格林沁,不計一切代價,也要留下蘇曳。 絕對不能讓他離開。 所以這一整天時間,皇帝都魂不守舍,等待著大沽口那邊的消息。 如果上天眷顧的話,他可是要雙喜臨門了。 果然,沒過多久。 “八百裡加急,八百裡加急!” “皇上大喜,大沽口大捷!” 一隊信使,一路狂奔,一路高呼。 頓時,整個京城沸騰。 真打贏了?! 還真虧蘇曳和朝廷進行了爭大義之戰,所以朝廷才在開戰之前進行了輿論鋪墊。 反復向京城民眾闡述這一戰的意義所在,這才有輿論基礎。 捷報剛剛進京,便有不少精英家庭自發放起了鞭炮。 “真是太不容易了啊,我大清幾十年來,終於打贏了這一戰啊!” “我就說吧,關鍵時刻,還是得我們八旗出馬啊。” “僧王威武,榮大帥威武!” “我八旗為大清爭光了,為祖宗爭光了。” …………………… 朝堂上。 皇帝隔著很遠,就聽到了信使的高呼聲。 大沽口大捷! 頓時,他整個人都振奮起來,甚至臉上出現了一種病態的紅。 整個人猛地站起來。 信使飛奔進來,隔著很遠就滑跪過來,大聲高呼道:“皇上大喜,大沽口大捷!” 接著,將奏報遞上來。 太監王承貴接過奏報,檢查之後,再遞給皇帝。 皇帝打開一看,渾身都在顫抖,就仿佛喝醉酒了一般。 上天保佑,列祖列宗保佑。 真的打贏了,而且是實打實的大勝。 真的打沉了洋人的好幾艘戰艦,重傷了十幾艘,打死打傷了洋人一千六七百人。 幾十年來,前所未有的之大勝。如此輝煌大勝,皇帝事先都不敢想象。 他整個人,都仿佛要飄在雲端一般。 大勝之後,他腦子裡麵另外一個聲音響起。 蘇曳,你天天高呼天下大義,天天高呼要抵抗洋人,反對天津條約,口口聲聲說朝廷喪權辱國。 結果現在呢? 朕打贏了這一戰。 你們就隻會空口白牙,朕是真正打贏了。 你們之前南方七省對朝廷的政治攻訐,全部灰飛煙滅。 朕這個耳光,打回去了。 你們南方七省的大義,不就是反對天津條約,反對璦琿條約,保護長江航道?保護南方子民不被洋人傳教士禍害嗎? 不就是嫌棄朝廷無力保護你們,所以才要另立七省聯盟自保嗎? 現在,朝廷打贏了。 你這個什麼南方七省盟約,給朕拆了。 無比振奮的皇帝,恨不得立刻下旨,解散南方七省聯盟。 但是,很快他發現還有一份密折。 榮祿,直隸總督恒福,僧格林沁三人的密折。 蘇曳在大沽口戰場,表現神勇,頂在最關鍵的位置。 尤其蘇曳,頂著洋人的無數炮火,命中了洋人的旗艦,擊傷了洋人聯軍的最高指揮官,使得洋人退兵。 三份密旨都是一樣的內容。 當然不是三人高風亮節,要為蘇曳請功。 真正的請功折子上,這些事情他們一個字都不會寫。但是要把實情密奏給皇帝,免得朝廷被動。 關鍵是,蘇曳也有自己的輿論喉舌的。 京城有十幾萬人和蘇曳利益捆綁,關鍵時刻,都會為蘇曳說話。 看到這三份密奏後,皇帝臉色頓時變了。 怎麼回事?怎麼會這樣? 這一場大捷,蘇曳竟然是頭功? 原本蘇曳上報收復煙臺和大連,朝廷還可以指責他投機取巧。但是現在炮轟洋人旗艦,擊倒洋人統帥,這對於清廷來說,就是頭功。 按照本能的思維,主帥倒了,所以退兵了啊。 當然,其實這一戰蘇曳不是頭功。但在他的表演下,在天下萬民眼中,那就是頭功。 現在天下萬民根本不了解新式戰爭,腦子裡麵還是百萬軍中取敵人上將首級。 擒賊先勤王,滅了敵人主帥,這還不是頭功? 接下來,皇帝強顏歡笑,接受了文武百官的恭賀。 朝廷所有官員,紛紛出列。 “恭喜皇上,賀喜皇上!” “如此大捷,當與天同慶。” “如此大捷,皇上當祭天!” “皇上啊,我大清中興,就在眼前。” 麵對群臣的吹捧,皇帝當然還是飄飄然,覺得無比舒爽。 朝會結束後,皇帝立刻留下了幾個重臣,開了小會。 …………………………………… 三希堂內。 皇帝把僧格林沁等三人的密奏,遞給了肅順等人。 肅順、杜翰、端華、綿愉、載垣等人看了之後,紛紛色變。 這……這蘇曳竟然是如此牛逼嗎? 這幾人都不懂軍事,看到密奏後,也本能覺得蘇曳這一戰功勞肯定很高。 皇帝道:“怎麼辦?” 打勝仗是大好事,但見鬼的蘇曳立了大功,那就是壞事了。 本來想要接著這一場大勝,拆解了南方七省聯盟。 大義在手,不得不從。 結果,這一場大勝竟然有蘇曳的份。 盟主蘇曳,閩浙總督田雨公,都率軍來援了。 人家南方七省,也有大義。 杜翰道:“皇上,這並不沖突。” “這一戰打贏了,代表著朝廷有能力保護南方子民,所謂南方七省自保,也就沒有必要了。” “至於蘇曳立了大功,我們先壓住,不讓他的功勞往外爆。” “就是要埋沒他的功勞。” 匡源道:“在京城蘇曳喉舌眾多,想要埋沒他的功勞,隻怕很難。” 杜翰道:“至少在朝廷,他沒有喉舌。” 匡源道:“有的,在朝堂他有一門大炮,誰都敢噴。” 杜翰道:“不管如何,先壓他的功勞,實在壓不住了,就把他提拔起來。” “蘇曳你這麼能打,朝廷冊封你為兵部侍郎,足夠分量了,足夠酬功了吧。” “蘇曳你接不接,那就是你的事情了。但是朝廷現在有足夠的大義,瓦解七省聯盟,朝廷也有足夠的大義,打擊洋人產業。” “而洋人產業,就在九江!” “而且最最關鍵還有一點,僧格林沁一定不會放過這次機會,一定會將蘇曳扣留下來的。” “蘇曳隻帶來五百人,僧格林沁上萬人,可以將他包圍,不管用何手段,都強行留下。” “隻要蘇曳進京,那南方就掀不起風浪了,屆時我們冊封他為兵部侍郎,將他束之高閣。” “等事實瓦解了南方七省聯盟,清除了九江產業之後,對蘇曳就可徐徐圖之。” 所有人點頭,棋眼就在蘇曳。 隻要將他扣留,一切好辦,朝廷封你做高官,又沒有虧待你。 幾個重臣和皇帝在商議中,立刻找到了最優解。 強留蘇曳在京,高官厚祿軟禁之,提拔沈葆楨進朝廷。 繼續之前的計劃,派耆齡執掌江西巡撫,率軍南下,瓦解九江產業。 但是,僅僅幾個時辰後! 又一個八百裡加急密,直接把皇帝打懵逼了。 蘇曳跑了! 最關鍵的是,朝廷俘虜了兩艘洋人的戰艦,蘇曳那邊趁亂,搶走了一艘。 這還不止。 還有一個驚天動地的消息。 蘇曳被刺殺! 看到之後,皇帝怒吼:“有陰謀,蘇曳的苦肉計,這裡麵有陰謀!” 但是……接下來,信息越來越齊全。 甚至連口供都是完整的。 所有的證據都表明,這不是蘇曳的苦肉計。 兇手都已經被抓住了,蘇曳的仇人,前都統德興阿之子。 而且,此人已經策劃過一次對蘇曳全家的謀殺。 皇帝隱隱感覺到,接下來會出現一場劇烈的政治風暴。 “傳旨,派人盯住崇恩,軟禁他,別讓他明天上朝!” 皇帝的反應很快。 頓時,幾個侍衛立刻率領幾十個士兵前往崇恩家中,將其軟禁。 時時刻刻都盯著他,哪怕上茅廁也不例外,而且不允許他走出門半步。 因為這是蘇曳在朝堂之上,唯一的喉舌。 ……………………………… 但是,次日朝堂! 都察院右都禦史崇恩,還是出現在了朝堂之上。 最關鍵的是,崇恩躲在百官之中,而且是一群三四品官中。 官員太多了,皇帝也沒有發現他。 皇帝派出這幾十個人是廢物嗎?連一個老頭都看不住? 事實上,這幾十人盡力了。 從昨夜到淩晨,他們都沒有鬆懈,緊緊盯著崇恩,走到那裡就跟到哪裡,一步沒有離開。 但是,淩晨三點的時候,十幾個黑影出現,用九江化學實驗室最新的化學藥物,直接將他們迷倒了。 關鍵皇帝是下密旨軟禁崇恩,沒有告訴宮門守衛,不許崇恩進入。 就算下旨不許崇恩進入,也有不知道多少種辦法進入皇宮,要知道曾經有商人還大搖大擺進入皇宮逛了好幾圈。 “皇上有旨,有本上奏!”太監王承貴高呼。 皇帝打了一個嗬欠,今日朝會,就是要按照計劃,進行拆解南方七省聯盟之事。 “臣有本!”崇恩大聲高呼,出列。 頓時,皇帝嚇得一激靈。 怎麼回事?朕不是秘密派人去把他軟禁了嗎? 趕緊,趕緊把他拖走,讓他住嘴。 崇恩高呼道:“皇上,大沽口之戰,蘇曳擊滅洋人主帥何伯,立下大功。” “朝廷非但不封賞,反而開槍殺他?” “這是何意?” “皇上要殺功臣,用十二道金牌,召他入京便是了,為何要用這種下作的手段謀殺他?!” “剛立下大功,就要殺之!” “如何堵住天下悠悠之口?” 王承貴的速度,已經飛快了,一揮手幾個侍衛立刻撲上去了。 “堵住他的嘴,堵住他的嘴。”偏偏王承貴還本能叫出聲了。 如此一來,這還得了? 人家都已經說完了,你再堵嘴,隻能證明人家說對了。 朝堂文武百官,全部側目。 因為,除了皇帝和極少數重臣,幾乎所有人都不知道這件事情。 這……這也太聳人聽聞了。 朝廷竟然做的這麼極端嗎? 我們知道想要除掉蘇曳而後快,但……但也不用這麼急啊? 人家南方打成一鍋粥了,但是皇帝旨意一下,蘇曳立刻率領上萬大軍來支援北邊戰場,收復了煙臺和大連。 大家也就知道這些了,萬萬沒有想到。 大沽口戰場,蘇曳竟然也立下了這等大功? 擊毀敵人旗艦,擊滅洋人主帥何伯。 這不是頭功嗎? 這麼大的事情,為何我們都不知道?昨天捷報就進宮了啊,為何當時不說? 有人回憶起來了,皇上看到捷報後,又看了密奏,臉色都變了。 當時眾人還以為這是因為覺得傷亡太大之類,沒想到皇上是看到密奏,得知蘇曳立下大功。 這一切就能解釋得通了。 朝廷這麼黑嗎?這麼大的功勞,竟然打算直接掩蓋下來? 之後,強行扣押蘇曳不成,下手謀殺? 這……這…… 太駭人了。 當年趙構和秦檜,也沒敢做得這麼過分啊? 原本大家還不信的,但皇帝的反應,還有王承貴讓人去封住崇恩的嘴。 既然不讓他說出口,那……恐怕就是真的了。 禮部侍郎倭仁麵色鐵青,直接出列,渾身顫抖道:“皇上,此事為真嗎?” 皇帝怒道:“倭仁,你昏頭了嗎?” 倭仁道:“崇恩再怎麼說,也是皇族長者,都察院右都禦史,就這樣捂住他的嘴,成何體統?我朝幾百年來?可有此例?” 皇帝怒道:“他胡言亂語,誹謗君父,也要聽他狂吠朝堂嗎?” 杜翰心中叫苦,皇上,你不該說話的啊。 這些話,應該我們來說,你那麼心急做什麼? 你現在出來說話,不是越描越黑嗎? 派太監捂住大臣之嘴,這傳出去,隻怕會成為天下笑柄。 愚蠢的王承貴。 但不管是肅順,還是杜翰,都不敢怒斥,甚至不敢眼神責怪。 他是皇帝心腹太監,最是心胸狹窄,是萬萬不能得罪的。 此時,滿朝文武都盯著崇恩,表情無比怪異。 甚至這個時候,文武百官是和崇恩共情的。 什麼時候,大清的太監這麼囂張,敢捂大臣的嘴了? 皇帝咬牙切齒,揮了揮手,幾個侍衛趕緊鬆開崇恩。 綿愉趕緊厲聲道:“崇恩,你不要胡言亂語,什麼謀殺蘇曳?子虛烏有?” 崇恩道:“惠親王?別人不知情?難道你不知情嗎?” “你敢用大清江山發誓,敢用大清的列祖列宗發誓嗎?” “南方戰局如火,發逆十幾萬大軍攻打常州,大沽口之戰贏了之後,蘇曳就要率軍南下,支援常州戰場,他這樣做,何錯之有?” “他這樣急切,難道不是為了祖宗的江山社稷?” “僧格林沁,為何強行扣押他?甚至出動軍隊,包圍蘇曳的軍隊?” “他們強留蘇曳不成,竟然派人謀殺。” “兇手就是德興阿之子,皇上難道不打算給天下一個交代嗎?” 綿愉怒道:“這是前天傍晚才發生的事情,你如何得知?連兇手是誰都清清楚楚,你是不是和蘇曳勾結?自導自演這場苦肉計?” 蠢貨! 肅順忍不住要暈厥。 你惠親王說前天傍晚發生這事,豈不是親口承認有此事? 但崇恩為人方正,卻沒有發現這個破綻,而是高呼道:“真是可笑,大沽口幾千軍隊都看得清清楚楚,甚至德興阿之子開槍的時候,都很多人看到了。” “朝廷想要隱瞞,不但要捂住我的嘴,還要捂住幾千上萬人的嘴!” 這就是最要命的了。 崇恩繼續怒吼道:“去年,翁同書之子,德興阿之子,就雇傭馬賊襲擊蘇曳全家。明明已經審理得水落石出了,卻依舊不抓這二人,任由這二人逍遙法外。” “幾個月前,伯彥訥謨祜更是將德興阿之子帶入了新軍,讓他成為天津新軍的領官!” “這一次他謀殺蘇曳,朝廷難道又要讓他逍遙法外嗎?” “皇上,蘇曳究竟犯了什麼天條?讓您這樣要置他於死地?” “如此沒有容人之量,有何麵目為君?” “剛立下大功的功臣,皇上就這麼迫不及待殺之,就不怕祖宗發怒,降下天譴嗎?” 聽到這句話,皇帝血沖上腦。 憤怒之極,幾乎失去了理智,心中的話,直接沖口而出。 “蘇曳是逆臣,逆賊,死……” 死有餘辜這四個字,皇帝剛說出第一個字,就感覺到不妙,拚命收住。 而肅順那邊趕緊高呼道:“皇上,請將崇恩治罪!” 杜翰,端華,載垣那邊,也趕緊大聲高呼。 就是想要阻止皇帝說出這些話。 而皇帝在最後關頭,也主動止住。 但……也還是晚了。 其實,朝廷這邊從來都沒有公開否定過蘇曳。 皇帝這邊,也從來沒有在百官麵前撕破臉皮。 無他,蘇曳不管做什麼事情,都有大義。 朝廷這邊,公開都是要褒獎他的,哪怕罷免他江西巡撫之職,對他逾製納妾,也隻是稍作批評,大多還是肯定褒獎,而且不是直接罷免,而是讓調他進京,擔任另外一個二品官職。 蘇曳這邊更是如此,除了辭官,剩下朝廷的每一個旨意,都乖乖遵守。 皇帝在心中說了無數遍逆賊,逆臣,但公開場合,也都是要承認蘇曳的功勞。 今日,當著滿朝文武被崇恩狂噴,直接破防,逆賊逆臣,終於脫口而出。 撕破了臉皮。 肅順、端華、載垣、綿愉等人,渾身冰冷。 皇上這話一出,再也無法挽回了。 全場,死一般的靜寂。 無數人心緒復雜,盡管皇帝後麵那個詞沒有說出口,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但所有人都能猜出來,他想說的是死有餘辜。 所有人都低著頭,不敢望向皇帝,害怕泄露自己的內心情緒。 崇恩緩緩道:“皇上想說的是死有餘辜對嗎?” 全場依舊靜寂。 崇恩繼續道:“蘇曳是不是死有餘辜,我不知道。但是我崇恩是真的死有餘辜了,皇上這就把臣處死了吧。” 他沒有慷慨激昂,而是顯得非常平靜。 說真的,崇恩一開始也懷疑這是不是蘇曳演苦肉計。 但是現在看皇帝的反應,分明就是要將蘇曳除之而後快。 兇手又是德興阿之子,早就有前科。 皇帝冷冷道:“崇恩,你屢次辱罵君父,當朕不敢殺你嗎?” 崇恩道:“你如何不敢?功勛大將,你當著萬人之麵都讓殺了,何況我這個無能老朽?” 皇帝氣得頭暈目眩,直接就要下令將崇恩斬首。 端華出列,大聲高呼道:“大膽崇恩,在朝堂之上如此犬吠,枉為宗室長者。來人啊,給我拿下!” 他作為宗人令,必須出口了。 否則,等到皇帝出口說將崇恩斬首,那後果真就不堪設想了。 幾個侍衛上前,將崇恩拿住。 崇恩束手就擒,緩緩道:“皇上,我等著你的聖旨,我等著你來殺我!” 而後,幾個侍衛就這樣將崇恩帶走了。 全場文武百官,依舊死一般的靜寂,隻是目光充滿了惶恐,還有蕭索。 ………………………… 注:一萬二送上,我去吃飯了啊!恩公,您口袋還有月票嗎?給我好嗎? (本章完) 最新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