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九章 奈何皇帝拉偏架(這章算水吧)(1 / 1)

最新網址: 工部偏堂裡,李偉坐在上首,王傑、沈玠和被他打服了的孫建等人齊聚於此,一邊拍馬屁奉承,一邊講述著如今的朝堂形勢。 “大人真是足智多謀,略施小計便將這藍玉下了獄,小官佩服!” 孫建滿臉諂媚的笑容,恭聲贊道。 “並沒有!”李偉麵無表情,心裡暗道。 “怎麼能是計呢,大人這是看不慣藍玉的不法作為,挺身而出仗義執言罷了,要我說,這些驕兵悍將早該被治罪了!” 沈玠連忙糾正道。 孫建麵色一滯,不悅的白了他一眼,隨即也跟著道:“是是,大人為人正直,所為都是為了忠君報國,真乃我等楷模!” 兩人你一句我一句,李偉聽得猛翻白眼。 門外,吳勇和脫火赤領著一些護衛站崗,脫火赤聽著屋子裡兩人的馬屁聲,頓時生出一陣危機感,感覺自己在李偉麵前的忠誠地位受到了威脅。 王傑表現的還算正常,等到兩人詞窮的時候,才插嘴道:“大人,這些淮西勛貴同氣連枝,大人切不可掉以輕心,這次藍玉下獄,那些勛貴肯定鼎力相救的,估計陛下也不會真的將藍玉如何!反而大人您卻需要小心這些勛貴們的反撲!” 李偉聞言,頓時皺了皺眉,前兩天他跟藍玉對峙之後,朱元璋就跟他說過,暫時不能動藍玉,現在藍玉雖然被下獄了,但恐怕最終還是會如王傑所說,藍玉不會有大事。 “盡力而為吧,這兩天你們接著彈劾!” “大人放心,我等明白!” 王傑立刻答應道,孫建和沈玠也連連稱是。 李偉這裡在商討著彈劾,另一邊的勛貴們也齊聚一堂。 謝成掃視了一眼眾人,微微皺眉道:“幾位國公爺都沒來?” 今日他們幾人聚在一塊,就是為了商討下怎麼營救藍玉,然而幾位國公隻來了常茂這麼個不靠譜的家夥,其他幾人都沒來,就連軍中地位僅次於幾位國公的傅友德也沒來。 常茂是常遇春長子,常遇春死得早,他早早的就成了國公,然而他跟他爹是沒法比的,本事差不說,脾氣性格卻跟這些武將一樣的驕橫莽撞,甚至猶有過之。 “不用管他們,人越老越膽小怕事,哼!咱們商量咱們的。” 常茂冷哼一聲道。 在場的眾人麵麵相覷,他們雖然個個蠻橫,但是對這幾位一路打出來的國公還是很服氣的,從不曾像常茂這樣出言不遜。 “算了,區區一個李偉,也不值得幾位國公參與,咱們就自己做主吧。” 王弼輕聲道。 他和謝成雖然也都是洪武十二年都剛封的侯,但是他們兩人的女兒都被封了王妃,分別嫁給了朱元璋的三子朱棢和六子朱楨,也就是他們都是朱元璋的親家,所以在諸侯中,兩人的地位也是比較高的。 朱元璋留下的祖訓,不許後世的皇帝娶權貴之女,然而現在他的兒子娶的卻個個都是勛貴之女,可見他最初也不得不以聯姻的方式來鞏固皇權,直到諸王長成,取代勛戚。 除了王弼他們三人,其他的像孫恪、張翼、曹興等等諸多武將。 “這次永昌侯也是倒楣,攤上這麼個魯莽的族弟,竟然連陛下派的巡察禦史都敢打!”孫恪搖頭嘆道。 “哼,我聽人說,那個禦史就是這位李駙馬送進宮去的,要說這其中要是沒有貓膩,我是不信的!” 曾為藍玉帳下偏將的張政說道,他這句話也是在場許多人的想法。 “呸,咱們打生打死的才拚到現在的地位,他算什麼玩意,也敢跟咱們相提並論!”常茂怒道。 “就是,他算什麼東西!” 常茂一說話,許多武將也跟著群情激奮。 他們一直都覺得文官動動嘴皮子吃現成,就是在占他們的便宜。 以前胡惟庸執掌朝政時也就罷了,畢竟胡惟庸也是出身淮西,跟他們關係還不錯,然而胡惟庸死後,卻冒出來個來路不明的李偉,之前他們還沒把他放在眼裡,但自從正亙賜宴的事情之後,他們是越發覺得這個人礙眼,現在更是直接把他們之中的一位侯爵給送進大獄了,這怎麼能忍,必須得弄他! 謝成臉色微變,沉聲道:“諸位,李偉畢竟是駙馬,大家還是要給他幾分麵子,咱們還是商量一下怎麼把藍玉救出來吧。” 眾人聞言,心中不悅,但也悻悻的閉了嘴。 他們之所以要救藍玉,也是出於兔死狐悲的心理,上次朱亮祖被當廷打死,就讓他們感覺警惕,現在藍玉剛回來又被下獄了,他們不得不多想了。 “其實這次都是那個藍勻胡作非為,藍玉並不清楚,咱們抓住這一點給他求情,想來陛下看在他過往功勛的份上,也會從輕發落。” 王弼開口道。 “定遠侯說得是,回去我就找人寫奏書,給陛下遞上去!” “我也寫,不是,我也找人寫!” 眾人連連應道。 他們這些人,平時對朝政漠不關心,現在需要講道理了隻能找別人代筆。 不過眾人都是顯貴,像謝成王弼等人府上都是有養著坐堂先生的,既能給子孫教書,在用得到的時候又能拿來應個急。 眾人商量一番之後,就紛紛行動了起來。 不過兩日,朱元璋的禦案上就擺滿了兩方的奏書。 相比於個個超品,地位顯赫的武將勛貴,李偉這邊都是一些品級不高的小官,也就薛祥和菇太素比較有分量,找書苑www.zhaoshuyuan.com 再往下就是韓宜可等一些禦史了。 雖然武將勢大,奈何皇帝拉偏架! 朱元璋命內閣的王本等人將這些奏書全都分開扔在了一邊,反正看了也沒什麼意義,就讓他們吵吵去吧,他正好借著這個機會看清這些人的態度。 不管是李偉那邊孫建沈玠等人的溜須拍馬,還是勛貴這裡的抱怨漫罵,都在第一時間被他無處不在的眼線寫成紙條遞到了他的手上。 數日後,朱元璋派出的使臣奉命將藍勻押解回京,經過毛驤的嚴加審訊,朱元璋也得知了事情的詳細經過。 那個藍勻確實侵占民田,被道同巡察時發現後,也確實為了掩蓋罪行,命人驅趕道同。 至於毆打禦史,那完全是因為狗比主人兇,藍勻讓他們驅趕,家奴囂張慣了,上去就動手,雖然他看到後上去製止了,但道同已經挨了幾下子。 至於藍玉,確實是不知情,屬於飛來橫禍。 在查明事情原委後,朱元璋也沒有手軟,直接下令將這個藍勻斬首,至於藍玉,雖不知情,也依舊被收回了此次北征的所有賞賜,並予以杖責。 事情雖然落下了帷幕,但造成的影響卻並未消散。 李偉跟勛貴的對立比以前更加嚴重了,而因為他此次算是占了便宜,以文武之爭論,也是文臣難得的一次勝利,除了趙本等少數幾人態度依舊如故,其他文臣跟他的關係都緩和了不少。 當然,勛貴之中也不是所有人都敵視他,比如徐達等幾個國公就冷眼旁邊,而沐英更是跟他關係還挺不錯。(本章完) 最新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