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三章 考校部下(1 / 1)

最新網址: 安排好了銀行的事情,李偉就去了神機營。 朱元璋給的準備時間不多,京師的各個衛所已經開始抽調兵馬了,他也得抓緊時間。 來到神機營的大帳裡,李偉就命人將眾將士召了過來,向他們宣布了征雲南的聖諭。 眾人聽完,紛紛驚喜不已。 “太好了,咱們都閑了一年了,終於又有仗打了!” 孫雷咋呼道,自從自請調入李偉直屬的炮兵衛後,他就一直盼望著能帶上這些大炮去沙場上一展神威呢。 其他人也是雖然沒他這麼咋呼,但也都紛紛激動的請纓。 上次一戰,回來之後他們這些人都連升了兩三級不等,其他賞賜也是不少,這次再來一次,回來肯定也少不了封賞! 李偉抬手壓了壓,淡淡的道:“現在咱們神營兩萬人,用不著全體出動,我已經奏請陛下允準了,這次咱們抽調一萬人從軍出征,其他人留下繼續訓練!” “提督大人,我是一定得跟著的,咱們的新火炮必須得拉出去練練啊,不然老在營裡都生銹了!” 孫雷粗聲道。 李偉白了他一眼,有些無語,這火炮才服役多久啊,怎麼就生銹了?而且在營裡也是天天訓練,又不是放著不動。 “行了,你不用說炮兵也肯定得跟著的,不過也不能全拉出去,這樣,神威炮三十,神機炮一百,剩下的留下繼續訓練。” 李偉不耐煩的說道。 孫雷聽完,雖然為沒能把火炮全帶上感到有些遺憾,但是也總算帶了一大半,應該能夠他過把癮的了。 李偉跟他說完,又將目光掃向了宋忠和江龍等人,幾人紛紛挺胸抬頭,表示我行! “大人,不如咱們先商討一下作戰布署再做決定?” 江龍出聲提醒道。 眾人相視一眼,也都明白了他的意思,他說的是商議,其實就是大家比拚一下。 “也好。”李偉輕輕點頭,隨即命人將地圖取來,展開懸掛後,帶著眾人一起看了起來。 李偉學著朱元璋的樣子,講述起了這次的作戰布署: “欲取雲南,先下曲靖,曲靖乃是雲南的咽喉要地,隻要能拿下這裡,那平定雲南就簡單多了!” “大人高見!如此我軍循江而上,直取曲靖,必能一戰定乾坤!” 見李偉稍一停頓,宋忠就趕緊搶先發言道。 李偉愣了愣,宋忠這說法倒是跟當時朱元璋的想法差不多。 於是他便輕輕點頭道:“不錯,我就是這麼想的!” 說完繼續望著宋忠,等他繼續說下去。 然而宋忠一時沒反應過來,稍一愣神就給了旁邊的江龍機會。 “曲靖是雲南東部門戶,北臨白石江,是其天然屏障,所以若要取雲南必先下曲靖,取得曲靖後,我軍便可直趨雲南。” 江龍冷靜的分析道。 李偉邊聽邊記,腦海裡總算有了一些畫麵感。 “嗯,我也是這樣想的!”李偉點著頭道,隨即又拿出老朱的布署道:“另外,我還向陛下建議遣一驍將由永寧從永寧出發進軍烏……烏什麼來著?” “大人,是烏撒吧?”宋忠小心翼翼的試探道。 “對對,就是烏撒!” “大人此計甚妙,如此將當地土軍牽製在烏撒,我軍便可安心攻取曲靖了!” 宋忠立刻朗聲道,先拍馬屁後解釋,李偉聽到滿意的點了點頭。 “大人深謀遠慮,用兵如神……” 杜員沒搶著話,隻能跟在後麵跟著巴拉巴拉的誇贊了一通。 李偉也很給麵子的點了點頭,但隨後卻語氣一轉,道:“杜員留下看家。” “啊?” 杜員懵了一下,他覺得自己馬屁拍得挺好的呀! 李偉淡淡的看了他一眼,馬屁雖好,你也得有真本事才行啊! 在排除掉了杜員後,李偉又將能記住的那些朱元璋的布置照搬過來講了一遍,講幾句停一下。 眾將士也都很配合,上來先誇贊幾句大人英明,然後再開口給他解釋這麼安排的道理。 在眾人的誇贊聲中,李偉也恍然大悟,明白了朱元璋的安排,怎麼說呢,他覺得他與朱元璋的差距隻是一門地理課! 古代用兵,最主要的就是利用各種險要地勢,一條河,一座山,就能攔住數十萬大軍,甚至以少勝多也不在話下。 不像後世的戰爭,飛機坦克、衛星導彈齊上,地勢對戰爭的影響已經大大降低了! 李偉在經過對這些將士的一番“考校”之後,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最終選擇了宋忠和左威。 其實宋忠和江龍的本事都不錯,但是宋忠跟他更親近(會拍馬)一些,而且神機營的訓練一直是讓江龍負責的,他留下李偉也比較放心。 至於左威,他所帶領的衛依舊是騎兵為主,足有三千餘,騎兵的作用現在還是很大的,機動性強,必須帶上。 人選定下後,左威和宋忠、孫雷等人就開始匆匆的準備了起來。 一個月後,二十萬大軍由龍江口岸登船出征,朱元璋親自為他們餞行。 傅友德帶領著諸位將士向朱元璋行禮拜別,朱元璋特別瞥了一眼人群中畫風獨特的李偉。 傅友德會意,低聲道:“陛下放心,臣定會確保其萬無一失!” 此時他已經不像當初議事時那麼淡然了,因為朱元璋已經給了他承諾,這次打得好,回來就能封公了! 如今大明,除了當初開國時封的六位國公外,惟有湯和一人在洪武十一年封公,而他即將成為下一個。 當然,朱元璋在給他承諾的時候也往他身上掛了個拖油瓶,不過傅友德對此不甚在意,他對此戰信心十足,即便讓李偉全程打醬油也沒有關係。 眾將與朱元璋踐別後,陸陸續續的開始登船,李偉和他的神機營也跟著往船上搬運輜重,尤其是火炮這種大玩意,光靠炮兵衛自己是不夠的,還征調了一批勞役幫忙。 大軍光是搬運輜重就用了三四天,之後眾將士才得以登船出發。 三千多艘戰船,排成了數裡長的巨龍,浩浩蕩蕩的自應天出發,沿江而上,向雲南進軍!(本章完) 最新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