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網址: 李偉本以為一日便回,沒曾想卻直接被留在了京師。 建城這事雖然是為了完成工部的公務,但也是他自己想做的,除了能賺錢之外,還能帶來許多其他的好處,比如培養工匠們的技藝,拉動各個產業,製造一些新式機械等等。 朱元璋此舉嚴重打擊了他的積極性,在休養了幾天後,他還是忍不住又請奏了兩次,但都被駁回了。 無奈,他也隻能按照朱元璋的意思,讓薑守清替他去主持建城。 工部衙門,李偉有些煩躁的跟薑守清講解著水泥的用處。 “這個水泥,隻要和沙石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就能取代糯米灰水作為粘合劑用來建城,另外它也可以直接作為建設材料,凝固後堅硬程度堪比石料。”李偉指著命人取來的一袋水泥說道。 薑守清平時跟他交流不多,但是做事確實很用心,屯田清吏司的事幾乎沒讓他操心過。 而薑守清也確實是是個務實的人,聽到他這些描述大為驚訝,追根究底的問個沒完: “這是為何?” 水泥可以凝結作為粘合劑他可以理解,粘土就是這樣,但凝固後硬度堪比石料他就不能理解了。 李偉微微皺眉,解釋道:“這個吧,它就是一種水化反應,這些粉末顆粒在遇水後會慢慢膨脹變大,密度增加,自然硬度也跟著增加,明白了吧?” 薑守清皺眉沉思,努力想象著李偉所描述的畫麵,但是依舊無法理解。 “你怎麼不明白呢?顆粒膨脹後相互擠壓,中間縫隙小了,自然更加堅實……” 李偉有些不耐煩。 薑守清聽完,似乎明白了一些,但又不是太明白。 李偉皺了皺眉,有些不耐煩的道:“算了算了,你隻要知道這東西凝固之後還要淋水保持濕度就行了,這樣它才可以更加緊固。” 薑守清更加驚訝:“既已凝固,為何還要淋水?” 李偉瞥了他一眼,心裡有些無奈。 水泥的使用不是那麼簡單的,除了砂石的混合比例,還要在凝固後淋水養護,確保其充分完成水化反應,才能保證硬度強度。 而且根據日照強度不同,淋水的時間敢不一樣。 如果他能自己去現場,自然可以看好時間直接指揮工匠去乾,等這些工匠熟悉了這個過程,之後自然也就沒問題了,現在就是因為是第一次使用,他才得手把手的教。 看著薑守清一知半解的樣子,他心裡更是不放心,這要是弄不好出了問題,那麻煩就大了。 咦? 李偉正要耐著性子跟他仔細講解,卻突然心中一動。 不懂好啊,不懂就讓他告訴朱元璋就行了,薑守清要是乾不了,那朱元璋不就得讓他親自去了嗎? 想到這裡,李偉頓時話風一轉,語重心長的跟他說道:“守清啊,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你這態度很好,這樣吧,你就上奏陛下說聽不明白就行了。” “呃?” 薑守清愣了愣,心裡有些錯愕。 他其實還是聽明白了一些的,隻要李偉再仔細講講,他覺得應該沒問題。 但是李偉卻是直接停止了講解,麵帶笑容的拍了拍他的肩膀,:“早點上奏跟陛下言明,不要耽誤了建城的進度。” “這……好吧。”薑守清不情願的答道,他還是想聽李偉講清楚。 李偉不顧他殷切的眼神,直接令人收起水泥,本來打算好的演示也取消了,揮了揮手把他趕了出去。 薑守清走後,茹太素緊跟著來見李偉。 李偉幾次去找他都不經通報,他也不會客氣,直接就闖了進來。 “李大人,你快跟我講講你那個買田的事情,陛下讓我負責此事,我還有些疑問需與你溝通一二!” 茹太素滿臉喜色的來到李偉麵前說道。 朱元璋命他負責李偉那個買田的計劃,他在得知後立刻意識到這是件利國利民的大好事,心下大為驚喜。 然而麵對他的詢問,李偉卻是不緊不慢的抿了口茶,才悠悠的道:“茹大人啊,買田這個事吧,它隻可意會,不可言傳啊,懂便是懂,不懂我說了也沒用。” 茹太素聽到他這番玄乎的話,臉上的喜色頓時一滯,有些不悅的道:“怎麼不能言傳了?不就是給民戶利益,提高他們開墾荒地的積極性嗎?你以為我一點都不懂啊?” “喲嗬,不錯呀,茹大人很有悟性啊!”李偉頗為詫異的贊道。 茹太素不屑的瞥了他一眼,心下有些得意。 “既然如此,那就更不用本官多言了,茹太從若是有疑問做不了,就直接上書陛下另請高明便是。” 李偉循循善誘,希望他能像薑守清那樣直接上奏,這樣他就能親自出馬了。 然而茹太素卻不給他這個麵子,聽到他這話,有些惱怒的冷哼了一聲:“哼,不說就不說,沒有你老夫一樣能弄明白。” 說完,茹太素就揮袖而去。 李偉麵色一僵,頓時坐不住了,趕緊起身追了上去:“別啊茹大人,你就跟陛下說乾不了就行了,剩下的讓我來……” 茹太素不予理睬,頭也不回的離開了工部衙門。 雖然茹太素不配合,但是薑守清還是聽話的,早早的把奏書遞上了去,而且茹太素雖然對買田囤地的事有些看法,但是對什麼投資類發行寶鈔什麼的卻不甚明白,最後也不得不上奏請示。 很快,這些奏書就遞到了朱元璋的禦案上,朱元璋看著兩人這些“乾不了”的奏書,不禁皺起了眉。 “這個臭小子,敢跟咱耍這個心眼!”朱元璋低聲罵道。 就李偉這點小心思,他一眼就能看得通透。 沉吟了片刻,他抬頭向一旁的徐壽吩咐道:“去,讓人把那臭小子給咱叫來!” “是!”徐壽躬身應是,快步離去,到外麵吩咐了幾句,很快一個小太監便出宮去找李偉了。 不久之後,李偉便被帶進了宮,來到了朱元璋麵前。 朱元璋將奏書扔到他麵前,沒好氣的瞪了他一眼:“你就這麼想自己去?” 李偉悄悄瞥了一眼地上的奏書,不用看也知道是自己的做法起效了,心中頓時有些暗喜。 “陛下,揚州新建畢竟是第一次試行此法,臣不親自去盯著,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實在有些不放心呀,萬一事情搞砸了,您怪罪下來,臣可擔待不起擔待啊!” 李偉輕聲道。 “哼,咱不讓你去是為你好!”朱元璋不悅道。 “臣明白,謝陛下聖恩,隻是臣也不能一次遇險,日後就不出門了吧?那樣的話還如何為大明做貢獻呢?” 李偉輕聲說道。 其實他之所以這麼想親自出馬,除了完成任務,帶動發展,內心深處還想著以此為起點,逐漸的遠離京師,為將來離開大明遠走高飛做準備。 雖然他救了馬皇後,又和安慶那樣了,跟老朱家的關係更進一步,但他依然誌向不改,想著帶小青和安慶到海外去找個地方逍遙自在,遠離大明這些規矩和恩怨。 依照歷史上,啊不,是電視上演的,現在的大明還算平靜,但等朱元璋老了之後,那就是腥風血雨不斷了,後來還有建文削番老四造反,他可不想陷進這個旋渦裡。 對此朱元璋倒是沒有多想,隻當他是工作態度積極努力,一時間心下既是滿意,又有遲疑。 沉思了片刻,朱元璋心中終是下了決定,沉聲道:“知道咱為啥讓你去揚州嗎?” 李偉愣了愣,不明白他突然問這是什麼意思。 朱元璋也不等他答話,便起身去了後殿,片刻後取來一隻長條形的錦盒,伸手交給李偉。 “打開看看。”朱元璋淡淡的道。 李偉疑惑的接過來,打開看了看,隻見盒裡是一道聖旨,但與普通的聖旨不同,這道卷成軸的聖旨由貴重的絲錦織成,以玉做軸,很是華麗。(本章完) 最新網址:
第二百八十五章 乾不了就上奏(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