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網址: 商賈愣了愣,之前李偉在的時候他嚇得不敢上前,現在突然換成了熱情的夥計,一時讓他有些不知所措。 不過愣了片刻後,他也立即緩過神來,現在最重要的是先把地買下! “我直接買。” “好的,您請坐下稍等。” 夥計將他引領到一個桌子前,奉上茶水,隨後才快步跑去準備契約。 商賈坐在桌旁,看著麵前溫熱的茶水,腳下平整的地麵,純凈透明的水晶做成的窗戶,心裡充滿了驚異。 這些東西太新奇了,讓他感覺仿佛是來到了另一個世界一般。 在後堂,李偉正在給來福和沈經分派工作。 這兩人對於李偉的安排的事自然很是重視的,之前在接到李偉的信時,他們便直接親自帶人來到了揚州。 來福這邊主要就是帶領商會的管事和夥計,接替原來的官吏,來負責賣地的事。 而沈經的任務也很重要,這些大額交易他想直接通過銀行來結算,也讓這些買地的人熟悉一下銀行的流程,推廣一下存貸款和匯兌業務。 李偉剛吩咐完來福去安排“好心人”的事情,來福還沒來得及去辦,就聽手下的夥計說有生意上門,他就立即跟李偉上報了一聲。 李偉聽了頓時一喜:“好兆頭啊,走,一起去看看。” 說著,李偉便帶來福和沈經兩人從後堂走了出來。 那個商賈本來還沉浸在對新事物的好奇之中,見到李偉帶人出來頓時一驚,連忙起身行禮。 “拜見大人!” 李偉見到是他,心中恍然,隨意的擺了擺手道:“不用多禮,我現在隻是個做生意的,就將我當成個普通商人就行。” 他此時已經脫下了官袍換了一身普通人的常服,不過這個商賈是知道他身份的,即便他這麼說,商賈也不敢真的把他當普通人。 “還不知道你叫什麼名字?”李偉微笑道。 “小人叫江春。”江春躬著身說道。 “做什麼生意的?” “小人本是糧商,後來朝廷開中,小人便也跟著往邊境運糧換些鹽引,做起了販鹽的生意。” 江春輕聲答道。 李偉聽到輕輕點頭,這倒也在他意料之中。 揚州有兩淮轉運鹽使司,許多鹽商都是往邊境運送糧食及其他軍需物資,然後後換了鹽引來這裡取鹽,因此這裡集中了許多的鹽商。 其實這也不是朱元璋原創的,在宋時就有這種方式,叫做中納。 現在的中納在朱元璋的控製下,執行得還算不錯,像雲南此時就是靠商賈中納才保證了糧草充足。 但到了後來皇帝昏庸,各種權貴高官大肆請奏鹽引,致使鹽引遠比實際產鹽多得多,真正往邊境運糧換引的商賈根本取不到鹽,中納法就逐漸廢了。 李偉跟他隨便聊了兩句,便將來福和沈經引見給了他,尤其是沈經。 這些鹽商個個財大氣粗,若是把他們的錢吸收進銀行裡,那今後就再也不會缺錢了。 江春雖然對銀行不是很了解,但在聽完沈經的介紹後,也是有些心動,再加上李偉的麵子,他便答應了將部份財產存進銀行裡。 隨後來福也跟他簽好了土地交易的契書,收錢後便讓夥計帶到去府衙辦地契了。 在送走了江春後,商會的夥計也動了起來,過了不久預售處就從冷清變成了一片火熱的場麵,相似的場景再現,好心人四處宣傳,夥計們熱情招待,甚至還準備了小禮物,即便不買地,進來聽聽夥計們的講解也能占些小便宜。 運河邊、街道上布滿了新城地皮預售的廣告,由於賣地的從官吏換成了商會,許多普通人也沒了顧慮,紛紛被吸引過來。 當然普通百姓是不會輕易拿出上百貫來買這些地的,即便有沈經提供所謂的貸款,也幾乎沒人願意掏錢,畢竟現在城還沒建起來呢,除了一條水泥路之外,新城還隻是一片荒地。 但他們不買,許多精明的商賈卻是紛紛出手,動輒就是十幾畝的買。 對這些財大氣粗的商賈來說,拿出個幾百上千貫的並不是難事,而且他們也都意識到了東城未來的潛力,現在買的地將來絕對是有賺無虧。 對這種現象,李偉也隻能輕輕嘆了口氣,其實他更希望普通百姓也能大膽一些提前貸款買,畢竟等城池建起來之後,這些普通百姓隻會更加買不起,可惜他無法說服這些生性保守謹慎的百姓。 在各種營銷手段的宣傳下,地皮的售賣很快就真的火熱了起來,新城的五千畝土地,從剛開始每天十幾畝的成交量迅速攀升到百畝以上,僅僅十幾天的時間,便已成交近半,寶鈔、金銀,各種貨幣像洶湧的洪水一樣迅速回流進商會的賬目上,李偉從商會抽調的資金甚至還沒來得及花出去,便又被迅速被填補上了。 預售處的後堂,五六個賬房先生劈裡啪啦的打著算盤,計算這段時間的成交賬目。 李偉端坐在旁,靜靜的等待著這些賬房算出的結果,薑守清和蔣荃兩人也在側,眼神有些火熱的盯著這些算賬的賬房先生。 雖然李偉已經不讓他們負責賣地的事了,但他們依然很關注這邊情況,經常來探問。 過了許久之後,算盤的聲音終於漸漸停息,來福將賬目匯總到一起,呈給了李偉,然後恭聲開口道: “老爺,這十幾天來,新城中的五千畝地已經賣出了兩千三百多畝,共收得金銀寶鈔合計三十五萬貫有餘,現在新城尚餘兩千六百多畝地未售出。” “太好了!” 來福的話說完,李偉還沒開口,薑守清和蔣荃便已激動的叫出了聲。 十幾天的時間,三十五萬貫就到手了,這城還沒建呢,就已經把錢賺錢手了,李偉的這頓操作真是讓他們大開眼界! 有了這三十五萬貫,朝廷今後再也不用為建城的花費發愁了,直接照李偉這樣把地一賣,錢先拿到手再開工就是了! 當然,揚州商賈雲集,能賣到這麼多錢屬於特殊情況,其他地方肯定賣不了這麼貴。 但是其他地方的城池也不用像李偉這樣建得這麼奢侈啊!省著點花,再怎麼不濟回本總是可以的吧? 薑守清兩人激動不已,來福和沈經也都有些興奮,畢竟這才賣了一半不到的地就賺了十來萬貫,要是全賣了,至少能賺五十萬貫!照這情況下去,商會發展到千萬貫的規模也是指日可待! 相對於幾人的興奮,李偉的反應倒還算平靜,但心裡也是一陣欣喜。 他現在有三千護衛要養,負擔重了一大截,錢當然是越多越好。 “剩下的地就別急著賣了,從明天開始,賣五十畝就關門,而且今後還要逐日遞減。”李偉輕聲吩咐道。 來福聞言有些疑惑:“老爺,這是為何?” 薑守清幾人也是投來詢問的眼神。 李偉笑著跟他們簡單解釋了一下什麼叫饑餓營銷,越買不到越想買。 來福聽完大受震撼:“老爺此法真是絕妙!” “越買不到越想買,我怎麼沒想到呢!”沈經低聲呢喃,仔細咀嚼著李偉的這些話,內心也是欽佩不已! 而薑守清和蔣荃兩人雖然不懂商道,但也明白物以稀為貴的道理,李偉這個所謂的饑餓營銷就是為商品營造一種虛假的稀有度。 雖然他們飽讀詩書,對這些騙人的把戲有些不恥,但也不得不感嘆這位李大人對人心的把握之精妙,難怪他能在幾年間擊敗了那麼多權貴大佬登上如今的權位呢! 李偉在講完饑餓營銷之後還沒有停,而是又說出了令他們更為震撼的售賣方法:“等到最後所剩無幾了,咱們就拿出那些比較好的位置來,讓人競拍,價高者得,肯定能賣出更高價來!” 聽到李偉這話,幾人霎時都驚呆了! “這……這真是太……太妙了!” 來福本想說太黑了,但想到這是自家老爺又趕緊改了詞。 沈經在腦海裡想象出眾人爭相競價的火熱情景,內心更是久久不能平靜,他身為沈家嫡係,經商多年,自詡深諳商道,然而今天聽到李偉這些天才想法,頓時讓他自慚形穢! 他可以確定,按照李偉這種辦法來售賣,肯定能賣出遠超土地正常價值的價格來! 想到這裡,沈經不禁心中一動,有些激動的問道:“大人,咱們商會的其他東西是不是也可以用您這種辦法來賣呢?” 李偉微微一愣,這個他倒是疏忽了,其實商會裡很多東西都是他們特有的,拿來拍賣當然也可以。 “嗯,你這個想法不錯,其實隻要是貴重稀有的東西,都可以用這種方法,今後有機會咱們可以專門辦一場拍賣會!”李偉頷首道。 “拍賣會?”沈經重復了遍這個詞,“那大人準備什麼時候辦這個拍賣會?” 李偉沉吟了一下,道:“等以後有機會吧,你和來福平時也注意一下,有稀有的貴重貨品就留一下,到時候放到拍賣會一起賣。” 真要辦拍賣會得提前準備商品,他現在精力都在建城上,也沒精力再去搞這個。 “好吧。” 對於沒能立即將這個想法付諸行動,沈經心裡稍稍有些失望。 將賣地的事情跟來福和沈經交待好了,李偉便將將精力放回到了建城上。 他可不是後世那些黑心地產商,錢既然收了,那他就得好好的把城池給建好了。 自此之後,李偉每天親自到現場監督施工,尤其是水泥的使用配比,還有灑水保養的間隔和時機,他都是親自指點。 由於他餉銀發得多,現在服徭役的百姓也是乾勁十足,生怕這位官老爺不滿意,剝奪了他們服徭役的權力。 以前徭役是徭役,現在徭役是福利,半年五貫錢比種地強多了。 如今大明雖然沒有後世那些先進的工程設備,但是人多力量大,上萬人一齊開工,城墻建得也是飛快,一圈巍峨的城墻沿著運河岸邊迅速浮現延伸,將揚州城東這片地迅速圍了起來,原本的城外變成了城內,土地由野外荒田變成了城中寸土寸金的地皮。 除了城墻,他還修了城內的道路、排水渠等等,道路全用水泥,排水渠都是暗渠,一條條暗灰色像整塊石板似的水泥路,將全城分割成了一個個的方塊,李偉將之編好了號,已經買了地的人可以根據編號來尋找自己的那塊地皮。 隨著城池拔地而起,預售逐漸變成了現售,賣地的生意更是火爆,根本不用商會的夥計再扮演好心人,每天一早就擠滿了排隊搶購的人。 由於李偉搞什麼饑餓營銷,現在再想買塊地可不像最初時那麼容易了,每天就幾十畝想要必須得靠搶,許多遲疑未出手,或者來得晚的商賈,見實在買不到,已經開始私下裡高價收購了。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天氣逐漸轉涼,到了深秋之時,城墻終於初步完工了。 李偉和薑守清、蔣荃等人登上新城的城樓,望著近在眼前的運河,緩緩吐出口氣,輕嘆道: “終於乾完了!” 一旁的蔣荃也是感慨道:“是啊,沒想到新城這麼快就完工了,這還多虧了大人您的那個水泥,還有那些新的打夯機,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讓建城的速度提升了許多。” 李偉輕輕笑了笑,這次建城,他不但使用了水泥,還讓軍器局製作了大量的機械,雖然都是手動的,但也節省了許多人力,提高了建城速度。 不過他這速度都不算什麼,後世人家建一座幾十層的大樓都用不了一個月,城墻畢竟隻是一堵墻而已,建造難度跟高樓大廈沒法比。 不過當他回過頭來看向城內,又不禁開口道:“或許這才是剛開始。” 城內買了地皮的商賈和百姓,已經有不少開始在自己的地塊上建起了房屋,處處都是工匠和百姓施工的身影。 這次城中的地皮他賣掉了三千多畝,加上後來拍賣的沿街地塊,一共賣了五十多萬貫,去下成本凈賺三十萬貫。 至於剩下的一千多畝地,他想留作自用,亦或者等今後這新城繁盛起來了,以更高的價格出售。 揚州新城建成的第二日,遠在京師的朱元璋就得到了消息。 “嗨嗨嗨,沒想到還真讓這小子把這事給辦成了!” 朱元璋看著密奏上的描述,不禁咧嘴笑出了聲。 他說的辦成,不但是城建好了,而且李偉還真賺了錢,整整三十萬貫呢! 天下經歷了元末混戰,大明如今到處都是殘城斷道,為了修復這些道路城池他可沒少發愁。 其他人做事都是伸手向他要錢,然而李偉不但把事做了,還順便把錢賺了,真是讓他驚喜不已。 看著密奏裡描述的巍峨高大的城墻,乾凈平整的水泥道路,他也不禁生出了想去親自瞧瞧這揚州新城的想法。(本章完) 最新網址:
第二百九十一章 親自瞧瞧去(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