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網址: 針對李偉的彈劾持續醱酵,李偉自己沒有回應,但其他人卻是紛紛上書為他申辯。 幾日後,李偉終於接到了傳召,跟著小太監進了宮。 “參見陛下。”李偉拱手行禮。 朱元璋目光凝視著他,沉默不語。 李偉等了片刻,稍稍抬起頭來,便對上了朱元璋凝視的眼神。 一個月的時間這個一代帝王似乎突然老了許多,眼神雖然依舊淩厲霸道,但卻略顯渾濁,隱隱中還透露著掩不住的悲傷,曾經挺拔的身軀也變的微微有些佝僂。 “咱聽說,你一滴淚都沒流?” 朱元璋聲音有些沙啞的開口道。 麵對他的質問,李偉頓時無言以對。 “你也叫過她母後了,她去了,你就一點都不傷心嗎?” 朱元璋繼續道。 李偉長吸了一口氣,緩解心裡的憋悶,這才輕輕開口道:“皇後娘娘薨逝,我雖不如陛下和安慶這般痛徹心扉,但心裡也是很難受的,隻是我有自己的致哀方式,不願像那些文武般哭天搶地。” 其實他要是想學眾人這樣哭嚎也不是做不到,王傑他們在當時就暗中給他塞了胡蔥、生薑之類的東西,這玩意就是用來催淚的。 演戲畢竟也需要天賦,有些人想哭就能哭出來,有的人還真做不到,而那些演技差的文武群臣,都是用的這種辦法。 這種事大家都是心照不宣。 但他卻不願意這麼乾,他覺得這樣才是對死者的不敬。 真悲傷就真情流露,不悲傷就恭敬沉默表達尊重就可以了。 以哭泣的厲害程度來衡量孝心與悲傷與否,甚至像後世那種專門花錢請人哭喪,未免太可笑了些。 “那你是怎麼致哀的?說給咱聽聽!”朱元璋窮追不舍的問道。 李偉心知自己若不說出個所以然來,恐怕這事是沒完了。 李偉皺眉想了片刻,才道:“臣願為娘娘齋戒素服,以示哀悼。” “那好,那你就齋戒三年吧!”朱元璋淡淡的道。 “是!” 李偉聽到三年,心中雖是驚訝,但還是毫不猶豫的答應了。 三年不吃肉,總比讓他哭喪強。 朱元璋淡淡的瞥了他一眼,眼神中閃過厲色。 親生父母死了才需要守孝三年,李偉一個女婿是不需要的,這三年齋戒算是他給李偉最後的機會,若是李偉能做到,他便原諒他,若是做不到,甚至暗中弄虛作假,那就不要怪他心狠手辣了! 之前高信勸李偉的那些話是對的,朱元璋的確非常重視孝道,尤其這還是他深愛的馬皇後,李偉身為女婿,那就是半個兒,如此表現,他是非常生氣的!若換了別人,他都能直接把人斬了! “在這期間,朝中的事你也不用管了,安心為皇後齋戒祈福吧。” 朱元璋淡淡的道。 李偉心中微微一驚,他這輕輕一句話,等於是把他給免職了。 沉默了片刻,李偉心中輕輕一鬆,這樣也好,他反而能落得清閑。 “臣遵旨!”李偉拱手道。 朱元璋輕輕點了點頭,向他吩咐道:“嗯,退下吧。” “臣告退!”李偉躬身一禮,緩步退出了大殿。 離開乾清宮,走出皇宮的宮門,李偉長長的呼出口氣,頓覺渾身輕鬆了許多。 無官一身輕啊! 從這天起,李偉便開啟了退休生活,大多時候在家宅著,陪安慶吃齋祈福,偶爾去學院教個書,給學生們答疑解惑,帶著他們做做小實驗什麼的,生活輕鬆自在。 不過其餘的“李黨”份子就沒他這麼自在了。 雖然朱元璋隻是私下裡談話是讓他去給馬皇後齋戒祈福,但是表麵上卻是在不久後就下旨痛責他和太醫院眾禦醫醫治不利,把他直接給罷黜了。 而太醫院的趙瑄、戴思恭等禦醫就更慘了,直接被下獄拿問。 孫恪黃彬等武將,和趙本那些被李偉壓得喘不過氣來的文臣,都再次翻身占據了優勢,頓時無數跟風之人倒向了他們。 相反的高信等人,就是整日提心吊膽,生怕此時的李偉會像曾經的胡惟庸那樣,把他們這一堆人全給牽連進去。 趙本等人當然也想到了這一點,所以在李偉被罷黜之後,他們立即就對高信陳敬為首的“李黨”份子發起了彈劾,當然還有無辜的茹太素,也是他們攻擊的主要頭目之一。 一時之間,曾經追隨在李偉身邊的那些人,人人自危,竭力撇清與他的關係。 當然也有一些如吳伯宗、王傑、沈玠等人堅定的站在他這一邊,有的因為自身正直不避,有的是關係太深無法脫身,隻能一條道走到黑。 一本本彈劾的奏書遞到禦前,痛罵“李黨”奸臣賊子,欲將他們趕盡殺絕。 然而這些奏書遞上去之後,卻猶如泥牛入海,毫無動靜。 朱元璋既沒有將“李黨”分子鏟除乾凈,也沒有對跳得很歡的趙本等人下手。 雖然李偉被免了,但他之前掌握的那幾個衙門卻依舊有那些跟隨他的人擔任要職,薑守清被提為侍郎,暫代工部事務,掌行司依舊由王傑等人執掌,軍器局更是沒人能插手進去。 數日之後,眾臣的心思漸漸懸了起來,因為摸不準聖意,跟風的人也不敢再輕易上書了,這場因為李偉被免而掀起的風波漸漸平息下來。 鎮江府丹陽縣,一間不起眼的書齋坐落在偏僻的村落中,書齋上掛有匾額,上書“賢林”二字。 蜿蜒崎嶇的小道上,一輛馬車搖搖晃晃的行駛著,木質的車身和車輪,在搖晃間不停的發出吱呀的聲音,好似隨時都會散架似的。 車夫一邊揮鞭一邊喲嗬著,控製馬車走過這條坎坷的小路,來到書齋前停下。 “老爺,到了!”車夫放下馬鞭,回頭對馬車裡說道。 “嗯。” 馬車裡傳出一聲輕嗯,隨即車簾掀開,露出了一個熟悉的身影,正是已經被罷官的張宗藝! 車夫在他掀開車簾後,便趕緊取下車凳子擺在一側,然後才扶著張宗藝從馬車上走了下來。 張宗藝下了馬車,先是左右環顧,看了看四周,然後才將目光落在這不起眼的書齋上。 隨後又輕輕吸了口氣,整了整衣衫,才邁步走了進去。 書齋裡,十幾個儒士打扮的人正襟危坐,在眾人前方擺著香案,上有香爐,正不斷的升起裊裊青煙,散發著陣陣香氣。 香案後麵供奉的是儒家五聖:孔、孟、曾、顏回、子思,屋子的四周則是擺滿了書架,上麵各種聖人典籍應有盡有,其中不乏孤本。 此時,四人坐在上首,年齡皆在天命以上,其中兩人正是曾在揚州出現過的張靜居和張子宜。 “揚州之事鳳儀你未免太過魯莽了,這下不但折損了個指揮同知,還打草驚蛇,以後恐怕沒機會再行此舉了!” 四人中一位胡須泛白的老儒臉色不悅的向張靜居說道。 被稱為鳳儀的張靜居臉色不變,輕聲陪笑道:“梁師教訓的是,隻是此人對朝堂影響太大,我不得不行此險招。” 四人中剩餘的那人出聲問道:“此人真不能拉攏嗎?” “不可!我了解過此人,他雖確有才能,但卻是偏重實學,不通禮教,甚至對我儒家也頗有微詞,若是此人執掌朝堂,對我們而言恐怕是禍非福!” 張鳳儀斷然否定。 那人聞言,不禁皺眉,梁師也是蹙眉不語。 “嗬嗬,梁師也不必過於心憂,雖然鳳儀他的謀劃失敗了,但好在那李偉現在也被罷免了,對我們的威脅大減。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 一旁的張子宜打了個圓場。 “馬皇後的事也是你們做的?”梁師問道。 “不是!”張子宜搖頭否認。 梁師看了他一眼,心裡依舊有些狐疑。 正在此時,張宗藝邁步走了進來,眾人紛紛回頭看向他,張鳳儀等坐在上首的四人也停止談話,將目光落在了他身上。 “見過諸位堂師。”張宗藝先是向上首的四人見禮。 四人輕輕頷首之後,他才又向其他儒士拱手:“見過諸位硯席。” “張兄!” “張兄請坐。” 眾人也是拱手回禮,抬手請他入座。 張宗藝一一回應,之後便尋了個空位在十幾人中落座。 張宗藝之前貴為刑部尚書,在朝中執掌大權,按說即便是現在被罷官了,他的地位也要遠高於一般的讀書人。 然而此時他落座的位次,在眾人之中卻並不靠前,更無法與坐在上首的四人相比。 等他落座後,梁師笑著開口道:“宗藝,你這次雖被排擠出朝堂,但也不必灰心,我等定會著書立作為你揚名的。” “不錯,到時文章傳誦,你就是受奸臣排擠的正值良臣,若是順利,說不得就能名垂青史!” 張鳳儀也跟著安慰道。 張宗藝苦笑一聲,搖頭嘆道:“哎,這次能留得性命我就已經很知足了,其他的都無所謂了,現在這樣也好,沒了官身,我也更方便與諸位相見。” 賢林書齋有規矩,入朝堂不入書齋,凡在朝中任職的人,就不能再來這裡了,隻能私下裡秘密書信聯係。(本章完) 最新網址:
第三百零二章 賢林書齋(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