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雲平的話,讓陳國華有些感慨。
是啊,有些事兒,就需要去堅持。
“領導,應該是我謝謝您才對,如果不是您的成全,我這也不可能造得出這些煙條棒”
旁邊的薛亞軍,已經聽不下去了,直接轉移到了獎勵的這個話題上麵來。
自從段雲平十分重視陳國華之後,薛亞軍就被邊緣化了。
沒辦法啊,老段是一把手,他隻是二把手。
所以陳國華即便需要申請什麼項目,肯定是
唉!
獎勵的事兒,都好說,陳國華雖然也期待,但也僅僅隻是期待一下罷了,並不是很想著這些獎勵。
討論的雖然是陳國華,但更多的是煙條棒、炮彈和火箭彈這人工增雨的三件套。
三件套還是陳國華提出來的,大家都覺得十分有意思,呂進雄也很快就說順嘴了。
文津街這邊,伍先生他們也在商量著事情,然後匯報給了上麵的領導。
京城九十八號院,房大媽剛把洗好的衣服晾曬在院子裡的竹竿上。
下一刻,傾盆大雨從天而降。
“這殺千刀的老天爺,什麼時候不下雨,偏偏我曬衣服的時候你下雨,誠心跟我作對是不是?”
氣呼呼的房大媽,趕緊跑出來收衣服。
蔣大娘、薑唐氏、王大媽等人也都紛紛把衣服收回去,嘴裡少不了念叨幾句。
抬頭的時候,卻發現天空其實還是一片藍色,咋就突然下雨了呢?
結果等她們把衣服收回屋裡之後,再出來一瞧,好家夥,天空已經烏雲密布了。
這烏雲,來得也太快了吧?
不少人這個時候才反應過來,真的下雨了啊。
是的,連續乾旱了一個多月的京城,居然真的下雨了。
很多住在城裡的人,以前也是農民,當然也知道現在是春耕時間,既要給冬小麥灌溉,還要抓緊翻土,準備春小麥的播種工作。
現在都四月初了,再不種植的話,時間就晚了。
農民對農作物的播種、收成等都是非常清楚的,日子精確到每一天。
因為這是幾千年傳承下來的智慧,深深刻印在基因血脈裡。
這一場大雨,讓全城六百多萬居民,全都沸騰了起來。
即便是一些小屁孩,跑到大街上淋雨,被家長拿著棍子在屁股後麵追著打,他們也是非常開心的。
文津街,領導看著屋簷下滴答掉落的雨水,伸手去接了一點。
“十八歲的年輕人,居然比中科院那些老教授還要厲害.”
“已經安排下去了吧?”
“是的,領導,已經安排下去了。”
接下來幾天,陳國華就忙碌了起來。
很忙!
十一號倉庫再次重啟,承擔了部分的生產製造任務,以及培訓任務。
陳國華除了需要負責培訓從其他單位過來的工人,還需要整理技術資料。
加上他原本的工作職責,所以他隻會更加忙碌。
這些天的段雲平,神清氣爽了很多,連著幾天中午,都把陳國華拉過來食堂小隔間這邊,給後者開小灶。
食堂小隔間的飯菜,絕對是非常美味的,關鍵是還有酒。
關於獎勵這部分,似乎已經被遺忘了。
段雲平沒有提,陳國華也沒有問。
但大家都知道,獎勵肯定不會少。
一周之後,十一號倉庫又送走了一批工人。
“段書記,這培訓工作,我不想乾了,太麻煩了,而且我不適合乾這樣的工作”
送走一批人之後,陳國華當即就跟段雲平申請離開十一號倉庫了。
“老章這位老師傅就很不錯,他本身也是八級工,而且現在技術也十分熟練了,不如就交給他來負責這培訓工作吧?”
段雲平都還沒開口,陳國華就已經安排妥當了。
所以他是早有預謀,導致段雲平也不知道該說什麼才好。
“行吧,那就讓老章試一試。”
“好,謝謝領導。”
陳國華聞言,頓時大喜地說道。
相比讓他一直困在十一號倉庫,一直做一些重復性的工作,他更希望回到配件研究車間待著呢。
得到段書記的首肯之後,陳國華當即就回到十一號倉庫,宣布了新的培訓師任命。
老章聞言,臊得臉色通紅,不停地罷手道:
“陳所長,我不行啊,您這不是害我嘛”
“我總共才認識幾百個字,怎麼能教人啊?不行不行不行!”
章宗方真的是害怕壞了,也深知自己能力不夠,哪裡敢接這個任務啊?
來這邊參加培訓的其他單位職員,大部分都是有技術的工人,還有是中專生,甚至有大學生。
盡管他是一名八級工人,但他攏共才認識幾個大字啊?
所以他哪裡敢應下來當什麼培訓師啊?
陳國華哭笑不得地看著不停自我否定的老章,一時間也不知道該說什麼才好。
過了一會兒,他這才拉著老章到一旁,跟對方聊了好一會兒,這才終於說服了對方。
因為當這個培訓師,僅僅隻是培訓那些人,如何製造煙條棒、炮彈和火箭彈這三件套,僅此而已。
又不是讓老章教別人怎麼讀書識字。
所以,一些鼓勵的話,一番強有力的說明,簡單對比,給足對方信心,這事兒也就成了。
再說了,搞不掂的話,不還有他陳國華嘛。
於是,章宗方走馬上任,成為了十一號倉庫新上任的培訓師。
從這些繁重且重復的簡單工作中脫離出來的陳國華,終於可以好好休息了。
“咦,陳組長,您不用再回十一號倉庫了麼?”
配件研究車間裡,老半天過去了,李壽同發現陳國華居然沒有離開。
頓時感覺十分神奇,忍不住開口詢問道。
“你很想我離開嗎?”
陳國華翻了一個白眼,看向對方道:
“混料機還沒檢測好麼?”
混料機這一款機器,難度係數有點遠超想象。
加上最近這段時間,陳國華不是在十一號倉庫忙著煙條棒等三件套的事兒嘛,所以碳纖維生產製造設備的研發進度,瞬間就放緩了很多。
單純靠馬雲祿、李壽同他們這些人,效率肯定是會變慢的。
而陳國華回歸之後,混料機是製造出來了,但在檢測過程中,質量把控這快,還是出現了一些瑕疵。
對於碳纖維來說,任何一點瑕疵,最後製造出來的碳纖維,都是毀滅性的打擊。
可以說,會跟最初始設計的碳纖維,有著天壤之別。
“額,還在檢測當中.”
李壽同聞言,應了一聲,然後趕緊腳底抹油離開了。
就在陳國華準備過去看看的時候,門口這邊,段雲平、薛亞軍等人走了進來。
領導的隊伍裡,還多了幾位陌生的領導。
陳國華還以為是關於獎勵的事兒呢,沒想到卻是關於成立一家三件套生產製造廠的事兒。
考慮到京城用地的關係,增雨設備製造廠就設立在京郊朝陽外。
這個地方,其實已經有些靠近雙橋農場了。
在這個時候,朝陽地區的土地已經有些緊張了。
能在這個時候,還能找到這樣的場地已經十分不錯了。
現在過來的幾位陌生的領導,看氣質就知道是剛從部隊裡轉業的軍人,身上的軍人氣質還十分濃烈。
在段雲平的介紹下,陳國華才知道這個廠的一把手叫王品權。
王品權現在來見陳國華,自然是希望能得到後者的幫助。
“這個簡單啊,王書記您直說,隻要我能幫得上忙的,我絕無二話。”
對此,陳國華倒是十分爽快地答應了下來。
然鵝對方卻表示,希望陳國華能來他們廠擔任技術顧問。
“到你們廠任職就算了,不過我可以過去幫伱們的工人培訓”
陳國華聞言,想都沒多想,直接就拒絕了。
“而且如果是培訓的話,其實我們的章師傅,他就很厲害,完全可以勝任.”
“關於三件套的那些技術,他也十分清楚”
他並不想從十一號倉庫的泥潭裡剛出來,又被拉到京城增雨設備製造廠這個深淵裡。
王品權一聽,頓時滿臉失望,但也知道陳國華作為一名科研人員,確實不太可能過來幫他們。
即便如此,他還是希望陳國華能繼續改進一下這些設備、散播裝置等等.
“沒問題的王書記,就算您不說,我也會跟進的.”陳國華滿嘴答應,心裡卻沒有什麼想法。
這三件套已經是當前他能拿出來的極致了。
如果還想改進的話,那麼就需要利用現代化的電腦技術、衛星係統等等了。
否則的話,短期內來說,這煙條棒三件套就是目前最好的裝備了。
人工增雨的辦法,除了飛機散播之外,就是車載式等辦法了。
所以他現在弄出來的這三件套,完全是夠用了。
反而需要改進的地方,應該是對天氣的監控、濕度等方麵數據的測量和精確計算了。
然而,以現在極度缺乏的人才儲備和落後的技術,最起碼在十幾二十年內,很難再更進一步了。
注定了看似作用巨大,實際上又很容易被人忽視的一個單位,陳國華自然是沒有什麼興趣的。
等王品權他們離開之後,段雲平這才對陳國華說道:
“下周你準備一下,到時候跟我去見領導。”
“好的,沒問題。”
後很快就答應了下來,因為他大概知道,這很有可能就是獎勵了。
論功行賞嘛,這很正常。
在最近這一段時間內,北汽製造廠生產出來的煙條棒三件套,都已經被運走了。
而且是
它們都被運送到燕趙之地、孔孟之鄉等地方,進行人工降雨,減輕當地的乾旱情況。
從後續的反饋來看,煙條棒等三件套,那是真的很好使。
關鍵是它們真的很便宜。
特別是煙條棒,直接在山坡上燃燒就可以了。
不少地方有雲層的,直接就派遣士兵們沖到山上,確認是迎風的地方,直接就點燃了煙條棒。
好家夥,不到半小時,天空就飄起了雨水。
而煙條棒這東西,是最容易的生產。
現在反倒是碘化銀這個催化劑的原材料,儲備不夠了。
所以,很多從北汽製造廠培訓結束的技術工人,直接被飛機帶去乾旱地區,那些碘化銀的催化劑等原材料和設備,都直接被拉去就近的軍工廠。
技術員到位之後,直接就進行生產了。
因為現在需要跟老天爺搶時間,春耕無法耽擱。
再不進行春耕的話,很快就是五月份了。
五月份的時候,已經到了冬小麥的收割時間。
盡管由於乾旱,今年的冬小麥收成,隻怕是讓人失望。
但即便再失望都好,那也是需要把小麥給收回來呀。
所以,時間十分緊迫,隻能采取最快的速度了。
那些技術員也沒有想到,會以這樣的方式乘坐飛機。
即便是陳國華自己,到現在也沒有資格坐飛機呢。
唉,想想就有些搞笑。
翠胡同,一進一跨小院。
“大哥,前幾天那場大雨,是不是你下的呀?”
見她大哥回來了,陳小敏在迎接的時候,突然抬起小腦袋問道。
陳國華停好自行車,摸了摸小家夥的腦袋:
“誰跟你說的呀?”
“就是我聽別人說的呀,大哥,是不是呀?”
院子裡,正在打掃衛生的於沫離、陳小月她們也都看了過來。
於沫離已經笑著解釋了一下,今天也不知道從哪裡傳來的話,說是前幾天那場大雨,就是報紙裡說的人工增雨項目的試驗
然後是有人就在傳,這事兒是北汽製造廠研發出來的高科技產品
“我知道是課本上麵有說過關於乾冰的化學反應.”
“可我又想到乾冰不是那麼容易保存的,所以我也不知道是什麼.”
聽著於沫離的話,陳國華笑著詢問,報紙在哪裡?
很快,他看到了報紙,知道了什麼情況。
關於碘化銀這個催化劑,報紙上麵並沒有說。
隻是簡單一筆帶過,反而是重點提及煙條棒等三件套,以及關於這些人工增雨措施的事兒。
報紙宣傳的目的,就是給予大家信心,這個乾旱並不是不可以戰勝。
陳國華看完之後,卻嘆了一口氣。
杯水車薪罷了!
此次乾旱的覆蓋麵積是非常廣的,幾乎是整個華北、部分西北等地區,超過十五個省級單位。
最誇張的燕趙之地和孔孟之鄉等幾個地方,反正十分嚴重。
報紙這麼說,唉,宣傳手段罷了。
他幾乎可以確認,等五月份,冬小麥收成的真實數據出來之後,京城這邊的統購統銷政策,絕對會出現更改。
不改也不行啊,因為沒糧!
共度時艱,可不是簡單說說的。
這會兒還能歌舞升平,大家都還很樂觀,那是因為有人在負重前行罷了。
“不是大哥下的雨,大哥隻是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兒罷了。”
看完報紙之後,沉思了一下,陳國華這才回答了老幺剛才的問題。
小家夥聞言,嘟起了小嘴巴,明顯有些不滿。
陳國華不以為然,也沒有再說什麼。
於沫離和三小隻,現在都還挺樂觀的,他就沒有說什麼喪氣話。
最近家裡的飯菜還算充足,過年儲備下來的肉,至今還沒吃完呢。
所以不需要發愁其他糧食的事兒。
轉過天,陳國華出現在了中科院。
夏培肅看到他的時候,還挺吃驚的,“你小子最近可是乾了一件大事兒啊.”
“怎麼現在還回來這裡?反正你的任務也已經完成了,難道是有什麼新想法麼?”
說到這裡的時候,夏培肅的眼睛頓時亮了好幾度。
陳國華笑了笑,“我這不是想教授了嘛,所以回來看看教授您”
“少來這套!”夏培肅頓時沒好氣地說道。
但心裡還是挺受用的,然後把自己手裡的資料遞了過去,道:
“既然這樣,來,你來幫我看看這些”
“好的,教授。”
三月份的時候,他從北大畢業,就馬上報名了夏培肅的碩士研究生。
後者早早預定了,也知道他什麼時候畢業。
甚至可以說,徐獻瑜之所以同意讓陳國華提前畢業,夏培肅在背後出了不少力氣。
因此,畢業之後,陳國華當然必須成為夏教授的學生了。
或者更準確來說,是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