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三章,論文被盜(1 / 2)

早在一九五二年的時候,內地這邊就已經提出了氧氣頂吹轉爐工藝的辦法。

然而,受限於技術、設備、落後生產力等原因。

也隻有到了六四年年代的時候,京城鋼鐵廠這邊才終於成功建造了內地

在五九年這個時間節點,陳國華相信,京城鋼鐵廠應該有這樣的計劃了,但還是那句話,沒有技術人才,沒有設備,說什麼都是假的。

這項技術,簡單來說,就是從轉爐頂部用噴槍把高壓氧氣吹入爐內,從而強化煉鋼過程並改善熔池攪拌的轉爐煉鋼工藝。

“陳同誌,您說的這個煉鋼技術,真的有圖紙和技術了麼?”

聽完陳國華的陳述之後,汪兆惠頓時不動聲色地詢問道。

“是的,汪書記,我確實已經準備好了這些技術和圖紙。”

陳國華點點頭,誠實地說道。

熊大福忍不住插嘴問道,“陳同誌,您這也太厲害了,那您這技術圖紙有沒有帶過來呀?”

“很抱歉,並沒有帶過來。”陳國華無奈地聳聳肩。

來京城鋼鐵廠之前,他的目的很簡單,那就是能忽悠就先忽悠一下。

畢竟他現在的重點工作是碳纖維材料和記憶磁芯這兩種產品。

而他可是非常清楚氧氣頂吹轉爐這套工藝係統,其背後的龐大投資、技術要求和復雜的設備等等,那絕對會占據他不少的時間。

除非汪兆惠能答應他,不需要他參與進來,否則的話,他才不想把這門技術拿出來呢。

不是他小氣,而是拿出來之後,絕對是代表了無盡的麻煩。

因為他是技術設計者和發明者,在京城鋼鐵廠的技術工人們,研製這套係統的過程中,產生的任何無解的問題,絕對會

陳國華最怕就是這樣的麻煩。

到了那個時候,他還要不要繼續完成碳纖維和記憶磁芯的研製工作了?

汪兆惠、熊大福等人頓時無語,旋即隻能繼續追問

關於

包房內的眾人,聽到這個名字,都一臉茫然。

當然了,對於汪兆惠、熊大福等人來說,精煉兩個字,已經很說明問題了。

“陳同誌,您說的這個鋼包精煉爐,真的可以幫到我們鋼鐵廠麼?”

雖說還沒聽完陳國華的介紹,但熊大福已經有些覺得不太靠譜了。

先進的生產技術,往往都是這樣,在飽受質疑聲中,一步步被人慢慢接受,直到喜歡上它。

陳國華沒時間跟對方閑扯這些,因為這頓飯已經吃了一個半小時了,還是先撤吧。

眾人換了一個地方,來到了汪兆惠的辦公室。

好的茶水端上來,醒醒酒先。

雖說剛才都沒有怎麼喝酒,但兩瓶五糧液,已經不算少了。

喝過一杯茶水之後,陳國華繼續剛才的話題。

鋼包精煉爐,顧名思義,就是在鋼包內對鋼液進行電弧加熱、電磁攪拌和真空處理的一種爐外精煉技術。

僅僅隻是簡單的技術說明,就知道這玩意兒不簡單了。

需要那麼多大量的技術,還需要製造眾多的設備,也難怪陳國華不樂意說出來了。

不提這個鋼包精煉爐,就說氧氣頂吹轉爐這東西。

僅僅隻是為了保證轉爐正常運轉的附屬設備,便包括了加料係統、轉爐煙氣凈化回收係統、冷卻係統等附屬設備。

誠然,在五十年代這個時間節點,可以先發展後治理。

所以這個轉爐煙氣凈化回收係統可以不需要。

可即便如此,這套設備也是極為龐大的。

從爐體的空爐力矩、鐵水力矩、摩擦力矩這三大傾動力矩,到氧槍升降係統,再到各種儀表裝置和電氣設備配套係統等等。

哪個不是大工程?

聊了不到一個小時,陳國華口乾舌燥不得不提前撤退。

乾說不練假把式,他放棄了,還是直接把技術和圖紙給到對方吧。

就他剛才說的兩種氧氣頂吹轉爐和鋼包精煉爐這兩種工藝,剩下兩種,他就不打算拿出來了。

吉普車從城郊返回,半路上,段雲平忍不住開口詢問道:

“還剩下的兩種辦法,你真不打算說了麼?”

“怎麼說?說出來也沒用啊,技術太落後了,而且汪書記他估計沒有這麼大的權力”

陳國華搖搖頭說道。

其實不止是電爐煉鋼和連鑄煉鋼這後麵兩種技術,汪兆惠無法拍板,即便是氧氣頂吹轉爐和鋼包精煉爐這兩種辦法,他也無法拍板。

畢竟它們都是成套的係統,龐大的投資,僅憑汪兆惠一人,根本無法作出決定。

這就是為什麼,陳國華這次跑來給鋼鐵廠幫忙,明明都已經準備好了技術,卻沒有帶過來的原因之一。

而且,一開始,他本來就是想著給一套軋鋼生產線的技術資料就可以了。

結果對方覺得不行。

唉!

那就真的沒辦法了。

段雲平聞言,沉默著沒有再問什麼了。

很顯然,他也明白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很客觀現實的因素,不是個人就能解決的問題。

接下來幾天,陳國華除了把氧氣頂吹轉爐和鋼包精煉爐這兩種技術、圖紙交給段書記幫忙轉交之外,就再也沒有關注過鋼鐵廠的事兒了。

主要是他自己也有不少事兒,並且這兩門技術也不是短時間內就可以弄明白的,等等看吧。

中科院,計算數學研究所內,辦公室裡的陳國華正埋頭書寫著什麼。

此時的門口,夏培肅推門進來,看到陳國華之後便道:

“國華,走,開會去。”

“教授,什麼會議呀?我能不去麼?”

陳國華抬頭看著對方,驚訝不已,解釋了一句:

“您也知道我最近在編寫論文呢,無關緊要的會議,我就不想去參加了。”

“趕緊的吧。”

夏培肅催促道:“這次是晶體管計算機的進度報告會,你肯定不能缺席的。”

作為發起人之一,盡管陳國華已經被邊緣化了,但也畢竟是發起人啊。

所以該去參加,還得去參加才行。

一聽是進度報告會,陳國華頓時將手裡的論文簡單蓋上,跟著就出去了。

很快,他便跟著夏培肅教授來到了一間寬敞的會議室。

裡麵已經來了不少人,比如華羅庚、閔乃大、王傳英等人。

讓他十分意外的是,這次他居然看到了徐獻瑜教授,當即便喜滋滋地來到對方麵前打招呼:

“徐教授,您也來了。”

後者作為北大計算數學教研室主任,出席這樣的進度報告會,似乎有些不太合理。

根據陳國華所掌握的信息,徐教授肯定是沒有參與這個研發過程的。

總不能是現在就要將晶體管計算機的技術原理等,教給成時若他們這些學生吧?

不理解歸不理解,反正他又不是什麼領導,乖乖聽著就是了。

很快,會議就正式開始了。

按照原本的研發進度,三四月份的時候就應該完成了百分之八十,而到了六月份,就應該完成全部了才對。

然而,現在都五月中上旬了,卻是依然還沒達到百分之七十的進度。

隻能說是大家夥都低估了晶體管計算機的研發難度。

反正陳國華是無法理解的。

整個進度會議進行了一大半,陳國華很快就明白了癥結所在。

技術交流太少,而且他們居然沒有按照他之前提出的技術方案進行研究。

反而是他們自己又鼓搗出了幾條錯誤的技術路線,非要去撞一把南墻之後,才肯回過頭來,重新研究陳國華之前提出來的技術。

就這,他們還死不承認。

真是讓人火大!

可是火大也沒有辦法,他都被邊緣化了,能參加會議就很不錯了。

加上他參加了兩個項目,高級程序語言的設計這個項目,他是已經設計好了,但計算機都還沒出來他暫時也沒辦法進行編程。

無法試驗。

另外一個這是夏培肅領導的電路設計等,但這個項目的進度已經完成了,而且還不是他一個人完成的。

所以他現在是沒有什麼話語權。

然而很快,陳國華就發現了不對勁,忍不住開口小聲跟夏培肅詢問道:

“教授,他們剛才說不按照我的那個程序來設計了?”

後者有些沉默,此事確實沒有告訴他。

其實之前陳國華跟王傳英打賭的時候,其他幾位教授就很不滿了。

後來更是直接跟閔乃大這個組長提議,取消了陳國華設計的方案。

理由也很簡單,太過精簡前衛了,不適合晶體管計算機,甚至可能無法承載。

所以這事兒就這麼不了了之了。

然而卻沒有告訴過陳國華。

見夏教授沉默,陳國華心中委屈不已,合著就自己一個人不知道?

“閔組長,我想請問一下,為什麼要取消我的程序語言設計方案?是我的方案有什麼問題嗎?”

正在匯報關於磁心板設計和製造等技術情況的吳幾康,被陳國華打斷之後,不由麵色一沉,道:

“陳國華同誌,你是對我有什麼意見麼?”

大會上,被人打斷發言,換做是誰,都不會有好脾氣。

“吳教授,我不是對您有什麼意見,我隻是想問一下,為什麼我的程序設計方案被否了?能告訴我一個理由嘛麼?”

陳國華壓抑著憤怒,保持冷靜地說道。

但,這語氣,還是充滿了攻擊性。

華羅庚和閔乃大兩位領導,正準備開口的時候,吳幾康已經先一步回答了陳國華的問題。

“還能是什麼原因?伱自己設計的方案,盡管我們的研究發現,根本不可能完成語言編程,所以就沒有必要添加你的設計方案了,這個理由夠麼?”

此話一出,華羅庚和閔乃大兩人都無語扶額了。

老吳也真的是,至於這麼沖動麼?

這些話,私底下說,不行麼?

要知道,現在跟他對話的可是一位隻有十八歲的年輕人。

即便陳國華再成熟穩重,再老氣橫秋,他也是一名十八歲的年輕人啊。

年輕人的特點,那就是沖動易怒。

看來,今天這場會議,肯定要拖延了。

陳國華聞言,怒火沖天,卻是沒有發泄出來。

“吳教授,您是負責磁芯板設計和製造的專家,我記得您之前提出來的記憶磁芯,存儲容量高達十萬字節”

“而我的程序語言設計方案,攏共也是兩萬字節罷了,怎麼可能做不到您剛才說的無法完成編程這件事呢?”

十萬字節存儲器的磁芯板,存儲兩萬字節的編程語言,這完全沒有問題啊。

“嗬,你記錯了,我們設計的隻是三萬字節的存儲器磁芯板而已,並且目前這個技術難度很大.”

吳幾康聞言,冷笑著說道:

“陳同誌你自己不怎麼經常回來中科院,可能不太清楚,或者記不住了.”

“之前三四月份的時候,那一版記憶磁芯的方案僅僅隻是一萬字節的而已,根本無法承受得住你所謂的兩萬字節的程序語言設計方案”

“三萬字節的記憶磁芯設計方案,目前還在技術研發當中,我剛才正在匯報呢,就被你給打斷了”

對方的這些話,頓時讓陳國華無語了。

剛才吳幾康明顯還沒匯報到這裡,然後就被他打斷了。

他沒有想到,之前他提出來的很多方案,居然全都被否了。

難怪說今天的這場進度報告會,讓他聽起來怎麼那麼難受。

合著大家夥的方案都更改了呢。

強壓著怒火的陳國華,再次詢問道:

“那為什麼不按照我之前提出的設計方案呢?我記得在最開始的時候,我就有跟大家提及過關於存儲器的容量技術問題.”

“不管是十萬字節,還是百萬字節的技術方案,其實都是可以通過磁芯板作為基礎,完成存儲器的製造.”

吳幾康直接回懟道,“你說的輕巧,技術要是真那麼簡單的話,我們這些人還用得著坐在這裡嘛?”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他所帶領的團隊,根本無法完成記憶磁芯的技術研發工作。

目前他能完成的就隻有一萬字節的記憶磁芯,升級到三萬字節或者是十萬字節等磁芯板技術的話,就十分困難了。

技術層麵,無法突破!

整個晶體管計算機,任何一個層麵的技術無法得到保證,那麼其他零配件方麵就會被拖慢。

陳國華聽到這裡,明顯錯愕了一下,“不對吧?記憶磁芯的技術,有這麼難麼?”

吳幾康臉色一僵,冷哼一聲,轉過臉去,沒有再吱聲。

這個時候,華羅庚卻突然笑著問道:

“小陳,我記得你之前不是來找我要過記憶磁芯嘛,當時我沒答應你,你好像想要自己設計製造來著,現在怎麼樣了?”

“華院士,您可能沒聽說,我是四月最後一天才把技術拿出來的,現在由我們團隊製造研發,不過我們沒有任何設備,所以隻能從零開始,先把設備製造出來再說.”

“好,年輕人勇氣可嘉,加油!”

華羅庚豎起大拇指,和稀泥之後,就趕緊重復了一遍會議紀律,同時提醒陳國華,不要再隨便開口打斷別人講話。

“另外,等下會議結束之後,你跟吳教授道歉一下吧,好了,會議繼續。”

會議室內,大家麵麵相覷,沒想到華羅庚居然偏袒陳國華。

輕飄飄地一句道歉,這事兒就這麼過去了?

而陳國華此時,一肚子火氣,也是沒地方撒。

真是氣炸了!

什麼豬隊友啊!

原本他還做著今年就可以實現晶體管計算機的美夢呢,今年能研發出來,那麼內地跟外國的計算機水平技術,就不會落後太多。

畢竟外國也隻是在去年才把晶體管計算機給造出來罷了。

但沒想到,拖後腿的居然是自己人?

簡直了!

而且,就這,他還拿這些人沒辦法!

生氣也沒有用,就算他今天大鬧會議室,同樣沒有什麼好的結果。

甚至,除了他自己被趕出會議室,甚至是被趕出整個晶體管計算機研發項目之外,對於這件事,沒有任何的幫助。

再說了,陳國華也不是這般沖動的人。

“我不生氣!我不生氣!”

座位上,閉目養神的陳國華,默念清心咒。

跟這些人生氣,其實是沒有任何用處的。

想辦法解決,才是成年人應該做的事兒,而不是在這裡無能狂怒,甚至大發雷霆。

過了一小會兒,他睜開眼睛,拿起紙和筆,開始寫寫畫畫了起來。

至於會議上麵的內容,他已經不想聽下去了。

按照現在這樣的研發進度,陳國華覺得,能在九月份之前,完成晶體管計算機的研發工作,就已經燒高香了。

現在都五月份了,進度隻是到了百分之六十幾的樣子。

並且,剛才就聽了吳幾康等人的技術匯報,全都是聲稱技術難題的。

即便是閔乃大在講述哈工大那邊關於晶體管技術的研發進度工作,也是同樣遭遇了滑鐵盧。

哈工大那邊那麼多人,陳國華可是在一月份的時候,出差過一次啊。

那時候,他還送去了技術方案。

陳國華堅信,後續的話,華羅庚和閔乃大肯定沒少跟哈工大那邊進行技術討論。

結果,就這?

晶體管計算機的靈魂,那就是晶體管,這玩意兒可不能缺少。

所以,越是往下聽,他就覺得內心愈發寒冷。

技術難度一降再降,整個團隊都沒有了當初的那股一往無前的活力和勇氣。

都不知道是怎麼回事。

或許,這就是從零到一的技術難度吧,難度係數堪稱超越十八級地獄

操蛋!

會議室的其他教授,看到陳國華寫寫畫畫,大家也有些好奇,但還是顧著自己的事兒。

就算知道陳國華在寫什麼,那又如何呢?

除了滿足一下好奇心之外,好像也沒有什麼幫助或用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