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八章,課程和獎勵(1 / 2)

一九五九年五月底,京城西安門大街附近的一座四合院內,一場全國性農業技術研討會正在進行著。

陳國華這位年輕人在幾百號參加會議的人當中,居然不會太顯眼。

因為比他年輕的人還真不少,光是坐在他前麵的就有倆個半大小子。

隻不過此時這倆半大小子卻神情嚴肅認真地聽著上麵領導的發言。

明明他們的小臉看起來也就是十三四歲左右的樣子,眼裡十分有神,看著挺像那麼一回事兒的。

上輩子的陳國華也聽說過,這個時代有不少人,很早就成熟了。

隻因為他們還很小,就已經經歷過很多人一輩子都沒經歷過的事兒。

因為十年前的內地,還是戰亂年代。

即便是建國那一年,其實也還有不少地方沒有被收回來,比如大西北,比如旅順港。

特別是旅順港這地方,是五五年的時候,才回來的。

所以很多人其實是沒有父母,或者類似陳國華剛穿越那會兒,隻有幾兄妹相依為命的。

生活逼迫著他們一夜之間成長成熟起來。

坐在人群中的陳國華,觀察過四周,也發現了一些成熟的臉龐。

比如專家席位上的清華農學院教授李競雄,以及農業教育家和作物育種學家的吳紹騤等等。

這些都是農學方麵的專家教授,一個個都是大佬。

也有現在看起來毫不起眼的麓安江農校袁教員,他是陳國華最感興趣的人。

雖說此時的袁教員隻是一名老師,但能被邀請前來參加這次的會議,也可以看出他的不凡。

陳國華更佩服的是對方在未來所進行的技術研發和一輩子都在田間地頭忙碌的背影。

眼神逛了一圈,沒有什麼更大的發現之後,陳國華這才收回了眼神。

這樣的技術研討會,對他說,其實就是消磨時間的。

大家一人發表一番長篇大論,又是講述什麼時代背景,又是什麼故事之類的。

反正聽得陳國華自動屏蔽這些信息。

等到研討會中場休息之後,陳國華這才上前找袁教員聊天。

後者還挺黑的,因為他已經在安江學習教書育人超過六年了,經常出沒在田間地頭,跟個農民也沒什麼兩樣。

袁教員對陳國華的突然搭訕,還是感到挺吃驚的。

因為他認識陳國華,畢竟剛才大會上,領導就有介紹過他。

何況,陳國華的名字,其實也出現在報紙上。

就在今年四月份的時候,陳國華拿出了煙條棒等增雨三件套,被報紙大肆宣揚。

盡管當時宣傳更多的是人工降雨、災情等方麵的事兒,可也不能抹殺掉陳國華的付出。

對於有心人來說,陳國華這三個字,當然有很重的分量。

閑聊過程中,陳國華知道袁教員此時還並沒有開始進行雜交水稻的研發工作。

他也沒有提醒的意思,隻是跟對方聊一些農學教育、農業技術等方麵有關係的話題。

下半場,陳國華被迫上臺發言。

嗯,他也一樣,都是聊一些沒有什麼營養的話題。

政策層麵的事兒且不論,光是農學技術方麵來說,這可是一盤大棋,看別人怎麼下棋了。

身為棋子的陳國華,他其實有很多技術,但又能如何?

就好像去年冬天拿出來的農用地膜和蔬菜大棚技術,今年就一定可以遍地開麼?

那不可能!

關鍵是農用地膜的價格擺在這裡,而且管理層麵也是需要技術的。

既然涉及到了技術,那麼就需要有技術的人來管理,否則的話,那都是白塔。

何況,去年的時候,即便有陳國華在,蔬菜大棚不也倒了不少麼?

管理人員和技術員在這個期間所發揮的作用是非常大的,而且是決定性的作用。

因此技術拿出來了,並不等於農業就發展起來了。

再比如養豬模式,這些都是需要正向循環和時間來積累的。

北汽製造廠能養得起大幾百頭大肥豬,那是因為背後有幾千上萬的半大小子、小屁孩,每天都跑去城外扒拉野草、豬草、爛野果、樹根等等。

否則的話,換其他單位試試?

然鵝,如果是在南方的話,直接建一個農場進行管理,種植稻穀、生、玉米等農作物。

同時養殖雞鴨豬等家禽,以南方的氣候條件,養這些家禽,其實更加容易一些。

但,這樣的農場,在南方是很少見的。

五十年代的農場,一般都在東北,也就是北大荒。

西北那邊都是一些生產建設兵團在那邊紮根兒,很少是農場這樣的模式。

養豬模式在這些單位比較好執行,但也同樣是看人。

何況這樣的小社會,利益勾連,也未必能經營好養豬模式這樣的技術。

適合這個時代的技術,才是最好的,其他都是白扯。

所以技術不好拿出來,陳國華除了隨大流地扯閑篇,還能乾啥?

這次的農業技術研討會,其實說白了,還是跟當下的時代背景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甭說京城了,其他不少地方機構,也都有研討會。

比如剛才吳紹騤這位專家就提及過去年在江城的農作物育種方麵的研討會。

人民報還刊登過相關新聞呢。

反正是跟國際上麵的一些學術指責有關係,認為內地不可能弄出來先進技術或者提高生產力的玉米育種技術。

所以吳紹騤、李競雄等相關專家直接起草文件,在報紙上麵跟那些人隔空罵戰。

陳國華今天來參加這個會議,聽得最多的就是關於這些方麵的一些討論或者小故事。

發表完講話之後,陳國華就回到自己的座位上,當一個安靜的美男子。

“算了,今天就當出來放鬆放鬆了.”

如是想著,心情也就格外輕鬆了不少。

畢竟他在過去一段時間,幾乎都是連軸轉,沒怎麼停下來過。

好不容易結束了一天的研討會,陳國華也回家休息了。

在家養精蓄銳了一個晚上,

關於磁芯板的獎勵,下來了。

“領導,是什麼獎勵呀?我趕緊通知我同學他們過來取”

陳國華聞言,頓時喜滋滋地看向段書記,摩擦雙手問道。

後者沒好氣地笑罵道:

“你看看你都成什麼樣了?這麼著急乾嘛?”

“領導,您又不是不知道,現在糧食份額下調,豬肉份額下調,我能不著急麼?”

“你可是高級腦力勞動者,這些下調,跟伱有關係麼?”

“哇,領導您這樣說話就不對了吧?”

聽到老段的話,陳國華正要擼起袖子跟對方好好掰扯清楚這件事,結果老段不講武德,直接打斷了他的發揮。

差點沒讓他憋岔氣了。

段書記說了,這次中科院那邊是真舍得,拿出了不少資源來換磁芯板。

而且,他現在已經跟上級領導那邊申請了,必然會把磁芯板生產線留在北汽製造廠的。

對此,陳國華自然是希望如此,不要鬧出什麼幺蛾子了。

給到陳國華他們這個團隊的獎勵,除了每人獎勵十塊錢之外,就是每人十斤麵粉、十斤臘肉、一斤白和兩斤生油了。

講真的,陳國華聽到這些零零散散的獎勵時,整個人都驚呆了。

好家夥,要不要這樣零散?

不過這樣的獎勵也不算差了,畢竟在為期半個月的工作當中,成時若他們這些北大學生,可是被承包了一頓晚餐的呢。

別小看一頓晚餐,每人的分量是兩個饅頭和四個窩窩頭。

這樣的糧食分量,在現如今的時代背景下,絕對是超規格待遇了。

要不是老段力排眾議,非要討好這些北大學子,咋可能會給如此之高的待遇啊?

“關於你的獎勵嘛,二十斤大米和十斤臘肉,就這麼多了。”

段雲平說完之後,笑瞇瞇地看著陳國華。

後者點點頭,似乎挺滿足的,然後準備拿著條子去領獎勵。

這一幕頓時讓老段錯愕不已,“小陳,你就不問問還有沒有其他獎勵了麼?”

“那領導,還有其他獎勵麼?”

陳國華回頭,演技大爆發,故作不知地反問道。

得,段雲平瞬間泄氣了,他還想逗一逗陳國華呢。

結果卻不太理想啊。

最後的獎勵,其實就是陳國華之前提及過的打字機,這玩意兒已經申請下來了,過兩天就從津城那邊運過來了。

“真有打字機呀?那真是太謝謝領導了。”陳國華驚訝了一下,旋即感激地說道。

“不用謝,你為我們北汽製造廠帶來了這麼多榮譽,為你申請一臺打字機,方便你的工作,本來也是我們這些當領導應該做的事兒.”

段雲平溫和地說道,“對了,你之前的那篇數學論文,什麼時候發表呀?”

他都還沒時間完善這篇論文,又怎麼可能發表呢?

之前是因為梁勝才把論文給拿走了,失而復得之後,陳國華也沒有馬上進行完善後續的論文。

總得找時間吧?

“最近太忙了,沒時間弄呢,再等等吧。”

“那行吧,你不要忘了就行。”

老段還是非常關心陳國華的,然後又聽他關心起了工作上麵的事兒:

“對了,

“目前生產了一部分,也不是很多,總之領導您按照我們之前商定的一周時間,然後再上報給上麵的領導吧,不急。”

見陳國華如此雲淡風輕,什麼都說不急,段雲平也是不知道該怎麼往下接了。

當然了,他還是安排好了如何給成時若他們派發獎勵的事兒。

陳國華聞言,當即便表示,等會兒他也跟著大卡車前往。

很快,他跟著段雲平來到了廠區的倉庫這邊,此時羅樹江他們已經做好了安排。

分配給到每個人的糧食並不多,但架不住成時若他們總共二十人呢。

“這是二十人的分量嗎?領導,您不會也預留了給其他同學的吧?”

看到眼前大卡車上已經分配好的糧食,整齊堆放在一起,陳國華頓時吃驚地問道。

如此整齊碼放,讓他很快就計算出了眼前的糧食份量。

然後他想到了老段對薛晉權、餘德詞他們這些大學生的稀罕,以及對剩下那三十多名北大學子的虎視眈眈,當即便明白了過來。

此前的時候,段雲平還因為陳國華沒有把剩下的三十多名北大學子也接過來北汽製造廠而懊惱後悔,還說後者不懂得做事兒。

所以他現在是想要補償回來?

見領導笑著,陳國華搖頭道:“領導這肯定是不行的,您這樣做,隻會讓他們離心離德,而且後續我想要再管理好他們,更加困難了.”

餘德詞他們這些人都不是傻子,相反他們非常聰明。

對於老段的這點小伎倆,他們能馬上反應過來。

甭以為這點小恩小惠就可以把餘德詞、楊孝如他們的人心給收買了,狗屁!

如果不是陳國華放出來的科研項目,吸引住了他們,人家怎麼可能會上當呢?

安安穩穩地在北大校園裡當一名安靜的學生,不好嗎?

要知道他們這些大學生,每個月都有二十多元的補助,吃穿層麵是不愁的。

“領導,這些糧食就不要派發給他們了,還有以後關於跟我這些同學的接觸,由我來負責就可以了,我建議領導您還是別隨意插手了,您不了解他們。”

陳國華的這句話,讓段雲平十分不以為然。

但他是一個能聽得進去建議的領導,所以思索一番便點頭答應了下來。

接下來,羅樹江他們又把部分糧食給拿回了倉庫,帶著僅有二十份糧食離開了北汽。

而且老段也沒有跟著一起來北大了。

他是在用行動向陳國華證明,他是一個聽勸的領導。

燕園正門外,薛晉權他們幾人全都跑了出來。

“老陳,真有獎勵啊?”

大卡車就停在正門口,陳國華笑嗬嗬地讓他們上車,大大方方地讓他們提著這些糧食回寢室去。

隻不過,餘德詞他們卻有些傻眼:“老陳你又不是不知道,我們哪有鍋碗瓢盆啊?”

眼前這些都是糧食,但他們又沒有相應的廚具來烹飪這些糧食,所以要來乾嘛呢?

“我都已經替你們直接換成糧食了,剩下的問題,很難解決麼?”

陳國華瞪了他們一眼,道:

“要不這樣吧,糧食我拉回去,我讓食堂那邊的廚師給你們做好,你們抽時間每天晚上過來一趟還是我安排人給你們送過來?”

“我們過去一趟吧。”

“確定?”

“確定,不過你必須要在廠裡麵啊,不然的話,我們可不乾!”

他們寧願每天下午坐公交車前往北汽吃頓飯,也不願意讓人送過來,這打的是什麼主意,陳國華瞬間就懂了。

“你們怕是要失望了,我現在每天下班之後就回家,可不會一直待在廠裡麵”

餘德詞他們一聽,不由錯愕不已,旋即馬上說好話,希望陳國華可以在廠裡麵多留一會兒。

畢竟隻要陳國華在廠裡麵,那麼他們就可以纏著他詢問更多的信息。

前天陳國華發下來的那兩份資料,無一不是非常繁重且高深的技術資料。

盡管對於陳國華來說,這兩套資料裡麵的設備,不過是七十年代的技術設備。

但在五九年這個時間節點,特別是對於內地來說,那些絕對是非常非常高深的技術。

很多理論層麵的知識,都是當前最新穎的,所以楊孝如他們這些人都有很多很多的疑惑。

如果能夠跟陳國華進行交流的話,那對他們來說,無疑是最好的幫助。

“我擦,你們不會是想讓我免費開課吧?”

陳國華睜大眼睛地看著他們這些人,不敢置信地問道。

其實他就是在表演罷了。

那兩份資料的難度有多大,他自己也十分清楚,否則的話,他也不至於冒這麼大的風險,提前把資料拿出來給他們。

而他之所以這麼反問餘德詞、成時若他們這些同學,並且還強調了‘免費開課’這四個字,其實就是要讓他們欠下人情。

這個世界,最難還的債務,其實就是人情債。

明明是陳國華這個有資格當‘資本家’的人,想要餘德詞他們這些免費的優秀勞動力,畢竟這個時候的大學生可不要太值錢。

而且晶圓製造也好,芯片光刻也罷,那都是需要非常非常多的優秀大學生,才有可能完成得了。

陳國華想要在內地成立潔凈室,完全沒有問題,但想要造出一枚芯片,那就必須要有足夠多的大學生技術員。

如果讓陳國華給段雲平去幫忙申請,不說呂進雄會不會氣得大發雷霆,汽車工業管理局的局長張逢時絕對會把段雲平給臭罵一頓的。

畢竟他們上哪去找這麼多大學生啊?

所以,關鍵點就來了。

現在陳國華直接把主意打在了餘德詞他們這群人的身上。

以他們這群人的可塑性,讓他們提前接觸芯片製造的相關技術,未來等他們學好了這些技術之後,就可以直接上手了。

如果計劃順利,簡直完美。

到時候陳國華完全可以繞開中科院,自己在北汽製造廠提前拿出集成電路計算機。

當然了,這一切的計劃,都必須建立在能順順利利的基礎上,否則的話一切都是瞎扯淡。

中科院那個大泥潭,陳國華算是受夠了。

往後他就不太想參與那邊的科研項目了,最多他過去跟華羅庚他們這些大佬交流一二,至於科研項目?

那肯定是自己親自來搞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