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一章,7件事兒(2 / 2)

瞧瞧人家陳國華,負責那麼多項目,懂那麼多技術,完成了那麼多科研產品。

至今還是那麼謙遜有禮,除了訓人的時候,會冷著一張別人欠他幾千萬的臉,其他時候,那都是如沐春風的。

即便是遇到有人問他很愚蠢簡單的技術問題,他也會耐心解釋。

實在不行,就找其他人給這人解釋一下。

生氣?

嗯,不存在的。

訓斥完眾人之後,陳國華就讓大家夥趕緊調整自己的心態,投入到後麵的科研任務當中。

王寶柱他們是上午一個小時,下午一個半小時,這是每天陳國華分配給到他們的時間,親自給他們上課,講解疑難點。

但其實更多都是需要他們自己去學習和梳理這是技術。

反倒是成時若他們,就隻有一個小時了。

偶爾可能會拖堂吧,因為陳國華總是被他們排山倒海的問題,給拖延了時間。

盡管麵對這些學霸,並不需要講得非常詳細。

然而,聽課的又不僅僅隻是薛晉權他們這些學霸,還有劉永芬他們這些準學霸們。

盡管王寶柱、李愛民他們都是大學生,並且是已經畢業的大學生。

可是在智商層麵,還真就是被成時若他們給碾壓了。

而且就算是在北大的五十多名同學當中,也是分為三個檔次的,並且是涇渭分明的檔次。

其中薛晉權、董建昌、錢元興、楊宇和他們十人是超學神層次的。

這一類學神的話,基本上是可以自學的。

所以他們來了幾次之後,就來得比較少了。

不是他們給不起公交車費,也不是他們不想要吃飯。

而是他們覺得浪費時間。

至於晚飯嘛,則是讓成時若他們幫忙帶回來了。

次一等的層級則是,成時若、曾抗生、餘德詞等三十多人。

他們這個層級的人是占絕大部分,而他們跟薛晉權等超學神層級的不同,舉個例子吧。

薛晉權他們可以通過自學,解決大部分的技術難點,可能會有極少部分難點,還需要陳國華提點一下。

而成時若他們這些學神,則是隻能搞掂一半左右的難點,剩下的一半,陳國華簡單說一下,他們也就懂了。

就好像是前文提及的酸湯麵這個例子,超學神是告訴酸湯麵之後,他們能有好幾種解法。

但學神的話,還得告訴他們,酸湯麵的關鍵在於薑和蔥。

用酸湯麵的例子,那就是還需要告訴他們要用生薑和蔥熗鍋才能做出美味酸湯麵。

這就是這群北大學生在學習層麵的大概情況。

如果是劉永芬、王寶柱他們,其實也是學霸,但還需要陳國華再多說一步,熗鍋之後再放入麵條。

盡管如此,但這畢竟是全新的晶圓製造和芯片製造技術,僅僅隻是理論技術難點,就很難搞了。

何況其他?

所以費時費力是毫無疑問的,甚至六月都差不多過去了,他們掌握的情況,依然不容樂觀。

較真起來,圖紙才是陳國華費最多精力和心血的事兒。

這一次,他給出了更加詳盡的地圖。

比如,從大西北bh縣作為參考點,沿著這個方向往東南前進多少公裡。

以及從另外一個方向的縣城作為參考點,又前進多少公裡。

甚至是精確到了多少米,在地圖上麵,都被他標準得十分清楚。

並且他是準備了好幾份這樣的圖紙,還簡單測繪了一下圖形、海拔等數據。

他給楊洪洲等人的解釋,就是這些圖形數據都是他預估的,不算非常準確,隻能說是作為參考。

至於具體怎麼得來的,他說是通過目前現有的海拔等數據,慢慢計算出來的。

甚至為了讓他們相信,陳國華還煞有介事地拿出了不少計算草稿紙。

六遝厚厚的草稿紙,天知道他計算了多久。

“如果是我們的晶體管計算機出來了,按照每秒幾十萬次的計算速度的話,那麼我能提前十天把地圖交給你們”

聽到陳國華的這句解釋,楊洪洲他們都感激地說不出話來。

之後,楊洪洲他們就再次離開了京城,踏上了大西北之旅。

一旦進入羅布泊,那麼是否還有歸途,就隻能看天意了。

陳國華無法前往,隻能在心裡默默祝福對方了。

徐獻瑜教授是批準了陳國華進入北大的事兒,但關於代課這事兒,卻暫時沒有出現。

畢竟老師們都有自己的課,也沒有什麼突發狀況。

即便是有突發狀況,那也得剛巧陳國華有空啊。

所以,就這件事來說,除了給陳國華製作了一個工作證之外,就沒有其他事兒了。

而且他還是按照助教老師來領取工資的,每個月是五十一塊五毛錢。

這個是最低檔次的工資標準。

在沒有課程的這段時間,陳國華還是需要編寫磁芯板和程序語言這兩門課程的講義。

這兩門課程,將會在下學期的時候,成為北大計算數學專業的大二課程需要學習的科目。

沒辦法,由於北大也是剛成立北大計算數學教研室沒多久,所以很多課程都不是很完善的。

伴隨著技術發展而同步更新這些課程教材,也是非常正常的事兒。

所以,陳國華想要領北大老師這份工作的工資,也不是那麼簡單的。

就因為這件事,蔡尚思、孫宗鵬、魯小石他們知道後,頓時恰檸檬了。

他們也都是研究員啊,可他們卻沒有資格被應聘為北大的講師。

畢竟可不是誰都像陳國華這樣,有厚實的科技成果和紮實的技術、理論功底,能夠勝任北大老師的職位。

一般人能成為北大學生就已經很不錯了,更別說其他的了。

那天被陳國華拉著出去逛了一天,這才丟掉了這點小鬱悶。

這天傍晚,陳國華在家裡吃飯,詢問起了他七姐的事兒。

“爹,七姐不是說這個月回京城麼?怎麼到現在都還沒有動靜啊?”

眼下是六月下旬了,陳梨再不回來京城的話,那就隻能是七月份再回來了。

“她也沒寫信或者發電報過來,誰知道呢?再等等吧。”

陳恭祿搖搖頭,並沒有太在意。

因為金陵那個地方是老許的地盤,就算有什麼事兒,老許不知道,但陳恭祿在那邊有不少戰友呢,絕對能夠幫得上忙。

所以沒什麼好擔心的事兒。

見老陳都這麼說了,陳國華自然也沒有再說什麼了。

轉過天,陳國華回到北汽製造廠,卻接到了葉茂昌的通知,北大那邊打來電話了。

他來到保衛科的辦公室,接起了電話,才知道是今天有位老師臨時有急事,已經送往學校附屬醫院了。

但現在沒有可以頂替課程的老師,所以要讓陳國華來緊急救場。

對此,陳國華自然是不會拒絕了。

雖說是急了一點,但他無所畏懼。

“老葉,還有車麼?送我去一趟北大。”

時間緊呢,所以不可能讓他踩二八大杠去北大那邊。

十八公裡的路程呢,怕是陳國華都把自行車給踩冒煙了,等他到北大的時候,已經是中午放學鈴聲響起的時候了。

“有啊,那陳所長您還需要回去辦公室拿其他東西麼?”

葉茂昌聞言,點點頭。

保衛科這邊有公共使用的汽車,就好像當初的白禮春,他開著的那輛吉普車,就是當時

“不用了,直接走吧。”

陳國華搖搖頭,他根本用不著拿什麼教材課本,人到了就行。

因為教材都在他大腦裡麵,哪兒還用的著翻書啊。

“好嘞,那您坐好咯。”

老葉跟羅科長說了一下情況,拿著車鑰匙就離開了保衛科。

兩人一路順風,很快就來到了北大。

當陳國華剛走進教室的時候,剛巧就來了上課鈴聲。

“謔,好巧啊。”

他自言自語地笑了一下,下麵兩個班的同學,全都鬧哄哄了起來。

坐在教室門口

“老陳,你來學校上課了?大新聞啊!”

瞅她大驚小怪的樣子,似乎陳國華出現在教室裡麵,是一件很奇怪的事兒。

顧小鳳、王玉珠、高桂琴、姚詩瓊等女同學都在前排坐著呢,一個個都瞪大眼睛看著陳國華。

後排位置則是薛晉權、成時若、曾抗生等人,此時的他們也都驚訝地抬起頭來。

好奇怪啊,陳國華怎麼來這兒了?

“這算什麼大新聞?難道老徐沒跟你們說,我是今天的代課老師麼?”

講臺上,陳國華笑嗬嗬地看著眾人。

前後不過是幾個月的時間,三月份他從北大畢業離開,當時還跟家人在北大這邊拍了不少照片。

嗯,其中還還剛巧偶遇了顧小鳳、姚詩瓊幾人呢。

轉眼現在的六月下旬,陳國華就站在講臺上,成了老師。

從學生到老師的身份轉變,前後也隻是三個月罷了。

“什麼?你是今天的代課老師?”

教室裡,萬慶萱等等同學全都目瞪口呆地看著,還以為自己出行了幻聽呢。

即便是跟陳國華關係蠻好的薛晉權、曾抗生、餘德詞等人,此時也同樣十分震驚。

畢竟在北汽製造廠那邊,那是陳國華的地盤。

在北大這邊又不一樣了。

隻因為北大是全國高等學府,她在很多人心中的地位是不一樣的。

能成為北大老師,即便是代課老師,那都不是一般人。

好吧,成時若他們也知道陳國華並不是一般人。

但這也是太快了吧?

很突然就成為了他們的老師,而且是站在北大教室裡麵,給他們上課的老師。

窩草!

有點難以接受啊。

“怎麼?老徐還真沒給你們說啊?我的助教講師的證件都已經下來有半個月了呢,沒想到他藏得那麼好,我還以為你們都知道了呢,嘖嘖嘖.”

見萬慶萱她們不敢置信的表情,陳國華笑得更開心了。

兩個班一起上專業課,那是因為這一節是線性代數方程的課。

全部人坐一塊兒,總共是六十二人。

隻是看了一眼,陳國華就已經知道班上來齊了人,不需要點名了。

真不知道上輩子那些專業課的老師,為什麼還需要點名?

一個班級撐死了也就是六七十人,如果是兩三百人的公共大課,那就沒得說了。

可這樣的專業課,人數真不多。

“你已經是我們學校的老師了?助教講師?”

顧小鳳驚呼了出來,這又是很不一樣的消息了。

因為這意味著陳國華是正式的老師,而不僅僅隻是來這邊代一節課的老師。

北大正式的老師啊,最重要的是,陳國華今年也才十八歲而已。

歷史上,北大最年輕的教授是梁漱溟,此人成為北大教授的時候,當時年僅二十四歲。

那個時候是一九一七年,當時已經二十四歲的梁漱溟就已經擔任過《民國報》的編輯和記者,也在不同雜誌上麵發表過不同的文章。

一九一五年就被當時的北大校長蔡元培聘請到北大任教,一七年的時候就成為了北大教授,專門講佛教哲學。

當然了,在那個時代,一切皆有可能。

就是陳國華無法理解,一個講哲學概論的人,怎麼就那麼快當教授了呢?

“對,助教講師,怎麼了?有什麼問題麼?”

陳國華嗬嗬一笑,旋即收起笑容,道:

“好了,閑聊結束,現在正式開始上課。”

萬慶萱等人聞言,隻好安靜下來,但微微翹起的嘴角,還是顯示出她們並沒有認真聽課的意思。

“你們上節課講到哪裡了?”

一開始,陳國華還算正常,例行公事地詢問之前老師的講課進度。

等問清楚之後,他就直接在黑板上寫出了十道題目。

直接就囊括了後麵五個章節的內容。

“好了,黑板上的十道題,我給你們一節課的時間做完它們,下節課我們再來講解題目.”

陳國華把粉筆放回講臺,淡淡地說道。

原本還準備看好戲的萬慶萱她們,頓時傻眼了:“老陳,我們沒有預習到後麵兩章呢.你這也太敷衍了事了吧?”

“對對對,這樣肯定不行啊,我們大家都沒有預習呢.”

不少同學在反抗,而陳國華卻淡淡地說道:

“有誰已經預習完整本書的,舉手看看。”

刷!

後排的男同學,幾乎都舉手了。

萬慶萱、顧小鳳等人回頭一看,都紛紛傻眼了。

我擦嘞,男同學全都預習完整本書了?

這是什麼情況?

實際上,還真就是這樣的。

因為自從要參與晶圓製造和芯片製造這兩大項目的學習之後,他們就已經開始規劃了。

很明顯,他們的所有注意力都集中在了這兩大項目當中。

而為了更加高效地學習和防止被女同學們發現秘密,薛晉權他們兩個班的男生,全都商量好了。

不管大課還是小課,全體男生都會坐在後麵,把前麵位置讓給女同學。

而跟女同學之間的分界線這一排同學,都會在每天每節課自動輪換。

凡是輪換到了分界線的這一排,都會自覺地拿出講義或者教科書進行預習復習等之類的學習任務。

後麵的男同學則會趁機進行學習晶圓製造或芯片製造這兩大項目的部分技術內容。

他們不被允許攜帶資料進入教室裡麵,找書苑www.zhaoshuyuan.com 因為陳國華說過了,一旦被發現的話,那就等著踢出這個項目吧。

畢竟帶資料進入教室的話,被發現的風險非常大。

所以他們都是在後排進行默寫或者將其中的技術片段寫出來自己反復琢磨。

也因為如此,他們早早就把書本內容全都預習完畢了,怎麼可能還會有沒預習過的章節呢?

要知道,現在已經是六月下旬了,距離期末考試也就僅剩下十來天了。

十來天的時間,一本講義都幾乎快講完了。

“所以你們都看到了,沒有預習完,那是你們的問題,學習這件事從來都是靠你們主動,而不是需要老師逼著你們去完成.”

陳國華淡淡地說道:

“好了,開始做題吧,這十道題目其實也囊括了前麵的內容,並不僅僅隻是後麵五個章節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