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三章,都在打算盤(2 / 2)

簡單查看了一下,陳國華就知道,技術完全沒有問題。

這是一個好消息,可以找老段商量了一下。

“領導,想不想咱們北汽製造廠也賣照相機?”

一把手辦公室內,陳國華剛走進來,就笑嗬嗬地對著段雲平說道。

後者愣了下,旋即笑著點頭。

怎麼可能不想呢?

造汽車的工廠,不務正業地去造照相機,這不是玩嘛?

然而,這似乎也不是什麼大事兒。

畢竟有些工廠就是這樣,常常歪打正著。

甚至在八十年代的時候,很多造原子彈、飛機大炮的工廠,跑去造雪糕呢。

這並沒有什麼好稀奇的。

“你有什麼計劃麼?”

昨天的時候,段雲平就去過了十六號倉庫,當然知道高級單反已經出來了。

按照之前陳國華的說法,高級單反隻是他為了後續的掃描電子顯微鏡等技術進行一次摸底和測試罷了。

盡管後續也會繼續在照相機技術層麵進行研究,但不會投入那麼多力量了。

甚至可能會減少到隻有幾個研究員的規模。

饒是如此,研製出來的照相機,絕對是當前市場上最厲害的照相機了。

“我的計劃就是跟上麵申請一下咯,投建一個生產車間,然後找電視臺、人民報、公安派出所等單位合作咯”

聽到陳國華的話,段雲平忍不住嘴角抽搐了一下。

前麵的媒體單位,他還能聽懂,可是派出所怎麼就需要高級單反了呢?

“領導,您不會是不知道,國外有很多特務,他們可都是使用一些超高技術的照相機來盜取資料的吧?”

陳國華瞪大眼睛,“派出所需要破一些大案的時候,不需要拍照當做證據嗎?或者後續的案件調查研究,也是需要照片的嘛.”

“咱們這一款照相機,簡單容易操作,拍出來的照片效果也非常好,根本就不是外麵那些普通照相機能夠比擬的.”

“喏,領導您看看,這就是我們昨天拍攝,今天早上剛洗出來的照片,多好啊”

“別說派出所之類的,就算是國防領域,其實都能用得上.”

“因此,您說,他們這些單位能不搶著要咱們的這一款照相機嗎?”

嘶!

看了看照片,段雲平不得不承認,這照片確實很不錯。

盡管隻是一張大合照,但清晰度卻是比華山相機、長江相機、幸福照相機等要好很多很多。

加上前麵陳國華提到的操作簡單、穩定性高等特點,還別說,這一款單反照相機,確實是很多單位的不二之選。

“好,沒問題!”

段雲平沒有二話,站起身來,當即便要出門去了。

但剛走幾步,他就回頭看向陳國華道:

“對了,國華,你把照相機和照片都帶上,我們一起去找領導。”

後者當然沒有問題了。

回到十六號倉庫,陳國華交代了一下顧克錚、向叔寶、錢伯榮、聶景忠、高裕民等人。

讓他們也別那麼緊張,暫時先歇一歇。

反正目前來說,並不會馬上有研究項目,所以不要急。

相反,他們更應該重新回顧一下高級單反的技術,後續肯定還會用到的。

“主任,您是去申請建設生產線嗎?”

聶景忠好奇地問道。

關於生產線這件事,其實大家都不陌生了。

不管是之前的增雨三件套,還是磁芯板元器件等,都是在完成研發項目之後,很短時間內便建立了生產線。

眼下的高級單反,更加不用多說了。

這可是照相機啊,不提民用,國營照相館之類的單位,就有可能需要用到了吧?

“嗯,沒錯,所以你們先好好回顧一下技術,特別是你們幾個,別到時候讓你們去當培訓師,站在講臺上說不出話來,那就搞笑了”

被點名的聶景忠、王寶柱、高裕民等人,頓時緊張了起來。

別開玩笑了,當培訓師?

此前的時候,隔壁的纖維研發車間,就有兩位中專生被陳國華點名去當培訓師,想要鍛煉他們一下。

結果

沒理會緊張兮兮的聶景忠等人,陳國華已經帶著單反照相機、照片等東西離開了十六號倉庫。

京城汽車工業管理局,辦公室內,張逢時跟段雲平和陳國華兩人大眼瞪小眼:

“才大半個月而已,前後不過是二十多天的時間,你們跟我說,高級單反照相機,已經造出來了?”

“並且國華你剛才說的什麼全開光圈測光技術和高對比補償技術,這些聽著就很不容易吧?你們是怎麼做到的?”

剛才張逢時可是聽得十分仔細,高對比補償技術需要借助兩組獨立工作的硫化鎘測光元件。

硫化鎘這東西是什麼?

聽著就是讓人腦殼痛!

“領導,那我跟您再講一遍技術流程?”

聽到陳國華如此認真的語氣,張逢時打了一個冷顫,搖頭拒絕了。

算了,這麼高深的技術,還是讓專業的人來搞吧,他一個隻會舞刀弄槍的大老粗,搞不掂。

不過嘛,關於建立照相機生產線的事兒,他直接就批準了。

到時候直接上報給到

後續的其他事,陳國華就沒有跟進了。

有這麼好的產品,隻要電視臺、人民報、公安部等相關單位的領導不傻,就知道如何辦了。

但,陳國華還是低估了大家對這一款照相機的熱情。

接下來的幾天時間,陳國華陸陸續續接待了不少人。

由於

加上十月份的國慶大閱兵,那麼對於京城的市民來說,確實是一件非常開心的事兒。

正因為如此,不管是人民報、電視臺等媒體,還是派出所、巡邏隊等單位,他們都十分緊張。

前者是沒想到陳國華會拿出這樣好的照相機出來,這對他們來說,確實是一大福音。

由於記者需要扛著照相機到處跑,每次到地方之後,都需要麵對不同光線的場景進行拍攝。

然後都需要進行各種條件才行,否則的話,很容易拍攝出不合格的照片。

基於這樣的情況之下,他們都急需要一款穩定性高、操作簡單的照相機。

如果是進口的話,那就太貴了,不少單位都隻能摳搜地買一兩部照相機。

但現在北汽製造廠有了自己的高級單反,那還用說嗎?

生產線趕緊建起來呀,沒錢的話,他們這些單位可以借錢,沒有材料或者缺設備的話,他們都可以去幫忙申請。

好家夥,麵對這些熱情的單位,段雲平他們幾位領導都笑得合不攏嘴了。

隻有陳國華十分無奈地躲了起來,讓向叔寶他們去招待這些客人。

除了媒體層麵的單位,國防、派出所等單位就更不用說了,甚至連一些研究機構也都跑過來下訂了。

這天,津城照相機廠那邊來了一位領導馮弘正,徑直找到了段雲平和陳國華,希望可以獲得高級單反照相機的技術和生產設備。

作為潛在競爭對手,段雲平自然是不想給對方技術和設備的。

反倒是陳國華笑嗬嗬地沖對方說道:

“沒問題啊,馮書記,隻要您可以給我們北汽製造廠換來二十名熟練技術工人或者十名大學生,那就沒有問題。”

此話一出,段雲平瞬間笑嗬嗬了起來,隻有馮弘正瞪大了眼睛:

“小陳同誌,你這不是打劫嘛?我上哪去給你找這麼多人啊?”

作為交換條件,還得需要這麼多人,就算是把他賣了,也找不到這麼多人啊。

二十名熟練技術的工人,或者是十名大學生,咋可能嘛!

眾所周知,現在已經是九月份了,之前七月份畢業的大學生,都已經全部瓜分完畢了。

根本不可能還有剩下的!

其實早在五五年的時候,倒是有不少青年下鄉,但這些都是沒有工作的青年啊,而不是大學生、中專生之類的。

畢竟後兩類人才,那都是由國家分配工作的,不可能是無業遊民。

一五計劃是從五三開始的,二五計劃則是從去年開始的。

換句話說,絕大部分青年,基本上都是在五三、五四年這幾年,國家大力建設工廠的時間點,都找到了工作。

然而還剩下沒有工作的人,肯定不會滯留在城市當中,都會被號召下鄉去了。

二五計劃開始,北方援助的三百多個項目,幾乎都落地了。

可是這個時期,內地對方大學生等專業人才的需求,依然是非常迫切的。

馮弘正不可能給陳國華找來這麼多大學生或者技術工人。

那就免談咯!

“那很抱歉了,馮書記,您跟我們領導談吧。”

陳國華撇撇嘴,變臉不要太快。

這一幕,落在馮弘正眼中,頓時錯愕不已。

好家夥,現在的年輕人,都這麼猛了嗎?

一言不合就直接不談了,淦!

目瞪口呆的馮弘正,直到陳國華離開了辦公室,這才回過神來。

連忙指著陳國華,不敢置信地看向段雲平道:

“段書記,這就是你們的下屬?你就是這麼管教的?”

後者嗬嗬笑了笑,沒有解釋的意思,而是跟對方商量了起來。

如果要技術的話,隨時都可以拿走那些資料,生產設備的話,那就對不起了,慢慢等。

至於說技術培訓什麼的,那就更慢了。

反正短時間內來說,北汽製造廠,除了對人才有非常迫切的需求之外,其他的原材料、進口設備等物資,倒是不太需要了。

沒辦法啊,現如今的北汽製造廠,當然是闊氣得很。

電視臺、人民報、公安、國防等很多單位,都應承了北汽製造廠,所以真是要什麼有什麼。

就連大學生,也給陳國華勻來了二十人。

並不是他們沒有那麼多大學生,相反他們還真的有不少。

但陳國華隻需要七月份剛畢業的理工科大學生,文科什麼的,堅決不收。

理工科的大學生,更好調教。

而文科大學生的話,他們隻適合抓筆桿子,陳國華並不需要這樣的人才。

整個材料科研所的團隊又增加了不少人,但卻都被分配到了晶圓製造和芯片製造這兩個項目小組裡麵去了。

光學材料研究車間裡,這天的陳國華召開了一次會議。

“現在大家都在這裡,我就耽誤大家十分鐘的時間,簡單說件事。”

眾人全都屏氣凝神地看著他,眼裡充滿了好奇和期待。

此時的光學材料研究車間,除了章濟川他們這二十五名北大的兼職學生之外,總共有七十一名全職研究員。

顧克錚、向叔寶和錢伯榮他們三大顧問,以及聶景忠、高裕民、顧毓珍、蘇元復、陶延橋他們這個二十六名全職大學生團隊。

還有王二虎和李大毛等十七位技術員和助理技術員,加上二十五名高中生和中專生等學徒工。

人員的增加,對於陳國華而言,管理的難度係數,會稍微躍升了一點點。

特別是他還需要盯著顧克錚這人,以及還關注從金陵來的十位學習光學技術的技術員等等。

僅僅隻是一個光學材料研究車間,他的工作就非常多了。

因此,他的工作,並不輕鬆。

“現在我們的車間隊伍又龐大了不少,但剛入職的十位大學生,他們什麼都還不懂,所以需要三位顧問多幫忙帶帶他們”

“二是高級單反照相機的項目已經成為過去了,你們都不要再盯著這事兒了,接下來我們需要為掃描電子顯微鏡這個項目做技術積累了”

掃描電子顯微鏡是一種用於高分辨率微區形貌分析的大型精密儀器。

不說其他了,僅僅隻是精密儀器四個大字,就知道它絕對是高科技了。

也可以說是,這個時代的國之重器了。

這玩意兒具有景深大、分辨率高、成像直觀、立體感強、放大倍數範圍寬等特點。

總之,不是一般的難!

“給你們發下去的技術資料裡麵也有說,整個掃描電子顯微鏡主要包括鏡筒、樣品室、探測器、監控器、計算機主機、開關機按鈕等組成.”

就這件事,陳國華說了不到五分鐘,就分配完畢了。

整個研究車間,看似有七十一名全職和二十五名兼職人員。

但是分配任務之後,得,還真沒多少人。

特別是章濟川他們這些兼職人員,每天就僅有三四個小時的研究時間,僅此而已。

甚至遇到周一這個八節課的日子,那就更慘了。

當然了,周末的話,他們不想休息的時候,還是會來車間這邊乾活的。

對於這些大學生而言,與其在圖書館,還不如待在研究車間呢。

但不管怎樣,兼職人員跟全職人員還是有很大差別的。

分配完工作之後,陳國華就出去了。

物理研究所二部,他找到了王樹迎這位領導。

“領導,我希望能夠得到您的幫助!”

“這倒是奇了怪了,讓你來我們二部這邊你不來,今天反倒是主動來找我了。”

王樹迎頓時覺得很奇怪,笑著說道:

“你說說看,我應該怎麼幫你?”

對於陳國華這個年輕人,他是非常欣賞和喜愛的。

踏實努力又上進,才華橫溢,在在很多領域都展現出了與眾不同的天賦和實力。

所以即便對方沒有來物理研究所二部這邊幫他,他也十分樂意地幫助陳國華。

“是這樣的,領導,我知道現在中科院等單位都非常忙碌,但我真的很想要製造運算器等元器件的設備,您也知道這些設備都很貴.”

陳國華當即便把他現在遇到的困難給說了出來。

眼下都九月份了,馬雲祿、周德龍、華居佐他們都已經陸陸續續地完成了搖臂鉆床等幾種機床設備。

然而他之前一直跟段雲平提及的數控機床,卻是一直都沒有影子。

可不是他不努力或者技術不行,而是沒有設備,人員也緊張。

現在好了,人員不算特別緊張,但就是缺乏設備。

運算器等元器件的製作設備,他是很想全部都給整一套。

隻可惜,投資最少幾百萬,他可弄不來。

之前運回材料科研所的晶體管製造設備,目前也還在擺放著呢,還沒來得及進行設備改進。

隻有改進過後的晶體管製造設備,才能製造出陳國華想要的晶體管。

到哪個時候,才能更順利地把那些晶體管、電容器、電阻器、集成電路和連接器等等全部刻在芯片裡麵。

眾所周知,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這個時代的晶體管尺寸為幾毫米,然而陳國華需要的晶體管大小,卻必須是幾微米或者是幾納米級別的。

然而這樣的技術,在五九年這個時代,毫無疑問是渴望而不可及的。

短期內來說,陳國華隻能夠培養相關研究員、技術員,先把現如今能生產幾毫米的晶體管設備給支棱起來再說。

改進設備之後,再拿下幾百微米的目標,接著再推進到幾微米的目標。

嗯,穩步向前。

“所以你想讓我們二部給你買這些設備嗎?”

王樹迎好笑地看著陳國華,反問道。

後者尷尬一笑,旋即臉皮厚了起來,討好著表示道:

“領導,咱們之前不是有過很好的合作嘛,這一次,我們也是合作,您出設備和研究人員,我這邊出技術、場地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