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五九年九月,北大數學係辦公室內。
陳國華正在跟段學復等幾位教授聊天,黑板上的公式都已經寫滿了,但很快又擦掉了。
黑板下方的粉筆灰,都已經堆積了不少。
關於數學層麵的一些問題,陳國華很喜歡跟北大數學係的老師進行討論。
不管是教授還是老師,跟他們討論的時候,總是能激發一些靈光。
比如陳國華最近就對代數李群、有限p群等領域十分感興趣,甚至還看過了不少段學復在這些方麵的論文著作。
作為北大數學係主任,段學復在教書育人和學術研究上麵,都是有著很大的貢獻的。
相比較而言,段學復對陳國華的作用,其實比華羅庚更強大一些。
因為後者是在學術研究層麵有著更高的成就,可陳國華跟對方交流的過程中,並沒有碰撞出更多的靈感。
相反,可能是段學復本身就是助教老師出身,所以在教書育人這方麵,更擅長引導學生。
所以陳國華就很喜歡跟段學復交流,也更能夠在這些方麵完善一些學術論文。
“謝謝主任,今天就打擾您了,您多注意休息。”
結束了交流之後,陳國華趕緊起身告辭。
段學復在這個夏天才剛剛做過一個手術,身體其實也已經恢復好了,但仍然需要多注意休息。
因此陳國華不方便打擾對方太多的時間。
離開數學係主任辦公室之後,陳國華想著剛才的觀點論述,卻沒料到,自己把人給撞倒了。
“我說老陳,你就算是喜歡搞研究,也得看路吧?”
姚詩瓊揉了揉自己的胳膊,無奈地說道。
其實她自己也是沒看路,否則的話,怎麼可能跟陳國華撞一起呢?
“老姚?你怎麼在這兒?”
陳國華驚訝地看著對方,脫口而出地問道。
“這裡是北大圖書館門口,我為什麼不能在這裡?”
“哦哦,不對啊,今天不是周三嗎?你不用上課?”
“現在都幾點了還上課?老陳伱是不是還沒回過神來呢?”
兩人進行了一番沒有營養的對話之後,陳國華就想離開了。
不過對方卻攔住了他,“聽說你給男同學們支了一招兒,讓他們可以挑選論文題目和參考書,然後可以很快寫論文,對吧?”
聽到對方的話,陳國華點點頭,這件事沒什麼好隱瞞的,也隱瞞不了。
所以大大方方承認,沒有什麼問題。
“那你也太厚此薄彼了吧?為什麼男同學們可以自由挑選,我們女同學就什麼都沒有?”
姚詩瓊頓時非常不滿地說道,陳國華聞言,道:
“我跟他們關係更好一些啊,而且你們女同學嘛,也可以自己寫論文啊,有什麼不懂,在課堂上可以問我的啊”
“還有啊,下次見到我,記得喊我陳助教!”
“我偏不喊,就喊老陳。”姚詩瓊瞪了一眼,皺眉道:
“你自己還喊我老姚呢,我明明是一個女同誌,都被你喊老了”
哈哈!
陳國華卻十分開心地大笑了起來。
還別說,姚詩瓊的年齡並不大,跟於沫離是同年。
隻不過對方膚色有點黑,估計是從小在農村乾活的原因吧,整個大一全年好不容易養白了不少,結果又因為七月份軍訓的關係,再次黑了回去。
也因此,大家都喊她老姚,一點都不違和。
“行了,我不跟你嘮了,你自己想寫論文的話,自己決定就好了,有問題就在課堂上問我。”
說罷,陳國華就溜之大吉了。
隻不過,他還沒走出北大校門呢,就看到了閔乃大他們幾位中科院的教授。
對方幾人也看到了他,正所謂是仇人見麵分外眼紅。
閔乃大自然是冷哼一聲,扭頭轉身去了另一邊的方向。
陳國華愣了下,旋即失笑了起來,並沒有放在心上。
他們都已經是陌生人了,根本沒有必要在乎他們。
何況,他們還那麼主動地不跟自己碰麵,這不是害怕自己的表現嘛。
隻是當他來到教研室的時候,卻還是碰到了夏培肅和王傳英兩人。
老徐也在跟他們兩人聊著天,看見陳國華進來了,當即便笑著招手,示意讓他過來。
“國華你來得正好,來來來,跟我們聊聊你的那個新項目。”
不僅僅是徐獻瑜、夏培肅和王傳英他們很好奇,連教研室裡的徐翠薇、林建祥、吳文達和董鐵寶等幾位講師也都十分感興趣。
陳國華笑嗬嗬地找位置坐了下來,跟他們閑扯了起來。
相比吳幾康、閔乃大他們幾人,王傳英之前負責的高級程序語言項目,雖然也是被陳國華給搶走了。
但王傳英並沒有跟陳國華鬧得很不愉快,隻是當下覺得難以接受,可在晶體管計算機出來之後,他就釋懷了。
然而,即便如此,他也跟夏培肅差不多,不得不被迫站隊。
“國華,你跟物理研究所二部他們那邊的合作,是真的全麵集成式計算機項目嗎?”
等陳國華坐下來之後,王傳英便迫不及待地問了起來。
見前者搖頭,他又馬上追問:
“那到底是什麼情況啊?怎麼需要那麼多研究員?而且我聽說最近有很多汽車從你們的北汽製造廠進進出出,都不知道運輸了多少設備”
“另外,項目不是才剛開始嘛,你怎麼還跑回北大來了呢?”
陳國華聞言,平靜地一笑,一一給對方簡單說了一下。
“其實這就是一個相對簡單的項目,集成電路這個概念,大家都知道,在我們內地還是很新的一個概念,但在外國,人家卻已經研究出來了.”
項目的主要技術,陳國華肯定不會說出來的。
隻不過,簡單閑聊一些關於理論層麵的知識,這個倒是沒有太大的問題。
何況,去年十月份、十一月份的時候,陳國華就跟華羅庚等中科院計算機研究所的教授們提及過集成式計算機的事兒。
概念層麵的點,現在已經變成了技術,然後就會通過項目變成現實。
夏培肅、王傳英、徐獻瑜等人聽了之後,全都吃驚不已。
隻不過,此時上課鈴聲響起,董鐵寶等幾位青年老師不得不離開了。
他們很不舍得,卻沒辦法,還得要上課呢。
但是讓陳國華哭笑不得的是,他們居然在出去之後沒多久,就回來了。
因為他們直接給學生布置了學習任務和練習題。
完全就有一種,照搬之前陳國華的教學模式的感覺。
很顯然,回來聽陳國華這邊聊關於目前計算機最前沿的一些理論知識,更加重要一些。
“陳助教,你剛才說的潔凈室,這是為什麼?”
林建祥忍不住開口詢問,陳國華聞言,道:
“大家都知道,國外有潔凈室,隻不過國外的潔凈室並不是應用在芯片製造領域.”
“作為無塵車間,或者說潔凈室,其實它的定義和作用,大家都十分清楚.”
“而在芯片製造層麵,潔凈室的存在可以說是創造性的解決了很多潛在的技術問題.”
他剛說完潔凈室,徐獻瑜也跟著詢問了幾個相關層麵的問題。
但陳國華也隻是簡單回答,並沒有涉及更深的技術層麵或者其他。
對於董鐵寶他們來說,當然是聽得十分開心,畢竟漲了不少見識。
然而,對於王傳英和夏培肅兩人來說,就有一種隔靴搔癢的感覺,十分難受。
“國華,聽你剛才的意思,你這個項目是非常有信心的,對吧?”
“嗯!”
“那你們是怎麼解決技術的問題呢?比如說你剛才提到的運算器、控製器等,你們要把幾毫米的晶體管放置在一枚小小的芯片上麵,隻怕做不到吧?”
陳國華聞言,白了對方一眼:
“王教授,您不會是忘記了吧,晶體管是可以縮小的啊縮小之後的晶體管,不就可以放置在芯片上麵咯.”
“可是,咱們內地有這樣的技術嗎?”
涉及到了半導體層麵的技術,這一點可就困難了。
津城半導體材料廠這邊生產的是可不是晶體管,而是單晶。
之前陳啟宏等中科院物理學研究所的專家們解決了晶體管的量產問題,卻又不得不宣布倒閉。
現如今,內地還真沒有幾家能夠生產晶體管的工廠了。
少部分晶體管工廠,那都是軍工企業,他們是自產自銷的,並沒有多餘的晶體管拿出來賣。
如此便意味著陳國華需要自己來製造晶體管才行。
可按照陳國華的說法,項目需要在今年年底或者明年一月份結束之前完結。
整個項目需要解決的問題可不少呢,陳國華即便有那麼多研究員幫忙,也真的可以解決這麼多問題嗎?
“有沒有這樣的技術,做了不就知道了嗎?”
陳國華嗬嗬一笑,“看來王教授還是不太看好我這個項目啊,不過沒關係,反正我有信心就可以了.”
說罷,陳國華看向徐獻瑜道:
“徐教授,這兩天我們的同學都很想寫論文,所以我想老徐你能不能給他們一些幫助?”
後者詫異不已,“你想讓我怎麼幫他們?”
“比如學校寢室的關燈時間,能不能往後推遲一個小時?還有就是我們教研室這邊能不能幫忙搜集一些目前國內外相關計算數學層麵的學術論文?”
這兩點對薛晉權他們來說,也是有很大幫助的。
偏偏陳國華不方便直接出手,而且他也沒辦法直接跟校長說這件事。
隻有老徐這位計算數學係主任,他去說,才是最合適的。
“先別說這些,我來問你,他們寫論文這件事,是不是你慫恿他們這麼乾的?他們到底想乾嘛?想學你提前畢業嗎?”
徐獻瑜聞言,卻是沒有馬上答應下來,而是問責道。
陳國華呆滯了一下,旋即決定裝傻。
開什麼玩笑?
他可不能承認這件事是他慫恿章濟川、薛晉權他們這麼乾的,否則的話,老徐接下來怕不是要用唾沫噴死他了。
盡管北大一個個學生能夠提前畢業,說明他們都很厲害,是好學生。
但這並不是一個好現象,因為這對其他學生會造成很大的影響,這是不良的影響,肯定是不利於北大的管理呀。
再說了,提前畢業的話,到時候工作安排,也是一個問題。
畢竟大批量的學生提前畢業了,很多單位可能沒有提前得知消息,隻怕到時候等通知的時候的,都來不及了。
更別說,陳國華就在北汽製造廠上班,他可能都已經影響了不少同學了吧?
“你最好不是這樣,否則的話,到時候出了什麼事兒,我肯定不會幫你的。”
徐獻瑜警告了陳國華一句,後者嘿嘿裝傻笑著。
等老徐說他會去跟校領導反饋這件事,陳國華這才起身離開了。
等他一走,王傳英不由感慨道:
“現在這年頭,還是國華這樣的年輕人,更有闖勁兒啊真的是敢闖敢拚,真不怕失敗嗎?”
“嗬嗬,老王,你不看好他?”徐獻瑜嗬嗬地反問了一句。
“怎麼看好?晶體管技術的體積尺寸縮小這個技術,你覺得可能嗎?人家國外都沒解決,你不會以為我們內地比人家還要厲害吧?”
夏培肅卻在這個時候突然開口道:
“我卻覺得有很大可能會是我們內地先解決這個技術問題,老王你沒發現嗎?剛才國華跟我們聊這些的時候,自信滿滿,跟他去年和我們聊晶體管計算機時,完全一致.”
“老夏,你也是鬼迷心竅了,晶體管縮小技術隻是其中之一罷了,如何把晶體管放置在芯片上麵,如何畫電路,如何讓這枚芯片真正運轉起來,這些才是大問題啊.”
眾人就針對這些技術問題,熱烈地討論了起來。
結果自然是誰也說服不了對方。
徐獻瑜好笑不已,這有什麼好爭執的呢?
剛才陳國華在的時候,已經說得那麼清楚了,而且人家都已經把項目給立了起來。
這可不是信心不信心的問題了,而是陳國華必須要研製出來。
從這一點來看,陳國華就比他們這些人要強太多了。
難怪中科院在過去這一年多,效率這麼慢,相反,陳國華會走得這麼快,不是沒有原因的。
北汽製造廠,一把手辦公室。
“國華,接下來你不會有什麼其他項目了吧?”
“領導,怎麼了?”
陳國華奇怪地問道。
他剛從北大回來,就被段雲平給召喚過來了。
“還能是怎麼了?”
段雲平苦笑了一下,簡單解釋了一下情況。
那就是北汽製造廠的廠區不夠地方用了。
伴隨著整個新廠區的迅速擴大,去年還好說,現在已經完全把之前二期工程剩餘的廠房也全部都用完了。
如果還要繼續擴建的話,要麼是跟隔壁的工廠或合作商量一下,要麼就是另外再建新的廠房了。
不提北汽製造廠今年建成的生產線,光是陳國華自己,便弄出來的安全帶加工車間、板簧加工車間、磁芯板生產車間、碳纖維材料生產車間、高級單反照相機生產車間等等,隊伍急劇擴大。
就這,還是把煙條棒等增雨三件套等部分產品給讓了出去。
否則的話,隻會更多。
陳國華聞言,頓時錯愕不已。
好家夥,北汽製造廠那麼大,居然就已經快要滿員的狀態了?
還好大部分技術都是自己的,要不然十月份之後,可就麻煩大了。
“領導,不急不急,如果我要申請項目,肯定會提前跟您說的。”
腦子裡轉了一圈,陳國華對於北汽製造廠現在的情況,並不是很擔心。
但十月份之後,就不得不操心一下了。
“那就好,對了,下周就是全運會了,你要休息好,調整好自己的工作,別到時候匆匆忙忙,誤了事可不好!”
聽到段雲平的話,陳國華頓時翻了個白眼。
不提這事兒還好,一提這件事,他就很想吐槽。
全運會啊,那可是有人民解放軍參加的運動會啊,他居然跟這些臥虎藏龍的牛人比賽?
他又不是專業競技運動員,即便他在之前跑出了十秒零九的好成績。
但是,跟這些專業運動員相比,肯定是比不過的啊。
算了,就像對方說的,重在參與嘛。
接下來幾天,陳國華都在安排工作,監督進度。
碳纖維的研發進度,直接就進入了瓶頸期。
之前八月底的時候,剛拿出來了110號碳纖維,現在直接是歇火了。
十天都過去了,結果他們一點進度都沒有。
要知道他們這個研究車間隊伍裡可是有十三名大學生啊,還有三十名中專生和技術工人,他們都已經磨練了大半年,還是不太行的樣子。
反倒是十七號倉庫,晶體管研發車間這邊,在十一號下午,拿出來了一款僅僅隻有一絲米的晶體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