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六章,自信(1 / 1)

最新網址: 一九六一年二月,莫斯科。 赫魯聽到下屬的匯報,一張臉又扭曲了起來。 “廢物,全都是廢物,你們都是吃屎長大的嗎?殺一個人有這麼難嗎?” “他已經嚴重威脅到我們莫斯科了,你們不知道嗎?你們為什麼不死在京城那邊啊?” 氣急敗壞的赫魯,宛如暴怒的雄獅,十分兇煞,眼神無比犀利。 可即便罵得再兇,砸東西砸得再狠也沒用。 人家陳國華就是活得好好的,派過去的人,根本無濟於事。 如果是去年七月份之前,那麼赫魯手底下還有很多高手可以派出去。 但之後就完全不行了。 很可惜,在七月份之前,赫魯也隻是關注到了陳國華,甚至還讓人邀請陳國華來莫斯科。 那個時候,赫魯還沒有要殺掉陳國華的想法。 可是現在這個想法,已經占據了赫魯的大腦,甚至殺掉陳國華的念頭已經非常非常旺盛。 要知道,如果不是陳國華,內地根本沒有可能在短時間內賺了好幾個億美刀。 特麼的! 快十億人民幣的錢啊,已經超過了那筆債務的八分之一。 陳國華一人就替內地償還掉了這麼多錢,赫魯豈能不殺他? 幾乎可以說,陳國華就是破壞赫魯這個陽謀的罪魁禍首。 盡管八十多億人民幣這筆錢對於內地來說很多,他們也可以利用礦產等物資來償還掉。 但是陳國華拿出來的晶體管,附加值是非常高的。 且,對方又十分巧之又巧地在這樣的詭異平靜局勢下,拿出這樣的高科技產品,狠狠地賺了一波。 估計,京城那幾位,怕不是在狠狠笑話他赫魯吧? 發泄了一通之後,赫魯強迫自己冷靜下來,然後沉聲問道: “那關於他們為何從大西北調集那麼人回到京城的前因後果,你們都調查清楚了麼?” 對於這件事,赫魯當然知道。 內地那邊想要隱瞞,也是很難隱瞞的。 畢竟京城突然出現了這麼多科研工作者,他們肯定要回家的,不可能完全不跟家裡人接觸。 就算不是,隻要有人蹲守在京城火車站,就可以很快察覺到這些信息了。 怎麼瞞得住有心人? “書記同誌,我們獲知的信息,是他們已經研發出了每秒千萬次運算速度的計算機,甚至是速度更高的計算機” 下屬克列奧帕特拉恭敬地說道: “我們猜測他們應該是找到了蘑菇蛋研發項目的部分技術方案,所以才會調集人員回京城研製其他設備” 具體是什麼設備,以及更詳細的信息,克列奧根本不知道。 赫魯聞言,就要罵人了。 真的是白花錢了。 花了那麼多錢養著這些人,結果這些人卻是沒辦法給他帶來好消息。 真是混蛋! 如果真是這麼搞下去的話,他很快就要壓製不住其他人了。 眾所周知,莫斯科這邊的農業和經濟情況都十分糟糕,如果對外也同樣糟糕的話,其他人肯定不會放過這樣的機會。 也因此,赫魯的脾氣越來越壓製不住了。 “馬上派人,給我盯死他們,五十萬盧布不夠的話,那就一百萬盧布,我要聽到好消息,否則的話,你們就跟羅科索夫一樣,為國捐軀吧!” 暴怒不已的赫魯,已經管不了那麼多,直接給克列奧下達了最後通牒。 後者渾身一顫,趕緊領命離開了。 羅科索夫是怎麼死的,克列奧不知道。 甚至,羅科索夫到底有沒有死掉,克列奧也無法確認。 反正港島那邊傳回來的消息,就是人間蒸發。 在這世界上,想要人間蒸發的話,還是很容易的。 找一個沒人認識的地方,比如說南美洲,比如說南部非洲。 這些地方都是很好躲藏的。 而且距離莫斯科也很遠,完全不需要擔憂被發現。 所以克列奧在離開辦公室的一瞬間,也產生了這樣的想法。 但很快,克列奧就把想法給推翻掉了,隻因為他現在還無法接受拋妻棄子的現實。 就在克列奧行動的時候,北美這邊,德州儀器公司。 “麥克,你確定華潤公司真的是這樣的報價?” 德州儀器公司總裁弗雷澤裡克森看著麥克德莫特,沉聲問道。 IBM公司跟華潤公司提出了研製芯片的要求,並且是內置兩百枚晶體管的芯片。 這件事,根本藏不住。 所以,佛雷澤得知這件事之後,便讓麥克這家夥一定要盯死IBM公司的帕特裡克。 現在知道了這個消息,佛雷澤還是有些不敢相信。 “是的,佛雷澤,就是八萬美元一枚的售價,並且他們要求一千枚起售” 麥克無奈地說道。 關於這個消息,他已經說了好幾遍了,甚至,在他被喊回來北美之前,他就已經發了好幾份電報。 結果佛雷澤的疑心病又犯了。 真的是讓人無語啊。 佛雷澤聞言,點點頭,沉思了起來。 現在幾乎可以百分之九十斷定華潤公司背後的研發團隊,不僅已經研發出芯片,並且還實現了量產。 否則的話,不可能說出那麼囂張的語氣‘一千枚起售’。 要知道,之前IBM公司隻是提出要求罷了。 結果前後不到半個月的時間,華潤公司不僅答應了要求,還反向提出來了一千枚起售的要求。 如果是可以量產內置兩千枚晶體管芯片的話,那麼華潤公司的實力就很恐怖了。 芯片問題已經解決了,那麼對於內地來說,更高性能的計算機,應該也不是什麼大問題了吧? 隻不過,考慮到內地此時格外困難的局勢,即便他們有技術,也無法生產那麼多計算機啊。 “不能夠讓IBM公司拿下這筆訂單,資敵的行為,不可取!” 很快,佛雷澤就想到了什麼,喃喃自語道。 因為他也眼饞華潤公司的利潤,麵對他們一直賺錢的生意,佛雷澤早就想拿下了。 或許現在趁著這個機會,讓IBM公司無法拿下這筆訂單,那麼不僅僅可以限製IBM公司的發展,讓IBM公司跟德州儀器處在同一水平線上,也可以遏製住華潤公司繼續撈錢的行動。 佛雷澤當然知道華潤公司現在很窮,並且他們還被赫魯逼迫著還債。 盡管肯尼迪這個虛偽的政客,還做著想要跟京城當朋友的‘春秋美夢’,但佛雷澤還是認為,扼住華潤公司的發展,才是首要解決的問題。 不得不說,佛雷澤的大局觀還是很強的。 這樣一石二鳥的計謀,還是很不錯的。 反正德州儀器舍不得拿出八千萬美刀給華潤公司。 畢竟壯大競爭對手實力這種事,佛雷澤認為,還是別乾這樣的蠢事了。 很快,北美紐約州阿蒙克市的國際商業機器公司,小沃森就接到了一則通知。 紐約州有位議員提出禁止從華潤公司采購芯片,因為要考慮國家安全。 搞笑的是,這個提議居然在極短的時間內通過了。 然後就有人迫不及待地上門通知小沃森:別再從華潤公司進口相關產品了,這件事違法! 前幾天才把帕特裡克派去港島那邊,已經交了訂金給華潤公司,小沃森現在隻想罵娘。 什麼違法不違法? 狗屁的國家安全! 小沃森花錢打聽到了消息,知道是德州儀器公司搞的鬼,氣得他火冒三丈。 “混蛋的佛雷澤,法克,勞資不好受,你也別想好過.” 於是,德州儀器公司這邊,很快就收到了十多份律師函。 在IBM公司跟德州儀器公司互相交手,打得如火如荼的時候,克雷公司已經拜訪了北美航空巨頭之一的通用動力公司,順順利利地拿到了一筆價值一點五億美金的超級計算機訂單。 “所以他們還在罵架麼?” 看完報紙上麵小沃森在新聞發布會上,生氣的模樣,雷蒙譏諷地笑了笑,然後安排人前往港島。 有這個時間罵架,還不如賺美刀呢。 國家安全? 嗬嗬,這種媒體隨口胡謅的話,或者是政客拿來唬人的話,也就是普通人會信,他們這些資本家怎麼可能會相信呢? 歐洲,西門子公司也注意到了北美那邊的喧鬧,不過他們這一次並沒參與進來。 內置兩百枚晶體管的芯片? 嗬,這有什麼難度呢? 西德這群人,對難度越大的技術,越喜歡去突破。 這不,他們剛剛拿出了五十微米晶體管,自信心已經爆棚了。 他們沒有參與芯片采購,但東京這邊,東京通信工業株式會社卻已經躺平了。 沒辦法啊,華潤公司太強了,而且IBM公司和克雷公司已經出手了。 如果他們東京不跟上的話,肯定要被甩出去好幾條街了。 在東京這邊,除了通信工業株式會社之外,還有富士公司和東芝公司這兩家。 後兩者是剛成立沒多久的公司,但背後的資本可不容小覷。 所以,為了避免這些後起之秀把自己拍在沙灘上,東京通信工業株式會社不得不抓緊時間。 跟北美的IBM公司、克雷公司等企業不同,東京這邊的公司,不僅參與到了芯片采購大戰當中,同時也高薪聘請了很多技術員,準備大力開發芯片技術。 但,時代的局限性就是這麼殘忍。 遮蔽式光刻的成本擺在這裡,他們想要突破的話,需要‘靈光一閃’才行。 這些都需要厚積薄發,並不是說想要發明就可以發明的。 他們又不是陳國華,技術什麼的都已經準備好了,直接拿出來就可以了。 港島,華潤公司。 此時的柳冠中,人都麻了。 他沒有想到,IBM公司、克雷公司和東京通信工業株式會社這三家企業,居然這麼財大氣粗。 八千萬美金,說拿出來就拿出來。 都不帶絲毫的猶豫,太恐怖了! 有這麼三家公司要三千枚芯片,那麼貨物的問題,就有點難度了。 得知暫時無法確定什麼時候拿到貨,帕特裡克等人都急眼了,怎麼可以這樣? “幾位,這裡是華潤公司,不是你們公司!” 警告了帕特裡克他們一句,柳冠中肅然道: “請伱們等待三天時間,三天之後,你們就可以知道具體的收貨時間了.” 京城,振華研究所。 陳國華正在實驗室裡麵工作,門口的邱宗嶽就來喊他了。 “領導,什麼事兒?” “你先出來吧,去你辦公室聊。” “好的,那您先等一會兒。” 幾分鐘之後,辦公室裡麵,陳國華這才知道邱宗嶽來找他是什麼原因。 “既然有三家公司要三千枚芯片的話,那麼華潤公司有沒有收集到什麼資料?” 要不要抽調人手來製造芯片,陳國華還在猶豫當中。 畢竟107工廠這些兄弟單位,他們的技術很爛,甚至十枚芯片都未必有一枚芯片可以使用呢。 這樣的成本,絕對不是陳國華想要看到的。 到時候,說不得陳國華自己都要親自上陣了。 畢竟三千枚芯片可是兩點四億美刀的外匯啊,這麼多外匯,陳國華覺得,自己又能夠拿到一枚一等功勛章了。 所以,不管如何,這三千枚芯片肯定是要製造出來的。 隻不過,陳國華還是想要了解更多關於北美那邊的消息。 有句話叫對癥下藥。 如果北美那邊突然發瘋,自己都已經搞出來了其他產品,那他就沒必要再去整什麼芯片了。 “目前還沒到,還需要等兩天。” 聽到邱宗嶽的話,陳國華皺眉了一下,道: “我建議是快一點,否則的話,不利於我們作出判斷。” “北美那邊是什麼情況,我們不清楚,而且現在消息傳遞有嚴重的滯後性,我們現在收到的消息,估計都是一周之前的事兒了.” “一旦出現誤判,對我們來說也是挺受傷的一件事” 說罷,陳國華又跟邱宗嶽聊了一會兒,之後才去召集人手。 實驗室內,陳國華看著眼前的一百人,直接進入正題。 “諸位,我們的生意來了,三千枚芯片.” “我們需要在一周之內製造出合格的三千枚芯片,去賺老外的兩點四億美金.” 聽到陳國華的話,林誌武人不笑道: “主任,這有什麼難的啊?別說三千枚了,就算是三萬枚也不打緊啊.” 有光刻機、離子注入設備,芯片的成功率會非常高。 然而陳國華卻是搖頭道: “你們想錯了,我們用的不是光刻機技術,而是遮蔽式光刻.” “之前在材料科研所待過的研究員,你們就應該很清楚,遮蔽式光刻的弊端,但我們現在沒辦法,有錢不賺王八蛋.” “至於說在不使用光刻機等設備的前提下,如何突破這樣的技術限製,嗬嗬,那就需要一點技術手段了” 對此,陳國華也沒有太好的辦法,隻能夠優中選優。 從一百名芯片工程師當中進行抽查,留下技術最好的二十人,全力去製造芯片即可。 遮蔽式光刻的技術難點,在於掩膜與光刻膠塗層直接接觸,再打光照射,完成曝光這部分。 因為這樣的光照方式的失敗率和成本很高。 成本不用說,但失敗率這件事,陳國華覺得還是很有發言權的。 那就是進入更加絕對乾凈的潔凈室。 不是之前的那種環境,反倒是更加密閉的空間,甚至陳國華覺得有必要嘗試一下在進行這部分製造工作的時候,進入一個完全真空的環境。 隻有這樣,才能夠完全杜絕膠體本身及其黏附的浮塵微粒所帶來的惡劣影響,以及對光掩膜造成汙染和破壞。 具體應該如何,還得試驗。 所以陳國華打算用一周的時間來完成這樣的測試,然後再利用剩下來的時間完成三千枚芯片的製造工作。 抽調二十人的話,對於振華研究所來說,影響會有,但不會非常大。 很快,在陳國華的吩咐下,大家各司其職,開始忙碌了起來。 這是六一年開年的第一筆大單,必須要好好乾,‘服務’好客戶才行。 雖說林誌武他們不是很懂,為什麼振華研究所明明有更好的離子注入設備和光刻機等設備,卻是不用,非要使用遮蔽式光刻這種明顯吃力不討好的技術。 但他們還是很聽話,認真乾活。 林誌武他們自然是不知道,陳國華為什麼要這麼防備著IBM。 或許在林誌武他們看來,就算是光刻機製造出來的芯片,IBM公司他們也不可能猜到是什麼技術。 但,萬一呢? 一種更好的技術和一種明顯很普通的技術,它們製造出來的產品,外行人是看不出門道的,但騙不過內行人。 從107工廠運輸過來的晶圓,很快就被搬運到了實驗室裡麵。 “嘶,咱們研究所也太忙了吧?最近真的是財大氣粗啊,接二連三地運來了那麼多東西.” 門口,保衛科的幾位職員,小聲談論了起來。 過去一段時間,由於春節前,一千萬人民幣的錢,已經到位了。 所以這些錢很快就被陳國華花出去了部分,這些錢就變成了設備、原材料等物資。 除了實驗室需要的物資之外,還有後勤等,也運來了不少物資,比如衣服。 振華研究所是每年六套常服,冬季三套和夏季三套。 不管是保衛科還是炊事員,他們也是需要很多衣服的。 特別是保衛科,他們每周都需要訓練好幾次,衣服鞋子的磨損是非常快的。 半年三套服裝,勉強足夠。 研究員就不僅僅是常服了,還有防護服,這個可是需要每隔一段時間就需要采購了。 算起來,振華研究所的資金消耗也是十分恐怖的。 當然了,對比蘑菇蛋研究項目,平均每年兩點八億人民幣的巨大消耗來說,就不值一提了。 是的,蘑菇蛋項目的消耗是非常恐怖的。 原時空的歷史上,蘑菇蛋項目總共花費了二十八億人民幣。 這個項目是從五五年一月中旬啟動的,到六四年十月份,將近十年整。 所以平均每年的花費就是兩點八億人民幣。 在這個時空,也花費了很多錢,很多都是冤枉錢。 不過沒關係,按照目前的進度來說,應該很快就可以引爆了。 到時候利劍在手,根本不需要害怕任何對手。 “議論什麼呢?算我一個唄。” 殷孟倫神出鬼沒,來到了曹國輝、唐增光和遲振功三人身後,笑嗬嗬地說道。 “沒有,沒有,我們就是隨便說說。” 遲振功三人頓時尷尬不已地解釋道,殷孟倫卻依然笑嗬嗬地說道: “是麼?我怎麼聽到了不該聽的話呢?真是隨便聊聊嗎?” “是,真的就隨便聊聊連長,我們乾活去了.” 曹國輝他們乾笑了一下,腳底抹油就準備開溜。 卻是聽到殷孟倫突然表情嚴肅,猛然喝道: “都有,立正!” 熟悉的命令,下意識的反應,讓曹國輝他們三人趕緊站直身體。 心裡已經罵開了,早知道剛才就不應該碎碎念了,現在好了吧?被逮了個正著,肯定要挨罰了。 不管是之前的紀律,還是之前在後廚發生的爆炸事件,亦或者是除夕那天,陳國華遭受捅刀子的事兒。 都讓現在的保衛科,格外警惕。 在這樣的情況,曹國輝、唐增光和遲振功三人居然放鬆警惕,被殷孟倫逮著了。 一頓懲罰,當然免不了。 “操場,十圈,出發!” 短短六個字,直接讓曹國輝他們三人心裡鬆了一口氣。 可等他們跑完步回來之後,又聽到了殷孟倫的話:保密條例,罰抄十遍,還有五百字檢討,明天下班之前交上來。 三人頓時傻眼了。 窩草! 保密條例的字數可不少啊,十遍? 這不是要了老命嘛! 而且還有五百字的檢討,這個更難,因為他們幾個都是小學讀了幾天或者幾個月的人,哪裡懂得那麼多啊? 之前掃盲教育的時候,曹國輝他們當然參加了,隻是他們現在還記得的文字,好像就不足五百字了。 難搞! 陳國華並不知道遲振功他們的事兒,此時他正在實驗室裡麵忙碌著。 純真空環境,可不是實驗室變成了真空,而是完成掩膜與光刻膠塗層接觸,以及之後的打光和曝光這幾個步驟,都處在真空環境裡。 對比過後,真空環境下,成功率達到了百分之六十。 但! 很耗費時間,完成一個晶圓的打光曝光,最少需要五個小時。 並且這期間,需要大家格外地注意,不然的話,很容易前功盡棄。 除此之外,就是電力消耗很大,還得啟動備用電源才行。 春節前,或者說在軟件編程部門的那五十臺計算機就位之後沒幾天,振華研究所的專屬發電廠也已經啟動了。 有了充足電力供應之後,五十臺計算機自然是可以同時啟動了。 不過,現在又要啟動更多的設備,來完成三千枚芯片的生產,同樣消耗更多的電。 即便如此,陳國華還是認為,這一切都是值得的。 但,這些消耗,陳國華就讓財務人員全同濟他們做好記錄,到時候讓邱宗嶽報銷。 是的,就是報銷。 畢竟賺了零點四億美刀這麼多錢,報銷一下,沒什麼毛病吧? 要不然的話,之前發下來的一千萬,隻怕要不了多久便會花光光了。 轉眼時間,已經過去了一周,幾乎可以確定了方案和人員。 於是陳國華就讓林誌武他們二十人,火力全開,加速完成剩下的兩千多枚芯片的製造工作。 一周的研製時間,製造出來了三百多枚芯片。 雖說花了不少時間,但這個是完全值得的。 “好了,接下來就靠你們了!” 把任務交給林誌武他們之後,陳國華就準備去其他實驗室看看。 他已經消耗了一周的時間,其他實驗室隻怕是積攢了不少技術問題。 果然,接下來兩天時間,他就忙碌個不停,幾乎就沒有閑著的時候。 不過,第三天下午的時候,物理研究所二部的王公衡找了過來。 是關於示波器的研製問題,並不僅僅隻是數學問題,而是研製過程中的技術問題。 “好,王領導,我明天上午過去,可以嗎?我現在也走不開。” 陳國華聽罷之後,就知道這個示波器的問題,不是半天就能夠解決的。 何況,現在距離下班就隻有一個半小時了,更加不可能很快完成了。 王公衡聞言,也表示理解,便點頭同意了。 “老陳,什麼是示波器呀?” 等王公衡離開之後,旁邊穿著防護服的薛晉權便笑嗬嗬地詢問道。 “打聽這麼多乾嘛?你很閑嗎?就這點小技術還要我來,趕緊乾活” 笑罵了一句,陳國華並沒有說什麼示波器的事兒,話題就這麼轉移了。 不管他們是否知道示波器,這些都不是什麼保密的技術。 隻是知道一個名字罷了。 陳國華擔憂的是他們胡思亂想,導致接下來的試驗失敗。 所以,讓他們收一收心,專心致誌忙活眼前的事兒,才是正經。 轉過天,陳國華就坐上汽車前往物理研究所二部。 到地方之後,很快就前往研究室,裡麵空間還蠻大的,也有不少人。 其中就有他六姐陳桂英。 “國華?你怎麼來這裡了?” 看到自己弟弟進來,陳桂英驚訝不已。 她當然知道她弟弟是北大數學教授,更是振華研究所的主任。 按理說,之前就已經確認過了,陳國華並不會來研究室這邊,而是遇到什麼數學問題的話,直接讓他幫忙解答就可以了。 現在卻是發現陳國華走了進來,意味著需要陳國華幫忙的並不僅僅是數學問題了,而是技術問題。 “六姐,領導請我來,我也不能不來呀。” 陳國華笑了笑,淺淺地開了一個開玩笑: “再說了,我的思想覺悟也不低的呀,這種事怎麼能總是讓六姐你沖鋒在前呢?” 旁邊的王公衡等人都驚訝了一下,特別是示波器項目小組組長席德明,表情十分吃驚地看著陳國華兩姐弟道: “陳主任,你是我們陳研究員的弟弟?” 有句話叫龍生九子各有不同,老陳家的孩子,卻是各個都頂天立地。 在項目小組當中,陳桂英是什麼人,不少研究員都十分清楚。 畢竟她家八兄妹,其中五個都沙場裹屍,為國捐軀了。 可謂是一門忠烈啊! 也因此,不管是上麵還是項目組,對陳桂英都是頗多照顧的。 盡管陳桂英並不需要這樣的照顧,但大家都很敬佩她。 跟席德明客套了幾句,眾人也沒有過多地閑聊,而是開始了今天的任務。 在科研領域當中,示波器是電子測量儀器儀表的一種,用途十分廣泛。 其工作原理,是利用顯示在示波器上的波形幅度的相對大小來反映加在示波器Y偏轉極板上的電壓最大值的相對大小。 從而反映出電磁感應中所產生的交變電動勢的最大值的大小。 因此借助示波器可以研究感應電動勢與其產生條件的關係。 用最簡單的話來說,就是可以通過顯示電子信號的波形來了解電壓隨時間的變化情況。 眾所周知,電燈、收音機、計算機等電子產品需要電路來提供電能。 電路是電流流過兩點或多點之間的路徑,電壓則是在兩點之間驅動電流的電力。 有些時候,電壓表現不正常,那麼就必須找出不正常的位置才能糾正它。 如果沒有示波器的情況下,那麼想要發現這個問題,就如同駕駛一輛蒙著眼罩的汽車。 作為蘑菇蛋項目的核心設備之一,示波器是測量核試驗關鍵參數的重要設備。 沒有它,就無法證實同步聚焦的技術突破。 什麼是同步聚焦呢? 這不是今天的重點,今天的重點是示波器。 “席組長,看來你們缺少很多關鍵性的材料啊,這個印製電路板也不對啊.” 陳國華在觀察了一下零零散散的眾多零部件之後,頓時皺眉不已地說道。 旁邊的席德明等人,尷尬不已,這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啊。 早在一八九三年的時候,巴黎物理學家就已經發明了第一臺示波器。 隻不過這一臺示波器的帶寬非常小,隻是在10到19kHz之間。 四年之後,西德物理學家有發明了陰極射線管,使得示波器發展更加迅猛。 甚至在一九四六年的時候,霍華德和梅爾文兩人成立了泰克公司,並且在同年就發明了第一臺可以觸發掃描和10MHz帶寬的示波器。 觸發掃描允許固定顯示重復波形。 但,這些都是國外的尖端技術,人家怎麼可能會提供給到京城呢? 不僅如此,而且是大力封鎖。 莫斯科當年援助的那麼多項目當中,根本就沒有提及過示波器這東西, 就連很多先進元器件和設備,也都沒有提。 五十年代中期的時候,赫魯是當廢銅爛鐵賣給趙忠堯教授他們的原子所二部一座原子反應堆、兩臺回旋加速器和若乾儀器設備等。 可是這裡麵,並沒有示波器啊。 沒有示波器,就無法推進蘑菇蛋項目。 在這個時代,內地在毫微秒脈沖技術方麵是非常落後,技術知識和器材也同樣匱乏。 所以想要研究示波器,毫無疑問,十分困難。 就好像現在,席德明他們這個項目小組,找到陳國華,就是因為他們拿出來的陰極射線管,不行。 示波器一般有兩種,一種是現在的主流模擬示波器,另一種則是數字示波器。 模擬示波器使用高增益放大器在綠色陰極射線管屏幕行顯示波形,它包括一個衰減器、一個前置放大器、一個模擬延遲線和一個將信號放大到陰極射線管模型所需電平的垂直放大器。 席德明他們需要研製的示波器,便是基於垂直係統控件的模擬示波器。 按理說,陰極射線管罷了,他們應該可以研製出來的啊。 畢竟眾所周知,陰極射線管其實就是應用極為廣泛的顯示器,電視機、計算機等都用它來顯示符號、圖像、圖形。 但示波器上麵的陰極射線管跟計算機顯示器、電視機等不同。 否則的話,也不需要陳國華過來了。 當然了,這個也不是最重要的問題。 振華研究所在去年研發出來芯片之後,陳國華就安排人研製顯示器了。 他已經改進過顯示器,對這方麵的技術,並不陌生。 並且也有相關的技術人員,可以很快解決這個陰極射線管的問題。 現在最關鍵的問題,還是觸發係統裡的光學元器件、探頭等組件,無法研製出來。 京城光學儀器廠、西北光學儀器廠和魔都光學儀器廠等都有確認過,他們無法研製出來。 而振華研究所是有光學儀器實驗室的,所以席德明才會讓王公衡幫忙聯係一下陳國華,看看能否解決這些問題。 “席組長,你們研製的這個垂直係統控件是需要可以設置輸入耦合、帶寬限製和帶寬增強等要求的對吧?” 一邊對照著設計圖紙,一邊觀察著目前已有的元器件,陳國華如是問道。 他來是解決問題的,所以必須得問清楚情況才行。 “是的,陳主任,您也知道我們這個觸發係統是能夠穩定重復波形,並且從本質上拍攝波形照片” 席德明在旁邊解釋著說道: “您也知道我們蘑菇蛋項目遇到的這個同步聚焦技術,是需要用到不同帶寬的示波器,所以我們還需要用到不同觸發係統.” “例如邊沿觸發,以及響應輸入信號中特定條件的閾值觸發.” “另外,基於要手機示波器讀取的數據,我們還需要不同的探頭” 旁邊的王公衡和邱宗嶽兩人,聽得頭皮發麻,不多時就離開了房間。 聽不下去了,主要是太復雜了。 而陳桂英等研究員則是跟小學生一樣,認認真真地聽著。 特別是聽到陳國華自信滿滿地表示,他們振華研究所可以解決陰極射線管的問題時,大家都明顯地鬆了一口氣。 實在是因為這些元器件最是頭疼。 匱乏的技術知識,完全沒有輔助的設備,想要把示波器給研發出來,無疑是一件讓人崩潰的事兒。 可是蘑菇蛋項目就需要這東西,缺少它是不可能的事兒。 幾乎可以說,沒有示波器的話,那麼蘑菇蛋就不可能爆炸。 即便現如今已經把所謂的鈾235給提煉出來了,那也沒用啊。 沒有爆炸學,想要引爆鈾235? 嗬嗬,不可能! 而這個爆炸學裡麵就涉及到了一點,同步聚焦技術! “行,席組長,我已經知道了,給我們一周的時間吧,我們振華研究所肯定可以給你們解決這些問題。” 陳國華在了解了所有的情況之後,自信滿滿地說道。 如果是其他層麵的話,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那麼他還沒有那麼自信。 但光學元器件?探頭? 振華研究所正好就是這個專業的,整個研究所裡麵,目前已經造出來了三臺光刻機,分別位於三個不同的潔凈室裡麵。 平時沒有執行研究任務的時候,那麼它們都可以作為教學器件。 總之,都不會浪費。 這就是為什麼振華研究所需要那麼多錢的原因。 這些設備,都是需要原材料來製造的,可不是陳國華他們這些人,赤手空拳就能夠製造出來的。 “真的麼?陳主任,您沒跟我開玩笑?” 席德明頓時大喜,陳桂英等其他研究員也是驚喜、期盼地看著陳國華。 後者點點頭,道: “那是肯定的,我沒必要跟您開玩笑,我們振華研究所的科研態度,一是一,二是二,從來不吹牛。” 聽到陳國華如此篤定的話語,席德明他們全都欣喜不已。 然後表示要留下陳國華,好好吃一頓。 陳國華婉拒了。 看他們這個項目小組的研究員的臉,陳國華就知道,他們這邊的待遇,不如振華研究所。 所以沒必要留下來謔謔他們了。 於是,陳國華走出了研究室,他六姐送他出來了。 兩姐弟走出來之後,陳桂英便有些好奇和微微的擔憂: “國華,你跟我說實話,你們真的能夠完成剛才那些元器件的研製工作嗎?而且還是在一個星期之內完成?” 她就是覺得陳國華太自信了,居然不給自己任何退路。 “六姐,您就放寬心吧,絕對沒有問題的” (本章完) 最新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