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微型竊聽器(求月票)
邱宗嶽親自坐鎮,讓王公衡等人都盯緊發電廠等各個要害部門,務必確保這次的測試工作,能夠順利完成。
王公衡他們當然不會敷衍了事,因為他們也聽說了振華研究所的事兒。
否則的話,邱宗嶽這位領導不會如此黑臉,跟鐵麵包公一樣。
陳國華專注著自己的事兒,指揮著各個研究員,各司其職。
午飯過後,他們就全都來了機房這邊。
再三檢查了三遍,確認無誤之後,這才終於開始了測試。
萬幸的是,這次的測試,沒有任何意外。
計算機運行良好,就是功耗比預計的稍微多了一丟丟。
盡管隻是一丟丟的變化,也讓陳國華臉色微微沉了下來。
說不得,以後肯定要多多關注這一臺計算機。
要不然,就是再另外製造一臺計算機,然後代替這一臺計算機了。
等所有的測試都結束之後,陳國華製止了大家的歡呼聲,把這件事告知了邱宗嶽。
“領導,事情大概就是這麼一個事情,功耗比原定要高了零點三個百分點,原因就是上午在振華研究所的那次停電導致的”
“我可以再優化一下軟件程序,但無法根治這個問題,因為硬件層麵的損害,隻能夠更換.”
邱宗嶽聞言,也知道這件事很難辦。
原因也簡單。
如果真的要替換的話,那麼意味著成本的增加。
一臺五億級別的計算機,製造成本可不低。
盡管為了蘑菇蛋科研項目,這一切的損失,都是值得的。
可不代表要造成資源的浪費。
這可不是去年的那些千萬層次的計算機,不僅可以很多部門使用,也可以交給大學使用。
五億級別的計算機,太貴了,就算是大學也未必用得起啊。
何況,拿五億級別的計算機來教學?
哪個敗家子敢這麼搞?
然而,如果不進行硬件更替,又很容易因此誘發計算機的其他意外情況,甚至縮短計算機的壽命。
要知道,這可是供應蘑菇蛋項目,以及之後的氫彈、核潛艇、航空工業等其他項目的超級計算機。
一旦計算機出事,得多耽誤事啊?
“造!”
想了想,邱宗嶽沉聲說道:
“國華,你務必找到具體哪些零部件需要進行更換,然後替換掉這些損壞的零部件.”
“至於替換下來的零部件,就交給其他項目使用吧。”
陳國華點點頭,表示自己知道了。
事情很多,但這本來就是他的工作。
有了領導的首肯,振華研究所又開始進行製造工作。
這一次,當然是再熟悉一次製造工藝了。
跟著大家一起製造這些零部件的還有來自107工廠、985工廠、5341工廠等兄弟單位的研究員。
他們本來也需要進行技術更新。
光刻機也好,離子注入設備也罷,這些芯片製造、計算機部件製造過程,有很多技術都沒有寫在手冊或者講義上麵的。
隻能夠在實驗室裡麵,由陳國華傳授給到薛晉權、姚詩瓊他們,然後等他們掌握之後,再傳授給107工廠他們這些單位的研究員。
其實,這個也是陳國華建立起來的技術封鎖的第二道防線。
很多技術和知識,並不是可以直接在技術資料上麵寫出來的。
陳國華自己也是觀看了他大腦的生物硬盤裡的視頻,才知道這些區別的。
原時空歷史上,莫斯科在半導體工業領域,一直都無法追趕上北美,便是這個原因。
加上莫斯科的軍方過度乾預半導體工廠,限製了研發人員的發揮,以及他們都十分依賴軍用客戶,根本沒有民用市場的支撐,少了競爭。
所以他們想著用復製粘貼的仿製方式,並在此基礎上進行技術創新,以此來趕超北美,幾乎成為了奢望。
畢竟,根據原時空的摩爾定律,每兩年左右,芯片內置的晶體管數量就會翻一番,計算機運算速度就會翻一倍。
種種原因之下,莫斯科的半導體工業,被人家北美徹底甩在了身後。
而在這個時空,別說莫斯科了,就算是北美想要追趕上振華研究所,嗬嗬,根本不可能!
花了一周多的時間,陳國華他們又再次造了一臺五億級別的超級計算機出來。
並且也成功完成了檢測。
交付給物理研究所二部之後,陳國華就領著薛晉權他們,再次投入到了十億級別的計算機研製工作當中。
然而,這個時候,邱宗嶽卻又帶了一位領導過來。
領導的名字叫項立強,具體來自什麼部門,邱宗嶽並沒有介紹。
隻不過,陳國華在聽完對方的技術研發要求之後,心中已經有了大概猜測。
對方谘詢陳國華,能否研製出隻有火柴盒大小的竊聽器,甚至是比這個更小的竊聽器?
聽到這裡的時候,陳國華思考片刻,然後道:
“我可以做到,甚至比火柴盒更小,大概就是成年女性一截食指大小,甚至還有極光竊聽器、數據竊聽器、米粒大小竊聽器等等,不過.”
此話一出,邱宗嶽和項立強兩人都十分驚訝。
後者也是來振華研究所這邊試一試,卻沒有想到陳國華居然如此自信。
並且,米粒大小是多小?
簡直是無法想象啊。
“陳國華同誌,你確定真的可以做到嗎?你有什麼條件?”
項立強壓抑著驚喜,沉聲問道。
作為一名相關部門的領導,項立強的養氣功夫可比邱宗嶽強多了。
陳國華點點頭,道:
“是的,領導,我可以保證能夠做到,因為我們能夠拿出指甲蓋大小的芯片,而這樣的竊聽器,嗬嗬,技術原理是很簡單的”
“難的地方,在於我們的製造工藝、技術工程師和研究員能否按照我的要求來完成任務了”
“這麼一塊竊聽器,其實就是一個發射器裝置”
一邊說著,陳國華不自覺地拿出紙和筆,在上麵寫寫畫畫,方便邱宗嶽和項立強兩人更容易理解這款竊聽器產品。
其實在這個時代,不僅僅是莫斯科,北美、倫敦等地方,他們都在搞這些層麵的研發。
特別是北美,更是此道的專家。
很多竊聽器都是他們這邊的廠家搞出來的。
原時空,莫斯科安裝在卡裡曼辦公桌後麵墻壁上的國徽裡。
這玩意兒叫金唇竊聽器,隻有硬幣大小罷了。
金唇竊聽器是一種無線電竊聽器,其發射出來的無線電波還可以通過加密的處理方式來防止被偵測和解密。
所以,即便被攔截到的無線電波被傳到接收器上,也隻是一些噪音和無規律的乾擾聲,無法獲取有用的信息。
常用的加密技術包括頻率跳變、擾頻、調製、同步碼等。
也因此,金唇竊聽器發射出來的信號可以隱藏在背景噪音中,提高竊聽的難度和復雜度,從而保護機密信息的安全。
不過,這玩意兒的限製也很大的,那就是微波振蕩器和接收器都不能距離發射裝置太遠。
陳國華對這樣的技術並不是很感興趣,畢竟這玩意兒早已經在一九五三年的時候,被人家北美給端掉了。
他現在拿出來的這一款竊聽器,是原時空歷史上,九十年代才出來的產品。
從技術難度來說,就不是這個時代能夠破解的。
“這個食指大小的竊聽器發射裝置的大概設計就是這樣,頂部是天線插座,頂部是一個四針連接器,電源和麥克風可以連接到連接器上麵.”
“電源的話,我們可以直接使用汽車的12V電池供電”
“鑒於我們現在還沒有通訊衛星,那麼這些定位零部件裝置也可以剔除.”
聽到這裡,邱宗嶽和項立強他們都十分驚訝,但他們並不想要這樣的竊聽器。
隻因為它還是太大了,隱蔽性還是差強人意。
看他們兩人的表情,陳國華便知道他現在拿出來的這一款竊聽器,並不符合他們的要求。
於是,他隻好用另外一張紙,給邱宗嶽和項立強兩人講述激光竊聽器的原理。
“是這樣的,激光竊聽器是當房間內有人人談話時,窗子的玻璃會隨聲波發生輕微震動。”
“而同時玻璃又能對激光有一定反射,聲波在反射回來的激光中反應出來,經過激光接收器的接收,再經過解調放大,就能將室內的談話聲音錄製下來。”
“這樣的竊聽器最大的優點,就是不需要在目標房間內安裝任何東西,距離也可以達到五百米左右,但有個缺點,那就是必須要有玻璃的窗戶.”
聽到陳國華的話,項立強兩人都點點頭。
毫無疑問,激光竊聽器確實很厲害,光是它不需要在目標房間進行安裝任何裝置,就已經完勝其他竊聽器了。
更別說它還能夠在五百米左右的地方進行監聽,簡直完美。
然而,缺點也十分明顯。
那就是監聽的目標,必須是在有玻璃窗戶的房子裡才行。
不過,現如今的很多地方,特別是一些政府部門等單位,基本上都是有玻璃窗戶的。
所以這個缺點也不是不可以克服。
“那伱剛才說的數據竊聽器和米粒大小的竊聽器,能不能詳細地展開說說?”
聽到項立強稍微有些迫不及待的話,陳國華微微一笑,道:
“當然沒有問題!”
關於數據竊聽器裝置,這一點是很簡單的。
伴隨著計算機成為很多政府機關單位的重要辦公設備,特別是電子打字機、傳真機等電子產品,那麼把竊聽器發射裝置安裝在這樣的地方,也是一個十分有效的辦法。
“所以,數據竊聽發射裝置,完完全全可以神不知鬼不覺地安裝在這些電子產品裡麵.”
“隻不過,缺陷也十分明顯,那就是必須要求安裝的人員,對這些電子產品十分熟悉,否則的話很容易出事.”
陳國華侃侃而談,講述著關於竊聽的技術,以及對應的應用場景。
導致邱宗嶽在認真聽了一段時間之後,忍不住開口問道:
“國華,你怎麼對這些那麼了解?我以前都沒有聽你聊過這些啊.”
聽到此話,陳國華卻是怪異地看了對方一眼。
接著這才突然說道:
“領導,您可能忘記了,前年九月份,我被人監視的事兒了吧?”
在邱宗嶽尷尬的臉色中,陳國華自嘲道:
“當初我是很後麵才發現自己被跟蹤了,當時就特別惱火,就感覺自己完全沒有了秘密”
“就好像我是赤裸著身體一樣,被那些人給看光了”
“所以我在那個時候,就花了一周多的時間,連續檢查了一遍我家裡的所有角落.”
“甚至,我還動過一個念頭,我要親自製作一款各種電波、無線波、聲波等屏蔽器.”
“或許領導您不知道,我們振華研究所可是有上百個屏蔽器的,嗬嗬,估計領導您應該沒有認真看我們財務全同濟同誌他們提交給您的那些詳細的材料采購賬單吧?”
最後這一個問題一出來,邱宗嶽的臉色更加尷尬了。
很明顯,陳國華確實說得很對,他根本沒有看過,否則的話,剛才也不會問這樣的問題了。
更何況,邱宗嶽即便看了,估計也隻是懷疑,但絕對不會猜到那些材料都是用來製作信號屏蔽器的。
旁邊的項立強聞言,卻是古怪地看著陳國華,突然開口道:
“陳國華同誌,你剛才說的這些屏蔽器,真的能夠屏蔽所有的這些信號傳遞嗎?”
後者聞言,點點頭,道:
“當然,就連我剛才說的激光竊聽裝置,我都製作了相對應的措施,您也看到了,我們這間辦公室,窗戶玻璃都是常年關閉,而且不僅玻璃做了特殊處理,就連窗戶也是距離我們比較遠”
項立強點點頭,難怪他剛才進來的時候,就感覺這間辦公室的布局說不出來的怪異。
這是乾他們這一行的慣有的職業習慣。
“那等下你給我們介紹一下,如果沒什麼問題的話,我希望你們可以為我們提供一套這樣的設備”
陳國華頓時笑道:
“沒問題啊,隻要領導您支付一點辛苦費和材料費就可以了,嗬嗬!”
“國華,你說什麼呢?”
邱宗嶽聞言,頓時感覺臉色掛不住了,忍不住喝道。
他旁邊的項立強卻是愣了一下,接著哈哈大笑起來。
來之前,他就聽說過不少關於陳國華的傳聞,沒想到還真是如此率直啊。
敢直接開口問他要錢,講真的,除了那些另外之外,陳國華還是第一人。
“領導,我沒說什麼啊?”
陳國華十分無辜地眨眼道,“我們振華研究所很窮的,最近都快揭不開鍋了”
不管是研發計算機還是激光器,亦或者是醫用加速器、光纖通信設備等等,這些都是非常燒錢的項目。
甭以為之前撥款了一千萬人民幣,但架不住燒錢的速度快啊。
而且現在已經六月份了,半年都過去了。
光是上千研發人員的工資,按照每人每月平均八十五元的工資標準,一個月就已經超過八萬五千元了。
再算上其他支出,每月固定支出就是十萬元,半年就是六十萬元。
這還是支出最少的部分,其他光學材料、矽片材料、金屬等原材料的采購,這才是最昂貴的。
隻有當家了,才知道柴米油鹽有多貴。
邱宗嶽臉上更加掛不住了。
這臭小子,怎麼盡是揭老底啊?
“你趕緊說說米粒大小的竊聽器吧,我們這對這個更加感興趣.”
聽到領導轉移了話題,陳國華幽怨地看了對方一眼,道:
“好吧,那我就開始了”
米粒大小竊聽器這玩意兒的技術難度,毫無疑問是非常大的。
這是用槍來發射的高性能無線電竊聽器。
按照現在內地的工藝水平,想要造出來,很難。
不提其他,光是電池部分的技術就可以難倒很多人了。
原時空歷史上,西德就生產過這麼一款竊聽器。
隻不過,它的缺點也是十分明顯,因為電池隻能夠連續工作十二小時。
可實際上,竊聽這樣的工作,十二個小時根本就不夠。
所以,如果在竊聽到關鍵時刻,電池沒電了,再次發射一枚這樣的竊聽裝置,毫無疑問就會增加了暴露的風險。
也因此,陳國華在講述這些竊聽器的時候,優缺點都會全部說出來。
然而,對於項立強來說,這些優缺點都十分正常。
隻要運用到位,那麼它們所達到的效果,絕對是非常驚人的。
“陳國華同誌,以前我就聽說過你是天才,那個時候我還覺得他們是言過其實,今天我才知道,你遠比他們說的還要更加天才”
項立強贊嘆不已地說道。
聽完陳國華所說的這些微型竊聽器裝置,他才明白過來,陳國華這樣的專業人才,對於一個國家的幫助,到底有多大。
如果內地這邊,有更多類似陳國華這樣的人才,那麼追趕上那些資本國家,根本不是什麼問題。
盡管現在內地的蘑菇蛋還沒研發出來,但項立強也不再擔憂它是否會被造出來了。
因為有了這麼多實力強大的科學家們,那麼它遲早都會被研製出來的。
聽罷之後,項立強就有針對性地說出了自己的要求。
就是這些微型竊聽器,都是他們部門所需要的。
但肯定不是所有的設備,都能夠研發生產出來。
而陳國華卻表示,這些技術他可以拿出來,但他肯定不會參與進去。
主要是他沒有時間。
“我記得金陵無線電廠就是生產收音機的,有一款熊貓牌落地式收音、電唱和錄音三用機就是他們生產的”
“如果交給他們來研製的話,應該可行.”
“但如果涉及到了技術指導,就隻能夠讓他們來京城這邊了,我沒有時間去金陵那邊”
“或者領導你們指派其他單位來生產這些設備”
聽到陳國華的話,項立強點點頭,道:
“好,沒問題,那就麻煩陳同誌你先把技術資料拿出來,我這邊也跟上麵申請一下,召集研究員來研發和生產這些設備.”
於是,這件事就這麼定了下來。
對於陳國華來說,這些技術資料就相對簡單了。
現在的振華研究所有不少打字員,還有軟件編程實驗室那些人,他們的打字速度都不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