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章,半導體城(1 / 1)

最新網址: 一九六一年,莫斯科,克裡姆林宮的一間辦公室內。 “亞歷山大,你說的可以做成煙盒大小的電視機,什麼時候能夠完成這個任務啊?” 赫魯看著眼前這位亞歷山大肖金,沉聲問道。 後者是他們國家無線電電子委員會第一副主席,也是半導體工業的領導。 自從一九五三年之後,赫魯坐上了現如今的位置。 他便跟所有人說過,要讓莫斯科全麵超越北美,所有的領域都要領先北美。 便是這樣的情況下,亞歷山大肖金便給赫魯一個承諾,那就是電視機都可以做成煙盒大小。 可現如今是一九六一年了,狗屁啊,哪有什麼煙盒大小的電視機? 好消息是沒有的,反而壞消息是一個接一個地來。 似乎是從羅科索夫他們開始,到克列奧,就成了現如今的樣子。 不! 準確來說,是之前的德米特裡這位哈工大老師,在北大執行說服陳國華前往莫斯科,卻神秘消失開始。 應該是這一切,隻要涉及到了陳國華,似乎就是黴運附體,從來沒有順風順水過。 赫魯從來都不相信中華的風水那一套,他更相信‘事在人為’。 畢竟他可是一個實乾主義者,從來都不搞虛的那一套。 “書記同誌,我們已經正在研發五十微米晶體管的電視了,如果你需要的話,我相信科學家們肯定很快就會研製出來了” 亞歷山大肖金,趕緊討好著說道。 可赫魯卻是很敷衍地點點頭,然後詢問對方的來意。 “是這樣的,書記同誌,我在前年就給您提及過的第一代頭腦微型計算機” 在一九五九年的時候,斯特羅斯和博格兩人研發出來第一臺莫斯科獨有的微型計算機。 不是混合電路,而是在微型卡上。 這玩意兒可以作為控製機器或車載電腦。 對於軍方的意義十分重大,所以當時斯塔羅斯和博格兩人就找到了亞歷山大肖金,準備一起說服赫魯建設莫斯科的矽穀。 在他們看來,莫斯科需要一座城市來專門生產半導體,擁有自己的研究人員、工程師、實驗室和生產設施。 隻不過,當時正值人造衛星剛發射成功不到一年的時間,整個莫斯科還是電子管的天下。 雖說那會兒,赫魯也較為重視晶體管,可終究是後娘養的,沒有電子管這個親兒子好使。 所以那會兒,赫魯擱置了這份計劃。 除了電子管更為牛逼之外,更重要的是這份計劃的投資,太貴了。 要知道,建造一座城,從來都不是一件小事兒。 所以,考慮的時間長一些,也是人之常情。 何況,在當時的赫魯看來,晶體管還不是未來,電子管才是未來。 那會兒,北美的晶體管很牛逼,甚至京城那邊的晶體管也挺強的。 可終究不如莫斯科的電子管,因為電子管可以讓莫斯科的人造衛星送到外太空去。 這可是人類歷史上的第一次啊! 不管是赫魯還是亞歷山大肖金,他們都知道斯塔羅斯和博格兩人是什麼情況。 簡單來說,他們兩人都是原來羅科索夫那個部門的人。 比如斯塔羅斯,此君是俄國猶太人的後代,從小在紐約布魯克林的貧民區長大。 後來被紐約城市學院錄取,學習電氣工程。 在學生時代的時候,斯塔羅斯就認識了博格,兩人都是誌同道合的好朋友,都十分批判資本主義。 很明顯啊,斯塔羅斯是貧民區長大的孩子,他能夠對資本主義有好感才怪了。 到了四十年代的時候,斯塔羅斯入職了當時北美的西部電氣公司,這是一家北美十分牛掰的科技公司。 在這裡,斯塔羅斯從事的是機密雷達的研發工作。 同時,博格入職了斯佩裡陀螺儀公司,從事的是其他軍事係統的研發工作。 當時正值二戰期間,北美可是搞出了不少新武器係統。 所以斯塔羅斯和博格兩人都對這些武器係統的電子設備,了如指掌。 到了四十年代末期,倫德伯格所在的部門,開始在北美各大科研機構抓拿莫斯科間諜。 隻因為那個時候,莫斯科和紐約之間的苗頭已經開始了。 而斯塔羅斯和博格兩人,是在一九五六年的時候,逃離了北美,最後輾轉多地,這次回到了莫斯科。 兩人到了莫斯科之後,就被授予重任,領導了SL998實驗室。 就連當時的國防部烏斯季諾夫本人也來參觀了他們兩人的實驗室,同時全權委托他們開發新型軍用計算機。 這才有了第一代頭腦微型計算機。 現如今,舊事重提,赫魯的記憶也被打開了。 “我們現在聯合了設計局、SL998實驗室等眾多單位,準備成立莫斯科最高級別的微電子中心.” 為了說服赫魯,亞歷山大肖金,不得不使出了渾身解數。 “並且書記同誌你可以來參觀一下,我們已經研發出了一臺可以打印出自己名字的微型計算機” 計劃書上麵,展示了一張圖片,赫魯可以清晰地看得到。 “你是說它很小?上麵標記的是長寬高分別為175、35、90厘米?” 這樣的一臺計算機,確實很小了。 主計算機單元是可以很容易放在桌上,其他機器和外圍就安置在剛才的那個尺寸的機架上麵。 確實是很小。 “是的,書記同誌,這就是我們莫斯科研製出來的第一臺微型計算機” 亞歷山大肖金頓時傲然說道。 可赫魯卻突然問了一句: “那我怎麼聽說京城那邊研發出來的計算機,隻有十個飯盒大小?” 嘎! 幾乎是一瞬間,亞歷山大肖金就如同被人掐住脖子的鴨子一樣,再也沒辦法嘰嘰喳喳了。 好家夥,赫魯同誌,你是真的很懂如何把天給聊死的。 這麼一句反問,屬實是亞歷山大肖金沒有想到的事兒。 好半天,亞歷山大肖金這才憋出一句話: “是這樣的,書記同誌,你也知道,我們莫斯科這邊的晶體管技術不如北美.” 話都還沒說完,就被赫魯極不耐煩地打斷了: “行了,你別說了,你們什麼時候準備好?到時候我過去看看。” 赫魯之所以那麼厭惡,可不僅僅是亞歷山大肖金他們的不作為,也有克列奧他們那個部門不作為,以及京城方麵的振華研究所太過強勢導致。 看著人家華潤公司賣晶體管和芯片,賺的盆滿缽滿,赫魯別提有多生氣了。 再對比莫斯科這邊的半導體產業,赫魯更是差點沒被氣暈過去。 亞歷山大肖金聞言大喜,連忙說道,隨時都歡迎書記同誌前往參觀。 為了搞掂赫魯,說服對方修建一座半導體城,亞歷山大肖金跟設計局等其他人,早已經準備了很久。 可謂是萬事俱備,隻差赫魯同誌前往參觀了。 於是,赫魯便答應了下來,過幾天,等他忙完之後就會前往微電子中心參觀。 等亞歷山大肖金欣喜若狂地離開之後,赫魯這邊又從情報部門這邊得知了一個消息。 那就是振華研究所之所以能夠那麼快速地製造高質量的芯片,那是因為他們有了自己的光刻機。 並且目前振華研究所能夠拿出來的最新芯片技術,是可以內置兩千枚晶體管的芯片。 得知這個消息之後,赫魯頓時驚呆了。 然後氣得直罵娘。 憑什麼? 為什麼京城方麵就可以在半導體產業領先全世界? 要知道,在此之前,京城隻不過是莫斯科的一個小弟罷了。 要技術沒技術,要人才沒人才。 特別是在半島戰爭結束之前,京城這個小弟,可謂是要啥沒啥。 就連很多科研工作者,那也是五五年、五六年左右,從北美那邊回來的。 沒辦法啊。 當時的艾森豪威爾不允許錢先生、郭永懷他們這些人回國啊。 甚至,就連錢學森想要回國,那都是京城方麵拿十一名飛行員作為交換。 然後他才能夠返回京城的。 否則的話,想都不要想! 即便如此,京城在莫斯科麵前,那也是小弟一樣的存在。 可現如今,幾年前的小弟,居然翻身農奴把歌唱,超越了莫斯科這個老大哥。 這怎麼能不讓赫魯勃然大怒呢? 以前嘛,赫魯還隻是覺得振華研究所領先莫斯科,也就是一兩年罷了。 可現在,莫斯科這邊僅僅隻是能夠拿出來一百晶體管以下的芯片,更多的話,就做不到了。 偏偏人家振華研究所不僅能夠拿出來兩千枚晶體管的芯片,還擁有了光刻機? 幾乎是一瞬間,赫魯就可以很確認,光刻機這東西,絕對是振華研究所的秘密武器。 否則的話,為什麼要到現在才被發現? 肯定就是振華研究所捂得太嚴實了,光刻機太重要了。 “那伱們怎麼沒有拿到光刻機的技術資料?” 反應過來之後,赫魯看向現如今情報部門的領導者萊蒙托夫,寒聲問道。 從羅科索夫到克列奧,再到如今的萊蒙托夫,短短一兩年的時間裡,這個部門就連續大換人。 導致現在新上任的萊蒙托夫,此時麵對赫魯的提問,人都害怕死了。 “書記同誌,我們的人已經在行動了,隻不過,目前還沒傳來消息.” 隻是聽聲音,赫魯便知道眼前的萊蒙托夫被他嚇到了。 即便如此,赫魯還是冷哼一聲,“廢物!” 他很生氣,後果十分嚴重。 可現在沒辦法撒氣,還是先應付眼前的難關再說吧。 “那你們準備怎麼做?有沒有具體的執行方案?能不能確保不被發現的前提下,將技術資料帶回莫斯科?” 其他不重要,重要的是,不能夠再像克列奧這頭蠢豬一樣,被人包了餃子。 之前那次,克列奧他們在外海的太平洋裡,就被人給一鍋端了。 簡直就是奇恥大辱啊! 也因此,克列奧是死是活,赫魯現在也不知道。 因為他對京城那邊說了,勞資不認識什麼克列奧,你們想乾嘛就乾嘛吧。 沒辦法啊,赫魯也是要麵子的。 如果真的把克列奧給要回來,那就需要抵消不少債務,也變相承認了克列奧他們乾的那些蠢事。 到時候赫魯不僅丟了麵子,還沒了裡子。 所以基於此,隻有犧牲掉克列奧他們這些人,才是最符合當前利益的。 作為一個把國家利益看得比什麼都還要重的人,赫魯心中當然有自己的小算盤。 他是不會允許在自己當班長期間,出現這樣的重大失誤。 也因此,這一次,赫魯當然要過問清楚,看看萊蒙托夫是不是跟羅科索夫和克列奧他們一樣,都是大蠢豬。 如果是,那還是趁早回家洗洗睡吧,這件事從長計議。 萊蒙托夫聞言,當即便把智囊團拿出來的方案給說了出來。 赫魯聽完之後,便輕輕嗯了一下,“那就去乾活吧,如果拿不到技術資料回來,你就自己寫辭職報告。” “如果能夠拿回來的話,那麼我親自給你頒發一枚勛章。” 現如今,半導體工業的形勢已經愈發激烈了。 作為領頭羊的振華研究所,目前也不知道研發進度到了哪裡,是否可以順利製造出內置一萬枚晶體管的芯片。 北美、歐洲和東京等地區,他們也在努力追趕。 隻有莫斯科,現如今還落後北美一丟丟,落後京城方麵,更多了。 所以,萊蒙托夫他們這一次能不能成功,重要性可見一斑了。 赫魯是不希望出現任何意外的,但參考羅科索夫和克列奧兩人那令他窒息的操作,他又難免有些惴惴不安。 反倒是萊蒙托夫,大喜過望地敬禮離開了辦公室。 甭管如何,這一次,萊蒙托夫認為自己能夠順利地完成任務,把之前羅科索夫和克列奧丟失掉的名聲,給徹底奪回來。 時間過去幾天,赫魯終於忙完了,可以抽身前往微電子中心了。 赫魯參觀了之前亞歷山大肖金說過的那臺微型計算機。 看到這臺計算機之後,赫魯差點沒嘆氣。 盡管他沒有見過振華研究所那邊拿出來的僅有十個飯盒大小的計算機,但也可以想象得到。 畢竟十個飯盒大小,跟眼前這個一百七十五厘米高的機架,二者根本不在一個數量級上麵。 “書記同誌,這是我們目前的最新發明.” 旁邊的斯塔羅斯領著赫魯介紹著眼前的計算機,同時毫不猶豫地將一個微型無線電接收器,也就是一個微型收音機,塞入赫魯的耳朵裡。 這個微型收音機,居然能夠捕捉到兩個地方電臺,但它的尺寸比電子管收音機的尺寸要小的多得多。 赫魯聽著收音機傳來的聲音,表情不敢置信,旋即欣喜若狂地詢問了很多東西。 此時的赫魯,高興得像一個孩子似的。 隻因為那麼微型的收音機,未來可期啊。 莫斯科的鋼鐵產業、航空工業等相關行業那麼發達,製造業更不是京城能夠比擬的。 那麼這個時候,隻要同意亞歷山大肖金、斯塔羅斯等人的半導體城計劃,就可以另辟蹊徑,實現彎道超越。 畢竟晶體管的尺寸可以縮小,那麼它可以應用在各個層麵的應用領域當中。 比如軍事層麵的很多新武器係統等,又比如萊蒙托夫他們這個部門常用到的各類竊聽裝置等等。 還有現在他手上的這個微型收音機等,這不就是超越京城的拳頭產品嗎? 京城能夠拿得出來這麼微小的收音機嗎? 嗬嗬! 一時間,赫魯有些眉飛色舞了起來,似乎已經看到了未來。 旁邊的亞歷山大肖金、博格等人看到這一幕,頓時大喜過望。 隻要赫魯高興就可以啊,這意味著,半導體城這個計劃,幾乎是成功了一半。 接下來就要等赫魯的具體反應了。 “那麼,斯塔羅斯同誌,你可以再跟我介紹一下,你們這個半導體城的計劃麼?” 問完了那些關於應用層麵的技術問題之後,赫魯終於想起了半導體城,這才意猶未盡地說道。 事實上,現在這樣的情況,已經出乎赫魯的意料之外了。 所以,他很確信,半導體城一旦建立,那麼未來就可以研發和製造大量的相關技術和設備。 斯塔羅斯聞言激動不已,趕忙把那份計劃又重述了一遍。 聽罷之後,赫魯也同樣很高興,當場就表示會全力支持對方的計劃。 於是,關於半導體城的計劃,就這麼如期開始了。 “對了,你們能否製造光刻機?” 就在半導體城計劃開始之後,赫魯又突然想到了一件事,於是把斯塔羅斯和博格他們給喊了過來。 “光刻機?這個是什麼?” 他們兩人是一九五六年來到莫斯科的,關於芯片製造這些,他們不是很懂。 畢竟初代光刻技術,也是在北美那邊出現的,而京城這邊,盡管在材料科研所也有這個技術。 奈何它僅僅隻是造了一片晶圓,之後就不了了之了。 至於說光刻機嘛,斯塔羅斯和博格兩人都沒聽說過,但隻是聽名字,他們就知道,這玩意兒絕對涉及到了大量的技術。 比如現如今的初代光刻技術,斯塔羅斯他們當然是知道的。 可這玩意兒涉及了光學等多個學科,而這個光刻機,應該會更加不得了。 聽到此話,赫魯頓時失望不已。 那麼看得出來,光刻機絕對是最先進的技術了,沒有之一。 “這是目前京城那邊傳出來的最新技術,是關於芯片製造的技術,而且北美他們也已經開始跟進了” “什麼?振華研究所已經可以製造出內置兩千枚晶體管的芯片了?” 等赫魯說完之後,斯塔羅斯和博格等人頓時驚呼出來。 旋即,臉色瞬間變得無比嚴肅。 很明顯,京城那邊的半導體工業,比莫斯科這邊,領先了不知道多少。 最起碼不是一兩年的時間了,最少是三四年,甚至更長的時間。 如此領先優勢,屬實是讓人有些絕望。 赫魯看到他們的表情,不由嘆了一口氣。 “你們抓緊時間吧,我會給你們安排更多的研究人員和工程師,但你們一定要盡快,不能夠被人甩開太多” 莫斯科的慣例,通常都是復製粘貼,通過仿製別人的技術,然後迅速跟上,接著在此基礎上進行技術創新,以期超越別人。 但是很明顯,這一次是半導體之爭,他們注定是要失敗了。 北美這邊,IBM公司的溫克爾曼很快就得知了一個消息:莫斯科開始修建一座半導體城。 “法克!該死的俄國佬,真有錢!” 聽到這個消息之後,溫克爾曼頓時羨慕到流口水。 北美這邊是有一座矽穀,甚至IBM公司對他這個技術部門主管,也不算差。 但相比較而言,還是人家莫斯科那邊的半導體城更帥氣啊。 為什麼? 因為溫克爾曼他們遇到了技術問題,也會跟其他實驗室或者研究所進行合作。 這個時候,他們就必須從紐約州的阿蒙克市前往其他城市,光是在路上消耗的時間,就讓人無語。 反觀人家莫斯科的半導體城呢? 從報紙層麵的報道信息來看,這座城市名為澤列諾格勒,意思是綠色城市。 它被設計成為科學天天,不僅僅有研究實驗室、生產設施等等,還有學校、日托所、電影院、圖書館和醫院——半導體工程師所需的一切都能在這裡找到。 甚至,在澤列諾格勒的市中心,直接打造一所名為莫斯科電子技術學院的大學,完全就是比照斯坦福而建的大學。 也因此,完完全全就是一座矽穀,隻不過它少了一點灣區的陽光罷了。 在這樣的城市裡工作,遇到了任何關於半導體層麵的技術問題,都可以很快找到實驗室,找到那些博士專家進行溝通交流。 甚至是吃飯、散步的時候,都有可能遇到很多半導體層麵的工程師、研發人員。 這樣的地方,多爽啊? 所以溫克爾曼才會說這些俄國佬是狗大戶了! 小沃森並不知道溫克爾曼他們這些技術研發人員的吐槽,就算知道了,也不會在乎。 他現在隻想要光刻機,然後快速製造出可以內置兩千枚晶體管的芯片,提升計算機性能,去搶占市場的訂單。 讓IBM公司重新成為北美計算機行業的巨無霸,成為那個占據了全美計算機市場百分之八十以上市場份額的那個巨頭。 另一邊,德州儀器公司,佛雷澤召集了一眾部門主管開會。 德州儀器也在搞光刻機的研發工作,但他們摸索了一輪之後發現,沒有更加高端的光學儀器設備,沒有更牛逼的半導體技術,根本就不可能拿出光刻機。 於是才有了今天的這一場會議。 “張,你是生產部的主管,你從你們部門出發,看看有沒有更好的點子?” 等眾人都發言之後,佛雷澤發現還有張忠謀這位華裔主管居然沒有開口,當即便詢問道。 張忠謀是麻省理工學院機械係碩士研究生,在一九五五年的時候,這位年僅二十四歲的華裔學生就入職了德州儀器公司。 當時他可是跟集成電路的發明者傑克基爾比一起入職的。 眾所周知,德州儀器是在一九五八年的時候,由傑克基爾比發明了集成電路這個神器。 盡管張忠謀不如傑克基爾比那麼牛逼,但他也是生產部門的主管。 隻因為他入職之後,花了不到一年的時間,直接讓他所在的生產車間,產量提升了百分之二十五。 這可十分牛逼啊,效率的提升,意味著企業能夠賺更多的利潤啊。 股東和高管們最喜歡的就是這樣的能人。 聽到佛雷澤喊自己的名字,張忠謀頓時錯愕不已。 光刻機這樣的東西,是他能夠參與的嗎? 他隻是機械係碩士研究生罷了,又不是搞光學研究的,哪裡知道那麼多啊? 可現如今被點名了,他也隻能夠被迫跟著發表幾句言論了。 在德州儀器忙著開會的時候,仙童半導體公司的諾伊斯等人已經找到了北美一家光學儀器公司,提出了自己的設計要求。 仙童半導體這邊希望這家公司能夠生產出他們製造光刻機所需要的光學設備,比如用於晶體管的打線機。 還有精密運動能力製造在矽片之間精確對準電路圖案的曝光裝備,以及采用E線(577納米)曝光光源的離軸對準的光電中繼器等等。 這些都是仙童半導體需要攻克的技術。 在目前北美光刻機研發層麵,仙童半導體公司已經走在了所有企業前麵。 他們已經拿出了更為細致的設計圖紙,但由於零部件太多,所以他們隻能夠跟不同公司進行合作。 這一款光刻機,其實就是遮蔽式光刻機的升級版,也是投影式光刻機的初始雛形。 但他們目前還沒研發出來,還在技術研討當中。 為了研製這麼一款光刻機,仙童半導體的八叛逆們,不得不出讓了更多的股份,給自己找了一個爹。 於是,費爾柴爾德的仙童集團便成為了仙童半導體公司的母公司。 克雷公司等其他企業,當然也紛紛跟進。 就連西德這邊的西門子公司,大不列顛的普萊西公司等也都紛紛跟進,研製光刻機技術。 大不列顛作為曾經的日不落帝國,牛人還是很多的。 比如傑弗裡杜默這位大不列顛科學家。 早在一九五二年的時候,杜默在華盛頓特區的一次會議上,第一次提出了固態電路的想法。 原時空歷史上,他就被稱為集成電路的先知。 到了一九五七年的時候,杜默跟大不列顛普萊西半導體公司簽訂了一份小型合同,尋求開發這種新型的固態電路元器件。 如果僅僅隻是從電路原理的角度而言,杜默設計的模型是一種設計原理的實驗,跟德州儀器公司傑克基爾比獲得的集成電路專利,並沒有什麼不同。 隻可惜,杜默作為第一個提出集成電路這個概念的人,卻沒能受到大不列顛這邊的重視。 當時,他的提議,在很大程度上遭受了大不列顛政府和軍方的冷漠對待。 隻因為大不列顛的這些高層,他們還沉浸在過去的榮光當中,並沒有意識到,半導體集成電路技術的偉大革命性。 並且不管是普萊西半導體公司還是大不列顛政府部門,他們都不樂意投入巨額的資金來搞研發。 跟著北美這個大哥身後撿便宜,不是更舒服嗎? 但在一九六一年六月,這個風起雲湧的時代,普萊西半導體公司,居然願意參與進來。 可不是他們突然變得富裕了,或者是他們突然醒悟過來了。 而是大不列顛工黨上體了,正式製定了大不列顛國家投資半導體集成電路的計劃。 也因此,大不列顛才第一次有了一個重要的半導體產業計劃。 受此計劃的影響,普萊西半導體公司當然得到了大力支持,加上北美這邊的仙童半導體公司,也伸出來橄欖枝。 於是雙方一拍即合,乾! 所以,從北美大陸到英倫三島,再到西德和莫斯科,他們為了研發光刻機,進行得如火如荼,整個行業都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不管是莫斯科的半導體城,還是仙童半導體公司的合縱連橫,光刻機這玩意兒在歐美這邊,算是真正誕生了。 相比半導體產業的大動靜,寶潔公司這邊,麵對華潤公司拿出來的尿不濕產品,眼睛都紅了。 在他們公司的會議室裡麵,開發部經理米勒,第一個就被總裁吉米維考特質問: “米勒,你們開發部能不能拿出像樣的產品來?” 倉促之間,寶潔公司根本擋不住華潤公司的尿不濕。 雖說目前市場上,由於尿不濕的強勢崛起,也帶動了他們寶潔公司的紙尿褲產品的銷量。 但這原本就是他們寶潔公司的市場啊,結果卻被一個後兩者給趕超了? 要知道,霍華德他的那個貨櫃,幾乎每次一到貨,不到半天的功夫,就可以收檔了。 如此暢銷的速度,簡直讓人瞠目結舌。 也因此吉米維考特才會如此著急。 “吉米,給我們時間,我們一定可以很快拿出來新的產品,並且絕對會繞開他們的專利技術.” 是的,華潤公司在北美等其他地方申請的專利,早已經通過了。 否則的話,寶潔公司直接就耍流氓,先一步拿著華潤公司的尿不濕去注冊專利了。 當然了他們在乾這件事之前,霍華德也乾過這件事。 很可惜,專利局不是煞筆,華潤公司更不可能不知道這些事兒。 甚至,華潤公司還有專人來處理專利的業務呢。 “好,那你們要盡快,我會讓邁克配合好你們” 聽到吉米維考特的話,米勒點點頭,表示知道了。 旁邊的邁克也同樣跟著點頭,因為他是生產部經理。 就在寶潔公司開完會沒多久,霍華德這邊,已經帶著三十萬片尿不濕,再次回到了紐約。 按照原定時間,他應該是六月末才能夠從華潤公司這邊拿到貨,等他到北美的時候,都已經是七月了。 這樣的話,他肯定等不及啊。 於是他就讓華潤公司有多少貨拿多少貨先,他就帶著這些貨乘坐遊輪先回北美。 也因此,六月末的時候,他又回來了。 市場還是那麼火爆,三十萬片尿不濕,在短短幾天時間內,就銷售一空了。 為了降低成本,霍華德在這一次銷售中,給這些寶媽們介紹了他在紐約另外一個地方租的門店。 沒辦法啊,西爾斯百貨大樓這邊的櫃臺,終究是不方便。 而且櫃臺的租賃費用也不便宜啊。 相反,他租了一個門店之後,不僅運貨這些方便了很多,就連房租也能降低不少。 甚至,他還跟遊輪公司簽了份合同,也跟銀行簽了合同。 隻要華潤公司這邊發貨給遊輪公司,那麼他這邊就會讓銀行支付剩餘貨款。 反正他跟華潤公司已經爭取過了,這樣的話,也省得他經常跑來跑去。 畢竟經常跨越太平洋和北美大陸,還是很累的。 麵對來勢洶洶的尿不濕,寶潔公司更加眼紅了。 現在對寶潔公司來說,唯一的好消息就是華潤公司這邊的產量不高,而且運輸的原因,也讓他們的貨比較難進入北美市場。 在外麵因為光刻機、尿不濕而引起的行業震蕩的時候,京城的振華研究所,陳國華已經順順利利地拿出了十億級別運算速度的計算機所有零部件。 今天就要開始進行測試了。 為了今天的測試不被打擾到,陳國華虛晃一槍,直接在早上剛上班的時候,安排所有人帶走了這些零部件,直接前往物理研究所二部。 “國華,你還是那麼謹慎,老鼠不都抓回來了嘛,你還擔心什麼?” 開往二部的汽車上,邱宗嶽笑嗬嗬地跟旁邊的陳國華說道。 後者搖搖頭,沒說什麼。 尤建中一家人在前段時間就已經被帶回來京城了。 等待他們一家人的下場是什麼,陳國華並不關心。 但聽邱宗嶽說,尤建中他們一家人是因為前年差點餓死,所以才會如此走極端的。 簡單來說,就是經歷過饑餓的人,肯定是不想再經歷一次的。 對於尤建中他們家的經歷,陳國華表示遺憾,但對於對方的做法,他自然是不敢茍同的。 不管如何,這件事對於陳國華來說,都已經是過去式了。 饒是如此,陳國華也不敢確定振華研究所是否真的沒有老鼠了。 正所謂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他可是被這些老鼠給弄怕了,當然不想再來一次。 從潘天成和陳秋鳳開始,到鄭桂萍,再到現在的尤建中。 這些人都是讓陳國華極為厭惡的老鼠,這種人死不足惜。 即便是差點釀成大錯卻及時悔改的侯思和,陳國華也讓薛亞軍幫忙勸退了此人。 侯思和他父親得了直腸癌,然後為了給父親治病,他就敢破壞振華研究所的大好形勢。 陳國華怎麼可能還會讓這樣的人留在研究所內? 任何一個定時炸彈放在自己身邊,都是對自己生命的漠視和不負責任。 他是想要搞科研,沒錯。 可他沒有想過要因此把自己的小命都給獻祭掉。 鬼知道這些老鼠什麼時候又跳出來一個啊? 有過尤建中這樣隱藏極深的老鼠之後,陳國華也學聰明了。 這一次,虛晃一槍,他就不信了,還能夠出事? 要知道,振華研究所可是布置了眾多信號屏蔽器的,而且走之前,陳國華就跟薛亞軍說過了。 給他盯死這些研究員和後勤人員,任何想要請假的人,都不允許。 是的,即便是生病了也必須待在研究所內,找書苑www.zhaoshuyuan.com 反正陳國華安排了不少值班的醫生,保證能夠解決他們的這些後顧之憂。 至於說他們製造一些類似爆炸等亂子,嗬嗬,真當馬明偉和殷孟倫他們這些保衛科人員是擺設嗎? 有了這些萬全準備,加上現在極度匱乏的通信手段,陳國華就不信了,還有人來給他搗亂? 見陳國華不吱聲,邱宗嶽很識趣地沒有再聊這個話題。 “對了,昨天我接到了消息,電子倍增器已經被運到了大西北那邊,蘑菇蛋的研發速度將會加快了.” “我們下一階段就即將要進行一次小型的同步聚焦技術實驗了” 聽到此話,陳國華驚訝了一下: “那按照現在的速度來看,今年年底之前引爆這個混世魔王,是沒有任何問題咯?” 邱宗嶽麵帶微笑地點點頭,道: “沒錯,目前來說,確實如此,不過,大西北那邊來信問了,專門讓我問問你,你要不要去大西北一趟?看看我們鑄造出來的這把絕世利劍” 陳國華一聽,搖頭搖得跟撥浪鼓一樣。 開什麼國際玩笑啊? 大西北那樣的地方,距離京城好幾千公裡,就算是坐飛機,陳國華也覺得特別累。 何況他現在忙得都起飛了,咋可能跑去那邊看什麼蘑菇蛋爆炸的場麵呢? 就算他過去了,其實什麼也看不到。 因為隻有觀察員才會到現場進行觀摩,比如曾經趙忠堯就前往北美那邊看過一次。 便在這個時候,汽車抵達了物理研究所二部,測試也即將開始了。 (本章完) 最新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