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七章,監控室和梁思禮(1 / 1)

最新網址: “主任,我知道,分子式是C12H14Cl2FNO4S。” 其中一位研究員哈錦祥舉手回答道。 陳國華聞言,笑著點點頭,誇贊了一句,接著準備繼續往下說,門口外邊,已經出現了邱宗嶽的身影。 既然是領導來了,那陳國華便快速地給眾人過了一遍,然後便安排了一個小實驗給他們,接著他就離開了實驗室。 主任辦公室內,陳國華從邱宗嶽口中很快得知了目前北美那邊的情況。 華潤公司果然是夠牛逼的,嗯,應該說,項立強他們這個部門也給予了很大的幫助。 畢竟邱宗嶽獲知的消息,其實綜合華潤公司和項立強所在部門的資料,所以更具參考價值。 目前來說,北美那邊的仙童半導體已經聯係上了貝爾實驗室。 後者將會參與到仙童半導體的光刻機技術研發工作當中。 隻不過,目前占據主導地位的還是仙童半導體。 因為諾伊斯他們八叛逆提出來的接近式光刻機技術,毫無疑問是目前最為先進的技術,沒有之一。 嗯,他們並不知道內地這邊已經拿出來了更為先進的投影式光刻機。 而由於貝爾實驗室在這個時空,也就是一九六二年的時間節點,沒有研發出激光器,也因此,導致仙童半導體這邊,根本還沒來得及想到投影式光刻機。 要知道,如果需要製造投影式光刻機的話,對光源的要求將會更高。 要求高,意味著技術難度係數會提升很多。 仙童半導體公司勾搭上了貝爾實驗室,目前的進度如何,華潤公司這邊就不是特別清楚了。 IBM公司應該是躺平了,目前並沒有太多的進度。 當然,也有可能是他們藏得很深,並沒有讓外界知道他們目前光刻機技術的研發進度。 反倒是德州儀器這邊,居然真的朝著五微米晶體管,甚至是更小尺寸晶體管的技術進行死磕。 陳國華聽到這個消息之後,差點笑掉大牙,果然是被他帶歪了。 “如果他們能夠更快地拿出五微米晶體管技術,那就更好玩了” “為什麼?” 邱宗嶽聞言,頓時麵露不解。 德州儀器公司畢竟是競爭對手,陳國華居然還期盼對方更快地研發出五微米晶體管技術? 這個是不是有點不太對勁啊? “嗬嗬,因為五微米晶體管技術是一條死路,一條更難以走通的道路” 笑了笑,陳國華接著說道: “而德州儀器公司之前拿出了集成電路這個神器,在半導體產業當中,他們公司的影響力還是很強的.” “一旦他們真的研發出了五微米晶體管,甚至是更小尺寸的晶體管,那麼其他公司肯定會紛紛效仿跟進.” “這一點,跟之前集成電路出來之後,很快就引領全世界的半導體公司朝著這個方向發展,道理是一樣的” 邱宗嶽聞言,頓時更加迷糊了: “更小尺寸的晶體管,不是更好麼?為什麼說這條路是死路呢?” 聽到邱宗嶽的話,陳國華頓時無語。 之前他可是給對方科普過關於離子注入設備、化學汽相沉積技術等這樣晶體管製造技術。 因為隻有這樣,再結合光刻機的話,才能夠更快地完成芯片的製造。 單枚晶體管被製造出來,其實沒有多大用處的。 在集成電路出來之後,芯片才是最重要的技術,其他都可以稍微忽略掉了。 而如果隻是單純研發晶體管尺寸縮小的技術,那麼毫無疑問,這將會是一條死胡同,很難走得通。 簡單地給邱宗嶽再解釋了一下,陳國華這才越過這個話題,繼續查看其他資料。 就目前而言,除了這幾家比較有影響力的公司之外,索尼公司、富士公司和東芝公司這三家,目前還還不太行。 因為他們起步更慢,而且還被北美那邊壓製著,所以技術發展肯定慢很多。 按照原時空的走勢,那麼東京這邊是選擇加入北美,通過學習北美這邊的二代或者三代技術,慢慢才發展起來的。 而北美這邊則是可以獲得一個電子產品的市場。 可實際上,人家索尼公司先後推出了晶體管的收音機和計算器等電子產品,加上其他公司的遊戲街機等,在七十八年代之後,快速地追上了北美。 這也因此導致了後來的廣場協議。 原因便是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東京這邊的半導體產業十分迅猛,貿易順差很強。 反觀北美這邊,在國際上的貿易逆差高達一千六百億美元。 放眼國際,好家夥,原來是東京和西德你們兩個小弟把錢給賺走了呀。 這可不行。 於是,原時空歷史上北美這邊的詹姆斯貝克,逼著東京的竹下登和聯邦西德的傑哈特斯托登伯,簽訂了廣場協議。 協議就是五國聯合起來乾預外匯市場,各國拋售美元,繼而形成市場投資者拋售美元的狂潮,導致美元的大幅度貶值。 美元貶值了,那麼北美出口的商品,才更有競爭力。 隻有這樣,才可以減緩北美的貿易逆差。 當然了,這個時空下,東京還能不能擁有這麼多的貿易順差,那可就不好說了。 而北美的貿易逆差如果太大的話,到時候說不定北美那邊的鐮刀就會揮向華潤公司了。 “對了,還有就是西門子公司那邊,從收集到的資料顯示,他們那邊的光刻機技術研發進度很大.” 聽到邱宗嶽的話,陳國華點點頭,表示自己知道了。 西門子公司確實是相對獨特一些,他們也有屬於自己的驕傲。 作為當年二戰的發起者之一,西德這邊的工業科技可不差,人家可是吊打歐洲一眾強國的存在。 並且在原時空的歷史上,他們也是跟東京差不多,在半導體、光學儀器等方麵有著很牛逼的技術。 眾所周知,原時空歷史上,阿斯麥公司的極紫外光刻機技術,部分零件便是由西德這邊的公司,耗時十幾二十年才研發出來的。 所以,現在聽到西門子公司還在賣力研發光刻機技術,陳國華並沒有感覺很吃驚。 就目前來說,外國市麵上的半導體技術大概就是這樣。 麵對這樣的信息,陳國華想了想,還是沒有推出電腦的想法。 即便是閹割版電腦,對於國外這些廠家來說,還是太先進了。 他們可以很快就模仿。 因為電腦出現之後,未必能夠賺多少錢,卻會引起北美的警惕。 與其這樣,還不如先拿出其他電子產品呢。 有道是溫水煮青蛙,慢慢來烹飪唄。 聽到陳國華不建議現在拿出電腦這個電子產品,邱宗嶽微微有些失望。 但轉念一想,走穩妥路線也是極好的。 時間又過去兩天,這一天,陳國華一個電話,把領導給喊了過來。 “領導,這是氟苯尼考抗生素,可以用於治療牛呼吸係統細菌性疾病,也可以用作豬的飼料添加劑,用於預防和治療豬的細菌性疾病.” “這是振華研究所目前最新的生物製藥,具體的審批流程,還需要領導這邊跟上麵進行申請一個試點才行.” 這種抗生素畢竟是新藥,肯定不可能一下子就推廣開來,它必定是有一個過程的。 就好像是之前的醫用加速器一樣,它也是需要經過一個臨床試驗,再慢慢試點,然後才能夠推廣開來的。 邱宗嶽看著桌麵上的技術資料和抗生素藥物,滿臉的古怪。 “你還真的研發出來了?” 之前的豬瘟一事,陳國華就說過,他要研製出一種用於治療動物的藥物。 現如今,還真是被他給搞出來了。 就好像他說了什麼,就一定會研製出來一樣。 好家夥,之前也沒聽說過他還會生物製藥這方麵的技術啊。 盡管之前就已經拿出來了醫用加速器,可這東西是機械,是研製蘑菇蛋項目要使用到的加速器,醫用加速器算是衍生產品罷了。 然而氟苯尼考抗生素這東西可是純粹的生物製藥技術啊。 雖說邱宗嶽不是專業人士,但他也多少知道生物製藥和其他技術肯定是完全不同的。 “嗯,已經研發出來了” 陳國華沒有在這個問題上麵糾結那麼多,很快就表示,要抓緊時間申請,爭取快一點完成臨床檢測,盡量推廣開來。 “豬瘟這樣的病情,對於養殖業來說,確實是一個毀滅性的打擊,所以必須要及早地控製,出現這樣的狀況之後,更要及時治療” 光是想想上輩子,陳國華一家為了養豬付出的巨大代價,以及養豬這樣的農活,養活了一家人,便可知道養豬這件事對農村人來說,有多大的影響了。 很多農村人對養豬都不陌生,從最開始的割豬草,到後來采摘菜地裡的老菜葉,跟稻糠碎一起烹煮之後作為豬的主食。 盡管這看似一件很簡單的農活,但如果豬出現疾病,也同樣是很要命的。 而在一九六二年的今天,別說豬這樣的家禽了,很多農村地區,連赤腳醫生都沒有。 也因此,醫療這一塊,任重道遠啊。 邱宗嶽拿著技術資料和藥離開了,這東西肯定需要交給其他專家來進行第三方檢測。 上麵領導也需要時間來進行討論這些事兒。 後續的事兒,陳國華就沒有跟進了。 不過,沒過去幾天,又有人來振華研究所了。 是工業部的領導周祖同親自找了過來。 主任辦公室內,陳國華看著周祖同和邱宗嶽兩人,沒鬧明白兩位領導的來意。 或者說,他不是很懂周祖同這次過來是想乾嘛。 一番太極之後,兜兜轉轉了好一會兒,話題都扯了老遠,周祖同這才步入今天的正題。 “國華,我聽老邱說你們振華研究所前段時間研發出了一款用於家禽的生物製藥,並且還希望盡快進行試點臨床試驗,對吧?” 聽到對方的話,陳國華不動聲色地點點頭。 到現在,他還是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沒鬧明白對方的意圖。 “國華啊,不是我說你,你有這個時間研發這些治療動物的藥,咋就沒時間研發一些用於治療人的藥呢?” 看著周祖同突然訓斥自己的表情,陳國華微微一愣。 下一刻,他也不是很理解對方的心情,但他還是這麼說道: “領導,我們國家那麼大,科研人員也有很多,生物製藥這一塊,畢竟不是我的專業,我偶爾心血來潮看看相關方麵的技術資料,或許還行” “但如果讓我一直關注這些方麵的技術,有點本末倒置啊.” “領導您也知道,我們振華研究所今年的目標是賺三十億美金,現在可是一分錢都還沒賺到呢” 話還沒說完,周祖同便忍不住拆穿陳國華道: “你少來,我可是知道前段時間華潤公司那邊又簽訂了一份三十萬臺華悅計算器的訂單,別以為我不知道.” “你應該沒有經歷過半島戰爭,但是當年我們是真的非常缺乏治療外傷的藥.” “現在你們振華研究所已經有一千多名研究員了,難道不應該考慮一下研究相關疾病的藥物嗎?” 陳國華頓時無語,沒有急著回答對方。 說實話,這多少有點強人所難了。 雖說他今年好像沒有什麼事兒,除了要賺三十億美金之外,就好像很閑著了。 但是要知道一點,振華研究所想要賺錢,就必須要保持自己的技術領先優勢。 而這一點,可不是那麼容易的。 作為開荒牛,要在半導體領域、計算機等層麵全麵領先那些老外,又豈是那麼簡單? 何況,之前陳國華給邱宗嶽吹的牛:製造出一臺百億級別運算速度的超級計算機,至今還沒兌現呢。 百億、千億、萬億級別的超級計算機,這些都是未來的發展趨勢。 也是很多高精尖科研項目最需要的輔助工具之一。 比如核潛艇科研項目,它的設計是非常麻煩的一件事,設計出來之後,還需要對各個零部件進行精密計算。 因為核潛艇對重量有要求,它的整體大小也是有要求的。 那麼電路線的安裝、聲吶部件、魚雷發射係統等等,這些都是有著非常嚴格的要求。 正因為如此,所以在整個研發過程當中,光是計算部分的任務,如果是僅憑算盤來計算的話,那麼最少需要五十名計算專家,計算兩百年左右。 如果是利用超級計算機,那麼大概率是一個月左右的時間,就可以完成了。 也因此,超級計算機對很多科研項目的專家來說,才會如此受歡迎。 原時空歷史上,包括於敏在內的科研工作者,他們可沒少去求他們的上級領導,讓領導去幫忙斡旋一下計算機的使用時間。 那個時空,計算機真的很少。 但在這個時空,超級計算機都有三臺,其他幾千萬級別的計算機,目前北大、清華、哈工大等幾所學校都有。 看著周祖同,陳國華沉吟片刻,這才說道: “領導,我們振華研究所目前確實沒有進行生物製藥這些方麵的研究計劃,如果什麼時候有,我到時候會提醒您一下。” “另外,我覺得我們這個時候的重點,並不是搞生物製藥研發,而是集中力量培養更多更優秀的醫務工作者,他們才是我們當前最迫切需要的人才” “而且關於製藥這一塊,其實我覺得我們傳統中醫中藥也不也不差” “與其花費大量資金去搞製藥研發,還不如針對目前我們的實際情況,進行中藥的集中種植、采收、晾曬.” “比如在西南這邊,可以先搞一個試點.” 陳國華並不知道自己的建議,會不會被上麵采納。 但不管如何,他提出來就是了。 中醫是一條解決目前內地醫療力量匱乏的路子,雖說它並不如西醫的效果那麼快,但它成本低廉啊。 當然,關於內地醫療資源匱乏這件事,陳國華也沒有更好的建議。 就目前正在執行招聘那些初高中生進行三個月或者半年的短期培訓,然後去偏遠山區、農村地區當赤腳醫生這個辦法,陳國華就覺得非常不錯了。 畢竟現在的交通極不發達,很多地方都隻有小路,甚至是沒有路。 如果有路,或許陳國華還會跑回他上輩子的那個老家去看看。 但現在嘛,幾乎是不可能的事兒。 聽到陳國華的話,周祖同也沉默了。 後者也意識到了他自己剛才的話,有多麼沖動。 事實上便是如此,現如今的內地,各方麵都極為落後。 周祖同隻是透過振華研究所拿出來的氟苯尼考抗生素,然後就想著陳國華他們能夠研發能夠治療人類疾病的一些藥物。 卻忽略了現如今發展極不均衡的情況,以及振華研究所本身的職責問題。 一葉障目,不外如是。 其實陳國華可以理解對方的心情,但不贊同對方的做法。 好在對方也隻是簡單的抱怨一句,並沒有說太過分的話。 自覺丟臉的周祖同,沖陳國華道了一句歉,然後又待了一會兒,便借口有事匆匆離開了。 等他一走,邱宗嶽這才沖陳國華說道: “國華伱不要放心上,老周他就是這樣直性子” 後者翻了一個白眼,卻懶得說什麼。 不管是邱宗嶽,還是周祖同,亦或者是呂進雄,他們這些人都有一個共同點,那便是以前他們的身份都是部隊裡的領導。 性格也不能夠說一樣,但脾氣暴躁、性子沖等等,不一而足。 可要說是儒雅的將軍,講真的,陳國華並沒有接觸過幾個。 估計隻有帥才這樣的人物,才會相對考慮周全,不至於那般沖動。 見陳國華沒說什麼,邱宗嶽轉移了話題,提及了項立強那邊的事兒。 昨天項立強就打過電話給他,希望他可以跟振華研究所這邊說一聲,專門製造一些信號屏蔽器。 “哦,這個沒問題啊,如果他們急的話,我現在就可以安排人開始製作了” 陳國華聞言點點頭,但邱宗嶽卻如是說道: “不是的,他希望是可以稍微多一點的數量,也就是說需要建立一個軍工廠,看看需要幾條生產線,你自己琢磨一下.” 對此,陳國華並沒有什麼興趣。 這一點,對製造業來說,沒有什麼幫助。 因為這樣的軍工廠,保密級別會非常高。 所以陳國華隻好表示,技術這些他可以提供,但他們振華研究所就不參與了。 邱宗嶽聞言,搖頭不已。 他就知道陳國華這小子鬼精鬼精的,肯定不會吃虧。 既然這樣,那他也隻好自己去安排了。 到時候讓985工廠或者其他軍工廠的技術員過來,學習這些技術就是了。 時間又過去了兩天,陳國華訂購的材料全部到位了。 馬明偉、殷孟倫等人看著陸陸續續來了不少汽車,一個個都麵露好奇。 陳國華接到消息之後,從實驗室出來了。 “徐書記,您怎麼還親自過來了呢?” 看到是徐燕謀親自把貨物送回來,陳國華還是蠻驚訝的。 前者哈哈大笑地跟陳國華握了握手,寒暄兩句,便指著身後的大卡車,道: “陳主任,你之前交代我們的材料,我們都已經完成生產任務了” “謝謝,謝謝,今天中午可不能走,必須得吃一頓才行.” 聽到對方的話,陳國華當然十分高興。 然後扭頭對旁邊的薛亞軍吩咐說道: “老薛,你幫我跟食堂說一聲,今天要招待徐書記,必須給整幾個硬菜.” 接著他又看向徐燕謀道: “徐書記,我辦公室裡還有兩瓶竹葉青,這可是我藏了小半年的酒,一直都沒舍得喝” 花花轎子人人抬。 人家徐燕謀那麼著急地完成了生產任務,並且親自給他送來這些貨物,陳國華當然要給對方麵子。 徐燕謀也是很高興,但他知道陳國華很忙碌,所以沒有打擾對方,還是先卸貨,然後開始安裝。 對方送過來的這些產品,其實都是監控攝像頭、光纜、電腦等。 這些都需要很大的貨物數量,因此,陳國華選擇讓985工廠等兄弟單位幫忙生產。 最後是由5341工廠這邊幫忙組裝、檢測好,然後再統一運送過來振華研究所這邊。 整個振華研究所那麼大,光是攝像頭就需要一千六百個之多。 沒辦法,振華研究所的實驗室就已經接近三十個,加上閱覽室、食堂等地方,所需要的攝像頭,隻多不少。 還有就是電腦、光纜等等,這些都耗費不少。 光是這些部分,陳國華就讓財務這邊支付了三百萬的材料費和加工費。 於是接下來的時間,陳國華便指揮著保衛科人員和研究員等人,大家一起協同把這些光纖線路、攝像頭等安裝好。 一個上午的時間,顯然是不夠的。 中午的時候,陳國華請徐燕謀好好地吃了一頓豐盛的午飯。 不過那兩瓶竹葉青,隻開了一瓶,而且也隻喝了一點。 畢竟下午還有事兒,不適合這個時候多喝,小酌一杯就差不多了。 接下來兩天時間,陳國華都在忙著搞這個監控攝像頭的事兒。 保衛科、財務等後勤人員,知道屋頂的那玩意兒是監控攝像頭之後,都一臉懵逼。 大家都沒弄懂,把一個照相機的鏡頭,安裝在屋頂,到底有什麼作用呢? 難道它還能夠盯著大家看不成? 很快,監控室這邊,伴隨著一個個顯示屏出現好幾個屏幕之後,馬明偉、殷孟倫等人都瞪大了眼睛。 還真的可以做到跟眼睛一樣,可以監控別人? 曹國輝趕緊跑出去食堂那邊,看到剛才的那位炊事兵,果然是在那個位置沒動。 後廚的一眾炊事兵,看著曹國輝風風火火地跑過來,露出一臉的驚訝,然後又拔腿跑回去了。 他這個舉動,全都落在馬明偉、殷孟倫、曾慶剛等人的眼中。 因為曹國輝的一舉一動都被監控器給捕抓下來了。 盡管這個監控器的成像還是差了一點,但也能夠看得清楚是曹國輝無疑。 眾人都十分吃驚,隻是看著還在忙碌中的陳國華,眾人識趣地什麼都沒說。 還是需要保密的。 其實大家應該也都猜到這樣的攝像頭,絕對不是簡單的東西。 畢竟在振華研究所,用上什麼黑科技,也不是什麼奇怪的事兒。 然而,有些人卻是看到處都裝滿了攝像頭之後,心中苦澀不已。 現在有了這麼多攝像頭,想要搞事兒,那就更加困難了。 加上之前有尤建中這件事,也讓很多人意識到,當一個叛徒,會有多麼慘的下場。 在振華研究所工作,還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兒啊。 伴隨著所有的設備啟動之後,陳國華全都檢查了一遍之後,這才露出了滿意的笑容。 為了弄好這個監控室,他可是忙碌了將近一年的時間,從閃存技術開始,他領導著一眾研究員,接連突破了不少技術,這才終於搞來了幾個存儲量巨大的硬盤。 就目前的監控攝像頭,往後每月都需要十個這樣的硬盤。 否則的話,根本不夠用。 陳國華並不打算將這些硬盤裡麵的視頻資料都給刪除掉,因為他打算完全保存下來。 因為一旦出現老鼠事件,他就可以調集這些視頻資料,進行技術分析,揪出老鼠。 所以,每月都需要生產一批硬盤才行。 當然,最好還是盡快拿出來存儲量破TB的硬盤,隻有這樣,才不需要那麼麻煩。 另外一點,伴隨著攝像頭的像素提升,對硬盤的存儲量也同樣會提升的。 所以,技術提升肯定是少不了的。 攝像頭和監控室都弄好之後,陳國華特別叮囑了保衛科,一定要好好利用好這些技術。 而且也要做好保密工作。 除了保衛科之外,陳國華就沒跟其他人提及這是監控攝像頭的事兒,也沒讓大家討論這件事。 反正就是讓大家習慣有監控攝像頭的存在,至於它有什麼作用,該知道的人會知道,不該知道的人,就算有猜測也不許討論。 陳國華不想弄得人盡皆知,然後那些老鼠會藏得更深。 監控室開始運行之後,振華研究所的耗電量也開始大增。 這是必要的支出,陳國華也沒怎麼心疼。 現在支援振華研究所的發電廠,還是之前的燒煤火力發電廠。 如果可以的話,陳國華還是希望搞點清潔能源。 隻可惜,可控核聚變技術太高端了,別說現在了,就算再過十幾二十年,陳國華也不確定內地這邊能否突破這樣的技術限製。 他大腦裡的生物硬盤確實有這樣的技術,奈何它的配套輔助設備就足以消耗好幾百萬億美金了,涉及到的行業,更是數不勝數。 而且,就算消耗掉這麼多資源,也未必能夠製造出可以抵抗跟太陽內部燃燒的上億攝氏度高溫的耐高溫材料。 造不出來這樣的材料,就別提其他。 其次還是內地這邊目前太缺乏技術人才了,僅憑陳國華自己,估計幾輩子都無法做到。 所以,針對新能源,陳國華隻會把目光投向其他方麵。 比如太陽能、風能等技術。 但這些技術,對目前內地的製造業水平來說,也是一個非常大的挑戰。 唉! 監控器的事兒,就這麼風平浪靜地成為了過去。 大家都慢慢習慣了頭頂的監控器,也很快沒當一回事兒了。 伴隨著三月上旬的過去,這一天的上午,陳國華剛來到單位沒多久,就有人登門了。 來人是梁思禮和謝定一兩位科研工作者,他們分別是五院第四設計部的主任和副主任。 五院是專門搞導彈研究的一個機構,其中第四研究部隻是負責發動機設計。 這個第五研究院是一九五六年成立的,然後當時就設立了八個研究室。 分別是總體設計、結構強度、空氣動力、火箭發動機、沖壓發動機、化學推進劑、材料和測試這八大研究室。 不過,到了五八年之後又進行改組了。 而今天來這裡的梁思禮,其實不僅僅是第四發動機設計部的主任,還是五院的副院長之一。 當然了,這些都是之前梁思禮的履歷,現如今是一九六二年,他們五院又再次改組了。 目前梁思禮是控製係統的主要技術負責人之一,並且參加了第一個自行設計的中近程液體地地導彈的研製。 “陳主任你好,打擾你了.” 由邱宗嶽親自帶過來,梁思禮和謝定一兩人都格外客氣,很是尊敬陳國華。 盡管是初次見麵,但並不妨礙他們對陳國華的崇拜。 對於這兩人的到來,陳國華有些猜不透他們的來意,便微笑著跟對方寒暄著。 不過,梁思禮雖說是梁啟超的小兒子,但沒有那麼多虛禮,大概率是跟他自己的經歷有很大關係。 聊了沒幾句之後,他們就進入正題了。 這一次來這裡,他們是希望可以從振華研究所這邊借人,幫助他們研發地地導彈。 地地導彈是中近程導彈,而且他們還是研發液體燃料作為推進劑的導彈。 講真的,陳國華並不是很看好。 按照原時空的歷史,他們是在六四年的時候才研發成功,速度很慢。 此外,對方說的借人,實際上不就是想要借他的時間嘛。 可他也沒時間啊。 畢竟他可是振華研究所的負責人,他要是不在振華研究所,嗬嗬,除了尋呼機和收音機這兩個相對簡單的項目,其他項目的研發速度,絕對會慢很多很多。 這肯定是不能夠啊。 再說了,陳國華覺得自己的航空發動機實驗室都不夠人手,怎麼可能願意借人呢? 沉吟片刻之後,陳國華便對梁思禮和謝定一兩人說道: “這樣,梁院長,謝主任,我們振華研究所確實是不方便外借研究員給你們.” “你們估計不知道,但邱領導肯定很清楚,我們振華研究所今年的任務指標很重,研究員非常緊張.” “不過,你們可以把你們的要求說一說,我看看我們兩家單位有沒有合作的可能性.” 梁思禮此次過來,其實就是為謝定一站臺的。 後者想要的是關於導彈發動機部分的研發人員,他也是從邱宗嶽口中得知振華研究所有一個航空發動機實驗室,並且目前正在跟九所進行合作。 於是便想著過來借人。 結果,這才剛剛張口,就被拒絕了,尷尬! “那個,陳主任,能不能先去你們航空發動機實驗室參觀一下?” 聽到謝定一的話,陳國華點點頭,起身便帶著他們前往實驗室。 很快,四人走出了主任辦公室,梁思禮看著四周相對隱蔽,卻無處不在的監控攝像頭,不由好奇地詢問道: “陳主任,我能否谘詢一下,你們安裝的這些鏡頭,是有什麼作用嗎?而且你們還安裝了這麼多.” 其實他心中已經猜測了出來,隻不過他不敢確定罷了。 畢竟他也是去過北美留學的人,對一些新鮮的科技,相對敏感一些。 何況,頭頂前方那邊,就是一個類似照相機的鏡頭,初次看到的人,多多少少會覺得有些奇怪。 “嗬嗬,梁院長,這個就不方便告知了。”陳國華笑了笑,接著往前引路,轉移了話題。 監控攝像頭這件事,沒有什麼好聊的。 總不可能來這兒的人問一句,他都要解釋一句吧? 還是那句話,就算猜到了,也別聊這件事。 沒什麼好問的,就當沒看到好了。 見此,梁思禮跟謝定一兩人對視一眼,頓時失笑搖搖頭。 果然,陳國華這樣一位天才人物,也是有古怪的性格特點。 一個鏡頭而已,有什麼不能聊的呢? 但人家陳國華不想聊,而且是直接說明了不方便告知,那麼他們自然也不會不識趣地還要繼續發問。 四人沉默著走進了實驗室,很快梁思禮和謝定一兩人就目光呆滯住了。 好家夥,他們看到了好幾架無人機在半空中飛翔,空中懸停的控製技術,簡直不要太牛逼。 要知道梁思禮之前在北美的時候,學的是無線電和自動控製,後來回國之後,是在郵電部電信技術研究所和通信兵部科學研究所從事技術工作。 換句話說,他對無線電和控製這些方麵的技術,是非常了解的。 而無人機這東西,使用的應該就是無線電信號吧? 無線電居然還能夠這麼使用? “陳主任,你們這是什麼飛行器?使用的是什麼信號來控製它飛行的?” 反應過來之後,梁思禮頓時激動不已地詢問道。 便是謝定一,也是一邊看向無人機,另一邊又看向陳國華這邊。 後者笑了笑,找書苑www.zhaoshuyuan.com 給他們簡單解釋了一下目前這些無人機的技術。 說起來,他覺得無人機的技術很一般,可落在梁思禮和謝定一兩人耳中,卻不是這樣了。 無人機使用的信號當然不僅僅隻是無線電信號,因為現如今的內地根本沒有定位衛星,無法通過定位衛星來進行高精度的定位和和飛行控製。 所以,陳國華給它加裝了遙控信號和光學信號這兩種技術。 無線電信號主要是由視頻傳輸信號和通信信號組成,不過目前的視頻傳輸信號還沒順利研製完成,主要是因為鏡頭的重量還沒減輕,像素也不夠好。 主要矛盾在於越是高像素,那麼鏡頭越重,可無人機需要的是高像素低重量的鏡頭,這就是很難了。 而遙控信號信號則是用來控製無人機的高度、方向和速度等各項參數。 而光學信號裝置則是因為它可以更精確地定位和識別目標位置。 這就是部分對無線電信號的補充。 聽完陳國華的介紹之後,梁思禮和謝定一兩人都麻了:這也太奢侈了吧? “陳主任,我想知道您剛才說的這些技術都是從哪裡來的?為什麼我們之前沒有聽說過這些技術呢?” 此時此刻的梁思禮和謝定一兩人,眼睛露出了精光,表情十分欣喜。 是那種見獵心喜的歡欣和激動。 旁邊的邱宗嶽麵露古怪的眼神,他一直覺得陳國華研製出來的無人機,看似幫助很多,但大概就是那樣而已。 但現在看到梁思禮和謝定一兩人的表情,他意識到,隻怕沒那麼簡單啊。 (本章完) 最新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