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九十六 2手都要硬(1 / 2)

( ) 第二天學校開學,晉升為研究生的路平安按時來到學校報道。

臨到學校,路平安接到老謀子電話,對話表示了感謝。

路平安不甚在意。

這事兒本就不為他。

不過老謀子能來電話倒是挺讓他意外。

簡單聊了幾句後路平安把這事兒放在腦後,進入教師樓。

到了田壯壯辦公室,敲門。

“田老師。”

“平安來了,先坐。”

田壯壯見到路平安就開始稱贊,“你說的話我看見了,夠膽。”

“8分鐘那事兒啊,嗐,瞎說的。”

“瞎說也得有膽才行啊。”

田壯壯也認為老謀子是遭遇了巨大的困難的。

畢竟他和路平安當時都開過會,老謀子給出的創意和現場展現出來的可大有不同。

當然這隻是其一,更多的還是田壯壯知曉西方尿性。

這從文藝片獲獎傾向上就能看出來了。

活了這麼些年的田壯壯怎麼可能察覺不到。

而對於路平安說的那些話,田壯壯也沒覺得有什麼問題。

就算有,作為老師的他也會幫著吸引一點火力。

這個話題結束後,田壯壯就問了:“電影什麼時候開拍?”

“過幾天就出發,再晚的話天氣就太冷了,不好拍了。”

“那就剛好可以避避風頭。”

“避風頭?我剛說的沒什麼大問題吧。”

“我說的不是這個,過幾天金雞獎你要不要去?先和你說好,你現在樹大,指定招風。”

“有人要搞我?”

“隻要你樂意到時候做背景板,就不算是搞你。”

“那當然不樂意。”

“這就對了,去了添堵,不如好好拍電影。”

說著,田壯壯和路平安繼續聊研究生課程的事。

對於路平安這種學生來說,上不上課其實已經沒太大意義。

能把電影拍好即可。

而路平安也不缺課題。

《斷背山》就是了。

這種電影,文藝屬性極強,再合適不過了。

其實田壯壯以及國內老一輩的導演,在這個階段對商業電影其實都不太看得上。

路平安票房成績極好,但目前市麵上依舊有人批評,而批評他的也都是這些老派人物。

這也可以理解,拿個類似心態做比方。

就好比後來電動汽車越來越流行,同樣會有很多人覺得汽車不用汽油驅動,就是離經叛道。電動汽車也不可能完全代替汽油車,汽油車永遠都是主流。

這個比喻可能不太恰當,但這種心態是可以類比的。

目前這個時期,就是商業片和文藝片還分不清楚的時候。

等未來商業電影徹底成了主流後,老派們自然也會逐步接受。

實際上商業電影和文藝電影真的有特別大的區分麼。

在路平安看來,隻要以賺錢為目的的,就是商業電影。

也隻有商業電影發達,文藝電影才能更好地活下去。

但目前的“主流”並不這麼認為。

啥是“主流”?

起碼在這個00年代,所謂主流依舊不是代表絕大多數的普通影迷。

所以在當下,文藝界對路平安的看法出現撕裂。

有覺得路平安打開了電影市場,值得肯定,也有說他帶壞了風氣,以後都向錢看了怎麼辦?

這種撕裂有些擰巴,既羨慕,又嫉妒,既想跟著學,又覺得又失體麵,恐會失去某些製高點,然後反手給你來個批判,但又不會批判太過。

路平安也不稀得去理會,隻是笑笑不說話。

不過現在,路平安在《奇妙夜》後緊接著就要搞《斷背山》。

這就很能讓他們開心。

田壯壯覺得路平安拍《斷背山》是想在文藝電影方麵沉澱沉澱。

這叫什麼。

這叫回歸文藝。

在武俠江湖就叫“改邪歸正”“棄暗投明”。

作為正派大弟子,棄暗投明當然更容易被接受,甚至還會被大書特書

但唯有路平安自己知道,他拍這電影是極其功利的!

《斷背山》1200萬美金製作成本,兩個月拍攝期,原時空全球票房1.8億美金左右,其中北美票房接近9000萬美金,除此之外還有數額極高的各類版權收益。

低成本高收益,而且還能拿大獎,一手金錢,一手榮譽,一部電影搞定,簡直不要太劃算。

當然路平安也知道,這裡麵其實還有很多變數的,比如導演換成他自己,哪怕百分百還原,又是否能和原時空那樣拿獎。

要是沒能拿獎,這電影的後續票房和版權收益都會大打折扣,沒準版權費、製作費、公關費什麼的還得賠進去。

但不去試一試怎麼知道呢。

左右不過一兩千萬美元的費用,再加兩個月的時間成本,以及幾百萬片酬而已。

又不貴。

不過路平安總體還是有極大信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