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二十八 我等得花兒都謝了...(1 / 2)

《蝙蝠俠俠影之謎》回到老美主場高首映禮,那自然要奔放一些。

影迷們進入戲院後,首先見到的是那巨大的銀幕。

不過這大銀幕目前隻是配角。

真正的主角,是從側方轟鳴著引擎緩緩出現的第五代蝙蝠俠超級戰車。

“厚禮蟹!”

“哦買噶,泰酷辣!”

“damn,我要這輛車,模型都行!”

“.”

對蝙蝠俠粉絲們來說,沒有什麼比這更能刺激腎上腺素的了。

戰車開出來,車門打開,貝爾西裝革履走出。

燈光襯托下,那叫一個帥。

現場粉絲和記者們哢哢拍照。

戰車配合著大銀幕的特效流光,帥上加帥。

搞得跟汽車發布會一樣。

不過就當大家以為貝爾會是今晚的客串主持時。

貝爾卻隻是拿起話筒,酷酷地說用蝙蝠俠的語氣宣布道:“電影,開始。”

亮了個相,就開車戰車走人。

毫不拖泥帶水。

把酷字進行到底。

現場所有人都沒見過如此簡短的開場儀式。

不過很快大家就被眼前的大銀幕吸引走了注意力。

此刻大家才真正發覺。

這大銀幕真的有些過於大了!

對路平安來說,《蝙蝠俠》不僅僅隻是乾係到他的電影職業生涯。

一部好電影對相關技術的推廣有多重要,路平安自然清楚。

並購了老美相關公司後,不趁著現在營銷一把簡直浪費。

所以兩相結合之下,最終宣傳團隊敲定了這個方案。

目前看來還是不錯的。

夠酷,夠特別,夠吸引眼球。

接下來這份感官能否醱酵,就得看電影質量了。

而電影質量嘛也不用說。

毫無意外,《蝙蝠俠1》是成功的。

巨大的銀幕,放大了俠影之謎的歌劇式氣勢。

大銀幕觀影,超聲效音響,再一次放大了觀影體驗。

當布魯斯韋恩慢慢蛻變成熟悉的超級英雄。

現場粉絲們的心情也跟著熱血澎湃。

而澎湃中又帶著一股子無法形容、無法抹滅的厚重感。

托尼說得對。

武俠式的五幕式劇情,的確有別於好萊塢的三幕式快餐電影。

當超級英雄披上了一層厚重色彩。

在這個年代,它就是“裡程碑”。

諾蘭的三部曲能成為超級英雄係列電影的頂級,不是沒有原因的。

電影結束,燈光再次亮起。

影院內數百影迷起立歡呼。

口哨聲、掌聲、歡呼聲此起彼伏。

路平安和主創們踩著紅霞上臺。

此刻,其實什麼話都不用說了。

當然,該說的還是要說的。

粉絲們這麼熱情,問題也是來的一個多。

該互動就得互動。

蝙蝠俠戰車的靈感。

製作時候的困難和考量。

在中國拍攝的有趣經歷。

選角時候的想法等等。

還是那句話,電影好,怎麼說怎麼有。

在這一點上,路平安首先定了個基調,那就是不貪功。

路平安著重把諾蘭提了出來:“諾蘭的功勞占了很大一部分,他是一開始的導演,前期準備工作做了很多,沒有他,電影很難獲得成功。”

不僅是諾蘭,其餘主創全都被他誇了一遍,唯獨沒有誇自己,反而說自己還有很多方麵做得不夠。

這是老祖宗的智慧,這種智慧在老美有用麼?

當然有用。

這種人性智慧是古往今來無論東西方都通用的。

看看NBA的那些名宿就好,退役後依舊能保持威望的,無一不是如此。

所以主創們很快就反過頭來給予了路平安極好的反饋。

摩根弗裡曼:“lu的壓力真的很大,我可以想象的到,原因是什麼大家都知道,好在現在結果是好的,lu,恭喜你!”

貝爾:“lu給了我非常大的鼓勵,很難想象,整個劇組裡壓力最大的其實就是他,而他卻時刻照顧著我們。”

諾蘭:“lu是我的好朋友,我想說,無論何時何地,我都會繼續支持你。”

連姆尼森:“.”

一個個極好的反饋,似乎真的超越了商業互吹的範疇。

這樣的氛圍在飾演瑞秋的凱蒂霍爾姆斯這裡達到了高潮:“lu,你的導演實力我不能評價,但我想說,你是導演裡最帥的,是東方的湯姆克魯斯。”

“哦哦哦哦哦!!!”

現場粉絲直接炸裂。

因為,凱蒂霍爾姆斯幾天前剛剛和湯姆克魯斯訂婚。

所以這話真的很有娛樂性。

於是凱蒂說完所有人都哈哈大笑。

路平安也很是樂意接這個茬,他對著現場的攝影機說道:“湯姆,剛剛她說的話我是給錢的,不要緊張。”

哈哈哈哈哈。

現場氣氛好得不得了。

首映禮也在如此氛圍下圓滿結束。

接下來,《蝙蝠俠》劇組馬不停蹄去往下一個城市。

電影質量好,宣發也得跟上。

畢竟這時候是競爭最激烈的暑期檔。

湯姆克魯斯的《世界大戰》,《星戰3》,布拉德皮特的《史密斯夫婦》等都開始陸續上映。

都是好片,所以更得多多宣傳。

第二天開始,關於《蝙蝠俠》的各類權威評價陸續出現。

“充分忠於原著,這是在同類題材作品中不常見的。”

“導演頗有想象力地填補與詮釋了億萬家產的繼承人布魯斯韋恩如何成為黑暗拯救者蝙蝠俠的俠道之路;而且,本片也一改上一集過分誇張、弱智的漫畫化風格,采用了較為嚴謹的現實主義手法,諸如對蝙蝠俠初出江湖、新手上路時的技巧不嫻熟以及最初戰車、戰衣的老土、原始、野性等等細節都讓人覺得真實可信。此外,該爆炸的就爆炸、該飆車的就飆車,這些都有著較強的娛樂可觀性.”

網絡上的口碑也開始出現人傳人的現象。

iMDb評分網站上,《蝙蝠俠俠影之謎》評分高達8.2分。

超過了《電鋸1》的7.6,成為路平安在iMDb上評分最高的電影。

而8.2分在IMDb所有電影裡也是名列前茅的影片。

在超級英雄類型電影裡更不用說,直接空降第一!

超高評分,讓無數蝙蝠俠粉絲們真正感覺到,我們心中的大聖,真的回來了!

於是在9號紐約的路演現場,那場麵簡直比在洛杉磯時候大了好幾倍。

頂峰以及各家出品方同樣敏銳地察覺到這一跡象,所以早就把宣發預算再次提高兩千萬。

於是在紐約,無數影迷們在影院前注意到的,不是《星戰3》的巨大海報,不是《世界大戰》的外星飛船模型。

而是一輛轟鳴著引擎,在大街上甩尾的蝙蝠俠戰車!

然後收割連片的“泰酷辣!”

而這樣的戰車開道,未來還會出現在世界各地,六兩戰車,開啟007工作模式。

粉絲們狂歡。

影迷們興奮。

各家出品人也是激動不已。

因為今天電影在北美已經上映三天,數據也出來了。

2100萬!

這個數據,比預計的高出300萬左右。

按照這個趨勢下去,《蝙蝠俠1》在北美的票房將會達到2.5億以上,全球票房破3.5億基本沒有問題。

這個數據比原時空高一些,路平安還是比較滿意的。

目前蝙蝠俠1.5億的製作加宣發成本,廣告收入把成本抹去近一半,也就是實際成本隻有9000萬左右。

這個比例在好萊塢電影中占比很大,但在超級英雄電影裡不算大。

總的算下來,2.5億的北美票房已經不會虧錢,甚至還能賺個幾千萬。

而對電影來說,更大的意義在於,《蝙蝠俠》這個IP真的活過來了!

2.5億的票房預期,這個預期成績其實和別的大爆電影相比肯定是不算亮眼的。

按理說,蝙蝠俠有這麼大粉絲基礎,隻拿到這點票房的確有些說不過去。

但誰都知道,蝙蝠俠當下的情況不是在平地上起高樓。

而是得先填坑,再起高樓!

所以有評論家說了:“《俠影之謎》的意義並不在於票房,而是在於粉絲信心的重新建立,我期待看到路導演蝙蝠俠的下一部,路導演隻要延續第一部的質量,相信第二部的票房將會給所有人帶來震撼。”

這人的確是有點本事的。

第二部蝙蝠俠票房10億,的確如他所說。

不過這也是以後的事。

而且這隻是對電影來說的。

對路平安來說,《蝙蝠俠1俠影之謎》的口碑爆炸,票房強勢。

也預示著他正式成為了好萊塢真正的商業片大導演,已經用不了幾周!

。。。。。。。

“lu,想知道你現在的片酬報價嗎?”

紐約路演結束,瓦茨伯格對路平安問道。

“說說看。”

路平安心有好奇。

導演片酬是好萊塢商業價值和地位的體現,他想知道自己目前的地位是怎麼樣的。

瓦茨伯格笑著說道:“恭喜你,距離2000萬標準線不遠了。”

“哈,還標準線,謝謝哈。”

路平安聽後笑了。

2000萬美元片酬應該是當下好萊塢演員和導演的頂薪。

能拿到這個數的,無一不是一線。

當然一般來說,2000萬美金後邊基本都會跟著20%的票房分成。

俗稱“2+2”。

根據演員或者導演的話語權的不同,票房分成會分為北美或者全球。

像湯姆克魯斯這種就是“全球”一檔。

一部電影下來,片酬加分成能賺七八千萬美金,豪橫地很。

所以說“標準線”,那自然是裝比之語。

目前路平安片酬報價是1500萬+部分票房分成。

最終報價具體的要看《蝙蝠俠》最終票房如何,或者下一部電影成績如何做出調整。

但大差不差,是可以談到“2+2”的了。

不過路平安並不在意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