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二十九 改動(1 / 1)

賬號:翻頁夜間529改動529改動→: 好不容易忙完,兩人再次坐下,這才正式聊起那部高考題材電影的事。 現在的路平安拍片就三個要求,具有得獎潛力的、有社會意義的、超高票房的。 高考題材,顯然就是符合“社會意義”方麵。 劇本的話,兩人這一年多來早已聊過好多次,現在基本已經定了稿。 模版就是霓虹的《墊底辣妹》。 當然霓虹的國情和我國不一樣,高考機製也不同。 所以就得改。 首先在主人公身份上。 “辣妹”在國內肯定是行不通的,不接地氣。 所以這次路平安適當加入了殺馬特元素。 就像原片一樣,辣妹代表了差生,殺馬特同樣代表了這類學生。 這個時期殺馬特依舊流行,得到13年左右才會徹底消亡。 而要涉及到殺馬特,也不能全是抨擊。 一部好的勵誌電影,導演本身就得摒棄一些偏見。 繼而要從各式各樣的人物中,把人性的閃光點挖出來。 又不能太過,不能往“我紋身抽煙喝酒墮胎但依舊是好女孩”的方向偏。 得挖出來她為什麼會變成辣妹,變成辣妹了她就失去變成好學生、為自己人生奮鬥的權利了麼? 當然不是。 隻要你肯改變,並為此付出努力和堅持。 那麼有誌者,事竟成。 很雞湯。 但對高考生以及真的在低穀中的人來說是有用的就好。 所以主角是個迷茫的,誤入迷途,沒有誌向隨波逐流的小殺馬特。 她的朋友們也是,但在片中可以保留原版那些神仙朋友的閃光點。 看到主角努力,朋友們不拉後腿,用溫暖的方式鼓勵朋友,甚至還可以反過來,主角幫著朋友們完成改變。 除了“辣妹”要改動外。 兩國的高考機製也不一樣。 原版《墊底辣妹》涉及到考試的內容在國內學生看來肯定沒代入感的。 另外,原版關於為了考上大學而努力奮鬥的情節其實刻畫地不多。 看原片的時候就覺得,怎麼全片前麵一個多小時,主角距離目標大學還有一大段距離,後麵忽然就考上了。 這肯定不行。 所以這一版得加入刷題等各種應對應試的學習方法。 這一段必須要著重刻畫,得讓觀眾們知道,想要沖擊那個遙不可及的目標,你得付出什麼樣的努力。 如此一來也能突出“逆襲”的主題。 要是逆襲是隨隨便便就可以成功的,那就談不上逆襲了。 同時也要突出另一個主題:讀書不是出路,死讀書更不是,學習才是。 這就是片中好老師的作用了。 有了這個主題,片子也就更能符合國情,片子的整體質量也能更上一層樓。 其餘方麵。 本片不涉及校園暴力、愛情等議題。 貧富以及性別問題會適當點一點。 這個時期的貧窮和重男輕女還是可以寫的。 《墊底辣妹》中同樣涉及到這一點。 原型人物的話,宣傳的時候可以用,但不會明確說是汶川高級中學的林曉芳。 這是為了增加電影的真實性的同時保護一下林曉芳的隱私。 所以總的來說,全片聚焦的不是主人公本身,而是她所代表的在低穀中,沒有方向且得過且過的學生以及其餘同類人。 片子也隻是一個簡簡單單地描繪關於某人從頹廢到自律,並影響周圍人的勵誌逆襲故事。 高考,不就是這樣麼。 它是當前相對來說最公平的一個進階路徑。 在這樣的大基調下。 財富、地位、出身、長相什麼的,都不重要。 影迷們最終看完後隻要收獲“努力變成更好的自己”這樣的信號即可。 其次才是關注演員和原型人物等別的信息。 “這麼一來,片子就隻是純勵誌向了,沒有什麼深入議題啦。” 國榮發表了意見。 路平安攤手:“青春勵誌片,不一定非要打架墮胎車禍死人的,簡簡單單的,給大家帶去一碗雞湯,我覺得就夠了。” “會不會太過烏托邦了一些?” “不要緊,咱們主要的目標觀影人群就是高中生,別的我不管。” 路平安接著說起電影上映的想法,“到時候除了院線外,可以進學校放映,困難地區的優先。” “這個想法好。” 國榮大贊。 他知道,全國也隻有路平安這麼做而不會被罵。 畢竟誰能比他牛,老謀子都不行。 路平安真要沖票房的話,就不是靠這種電影了。 所以既然是帶著回饋社會目的的,那就乾脆做到位。 說到這裡,國榮便提起了可以免費放映的學校,其中除了自家國榮基金建的學校外,國榮還提到了雲南麗江的一所高中。 “那是一家隻收女學生的公辦高中.” 國榮娓娓道來。 路平安也在第一時間反應過來,國榮說的不就是麗江華坪女子高級中學麼。 國榮接著說道:“到時候電影拍好,要是那學校還在的話,可以送過去讓那裡的學生看,給點信心。” 國榮有些欷歔。 他接著說起這學校的情況。 這個時候,這所女校剛剛建立不到一年。 裡頭的第一批學生得在2011年才會參加高考。 目前學校裡的情況不是很好。 招了100個學生,但基礎極差,很多學生甚至要重新從小學知識開始補。 用國榮的話來說就是,之後學校要是成績不行,這學校怕是也開不下去了。 但路平安知道,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這學校經歷一開始的挫折後,後來連續十多年高考綜合上線率100。 這個成績說起來其實不難。 綜合上線率是包括職大的,高考兩百多分就可以上。 但要知道,就算是經濟發達城市的重點高中,很多也不一定能做到百分百上線的。 何況這是一所在大山裡的女子高中。 生源質量和普通的高中差別巨大,同時又麵臨著各種學習之外的問題。 張桂梅校長能做到這個地步,的確可以稱為偉大。 當然了,張桂梅校長的事跡的確很神仙一樣,但乍一聽,應該說對此報以質疑的人應該不在少數。 社會浮躁,道德淪喪,這種抱有崇高信仰的人有時候才是異類。 路平安之前也覺得這人是不是被包裝出來的。 畢竟上頭有時候總喜歡做這種事。 說到這裡,國榮不禁提議:“要是這學校以後能成功搬下去,我很有興趣幫她拍部電影。” 路平安一聽就想起了《我本是高山》。 這電影,很差勁。 但換個角度講,反倒是因為這電影的各種離譜操作,才讓更多的人了解到真相。 所以這不是對方有意為之? 搖搖頭,說再多就是給片方洗白了,罪過罪過。 “既然你都這麼說了,那這學校肯定是能開下去的。” “哈哈,我也這麼覺得。” 國榮哈哈笑,然後問:“想不想去看看?” “算啦,下回吧。”(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