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記得我畢業設計裡麵有一個研究的東西叫生命意義感,它分為擁有意義感和尋求意義感。其實我即便是已經看了那麼多的文獻研究,做了那麼多質性分析,發放了那麼多問卷,即便已經通過了答辯,我還是不知道,什麼是生命意義感。是尋求和擁有嗎?或許吧。 從很久以前我就發現,世人內心的極度空虛,在浮躁的社會上反復摩擦,在生命的底層來回反復,擁有意義感在絕大部分人身上是很少有體現的。所以很容易就能感受到他們對現實的無奈與悲苦,深深陷入無法自拔,急於尋求改變而走投無路,於是便選擇擺爛與躺平。社會是個很可愛的東西,他會明確的告訴你有些事情你可以知道,但是絕對無法改變,能讓你不斷體驗到什麼叫無能為力的無可奈何的妥協。世間皆苦,便是萬劫輪回。 那種無力感,是現在大部分人對生命意義感最大的體現吧。商君書說,馭民有五術,愚民,弱民,疲民,辱民,貧民,若五者不靈,殺之。在我的眼界裡,從焚書坑儒,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再到黃老之學風靡魏晉,再到歷朝歷代的八股取士,文字獄,無不深深體現。可教育是理想化的授業解惑,智民之後,再馭民,是真的會出事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