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壯內勇(1 / 1)

正月十八的中午,鄖山縣的西河碼頭,陳師行正等待著自己的小師叔。   等到夏寒山之後,兩人一起乘船順江而下,一個半小時後之後,兩人就出現在武當山的山門。   就這樣,夏寒山開啟了他在武當山的修行之路。   每天都是練拳,看書,讀道經,就這樣一直到五月初的一天清晨,大師兄帶著夏寒山在紫霄宮旁邊的山崖之上打坐,修煉內勇之法。   夏寒山年初剛來的時候,就開始修煉了,直到今天,終於是感應到了體內的那一抹神秘的氣息,順著全身遊走。   然後整個身體都是感覺到了輕飄飄的,這一刻,夏寒山好像是在雲端上一樣,感覺不到身體的重量。   身穿道袍的夏寒山此時,已經是全身濕透,那一絲的內勇之力,正在不斷的錘煉著他的身體。   一刻鐘之後,夏寒山睜開了雙眼,看著大師兄出聲道:   “大師兄,成了。”   大師兄也是驚訝道:   “真的成了。”   夏寒山也是點點頭,然後道:   “我讓你感受一下。”   說完,夏寒山便是單手貼在大師兄的經脈之上,那一絲的內勇之力,猛然的使出,瞬間夏寒山的手上就像是長出了一根刺一樣,直接是刺進了大師兄的經脈之中。   然後那一絲的內勇之力,便是消失不見,以夏寒山的感覺,明天才能慢慢生出一絲。   “好,果然是千年難得一遇的天才,哈哈。”   “沒想到,如今這年代,還有人能夠練出內勇之力。”   “你去洗洗,換一身道袍,和我一起去見師父。”   大師兄也是興奮的說道,夏寒山也是沒有含糊,直接去洗漱了一遍,去見了師父。   師父王通聖道長也是高興不已,沉思了片刻才是說道:   “這件事情,最好不要外傳。”   “如今這個年代,內勇之力,還是無比的稀少,而且現在內勇之力不是武力,而是救人之法。”   大師兄也是點點頭,內勇之力強大了之後,可以幫人疏通經脈,不知道可以治好多少疑難雜癥。   “寒山現在還小,想要等到他出手救人,隻能是越晚越好,以後可以出手,但是到手的利益不能少,你是大師兄你幫忙看著。”   王通聖也是出聲道,清徽道長也是點點頭,然後道:   “放心,小師弟以後不管是在道觀,還是還俗,都能夠富貴一生。”   夏寒山不太懂,但是他相信大師兄不會讓他吃虧,其實這內勇之力,就是一種可存於人體的能量,不僅能夠強身健體,還能幫人治病。   見到師父說完,夏寒山也是道:   “師父,今年還去香港交流道法嘛?”   王通聖也是笑著看著他道:   “怎麼?你想去香港看看。”   夏寒山點點頭,王通聖也是看著大師兄清徽道長,大師兄也是道:   “有鬆泉道觀發過來的邀請函,本來師父年紀大了,今年不打算去的。”   王通聖也是捋了捋發白的胡須說道:   “我是不準備去了,但是你可以帶著寒山走一趟,以你如今的成就,也可以去看看了。”   “反正過幾年你就要接我的班,正好去看看。”   清徽道長也是點點頭,說道:   “好,今年我就帶隊去看看,帶上小師弟一起去看看。”   夏寒山之後又是問了一下時間,正是九月初,期間,正好回家一趟,和父母說說他以後的打算。   還有就是收集一下原始資金,他記憶中家裡沒有啥好東西,倒是外婆家有一些,但是十年前吃不上飯,都賤賣了。   家裡沒有,但是鄖山縣內有啊,鄖山縣位於鄂西北,西北與陜西接壤,北邊是河南,南邊是神農架大山。   這個地方,自古以後就是土匪橫行的山區,歷史上很多土匪兵敗之後都是逃入鄖山縣的大山之中,歷史中最著名的就是為了剿匪,而設置的鄖陽府了。   還有就是建國初,四七年就解放了縣城,但是為了解決山裡的土匪,一直是到五幾年,才完全清繳完畢。   上輩子作為鄖山城的人,自然是知道有些地方發掘了一批漢代馬蹄金,這就是夏寒山的原始資金。   當然鄖山,還有一個地方有著重寶,就是被淹的均州古城,但是如今夏寒山身體還沒有長出,內勇之力也是剛剛練成,想要潛入位於水下七八十米的均州古城,還有有點自不量力。   以後等到內勇之力大成,夏寒山可以去試試,真正的好東西,還是要上交的,他需要的隻是一筆原始資金而已。   沒必要去冒險,以後可以聯合一些博物館,搞一個搶救性發掘,其實整個均州城當初在搬遷的時候,已經是搬空了。   但是一些東西是拿不走的,等到均州城在水中泡了幾十年後,埋藏在古寺之中的好東西,才是漸漸浮出水麵,被人發現。   一連好幾個月,夏寒山都是專注內勇之力的修煉,其他的也是沒有放下,期間夏寒山利用內勇之力,幫助師父調理了一下身體,也是讓他學習了不少醫學知識。   夏寒山準備以後給家人都調理一下身體,讓家人都少生一些病。   八月初,夏寒山才準備回家,這半年夏寒山的身體也是越發的好了,現在他身高一米一,體重六十斤,可謂是壯實了不少。   這次他一個人回家,路上也沒有人把他當小孩了,都以為他是十幾歲的少年,這種感覺可真是好啊。   回家和父母商量了一下他以後的打算,聽到夏寒山準備在武當山再呆上三年,也是讓母親出聲道:   “要是再等你三年,你以後上學怎麼辦啊?”   因為大舅是讀書出來的,找書苑www.zhaoshuyuan.com 所以父親母親對於讀書看的特別重要,夏寒山也是道:   “放心,雖然在武當山,但是武當山也是有學校的,就是在那邊上學,去武當山比較方便。”   “等到三年以後,我再從武當山轉學回來,就行了。”   夏寒山說完,也是拿出一封信,說道:   “這是師父帶給你們的信。”   父母都是識字的,上過小學,一些常用字還是沒問題的。   父親和母親看完,也是答應了,然後道:   “如今你也懂事,有些事情,我估計你也知道。”   “你大舅說讓我明年去鄖山縣城開一個店鋪,做裁縫,你覺得怎麼樣?”   夏寒山當然是雙手贊同,上輩子就是母親九九年去縣城開了一個縫紉店,當然是在大舅的幫助之下開起來的,然後不到三年的時間,母親就把他和兩個弟弟接入了縣城上學。   可見這是多麼有遠見的事情,然後等到夏寒山一家慢慢在縣城安頓下來之後,幫助小叔一家也在縣城安頓下來,最後整個夏家都是相互幫助,在縣城生活了下來。   “這是好事,以後我可以直接去縣城上學了。”   夏寒山也是說道,母親本來就會做衣服,結婚前,在縣城還當過幾年的學徒,開一個縫紉店完全是沒有問題的。   這幾年家裡窮,完全是因為母親生了三個兒子,這個年代生三個,多富裕的家庭都會雪上加霜。   在家呆了一個星期,給兩個弟弟帶回來了,一本西遊記的連環畫,也是讓兩個弟弟高興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