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都城 『陛下!藩王四下用兵自重,這是不把大揭放在眼裡,不把陛下您放在眼裡啊!』大揭魯國公——常碩厲聲厲色的宣泄著。 朝臣紛紛附議,隻剩秦王李規泉默默站在原地,沒有表態。 『秦王?你也難得上一次朝,不如說說你的看法。』揭陽帝沒有說話,而是身旁的樊太後發問的。 『呃……。臣隻是一介小民,是因陛下和太後提攜而此,臣定當鞠躬盡瘁以報大揭之恩。』李規泉嚇得兩腿發軟,直接跪在了地上,聲線顫抖。 樊太後給揭陽帝使了個眼色,揭陽帝便才說話,道『西北齊王猖獗,那秦王就替大揭出征討齊吧。』 『啊……這……。』秦王不知所措,不知說些什麼。 『秦王是不想報著提攜之恩嗎?』樊太後簡簡單單一句話,便已經飽含兇意。 『大揭對臣之恩,臣沒齒難忘,這一戰,必不負太後與陛下!』 秦王府。 『秦王,這分明就是再給你下套!就撥出五萬兵馬,去對他齊王十萬,兩倍之差,還是攻城,怎麼打!』秦王親衛攬風怒斥道。 『套,我何嘗不知,打輸了便是我辦事不力,知恩不報;打贏了便是我與齊王有通敵之嫌,故而以少勝多。』李規泉嘆了口氣,手中的茶杯都不知情的捏碎了。 血一滴滴的滴了下來,滴在地板上。 『秦王,你的手……。』攬風焦急上前。 李規泉望著自己流著血的手,咬牙切齒『樊氏奸佞,害我大元,還要毀這中原兩百年根基,千刀萬剮也不為過!』 此時門外傳來聲線,咚,咚咚,咚。 『秦王,是暗號。』 李規泉點頭應允,攬風便才上前開門。 門打開之後,進來一人,結果立馬又關上了。 『如何?』李規泉問道,神色有些緊張。 『那一刀差點要了小王爺的命,不過現在已無恙,正在練您給的那本武學。』那人回道,隨後將李清漣的一縷頭發遞了過來。 『這小子,應該很恨我吧,就這樣,繼續你的任務,還是什麼也不同他說。』李規泉接過頭發,就這麼看著,就像李清漣就在他麵前一般。 『是,在下告退。』那人出了房門,閃過一抹綠,就消失不見了。 李規泉吩咐攬風也出去之後,打開了書房的門,麵前正是李清漣母親的靈位『夫人,漣兒是一個快要頂天立地的男兒了,身為本王的兒子,的確一點就通。』 李規泉對著他夫人說了寫話,摸了摸眼角,便打開了之後的密室,走了進去。 桃園。 李清漣運轉著內力,鼎元即分為明元與暗元,明元其力大氣磅礴,有劈山震虎之勢,雖可輕鬆運轉,但輸在其道單一;暗元其力變換莫測,則是陰暴虐辣之勢,雖運轉困難,但勝在妙用無量。 其二元之力,本是相生相克,可融會貫通,實為互補之力,鼎元決習的就是如此。 修習此等武學,放時大開大合,立時也難收住此勁,隻有上一位天下第一修習得爐火純青,上了最高境界。 隻不過那一人,早就退了江湖改了名姓,無影無蹤了。 李清漣修習,日復一日,在桃園已待了不知多久,也沒有什麼更大的長進了。 隻是猛然坐起,覺著自己應該是遇到了瓶頸,又突然想到一些事情。 『我好像,很久沒有見到蒙幸了,我若再不出現,大元將如何。』李清漣閉上鼎元決,就出了桃園,又往大漠走了去。 大漠村。 『村長,我在這也待了許久,現在齊國正招兵,我準備去參軍,重返戰場了。』 蒙幸告別村長,隻是村中很多人都舍不得蒙幸就這了離開。 『如果,有誰想還和我一塊的,就與我一道走吧。』 蒙幸說完,便有十人站了出來,願意追隨蒙幸一同去西北齊國參軍。 『蒙隊,我們這些人早已無依無靠,今後就還讓我們追隨你,一同征戰沙場,馬革裹屍還!』 『收回那句話,都得平平安安的。』 整理好之後,蒙幸與這十餘人便上了路,往齊國走了。 走至半路,也已經是月掛枝頭,眾人在中間升起了火,說著些話。 『蒙隊,離了村子,我們便也不是自衛隊了,我們應該有個自己的名號吧。』長途說道。 其他人也紛紛附和這說取個名號,讓大家都認識自己。 『名號……。』蒙幸沉默了下來,想到這已一個月沒有見到李清漣,真讓人覺得他是不是真的死了。 如果死了,那這名號,和他為李清漣精心準備的隊伍,又算什麼,大元又以何光復。 『蒙幸!』 這是一聲極其熟悉的聲音,找書苑www.zhaoshuyuan.com 但又有些陌生。 蒙幸回頭看去,正是那桀驁少年郎! 隻見李清漣站在啥球最頂端,衣衫襤褸,卻仍舊擋不住他那意氣風發的笑容與神情。 蒙幸趕忙站起就朝他沖了過去,沙子易陷,每一腳都踩了進去,再拔出來,極為費力。 但這樣也擋不住他沖向李清漣,因為這才是他唯一的希望。 『清漣!』 兩人相擁,緊緊抱在一起,訴說著這段時間的故事與經歷。 『你真是不一樣了,清漣!』蒙幸滿臉都是藏不住的喜悅。 『這段時間,我看見了很多也想了很多,我不再做那個廢物紈絝了!』李清漣堅定的拍了拍自己的胸脯。 『好啊!好!』 兩人說完又坐回了原來的火堆旁,繼續剛剛的話題。 『取個名號?』李清漣摸著下把,仔細想著。 『眾人本都該是家庭和睦美滿,卻應這奸佞小人掀起的無端戰火而飽受苦難,我如今就是要為了天下人搏安生,為天下人搏那個天下大同!讓所有人都得以大燕歸巢!』 『因而,就叫燕歸!燕歸人,燕歸軍!』李清漣慷慨激昂,每一句話,每一個字,都灌滿了他的滿腔熱血與怒火。 自此,李清漣,蒙幸,長途,吳天楊,魏家國,許曉北,許曉東,尤武統,嚴點,金華,薑嵐,謝瑜十二人成了第一批燕歸人。 他們也踏上了他們與世道相爭的不公路。 『燕歸,就是為了天下人的天下大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