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旦哈希姆王國(阿拉伯語:??????????????????????????,英語:The Hashemite Kingdom of Jordan),簡稱約旦(Jordan),位於亞洲西部,阿拉伯半島西北,西與巴勒斯坦、以色列為鄰,北與敘利亞接壤,東北與伊拉克交界,東南和南部與沙特阿拉伯相連,西南一角瀕臨紅海的亞喀巴灣是唯一出海口。西部高地屬亞熱帶地中海型氣候,氣候溫和,平均氣溫1月為7℃–14℃,7月為26℃–33℃。東部和東南部為沙漠,占全國麵積78%,國土麵積8.9萬平方千米。約旦全國共劃分為12個省,首都為安曼。約旦人口1142萬(含巴勒斯坦、敘利亞、伊拉克難民) 約旦原是巴勒斯坦的一部分。公元7世紀初屬阿拉伯帝國版圖。公元1517年歸屬奧斯曼帝國。一戰後淪為英國委任統治地。1921年以約旦河為界,西部仍稱巴勒斯坦,東部稱外約旦酋長國。1946年3月22日,外約旦獨立。成立君主立憲製國家。 2022年,約旦主要經濟數據如下:國內生產總值:480.6億美元。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約4100美元。 佩特拉古城歷史背景 佩特拉古城是一座隱藏在群山之中的歷史瑰寶,其歷史可追溯至公元前312年,當時的納巴特人建立了厄多姆王國,並將首都設在了這裡。這座城市不僅是重要的政治中心,也見證了豐富的文化和商業交流。在歷史上,佩特拉曾是古代紅海和地中海之間的一個重要貿易中心,尤其在羅馬帝國時期,它成為了羅馬帝國的一部分,並且保持著獨特的文化和建築風格。 隨著時間的推移,佩特拉經歷了多次征服和變革,包括拜占庭、伊斯蘭和十字軍的統治。盡管如此,這座城市的獨特地位和文化特色使其始終保持著一定的重要性。然而,到了公元7世紀,由於阿拉伯帝國內戰的爆發,佩特拉遭到了毀滅性的破壞。 直到1812年,一位名叫貝克哈特的瑞士探險家重新發現了這座被遺忘的世界奇跡。他的發現使得佩特拉得以與世人重逢,並被列為世界遺產之一。如今,佩特拉古城已成為約旦最重要的旅遊目的地之一,以其獨特的自然景觀和歷史遺跡吸引著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 中文名稱 佩特拉遺址 外文名稱 Historic Remains of Petra in Jordan 所屬洲 亞洲 所屬國 約旦 地點 佩特拉,安曼以南 希巴姆古城艾恩文化遺址奇琴伊察古城卡茲尼神殿奇琴伊察巨石陣巴比倫庫斯科太陽神殿阿格拉古堡大津巴布韋遺址 遺跡介紹 Described by the as“oneof the most cultural properties of man's cultural heritage, Petra is an archeological site on the slope of Mount Hor. It is one of the new wonders of the world and is famous for its rock cut architecture. 建築結構 峽穀中的佩特拉古城 佩特拉古城處於與世隔絕的深山峽穀中,位於乾燥的海拔一千米的高山上,幾乎全在巖石上雕刻而成,周圍懸崖絕壁環繞,其中有一座能容納兩千多人的羅馬式的露天劇場,舞臺和觀眾席都是從巖石中雕鑿出來,緊靠巖山巨石,風格渾厚,另外在古城東北的山巖上,有一規模宏偉,建築精美的石窟,是兩代國王的墓室,共3層,下2層用山巖就地雕鑿,上一層用平整巨大的石塊堆砌而成。 佩特拉遺跡有一條長約1.5公裡的狹窄峽穀信道。峽穀最寬處約7米,最窄處僅兩米左右,兩側雕鑿有洞窟和巖墓。峽穀盡頭豁然開朗,聳立著一座高約40米、寬約30米的依山雕鑿的哈茲納赫殿堂,造型雄偉,有6根羅馬式門柱,分上、下兩層,直至洞頂。橫梁和門簷雕有精細圖案。穿過哈茲納赫殿堂前麵的小穀,有古羅馬劇場遺跡。劇場後麵有一處開闊地,城市依四周山坡建築而成,有寺院、宮殿、浴室和住宅等。還有從巖石中開鑿出來的水渠。現設有佩特拉石窟博物館對佩特拉遺跡進行發掘和保護。 歷史沿革 佩特拉城為公元前4~公元2世紀納巴泰王國首都。位於約旦安曼西南 250公裡處。希臘文意為“巖石“。《舊約全書》稱“塞拉“()。公元前1世紀,在國王阿雷特斯三世統治時極其繁榮,疆土曾擴大到大馬士革。公元 106年被羅馬帝國皇帝圖拉真軍隊攻陷,淪為羅馬帝國的一個行省。曾作為商路要道盛極一時。3世紀起,因紅海海上貿易興起代替了陸上商路,佩特拉開始衰落, 7世紀被阿拉伯軍隊征服時,已是一座廢棄的空城。1812年為瑞士人J.L.伯爾克哈特重新發現。 這座石城是2500年前納巴泰民族鬼斧神工的見證。納巴泰人是阿拉伯遊牧民族,約在公元前6世紀從阿拉伯半島北移進入該地區(今天約旦和南敘利亞境內)。佩特拉是他們建造的最引以為豪的安居地。 公元前4世紀,由於佩特拉地處亞洲和阿拉伯去歐洲的主要商道附近,來自世界各地的商人們押運著滿載貨物的駱駝隊經過佩特拉門前--阿拉伯的香、經波斯灣輸入的印度香料、埃及的黃金以及中國的絲綢,源源不斷地運往大馬士革、泰爾以及加沙等地的市場。與此同時,佩特拉還是通往希臘和地中海各地的門戶,接近商道線的納巴泰人得天獨厚,贏利不少。他們有時也采取不法的海盜行徑,但大多數時候是靠收取途經貨物的稅和過路費獲利的。他們有時也為旅客、商隊及牲口做向導,提供食物和飲用水等有償服務。當時的佩特拉可算是個文化交流中心。 到了2世紀末,交易的中心轉移到幼發拉底河,納巴泰人便逐漸被人淡忘了。公元4世紀,地震毀壞了這座古城,許多人喪生,還有許多人逃離此地。公元636年,古城終被廢棄。從此,佩特拉由生機勃勃的貿易中心變成一座死城,12世紀以後更是如同從人間蒸發掉一樣銷聲匿跡了。 標誌建築 哈茲納宮 佩特拉城有一座位於廣場正麵的宏偉宮殿--哈茲納宮。它是佩特拉最負盛名的建築。宮室雕鑿在陡峭而堅固的巖石上,共上下兩層,高50米,寬30米。底層由6根直徑2米的大圓柱支撐著前殿,構成堂皇的柱廊。頂層6根圓形石柱附壁雕成,柱與柱間是神龕,供奉著聖母、帶翅武士等神像。這些像比真人還要大,栩栩如生,威嚴肅穆,頗具神韻。左右殿堂上是造型獨特、左右對稱、線條粗獷的壁畫。然而真正使哈茲納宮聲名遠揚的還是其獨特的色彩,由於整座建築雕鑿在沙石壁裡,陽光照耀下,粉色、紅色、桔色以及深紅色層次生動分明,襯著黃、白、紫三色條紋,沙石壁閃閃爍爍,神奇無比。美國考古學家斯蒂芬斯在初次見到突然展現在眼前的哈茲納宮美景時,稱其為“一座神廟,精致清晰,宛如一顆嵌在巖石壁上的浮雕寶石。“ 佩特拉城的歐翁石宮 歐翁石宮幾百平方米的大殿內居然沒有一根支撐的柱子,真是巧奪天工。歐翁宮的兩側是石窟群,向東西兩側延伸,遠遠看去,密密麻麻,如蜂巢一般。石窟內有住宅、寺院、浴室和墓窟。 羅馬式露天大劇場 羅馬式露天大劇場看臺依托山坡呈扇形散開。舞臺用巨石鋪砌而成,由幾十層階梯石座環護著,猶如眾星捧月。更神奇的是,在音響係統尚未發明的久遠年代,可容納6000人的劇場居然有天然的音響效果!隻要站在舞臺前的中心點擊掌、說話,便能形成強烈的回音,而且聲音可以清晰地擴散,即使坐在最後一排也能聽得一清二楚。劇場內每隔10層階梯就築有一個通道,整個劇場可容納幾千名觀眾。 地理位置 佩特拉的地理位置極其神秘並很特殊,唯一的入口是狹窄的山峽。此峽穀最寬處約7米,最窄處僅能讓一輛馬車通過,全長1.5千米左右。進入峽穀,甬道回環曲折,險峻幽深,路而覆蓋著卵石。峭壁上的巖石,在風雨長期作用下變得平整光滑,似刀削斧砍。順峭壁仰望蒼穹,藍天一線,壯觀而又美麗,“一線天“的名稱由此而來。 公元1812年,佩特拉被一個名叫約翰·伯克哈特的瑞士探險者重新發現。此人能說一口流利的阿拉伯語,打扮得像一名穆斯林。他說服了當地的一位向導,表示希望能在一座墓前敬獻一頭山羊(因為他聽到傳說這座墓的附近有一座被埋沒的城市)。那位向導便帶著伯克哈特沿著如今遊客到佩特拉的必經之路錫克--一條深陷在巖石的狹窄的裂縫行進。當他們沿著狹窄、隱蔽的錫克前進時,忽然間看見了陽光照射下的寶庫正麵,毫無疑問,這樣的經歷在任何時代都給人一種驚奇的感受。 歷史價值 羅馬風格化的佩特拉古城 佩特拉古城反映了納巴特王國五百年繁榮時期的歷史,古城多數建築保留了羅馬宮殿式的風格,表明古納巴特人曾受到羅馬文化的影響,因此,從古城的遺跡,我們可以了解古納巴特文明,還可以從中了解到許多羅馬文化,是羅馬文明研究的重要參考。公元3世紀以後,佩特拉成逐漸趨向衰亡,並從此沉睡了一千多年。當地政府采取了一係列積極保護措施,設立專門機構來管理,使得古城得以完整的保存下來。1982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古城得到全世界的關注和保護。 約旦的 10個最佳景點 被敘利亞、沙特阿拉伯、伊拉克和以色列等國家包圍的是約旦。盡管約旦顯然位於中東的心臟地帶,但與一些鄰國相比,約旦可以感到更加自由、進步和安全。因此,它是那些想要探索這個世界的人的理想目的地。 約旦之旅讓您有機會參觀古城、欣賞壯麗的花崗巖懸崖、參觀僻靜的沙漠,甚至在死海遊泳。約旦最佳旅遊景點概覽: 10.馬達巴 首都以南是馬達巴,一個以其宗教建築和古老藝術而聞名的小鎮。最值得注意的是,它以馬達巴地圖而聞名,這是一幅來自六世紀的馬賽克,顯示了耶路撒冷和其他聖地的地圖。馬達巴地圖位於聖喬治教堂。 如果您對馬達巴的歷史感興趣,那麼一定要參觀馬達巴考古公園和馬達巴博物館。要在一個景觀中看到所有這些景點以及更多景點,請爬上施洗者聖約翰斬首神殿的鐘樓,那裡可以欣賞到壯觀的景色。 9.達納自然保護區 對於風景和在戶外遠足的機會,達納自然保護區無疑是約旦的頂級景點之一。您的基地將是 15世紀的 Dana村莊,如果您決定將其作為過夜旅行,該村莊在很大程度上保持原始並擁有一些住宿和餐飲選擇。 參觀達納自然保護區的主要原因是在保護區內徒步旅行,在峽穀和山穀中上下攀爬。風景美麗而原始,讓人難忘的景色和大量非凡的攝影機會。 8.亞喀巴 除了死海,約旦唯一的海濱位於該國唯一的港口城市亞喀巴。亞喀巴有時被稱為紅海之窗,長期以來一直是該國的重要目的地。 亞喀巴獨特地融合了古代與現代,讓您可以遊覽 14世紀的亞喀巴堡壘或入住世界一流的豪華五星級度假村。艾拉特別值得注意,因為它是一個保存完好的六世紀小型定居點。亞喀巴也是紅海水肺潛水指導和導遊潛水的熱門場所。 7.卡拉克 如果您對城堡感興趣,那麼 Al-Karak絕對值得一遊。Al-Karak市,也被稱為 Karak或 Kerak,位於約旦南部。它以其重要的基督徒人口以及令人驚嘆的城堡而聞名。Al-Karak是 Kerak城堡的所在地,這裡曾經是十字軍的據點。 被洗劫一空後,這座城堡被遺棄了近500年。已經進行了一些修復工作,您可以參觀城堡以查看已修復的部分。城堡的下部是卡拉克考古博物館,它擁有令人印象深刻的藏品,有助於更多地了解該地區的歷史。 6.安曼 安曼是約旦的首都,也是最大的城市、文化中心和貿易中心。在您的約旦之行中,您幾乎肯定會在安曼度過一段時間。安曼有許多羅馬遺跡,其中的亮點包括大型羅馬圓形劇場。 城堡絕對值得一遊,因為它是一些重要的當地建築的所在地,如大力神羅馬神廟和巨大的石頭 Ummayad宮。如果您在宮殿裡聽宣禮員的呼喚,您可以在下方的城市聽到和看到令人驚嘆的展示。 5.沙漠城堡 在約旦東部沙漠,就在安曼以東,有許多可以探索的城堡。這些建築由倭馬亞人建造,許多用於防禦,也是卡利夫人居住的地方。正是通過這個城堡網絡,倭馬亞人能夠在無情的沙漠景觀中生活和繁榮。 在一天的駕駛中可以看到其中的幾個沙漠城堡。環線可以帶您前往 Qasr Al-的黑色巖石和馬賽克、正在進行的 Hammam as-Sarah考古遺址以及 Qasr Amra令人難以置信的壁畫。 4.死海 盡管約旦大部分地區是內陸國家,但它確實與死海共享一小片海岸。死海是地球上的最低點,低於海平麵 430米(1,400英尺),鹽度高得令人難以置信。死海也有許多歷史和宗教聯係,據說耶穌在這裡接受施洗約翰的洗禮。 這裡也是放鬆身心的好去處,因為這裡的水富含礦物質,高鹽度讓你很容易仰麵漂浮。遊覽死海的最佳方式是住在死海東北端的豪華度假村之一。在這裡,您可以享受水療護理,觀看水麵上的日落,甚至可以看到耶路撒冷的夜光。 3.傑拉什 當許多人想到羅馬遺址時,他們會想到歐洲的目的地。然而,傑拉什擁有令人難以置信的希臘羅馬遺跡。今天遊覽傑拉什意味著能夠看到可以追溯到二世紀的哈德良拱門等地標,以及具有獨特分類的競技場,它是有史以來建造的最小的羅馬競技場之一。 傑拉什考古博物館(Jerash Archaeological Museum)是您開始傑拉什時光的好地方,該博物館擁有令人難以置信的文物收藏品,並出色地解釋了幾個世紀以來傑拉什定居點的興起和發展。 2.瓦迪拉姆 約旦南部是瓦迪拉姆,一個以其壯麗景色而聞名的沙漠山穀。這個僻靜的沙漠地區沒有永久定居點,但貝都因人和遊牧部落偶爾會經過。雖然沙漠通常被想象為沙丘,但瓦迪拉姆擁有砂巖山脈和高聳的花崗巖懸崖。 瓦迪拉姆的許多主要景點都是自然地標和巖層以及獨特的沙子或巖石顏色。獨特的紅橙色為該地區帶來了超凡脫俗的品質,並帶來了數部科幻電影(例如《火星救援》)來復製這顆紅色星球。阿拉伯的勞倫斯也在瓦迪拉姆度過了一段時間,因此您可以遊覽他的房子和被稱為勞倫斯之泉的地方。 1.佩特拉 約旦最好的遊覽地點,現在是世界新七大奇跡之一,是古城佩特拉。佩特拉也被稱為紅城或玫瑰城,在成為羅馬帝國的一部分之前曾是納巴泰王國的首都。該定居點被西方世界遺棄和遺忘了幾個世紀,但在 19世紀被重新發現。 今天,參觀佩特拉可以讓您參觀古老的考古公園,穿過被稱為 Siq的砂巖峽穀進入。錫克之後是宏偉的寶庫,它實際上不是寶庫,可能是一座寺廟或皇家陵墓。 其他重要的遺址包括羅馬劇院、修道院和外墻街,這是一個巨大的峽穀,與各種墓葬的外墻接壤。要欣賞最壯觀的景色,可以徒步到亞倫山,在那裡您可以俯瞰佩特拉及其令人驚嘆的巖石切割建築。 約旦 一次說走就走的旅行 這大概算是我最任性的一次了沒有和阿迪拉商量,當機立斷買了兩張晚上的機票,從吉爾吉斯斯坦直飛約旦,從小就對約旦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一直想來看看,畢竟約旦這座古國,經歷過許許多多風風雨雨,在歷史上有著未解的謎團,這也是我們這次來這裡的目的,看看聖經裡的約旦! 當然,能落地簽的國家很多,選擇約旦主要是因為已經向往許久就差機緣了,而機緣也是自己創造的嘛。約旦這片土地上人類在數千年前就已經建立了古老的文明,雖然它在整個中東隻能算是一個非常小的阿拉伯國家,但敏感地理位置讓它在中東歷史上占據了極其重要的地位,也先後被亞述、巴比倫、波斯、馬其頓、阿拉伯、奧斯曼帝國所統治過,一戰後還淪為了英國殖民地,近代也是因此導致了國家獨立後遺留的巴勒斯坦問題。沒錯,有部著名的電影講的就是這段歷史的緣由,名字叫做《阿拉伯的勞倫斯》,這部電影是我大學上電影課時看的第一部電影。 獨立之後的約旦各種混亂,先是六、七十年代和幾個阿拉伯國家一起找以色列乾了幾架,結果以色列得到了耶路撒冷,同時大量巴勒斯坦難民逃往約旦;然後問題來了,巴勒斯坦解放組織搞了幾次劫機神馬的,約旦王室最終受不了開打巴解組織,這又導致了敘利亞的不爽;1991年的海灣戰爭約旦雖然沒有介入,但缺少資源直接造成了約旦全國經濟混亂。在今天看來,導致現代約旦和中東其他國家在實力上拉開差距的最大原因,就是因為這個國家沒有石油。大家都明白沒有石油這件事對於一個現代中東國家意味著很多,無論它曾經擁有多麼輝煌的歷史。 說到輝煌的歷史,那也是包括我在內眾多旅行者來到約旦的原因。 Part 1:在約旦旅行,似乎和阿拉伯沒什麼關係。 約旦作為一個以伊斯蘭教為主的國家,最Bug的一點是它幾乎所有的旅遊資源都和穆斯林毫無關係…除了首都安曼有兩個中小型的清真寺外,全國主要是以基督教、古羅馬和納巴特遺跡為主。當然,在約旦旅行,絕大多數時候你都無法避免的和阿拉伯人產生聯係,但大家對此的印象往往並非是正麵的,多數時候聽到旅行者談論的都是自己在哪裡又被坑了錢之類的事情…至於真實情況怎麼樣,你來看看便知。 成群結隊的穆斯林來參觀教堂、從事和基督教相關的工藝紀念品工作,在全世界可是不多見的。 傳說中摩西安葬的地方 死海。海的對麵便是以色列,這裡離耶路撒冷最近的地方隻要40多公裡。當然這取決於你站在死海邊的哪個位置,如果你在約旦問“海對麵是哪裡”這種問題,八成聽到的答案是“巴勒斯坦”。 看得到的約旦河大裂穀以及裂穀邊的城堡遺跡 城堡入口處遇到一對虐狗的貓咪 Part 2:對於旅行者來說,隻要佩特拉在那裡,就值得我們不遠萬裡去看它一眼。 令我震驚的唯有東方大地,玫瑰紅墻見證了整個歷史 “Match me such a marvel save in Eastern clime, A rose-red city half as old as time.“—— John William Burgon 19世紀的英國詩人John William Burgon曾在詩作《致佩特拉》裡如此贊譽這個位於阿拉伯半島和地中海之間要道上的沙漠古城,也是“玫瑰之城”一名的由來。 佩特拉一詞源於希臘文“巖石”(petrus),很可能也是《舊約全書》中稱的“西拉”(意義也是巖石)。阿拉伯傳統認為摩西出埃及後“點石出水”的地方,就是佩特拉。但也有學者認為《舊約》中的塞拉隻是指石頭,而不是一個城市的名字。 佩特拉通常被認為是納巴特王國的首都。它北通大馬士革,南經亞喀巴灣可到印度洋和紅海,西麵是加沙,東麵的沙漠背後是波斯灣。佩特拉到底是什麼時候建造的尚無定論,但考古界估認始建於公元前6世紀之後,公元前2世紀末納巴特王國開始興盛,直到公元106年納巴特王國被羅馬帝國攻陷,淪為一個行省。在羅馬人統治下,佩特拉曾一度繁榮昌盛,羅馬工程師們鋪築商道,改進灌溉設施。3世紀後由於薩珊波斯帝國的崛起和紅海海上貿易的興盛,作為陸路交通要塞的佩特拉漸漸衰落,7世紀被阿拉伯軍隊征服時,已是一座廢棄的空城。11世紀時十字軍東征建立的耶路撒冷王國統治該地一個多世紀。 之後在佩特拉重新被發現之前,曾消失在世人的視野中長達1000多年之久。今日的佩特拉在我們眼前重現,有兩個人功不可滅。一位是19世紀初瑞士探險家約翰·貝克哈特,另一位就是著名電影導演斯皮爾伯格,他們以不同的方式再次讓這一古城名垂青史。 佩特拉因其赤褐色砂巖高山的色彩聞名,各種不同顏色巖石的扭曲巖層形成了巖石表麵的螺旋形和波浪形的顏色曲線。古城幾乎全在巖石上雕刻而成,周圍懸崖絕壁環繞,入口是一條長約1.5公裡的狹窄峽穀通道,名為“蛇道”。峽穀最寬處約7米,最窄處僅2米。2004年一家倫敦的建築公司在此設計建造了一條造價二百萬英鎊的遊客過道,就是今天我們所走的這條路。 佩特拉的核心是一個大廣場,廣場正麵是鑿在陡巖上的宏偉的卡茲尼神殿。該神殿由納巴特王國在一整塊砂巖中雕刻而成,建造的原因和時間目前不明,可能在公元前1世紀到公元2世紀之間。當地的貝都因人傳說其頂部藏有寶藏,故而該神殿俗稱寶庫。兩千年來,許多建築細節已經被侵蝕,神殿上的雕塑被認為是那些與來世有關的各種神話人物。殿內有聖母像和壁畫,但近年來由於保護原因,殿內暫時對遊客關閉了。 卡茲尼神殿其阿拉伯語名字“'Treasury”源於一個傳說,土匪或海盜將他們的戰利品藏在第二層的一個石頭骨灰壇中。骨灰壇可以看到由子彈造成的重大損害。當地傳說這應歸咎於貝都因人,據說他們希望把骨灰壇打開得到寶物。傳說這裡也是阿裡巴巴和四十大盜故事的真實發生地。 佩特拉的另一核心是一座能容納兩千多人的羅馬劇場遺跡,舞臺和觀眾席都是從巖石中雕鑿出來。城中還有許多寺院、住宅、浴室、墓窟等,大多鑿山而建。 在更高的角度去看劇場全景 佩特拉的發現史 1806年,一位名叫尤爾裡奇·西特仁的德國學者偽裝成阿拉伯人,穿越奧斯曼領地,從一個貝督因人那兒獲悉了“佩特拉廢墟”。他曾試圖悄悄溜進佩特拉,可是不幸被發現是偽裝成穆斯林的基督教徒,慘遭殺害。可巡回商人西克·坎布拉罕·阿布道拉卻是個例外。他滿臉絡腮胡,裹著頭巾,身著穆斯林長袍,講一口流利的阿拉伯語,淵博的伊斯蘭學識使他在旅途中處處受人尊敬,大家若知道他的真名叫約翰·貝克哈特,他們定會震驚不己。 6年之後的1812年,生於瑞士的貝克哈特,在受雇調查北非的尼日爾河和尼羅河源頭問題前,正由敘利亞向開羅南行,運氣較好的他未受任何傷害地意外發現了佩特拉。對外界而言,佩特拉的地理位置極其神秘,大家隻聽說它隱沒於死海和紅海亞喀巴灣之間的峽穀中。在貝克哈特來訪之前,西方世界完全將它遺忘了。唯有貝督因人和放牧者們繼續把那些墓地當做遮風避雨的場所。對貝克哈特來說,佩特拉不過是旅途中遇見的眾多奇觀之一。不幸的是他於1817年病故於開羅,一生未能有緣接近尼日爾河。不過,他在漫遊敘利亞、阿拉伯和尼羅河峽穀期間卻做了大量的筆記,1819年至1831年間,英非聯合會出版了他的筆記,厚達五卷。在其中名為《敘利亞聖地旅行記》的一卷書中,他對佩特拉的描述引發了歐洲人的激情。冒險者們,不畏艱辛,勇往直前,源源不斷地踏上了去佩特拉的旅程。 1835年,一位名叫約翰·李約德·斯蒡芬斯的美國遊客在巴黎偶然讀到此書後經由埃及來到佩特拉,並於1837年出版了《阿拉伯人佩特拉區遊記》一書。該書得到美國詩歌評論家埃德加·愛倫·坡的高度評價和贊揚,而一舉成為美英兩國的暢銷書,正是這本書使人們對佩特拉的興趣經久不衰。詩人約翰·威廉·貝根也因此書詩意大發,即興寫下《佩特拉》一詩,其中兩行正是我在前麵所引用的那句留芳百世的詩句:“令我震驚的惟有東方大地,玫瑰紅墻見證了整個歷史。” 19世紀,好奇的遊客繼續踏上去佩特拉之路。他們中有後來發現了特洛伊城的考古學家亨利·謝裡曼和後來在尼尼微地區開鑿出美索不達米亞城的奧斯丁·亨利·萊亞德。1914年至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戰火蔓延,燃及中東。英國士兵勞倫斯(沒錯,就是那個“阿拉伯的勞倫斯”)領導下的阿拉伯遊擊隊經常藏身佩特拉,在古代納巴泰人雕鑿出的巖洞中暫時避難。 到了20世紀,佩特拉成為全球化的考古課題。對早期探索者,佩特拉之所以有趣是因為它與羅馬之間的歷史關係,大多數人把佩特拉當成墓地,一座亡靈之城。可是,當代的歷史學家們卻意識到佩特拉本身就是一個重要的文明中心,納巴特文明早在羅馬帝國控製中東以前許多世紀就已形成。他們預計在全盛時期,佩特拉居民多達3萬。事實上,佩特拉城的大部分還有待發掘。考古學家們還竭力想解答一個最令人困惑的問題:佩特拉為什麼被遺棄?即便它失去了對商道的控製權,仍然可以幸存下來,那麼為什麼它又沒有幸存下來呢?據分析導致佩特拉衰亡的可能是天災。公元363年和551年的兩場地震重擊了佩特拉城,加上幾百年的過度放牧使植被消失,整個地區逐漸淪為沙漠,當周圍的環境再也無法為龐大的人口提供足夠的食物和燃料時,佩特拉就徹底消亡了。 今天,讓佩特拉成為旅遊聖地,可以說有三個事件起了決定性的作用。第一件事就是1985年12月6日佩特拉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遺產名錄;第二件事毫無疑問是1989年《奪寶奇兵3》中印第安那·瓊斯到此地尋找聖杯,使佩特拉蜚聲遠播;第三件也是促使佩特拉在互聯網時代再一次爆發熱潮的事,正是2009年《變形金剛:復仇之戰》中六位至尊金剛的墓即設定在佩特拉。 山頂的代爾修道院在氣勢上不遜於卡茲尼神殿 長得很像加勒比海盜的貝都因人夜遊佩特拉也是個不錯的選擇,需要單獨買票。 在卡茲尼神殿巨大的光影前來個舉世矚目的自拍 佩特拉城的傍晚 Part 3:月亮峽穀沙漠和《阿拉伯的勞倫斯》 對於月亮峽穀我並無太多情感,與其說這裡是沙漠,不如用荒漠來形容更貼切一些。 有一點是一定要說的,如果你還沒有看過《阿拉伯的勞倫斯》這部電影,那你在去約旦旅行前一定要看一下,不僅因為這部電影本身就是世界電影史的一個裡程碑,而且進了沙漠聽司機跟你講那些勞倫斯的故事,你一定是一頭霧水。看了這部電影,你也會對從奧斯曼帝國到英國介入阿拉伯半島這一小段近代史,以及沙漠裡的“貝都因人”都有一些基本的了解。這部電影長達3小時40分鐘。 月亮峽穀沙漠 沙漠裡的貝都因人 貝都因人(Bedouin)是以氏族部落為基本單位在沙漠曠野過遊牧生活的阿拉伯人,他們在中古初期占半島居民的絕大多數,逐水草而居是他們大多數人的最基本的生活方式,住的是可以隨時遷移的帳篷。駱駝對貝都因人至為重要,遊牧人的營養、運輸、貿易無一不依靠駱駝,甚至財富都是以駱駝為計算單位。他們不承認部落傳統以外的任何法律,除了本部落的酋長外,不服從任何政權或製度,沒有紀律秩序概念。貝都因人酷愛放蕩不羈的生活,豪俠行為是遊牧部落衡量道德的最高標準,勇敢、好義、為氏族利益勇於沖鋒陷陣,不惜犧牲性命。 最後一張照片,也是這次旅行我最愛的一張照片。夜晚的沙漠,在貝都因人的帳篷內,包括我們在內有來自五個國家的旅行者,分別是丹麥、俄羅斯、西班牙、瑞士和中國。照片中帶著紅白頭巾的是帳篷的主人貝都因人,其中一個正在彈琴的是我們的司機,其餘的人圍坐火爐,對麵兩個丹麥姑娘正看著帶著黑色頭巾的瑞士姑娘。此時她們正在討論這次來約旦旅行多長時間的問題,我拍下她的背影時時,瑞士姑娘說道:“我也不知道自己會呆多長時間...”。 旅行實用小貼士: 1.約旦落地簽,找書苑www.zhaoshuyuan.com 中國公民可持護照及有效機票白本出境前往約旦,無需提前辦理簽證,落地簽費用為40第納爾(約350人民幣); 2.在阿拉伯國家中,隻有約旦和埃及對以色列分別締結了和平協議。所以可先去以色列(需提前辦理簽證)然後從陸路過境約旦落地簽,這是個不錯的選擇,很多旅行者都會這麼走;或是從先玩埃及然後坐船經紅海前往約旦港口亞喀巴落地簽入境也可; 3.旅行消費問題,約旦整個國家可以用“窮且貴”來形容,普通吃飯人均近百人民幣很正常,打車輕鬆幾十塊,包車遊更是昂貴,從安曼包車到佩特拉一路玩過去大約要1k人民幣左右;佩特拉往返安曼的中巴車(豐田考斯特)車票為7-10第納爾;約旦大多數餐館或中小酒店不能刷信用卡,部分提款機可以使用銀聯卡取款(芯片卡不支持),如果ATM上沒有銀聯標識也沒關係,不妨試試; 4.你應該會碰到此生最貴的景點門票,就是佩特拉古城門票,1日票50第納爾、2日票55,3日票60,夜遊佩特拉票價為17第納爾,但夜遊並非每日開放,需要提前到官網查看時間(visitpetra.jo)景區內指示牌上的地圖遠比遊客中心的免費地圖好用; 5.卡塔爾航空從中國飛往約旦首都安曼的航線經停多哈,如轉機時間超過5小時,可憑聯程機票獲得卡塔爾航空提供的完全免費的多哈半日遊,時間為3小時。 最後,還是那句話:“隻要佩特拉在那裡,就值得我們不遠萬裡去看它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