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談話(1 / 1)

“張司長,你好。”   和眼前的中年男子握了手之後,郭陽才意識到此舉有些突兀了。   畢竟別人是農業部的司級乾部,行政級別至少也是副廳級,廣泛稱呼廳局級。   但在這樣陌生的場合下,能和他這樣一個陌生人握手,也從側麵體現出眼前的農業部領導是一個隨和的人。   至少表麵上是這樣。   看著麵帶微笑的張司長,郭陽笑著說道:“張司長,我剛才在科羅尼青貯機上試駕時,聽了你的談話,頗為有感觸。”   “噢?那你感觸到了些什麼?”張司長露出感興趣的神情,但郭陽卻從他犀利的眼神中感受到了壓迫感。   如果他這個問題回答得不好,大概率就錯失了這次和農業部搭上關係的機會。   郭陽仔細的斟酌著,回憶著這個波瀾壯闊的時代的點點滴滴。   最終,他決定用曾經他最喜歡的兩句話來開場。   “時代的塵埃,落到每一個人的頭上都是一座大山,但時代的一滴水,對於個體企業來說就是一片汪洋大海。”   聽到郭陽的回答,張司長露出了意外的神色,隨行的人也都露出了思考的神色。   而郭陽則是接著說道。   “加入世貿組織後,大部分農機產品的關稅稅率都調整到了10%以下,進口的高性能、高科技含量的農機產品勢必會對國內的農機企業造成極大的壓力。”   “而在這種競爭壓力下,國內那些技術研發實力一般、農機產品又跟不上市場形勢的企業勢必要倒閉一批,但關稅降低也同時降低了農機進口的門檻。”   “在這種情況下,國內頭部的農機企業在政策和資金的加持下也能借機研究國際農機市場,選擇先進的農業機械,更新現有的技術狀態差、科技含量低的農業機械,使國內動力機械和作業配套機具更為合理。”   “對國內的農機企業來說,機會和風險就是一對孿生兄弟,危中有機,機中有危。”   “沒有成功的企業,隻有時代的企業。偉大的時代才能孕育出偉大的企業,全球所有的大企業大都是抓住了一個或幾個大時代、產業大周期,偉大的約翰迪爾、凱斯紐荷蘭等跨國公司都是這樣。   “而我相信,隨著國內市場的開放,在這個新的大時代,國內的農機企業也將誕生全球農機行業的領航者!”   郭陽慷慨激昂的說著,腦海裡有關農機的那些東西都被他一股腦的說了出來。   他知道眼前的這批人能來漢諾威國際農機展參展,肯定都是國內農機行業內的佼佼者。即使他有來自後世的見識,但終歸不是專業的,專業性上肯定比不過這些人。   但機會是拚出來的,郭陽一直便是敢為人先的性格,不然他前世也不會一畢業就去自己承包土地搞種植。   所以,他在眾人的麵前表現的很自信。也必須自信,因為他接下來還有其它事想通過這行人引起更多人的關注。   而張劍君聽郭陽表達了自己的感觸後,也對他表示了認同。   他是農業機械化司的副司長,對於國內的農機情況,現場沒有人能比他更清楚,甚至很多數據他都能做到如數家珍。   比如說2001年,全國農機總動力達到5.48億千瓦。   比如說農機產品的平均進口稅率隻有6.5%,下降幅度高達40%   而且國內的農機也有出口,主要是向東南亞和非洲出口比較低端的手扶拖拉機、內燃機等,出口金額也有4億多美元。   張劍君感興趣的問道:“看你的年紀也不大,是在德國的留學生嗎?”   郭陽笑著搖了搖頭,“我是專門來德國參加農機展覽會的,準備買幾臺機械回去。”   “噢?買機械?你是國內來的經銷商?”   隨張劍君隨行的人中,有兩三人露出了訝然的神情。   但郭陽繼續搖頭,開始將自己的部分計劃向眾人說出:“我買機械是準備自己使用的,我計劃在隴省承包改良一批鹽堿地種植牧草,此行也是來這裡看看有沒有合適的機械,。”   隴省?承包鹽堿地種植牧草?   這是什麼奇奇怪怪的想法,人群中不少人不解的看著郭陽。   這明擺著是虧本的生意啊!   “鹽堿地種植牧草?有靠譜的改良鹽堿地方案嗎?計劃種植多少畝?”張劍君也疑惑的看著郭陽。   他倒是知道國內近些年加強了對鹽堿地資源的重視,西北、華北、東北西部和濱海地區也有很多科研人員長期從事相關研究。   但這些目前都還隻是停留在科研層次,推廣的難度依然十分的大。   郭陽在心中思量了下,除了種植牧草外,還要涉及到育種和製種。   但手中的資金在近兩天也快突破了15億人民幣的大關,除去一些用來投資的,至少還能有近十億的流動資金。   “我們培育出了一種耐鹽堿能力極強的紫花苜蓿品種,其對鹽堿地的適應性和改造性都很強,目前計劃是改良20萬畝。”   眾人的注意力都被吸引了過來,不可思議的看著郭陽。   “多少?20萬畝?”   郭陽確定的點了點頭。   張劍君突然懷疑這小夥是不是在拿他們尋開心,或者這人乾脆就是個騙子,想騙國家補貼?   開口就是要承包20萬畝鹽堿地,知道那得投入多少錢嗎?   “小夥子,有誌氣是好事,但還是要腳踏實地的從頭乾起。”   “張司長,我知道我說的話你可能不太相信,甚至可能會想我是不是有什麼圖謀,但我剛才說的確是句句屬實。”   “我做這事也不奢求國家的資金補貼,找書苑www.zhaoshuyuan.com 隻希望國家在土地政策上給予一定的扶持。”   “詳細說說,需要什麼樣的政策扶持?”張劍君問道。   郭陽略微思索了下,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我希望在簽投資協議和鹽堿地流轉合同時,農業部能作為見證方……”   沒等郭陽說完,張劍君便打斷了他。   “我雖然是農業機械化司的,但也可以明確的告訴你要農業部出麵是不可能的事,土地流轉合同隻能和地方政府簽訂。”   “但如果你真能拿出這麼一大筆錢來投資改造20萬畝鹽堿地,我會向負責相關業務的同事說一說這事。”   “畢竟如果你真能做成功這件事,產生的生態效益和經濟價值不可估量,要知道,全國可是有接近1億公頃的鹽堿土地。”   說到這兒,張劍君頓了頓,仿佛在思考著什麼。   片刻後,才問道:“你是哪個學校畢業的學生?”   “隴省農大牧草育種學的研究生,導師是翁立新教授。”   張劍君點了點頭,算是認可了他的身份。   “我知道翁教授,剛好今年國家科技攻關計劃立項了‘牧草種子收獲與產後處理關鍵技術及機具’的課題,如果的你的項目真的能實施,也許到時可以在你那裡成立一個試驗基地。”   “但我們的資金不多,‘十五’國家科技攻關計劃農機化項目七八個課題總共隻投入兩千多萬元,和伱的大手筆完全沒法比。”   “這也是我目前能給你的唯一支持,當然前提是你真有資金來做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