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陽初生,民眾陸續離開集市。 白海波急匆匆去接白進寶,孫大為也返回郊外的屠宰場。 沈煉顯得沒心沒肺,吃飽喝足後就一直待在院落裡,表麵是在站樁,實則正打量著榕樹。 榕樹已經順利晉升。 但不知是否錯覺,榕樹明明吞噬了大量的妖物屍體,可總有點萎靡不振,枝葉竟然微微泛黃。 “古怪。” 沈煉殊不知,榕樹為幫助自己斬草除根,可是延伸數百裡,著實消耗掉不少的養分。 “或許和屍道人的晉升有關係吧。” 沈煉掃過職業麵板,取而代之的二階職業為【尋屍道長】。 神通也有所不同。 【往生孕物:主動吸收地底的養分孕育大藥。】 “地底的養分,這個介紹的信息非常微妙啊,難道說,今後榕樹能自給自足滋生丹果?” 沈煉當初選擇綁定榕樹,就是因為後者有可能變為妖魔,如今看來,確實希望越來越大了。 講道理。 如果榕樹化妖,最佳員工的稱號也輪不到八哥了。 “啊~八爺歸來,阿煉還不俯首稱臣?” 八哥落在榕樹枝頭,得意洋洋的搖著腦袋,沈煉明白自己叮囑的甲蟲已經順利擊殺。 “八爺威武!” “有八爺在,我們沈家當鋪可謂是蒸蒸日上。” 沈煉注意到榕樹確實有顆白骨骷髏狀的果實,不出意外,應該就是那名金吾衛的屍體孕育。 “讓我看看,一共四十五株魚兒果的花骨朵,分給八哥三顆,就當最佳員工的年終獎了。” “魚兒果吃完,差不多能晉升利齒武者。” 一旦利齒武者晉升三階,對於沈煉習武的加持遠超想象,不過魚兒果也不能囫圇吞棗的浪費。 【沈煉】 【境界:先天(眼根)】 【武學:未知樁法(潮炎)、不滅銅身(銅體法相)、擊潮拳法(圓滿)、混元一體樁(大成)、大碑掌(大成)】 【點數:41】 【三階職業:九氣地厭(14.33%)】 【二階職業:利齒武者(77.65%)】 【二階職業:尋屍道長(7.56%)】 ……… “不知不覺已經41點數,可惜下個月鬼市不一定開啟,否則說什麼也得整個十幾門武學。” 沈煉暗自思量,引來八哥鄙夷的目光。 他分神運轉著陰陽勁,眼眶周遭有血管顯露,那是勁力時時刻刻淬煉眼根經絡的表現。 “按照目前陰陽勁的精純程度,估計再有兩三門武學融入,就能和橫練一樣蛻變了。” 第三條經絡已經暢通大半,但沈煉對修行效率依舊不滿,畢竟先天五境才剛剛開始。 “沈煉,方便進來嗎?” 孫大為的聲音從院落門外傳來。 沈煉不禁一愣神,孫大為氣喘不已,明顯抓緊時間往返的屠宰場,似乎是刻意取來東西。 “孫前輩請。” 孫大為走進院落,見到沈煉後不禁氣血上湧。 銅體法相仍然歷歷在目,很難想象,到底有多少門橫練相互疊加,才能開創出如此驚世駭俗的武學,簡直是…不可思議! “沈煉,我先前在金吾衛當職力士十幾年,有不少見識,接觸過朝廷內的武學秘籍。” 孫大為四五十歲的年紀,在取出懷中包裹的時候,卻忍不住右手發顫,呼吸變得急促起來。 “這裡是三門上乘橫練,一門上乘樁法,今日一同交給你。” “多謝孫前輩!” 沈煉大喜過望,剛剛覺得武學缺乏,轉眼就有秘籍送上門。 孫大為如釋重負,看著沈煉接過包裹,一時間也不知該說些什麼,麵紅耳赤憋出個“謝謝”。 他早年有想過嘗試先天五境的修行,奈何身負暗傷,一來一回,沖勁早就被消磨殆盡。 在目睹銅體法相前,孫大為甚至已經覺得武道斷絕。 “沈煉,我曾經翻閱過大唐典籍,千年前金吾衛是以武道為主的,後來內功開始興起。” 孫大為像是個遲暮老人,嘴裡呢喃著曾經武道的興盛。 沈煉眉頭越皺越緊。 金吾衛作為對抗妖魔的官方勢力,即便沒有內功,也不可能推崇武道吧?要知道,氣血充盈隻會引來道行高深的大妖魔。 還是說,千年前的大唐有過什麼變數? 沈煉忍不住追問道:“孫前輩,你在金吾衛有沒有看到關於【金蟬子】的記載?” “金蟬子?” “或者唐玄奘。” “倒是沒有。” 孫大為呢喃道:“不過有部分野史裡提到過一件事情。” “什麼?” “恩…野史上記載,似乎凡人正在變得…越來越味美?我也不懂為何要用味美來形容。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孫大為搖搖頭,無奈的解釋道:“我隻是一介力士,能看到的典籍都比較稀疏平常。” “沒事。” 沈煉瞳孔微縮,意識到一個細思極恐的事情。 在西遊記裡,妖魔雖然也有食人的舉動,但不曾提到過,妖魔是通過食人來修行的。 在此方崩壞的西遊世界,妖魔食人的好處遠超想象。 尋常武者就能提供妖魔三四年的道行,從而導致,妖魔對於血食的渴望促使它們襲殺城鎮。 “到底千年前發生了什麼,讓西遊世界崩壞,讓凡人變得味美,讓道佛兩方失去蹤跡,讓唐僧師徒四人沒有踏足西遊路。” 沈煉滿腦子的疑惑。 金蟬子失蹤後,為何感覺人人都是唐僧肉? “沈煉,接下來小心一點,金吾衛在高老莊的動靜不小,大概率會波及到我們鹽良鎮。” “孫前輩,你去過高老莊?” “沒有,我隻知高老莊是處洞府,金吾衛通常把多頭大妖魔盤踞的地界稱呼為洞府。” 孫大為深吸一口氣說道:“我當年跟隨金吾衛,去的洞府叫做…【鷹愁澗】,不過隻是在外圍清剿一些普通妖物。” “聽聞鷹愁澗的底部有一頭曠世妖龍,也不知真假。” 沈煉陷入失神。 鷹愁澗是觀音菩薩讓白龍馬等待唐僧的水潭,如果白龍馬依舊留在原地,豈不是說明,唐僧剛出大唐就沒有按照劇本走? 兩人閑聊許久,不過孫大為實在知之甚少,具體鷹愁澗的現狀恐怕隻有金吾衛內部有線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