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周姐,四人又繼續吃飯。 春紅聽說過小石頭的娘改嫁,但不知道改嫁去了哪。今天見到,才知道原來他娘也在城裡。 她看小石頭娘穿著好布料的衣裳,開口是“我家老爺”,有些好奇,問道: “小石頭,你娘是改嫁給了什麼人?” 小石頭瞅她一眼:“你吃碗蛇肉,我就告訴你。” 幾人都知道春紅不敢吃蛇,小石頭這是不想說。 春紅也瞅他一眼:“不想說算了。” 方育給陳曉倒酒。此時他臉上笑靨如花。 終於抱了!剛才陳曉沒有掙紮,任由他抱著,他倆的關係又近一步。 “你笑得像個爛番茄。”陳曉嗔他一眼,知道他在笑什麼。 她心裡確定:開始談戀愛吧! “爛番茄?”方育不知道爛番茄是什麼樣。 “番茄,也產自北方黑山。”陳曉意有所指的說道。 “哦!”方育瞬時明了,問道:“我記得你好像也有番茄種子,為何不拿出來種?” “院子裡沒地方種了。” 方育沒再追問。他知道陳曉在試探他,試探他是不是一個好幫腔。 春紅看這兩人一問一答,語氣很古怪。 陳曉最早的辣椒,是從外麵帶回來,說是在街上買的。 春紅沒見過辣椒,多問了幾句,方育叫她別問,少見多怪。 後來張裡正來小院,陳曉跟他說,辣椒是她從西淩帶過的。方育也在幫她說話。春紅就納悶了:辣椒不是她在街上買的嗎? 後來許多事情,春紅覺得很古怪。但隻要她問,方育就訓斥她。不準她問、不準跟任何人講。 春紅是個聰明人,這些“古怪”沒給她帶來壞處,而是帶來好處。於是她不問不講,並順著他們的話去說。 “姐,你打聽球上的那層材料,是想要做什麼?”小石頭邊吃邊問。 “那層材料作用可大了!可以做成很多東西。” “可以做成什麼東西?” “可以做成手套、鞋底、輪胎等等,許多東西。” 手套、鞋底,小石頭知道,但是輪胎是什麼? 方育見他似乎又要問,說道:“不懂就不要問。總之那東西作用很大。” 小石頭茫然:“就是不懂才問啊!”為什麼是不懂就不要問。 方育一臉嚴肅:“那東西是我們將來賺錢的關鍵,不要讓別人知道。如果讓別人知道、捷足先登,我們會失去商機。” 小石頭道:“可是高燦已經知道那東西了。球是他買來的,或許他已經發現商機。” 陳曉道:“那個球,隻是橡膠最粗淺的應用。後續它還可以改變形態,製造出更有價值的東西。” 小石頭:“或許他們已經在做了。” 陳曉想了想,乳膠加酸凝固製成橡膠,這一步的應用,他們或許已經在研究。但是這裡見不到任何橡膠產品,說明什麼都沒做出來。或許他們連橡膠真正的價值都沒有發現。 方育道:“等周氏問清楚,我們就去當地看看。” 他一直想與陳曉單獨相處,若不是開館子需要人乾活,他真想把春紅、小石頭攆走。 “出門遠行需要錢吶!”陳曉嘆了口氣。 說到出門遠行,方育一下子想到身份文牒。他倆沒有身份文牒,出遠門可能會遇到麻煩。 “小石頭,你知道如何辦個身份文牒嗎?”方育問。 小石頭知道他倆沒有身份文牒,小食館的租房契約和官府備案,都是以春紅名義辦的。 他道:“以你們和張叔的關係,到他們村買片地、建所房,落戶到他們村就行了。” 方育皺眉。他不是沒有這樣想過,但他不想落戶到村子裡。 陳曉道:“我們現在沒錢啊!” 買片地、建所房,少說也要上千兩銀子。他們手上,現在隻有上百兩。這還要留著收購張叔種植的辣椒、開新館子。財富原始積累階段是最慢的,等有了第一桶金,後麵就相對容易了。 她也想過賣出一兩件現代物品,一下子完成原始積累。但是,有隱患。 算啦,別想著一下子發財。當年外婆也是開了很多年小館子,才一步步發展起來。 反正她又不會老。時光對她來說,仿佛停滯了一般。 想到這,她看向方育,眼中帶著同情的目光。 “怎麼了?”方育問。 “我在想,要是有一天你老了,我沒老,怎麼辦?” 方育疑惑,不解是何意。想到自己的年齡,問道: “你是覺得我年紀太大了?” 方育年齡二十一,未婚。與他一樣年紀的沈豐,兒子都六歲了。 沈豐屬於成親較早。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當年他父兄遭受意外身亡,沈大娘擔心沈家絕後,守完孝後,立即讓兒子成親。那時候他還不滿十五歲,跟小石頭現在差不多一樣大。 “不是覺得你年紀大,是想到以後。” 對陳曉來說,二十一小啦。她有種老牛吃嫩草的感覺,怪不好意思的。不過隻要她不說,別人不知道她到底有多大。 “你已經想到以後啦?”方育賊兮兮地笑。 “要是你老得不成樣子……”陳曉想說,我可以重新換一個嗎?但是不好意思說。 “我會好好保養,爭取永遠都配得上你。” 方育說著拉起她的手,撫摸她白嫩細膩的纖纖玉指。 “就像你的手,保養得那麼好一樣。” 現在他知道陳曉是乾活的,洗衣做飯、刨土挖地,她的手保養得那麼好,就像一雙不做粗活的手。 陳曉手嫩,一來是體質原因,二來她的確注重保養。 方育其實也在“保養”。他每日躺在搖椅上修煉,喝“草葉茶”,就是想要盡快修煉到神玄境。到了神玄,他的體質會發生徹底變化,容貌就不會變了。 容貌不變隻是一方麵,修煉他還有別的目的。 陳曉抽回手:“你別逮到個機會就占我便宜。” 方育含笑望著她,笑而不語。 …… 第二日,周惠芹派人給他們送來一條蛇,足足有四斤多。 陳曉明白了,小石頭娘的日子過得比她以為的好。至少她有送別人一條蛇的權利。 這條蛇少說也值一兩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