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後憤然道:“你知道什麼,以前哀家受打壓,連著姬家跟著受打壓,在京城低到了塵埃裡,哀家隻能看著,什麼也做不了。
現在哀家自己的兒子做了皇帝,難道哀家就不能提拔姬家的人。
那也是他的舅家啊,是親人啊。”
宋嬤嬤嘆口氣道:“太後娘娘,在皇上的眼裡,皇上不會這麼認為,在皇上的心裡,他是皇室淩氏子孫,而不是姬家子孫。”
這宋嬤嬤不同於夏嬤嬤,她們都是宮裡的老人兒,但她不會像夏嬤嬤那樣拎不清,隻知道在太後的耳朵旁吹噓,鼓吹,或一味的順著太後的意來說話。
她的心思通透的很,一眼就看出淩霄可不是太後能任意拿捏的。
她覺得太後最好不要跟皇帝對著乾,一般跟皇帝對著乾的太後,都沒有一個有好下場的。
還有宋嬤嬤這麼大年紀了,還被挑來在太後跟前侍候,那就要做一個好嬤嬤,不能像夏嬤嬤那樣,隻知道在太後的麵前吹噓拍馬,一有事就盡些餿主意,令太後和皇帝之間的關係越拉越遠。
她想她的晚年能平安順遂,不想還沒有伺候太後熱乎,太後就下線,她又恢復以前的打雜嬤嬤,晚年過的淒涼。
太後一臉深意的看著這宋嬤嬤:“你的意思是說,在皇上的眼裡,隻有他淩家皇室,沒有哀家姬氏?”
她還真是小看了這宋嬤嬤,令她聽到了不一樣的說詞。
在她的認知裡,她是姬家女,與姬家榮辱與共。
宋嬤嬤點頭:“是呀,就好比太後是普通人家的閨女嫁到夫家去,以夫家為主,在家相夫教子,為夫君打理家務,令夫君無憂,不再以娘家為重,太後娘娘應該明白的吧。”
“你倒是大膽得很,敢跟哀家說這些。”
太後不免多看了眼這宋嬤嬤,她挑中宋嬤嬤在她跟前伺候,就是想著她是宮中的老人兒,定是個有眼力見,也是有能力的。
在宮中沒有點能力,想在宮中混到老,很難。
沒想到這宋嬤嬤竟然是個心思通透的,說話一語中的。
太後揮了揮手道:“那你下去吧,哀家一個人冷靜冷靜。”
太後不傻,宋嬤嬤這番話,頓時令她的腦子清醒。
宋嬤嬤說的有道理,即便她是太後,是皇帝的親母,但在淩氏皇家麵前,她隻是一個淩氏的妾。
還是皇家的妾,沒有皇家這層光環,她隻是個隻能宅在後宅的妾,一輩子都出不了頭的妾。
而且無論在哪裡,都是先有君後有臣,先君後臣,先妻後妾,這位置是永遠不可以調換過來的。
是她著相了。
以為自己是太後,是這個大炎國果最尊貴的女人,便可以為所欲。
這江山是淩氏的,不是她姬家的,她姬家隻是外戚。
太後越想越害怕,幸好今天宋嬤嬤將她點醒,不然後果不堪設想。
任何朝代,沒有哪一位皇帝允許外戚專權的。
哎!太後重重的嘆了一口氣,罷了罷了,順其自然吧,姬家的造化就看他們了。
她急於送姬家站在頂端,但又何嘗不是姬家的催命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