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回 太玄西梳說男女·蒼虛訓世結輪回(1 / 1)

黃廬情煞 薰燈女霓 1888 字 2024-03-17

這回!又到了淮鴣縣,乃是華商富饒之地也。白賢之於蕓海間穿行,逢一道占之士,乃上前聞曰:“敢問仙師為何方高聖?”士禮笑曰:“貧道西梳是也。”白賢之與其相對坐,亦笑曰:“吾心有一問,不知當講否?”西梳道人雲:“您但說無妨,貧道定知無不言。”白賢之試探道:“可信否?”西梳道人應曰:“有心則信,無則安坐乎?”白賢之禮道:“吾來此地時,觀多數女子穿著裸露,又有為門市幌者,不知您有何見教?”西梳道人曰:“欲而利之,害人深也。燥根失性,非人哉也。”白賢之方道:“請您明言其中。”西梳道人雲:“太虛曰魂,陰陽曰魄。陰陽曰魂,萬物曰魄。萬物曰魂,太虛歸魄。魂魄相依,道之載也。女子之身如大地,羅人生之本,實純凈之性,不可褻瀆也。若褻之以瀆,大地之土腐,安能化育?今之男女多不孕,正根朽道崩也。女子之首,一意之堅也。女子之臟腑,一心之意也。一心一意,乃有海月情輪。女子之哺者,比地之山也,山高百木蔥。女子之手臂身骨腿足膚等,纖巧之凝,徳化生之妙也。總其周身上下,清根凈潔,一心一意之生也。今之世人,以形身體肉為欲,是於女子之不尊也。女不知尊,男則不重,男女不尊不重,人道亂矣!”白賢之嘆道:“世人以利欲爭華,無考其先後,皆是斷子絕孫之途也。敢問男子若何?男子者,天之空明也,亦一心一意之道也。天之一意可入地之一心。地之一心可解天之一意,意意心心,情澈之道也。”白賢之道:“衣以形肉華美,由何不可?”西梳道人曰:“一男一女,唯身之至潔,不可輕易授人耳目。假欲之不戒,情之不真,行之不誠,人間如走獸之世也。”白賢之復問:“男女人者,緣何十指?又緣何十足。”西梳道人答曰:“五行於天,五行於地,故人之左右各五也。”白賢之雲:“那!世有人間道與禽獸道,同為天地中,可相乾否?”西梳道人曰:“人近獸有止,獸於人亦有止,不可相乾也。道與道如人之經脈,不可相亂也。若人與人近,不若人與獸近,道必亂也。或治人以禽獸道,皆道之失也。”白賢之聞言禮笑道:“仙師大慧,賢之佩服呀!”西梳道人亦笑道:“原來您名喚賢之。”白賢之道:“天地之間,能有此般見地者,恐唯一人爾!”西梳道人問曰:“哦!何人也?”白賢之道:“太玄公是也。您就甭扮著了!不知您有何貴乾?”太玄公笑道:“哈哈哈!終是被汝識破了。”太玄公引其至天極臺,候曰蒼虛令。   至天極臺,白賢之問曰:“怎會就你我兩界至?其他各界主呢?”太玄公曰:“蒼虛之令,唯吾二界事,故而如此。”白賢之復問道:“不知蒼虛何時顯化?”說著,一點冰光顯,乃道:“蒼虛有靈,為萬物生。世雖九界,實則一也。今考黃廬與人間之宜,將二界權職並於同主,汝等可有疑意?”白賢之與太玄公恭默,蒼虛復道:“墮魔之息,引世伏降,雖順因果,終非善上之法。待兩界歸一,乃至九界歸一,皆不可再行此設。黃主白賢之,人主太玄公,今免去汝等權。待汝等會明之日,便是新主歸來之時。”蒼虛去,白賢之道:“太玄公先我於界首,自應是您來擔任。”太玄公謙讓道:“賢之廣慈聰善,再適合不過啦!”白賢之方嘆道:“你我不如先回職部,改日再下決定。”二人各去其方。   歸至黃廬,林秋兒道:“廬主做何打算?”白賢之道:“新主立,另一人則歸輪回。吾向來不喜與人爭,太玄公亦是大賢之屬,心中沒什麼好踟躕的。汝與李敢可從赴新主,造福二界。”林秋兒道:“您於我有恩,若非受您點渡,何來凈蓮司!何來董寧霜。”白賢之笑道:“原來爾名喚寧霜。”寧霜亦笑道:“初見您,每每在旁。忽見您,來去太過匆匆。這般見您,可知新廬何麵貌。”二人同望雙廬,見其相同模樣,白賢之道:“寧霜,汝可願隨君共入輪回?”寧霜道:“渡了那麼多的人,今日終能渡己而歡。神仙雖好,人間亦自在。生死一瞬間,輪回皆一念,有夢天地寬。”白賢之自下定情印,偕董寧霜赴了輪回門,兩座玉廬亦從之而去。   李敢沉醉武學,而不知人去,正如昔日白賢之。   乍一顯,白賢之卻歸從前,見依昔之景,推門笑道:“黃廬一夢醒,吾不可再振執迷,當感那人間微妙情,做那逍遙自在君。”遂撰黃廬情煞書,以別沉淪之去。   雨日橋上過,見女似寧霜,乃大呼:“霜兒!霜兒!君乃賢之是也。”此女驀然一笑,加快了步子,白賢之忙逐然。   漸逐漸遠,二人消失在靄靄白霧中,黃廬情煞終。